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图示复习法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4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辨析题

错。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是其根本来源是马恩在总结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为各门科学提供方法论和理论指导。

他不是将德国古典哲学的简单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其次,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传统哲学: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并以此作为世界的本质、本源,忽视实践与辩证法,是一种直观的反映论。

马哲: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类本质的一般物质,承认世界是包含多样性物质的统一,重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法,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错。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把意识看做是胆汁一样的物质,是一种庸俗的唯物主义。

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

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他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两者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时限的条件和时间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必然性,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他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前绝不会成为现实。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因此,任何真理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对。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它不仅是

自然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对。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正确论断。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水平发展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水平发展较高的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我国人民的最高理想。

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它们是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未来的必由之路。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或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即思维很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问题;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意识能否反映物质,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第一个问题,哲学可以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第二个问题,哲学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

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是密不可分的: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来表达,并在理性认识指导下取得发展;理性认识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并在一定基础上也需要感性的形式来表达和说明。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意识的形式可以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可以是正确反映,也可以是错误反映。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③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④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⑤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

①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来源;

②资本主义 的不断发展,其根本矛盾也不断暴露出来,阶级斗争日益激烈;

③马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材料分析题

①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自然环境是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来源,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通过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发展,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②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滥用,使得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问题。只有一个地球,所有的人都是这同一个地球的居民,没有一个问题像环境问题这样真正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问题。人类必须坚持并切实执行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是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如何处理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①要尊重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③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是从认识到实践。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实践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关系(即评价“有用即真理”)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按科学规律办事”)和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③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怎样理解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①从实践到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②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③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④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 的认识,由于(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图示复习法)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预想结果,就算完成了。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论是指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这里提到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

而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指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待革命胜利时间的估计。同时胜利论认为革命可以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完成。而一国胜利论则更是强调了一个地域的概念,认为革命将首先在一个国家完成,继而扩散至世界。一个更注重时期概念,一个更注重地域概念。 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理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困难性

①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合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③国际环境的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

世界同一于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唯物主义的形态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基础

物种起源学说、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理

论述题

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的一致性;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②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决定论。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和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能力得以更自由、更充分的发挥,从而得以日益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规律给人的生活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何种可能成为现实,决定于主体的选择。

①绝对性: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不依赖人的意志的,是

绝对的;

b.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绝对的; c.无数相对的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的真理;

②相对性:a.从广度来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b.从深度来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

化;

c.从进度来说,它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也是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

的普遍规律。但是马克思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需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僵死不变的教条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其真理性和指导作用

(1)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2)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即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只有特殊性、个性而没有普遍性、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情况下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例: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例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又要注意中国特色、注意中国的国情,注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我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重点概括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主要派别:

(1)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且物质的派生物。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辩证法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3、客观唯心主义:物质是离开人、离开人脑的某种所谓精神的产物。 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朱熹的“理” 主观唯心主义:物质是自我意识的产物。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物是感觉的复合”、王守仁:“天下无心外之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一):产生的根源:

2、自然科学前提: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三大

发现

3、思想理论来源:(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3、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个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旧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者集中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原初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如:古代五行说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的特性说成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3)、辩证唯物主义: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情感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1、时间、空间及其特性: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特性:一维性、不可逆性。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性:三维性。

无限性: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通过感觉和思维等

篇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 )

A.马克思、爱因斯坦B.牛顿、爱因斯坦

C.马克思、牛顿 D.达尔文、牛顿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 )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

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 )

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

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

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1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阶级性

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

14.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5.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分析与综合 C .归纳与演绎D.历史与逻辑的方法

17.从( )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A.创造者 B.继承者 C.主要内容 D.阶级属性

18.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 )时代

A.自由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和平发展 D.资本主义

19.马克思恩格斯的( ),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A.高尚人格 B.崇高理想 C.奋斗精神 D.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20.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 )的统一。

A.科学性与革命性 B.世界观与方法论 C.唯物论与辩证法 D.政治与经济

2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C.剩余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22.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23.( )开创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之一。

A.《共产党宣言》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资本论》

2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参考答案:1.A 2.A 3.B 4.A 5.B 6.C 7.A 8.B 9.B 10.C 11.A 12.A 13.A 14.B

15.A 16.A 17.D 18.A 19.D20.A 21.D 22.B 23.B 24.A]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相对和平B.世界大同 C.对话与对抗

D.发展与不平衡 E.联合与竞争

2.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来看,可分为两大思潮,这两大思潮是( )

A.人本主义 B.唯意志主义

C.实用主义 D.科学主义

E.存在主义

3.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的欧洲工人运动

是()

A.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意大利罗马工人大罢工

D.英国工人争取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E.西班牙船员大罢工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改革开放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包括:( )

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D.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E马克思的理论创造

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理论品质是:( )

A.继承 B.创新 C.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 E.与时俱进

9.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系到:()

A.新一代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B.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C.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E.祖国的未来 10.马克思主义是( )

A.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D.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1.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有(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学说

12.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是( )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1.ACDE 2.AD 3.ABD 4.BCD5.BC 6.ABC 7.ABC 8.CDE9.ABCDE

10.ABCD 11.ABC 12.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2.坚持与时俱进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3.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这一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4.从阶级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

5.既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因此,我们中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用马克思的所有论断和结论。

6.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

7.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

8.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9.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所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错误。即使马克思主义学得很好,按照它办事,也不能保证永远不犯错误。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最大的道理。各个具体事物还有各自的特殊规律,有自己的小道理。按照正确的世界观办事也有可能发生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情况,造成错误和失败。但是,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首先可以避免许多错误,其次可以使人们在犯错时及时地改正错误。

2.答案要点:正确。坚持与时俱进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目的,与时俱进是关键。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它们所强调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 答案要点:正确。马克思恩格斯成为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即与他们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是分不开的。他们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具有双重的优点:比起工人活动家,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比起其他理论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革命的实践使他们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他们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解决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4.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答案要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一脉相承”,是指他们在基本立场、思想路

线、基本原则、根本任务上的一致性,即: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其最本质特征是实践性,所以,我们在坚持基本立场、原则、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必然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对于某些个别过时的结论和论断必须抛弃,不要拘泥于它的所有论断和结论。

6.答案要点:错误。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体系、流派众多,可以概括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科学主义主张哲学应仿效自然科学,放弃或拒斥世界观的研究,把哲学变成对科学进行纯粹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技是造成现代人“非人化”的根源,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现代西方思潮是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他们也涉及到了一些前人没有涉足的新领域,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偏见,由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使他们仍然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迷宫里兜圈子。它们在某一哲学分支细节上可能作出极有价值的贡献,但是在对整个世界、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根本性认识上,至今没有一个体系或流派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水准,更谈不上“超越”了。说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

7.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无产阶级是大公无私的阶级,它最尊重科学最需要科学,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8.答案要点:错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当时社会的某些具体问题的言论是过时了,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的精髓并没有过时。

9.答案要点:错误。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的实践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实践是否能一帆风顺地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还取决于实践成功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否完备。理论与实践毕竟是两回事。因此,尽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的。

四、论述题

1.试述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2.试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5.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6.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立场。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第三,是否始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