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18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23 / M087

剩余价值理论 : 缩编典藏图本 / (德)卡尔·马克思原著

; 郭大力译 ; 李善明缩编. -- 北京 :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0

481页 ; 24cm

《资本论》第四卷 ISBN 978-7-5115-0135-6 : CNY65.00

本书围绕着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对各

派资产阶段经济学家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的分析批判

,同时以论战的形式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许多重

要方面。

A41 / Z547

毛泽东江西革命斗争时期著作选编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 --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10

173页 ; 24cm

ISBN 978-7-5073-3057-1 : CNY23.00

本书选编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九二

八年十月五日)、《井冈山的斗争》(一九二八十一月二十五

日)、《给林彪的信》(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等共十一篇。

A41 / Z547

毛泽东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的调查文集 / 中共中央文

献研究室,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 -- 北京 : 中央文献出

版社, 2010

263页 ; 24cm

ISBN 978-7-5073-3055-7 : CNY33.00

本书收入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的调查报告共7

篇,真实反映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过程。选编了毛

泽东《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反对本本主义》、《寻务

调查》、《东塘等调查》等。

A711 / M283

马克思传[专著] : 最新插图本 / (英)戴维·麦克莱伦(

David McLellan)著 ; 王珍译.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

社, 2010

562页 ; 24cm. --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版权页英文题名:Karl Marx: a biography并列题名: Karl Marx: a biography

ISBN 978-7-300-12608-1 : CNY59.00

本书剖析了以往不为人注意和重视的后来发表的马克思的思

想文献;刻画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工作和理论研究经历,

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况和资料。

A752 / Y469(-)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专著] : 插图珍藏版 / 叶永烈著.

-- 修订版. -- 武汉 :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0

466页 ; 26cm

ISBN 978-7-216-06480-4 : CNY54.00

本书内容包括:毛泽东与秘书胡乔木、毛泽东与秘书陈伯达

、毛泽东与秘书田家英等。

A752 / F463(2)

毛泽东[专著] / 冯蕙,李捷著. -- 2版. -- 北京 : 中

央文献出版社, 2010

214页 : 图 ; 23cm

ISBN 978-7-5073-3068-7 : CNY20.00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别为:风华少年;步入社会;寻求真理;

创建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开辟革命道路;三次反

“围剿“;力挽狂澜;迎接历史转折等。

A752 / P350(2)

毛泽东与抗美援朝 / 逄先知,李捷著. -- 2版. --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

189页 : 图 ; 23cm

ISBN 978-7-5073-0892-1 : CNY18.00

本书是一本历史书籍,讲述了六十年前,一九五〇年十月,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揭开了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是一个需要有战略胆识和气魄的决

策,也是一个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观的决策。

A762 / S786(2)

邓小平 / 宋毅军著. -- 2版. --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2010

191页 : 图,照片 ; 23cm

ISBN 978-7-5073-3066-3 : CNY18.00

本书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简要记述了邓小平为民族独立、人

民解放、国家强盛所作出的丰功伟绩,此次为再版。其主要

内容包括:广安大地育伟人;探求救国之路;把一生交给党

;在地下工作战线上;发动百色起义;长征前后等。

A81 / W033 / 200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09 / 万斌主编. -- 杭州 : 浙江大

学出版社, 2010

304页 ; 23cm

ISBN 978-7-308-07595-4 : CNY38.00

本书内容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样一个主题,分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与方法研究”、“热点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等栏目。

A81 / M455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专著] / 梅宪宾主编. -- 长春

: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

210页 ; 21cm

ISBN 978-7-5601-6308-6 : CNY16.00

本书系统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涵盖了包括马克思主

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内

的全部重要内容。

A811.21 / Z792

自由主义之后的自由[专著] = The liberty after libe

ralism : 马克思《巴黎手稿》的法哲学问题 / 周尚君著.

-- 北京 : 法律出版社, 2010

206页 ; 21cm. -- (西南法理学经典研究文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

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项目编号:10AFX001)阶段性成

并列题名: Liberty after liberalism

其它题名: 马克思《巴黎手稿》的法哲学问题ISBN 978-7-5118-1191-2 : CNY18.00

本书选用马克思的重要文本《巴黎手稿》作为切入其法哲学

问题的突破口,既是为阐释和理解马克思的法律与政制思想

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理解西方现代性法哲学的“整全/分裂

”的多维图景做理论上的铺陈与深化。

A811.63 / L612 / 13(1)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第13卷第1期 / 王杰主编. -- 北京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285页 ; 25cm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英文共同题名:Research on Marxist aesthetics

ISBN 978-7-80211-808-9 : CNY49.00

本书内容分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研究”、“海外专

稿”、“学术争鸣”、“审美人类学”、“文化遗产的多重

意义——中日美学研讨会专题稿件”五大部分。

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研究 / 吴玉才著. -- 合肥 : 合肥工

业大学出版社, 2010

169页 ; 24cm

ISBN 978-7-5650-0210-6 : CNY28.00

本文分为四章,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的发展轨迹、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的

主要理论表现、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的历史评价。

A841.64 / S031

毛泽东新人思想研究[专著] / 桑春红著. -- 哈尔滨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0

189页 ; 21cm

ISBN 978-7-207-08733-1 : CNY15.00

本书对毛泽东新人思想的来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特征作详

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毛泽东新人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丰

富和发展进行系统梳理。

A841.66 / T129

毛泽东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 谭首彰著. -- 长沙 : 湖南大

学出版社, 2009

197页 ; 23cm.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学术丛

书)

ISBN 978-7-81113-586-2 : CNY25.00

本书共八章,从毛泽东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时代背景

、理论依据,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

体制选择探索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科学的分析,并对

毛泽东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进行了客观的评

价。

A849.1-53 / Z547

邓小平著作是怎样编辑出版的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

管理部编. --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

469页 ; 23cm

ISBN 978-7-5073-3021-2 : CNY56.00

本书内容包括: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论著——介绍《邓

小平文选(1975-1982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

——读《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等。

A853 / Z929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著作名录集[专著] = List of

titles of research works on Marxist classical docum

ents / 庄前生主编.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

10

本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 并列题名: List of titles of research works on Marxi

st classical documents

ISBN 978-7-5004-8874-3 : CNY28.00

本书收集了近百年来主要是中国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

献的著作,将这些著作的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信息汇

总起来,分门别类,著录成集,为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其他相

关人员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较为客观和实用的书目线索。

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

民文献研究著作名录集。

A853 / Z929 / 2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论文题录集. 下[专著] = List

of titles of research papers on Marxist classical

documents / 庄前生主编.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0

528-973页 ; 24cm

并列题名: List of titles of research papers on Marx

ist classical documents

ISBN 978-7-5004-8879-8 : CNY110.00(全二册)

本书较为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国内研究马、恩、斯、列、毛

及邓小平和江泽民经典文献的论文,以及一部分国外的相关

论文,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

了较为完整的历史资料,也为拓展马克思主义文献整理研究

的新领域提供了线索和启发。

A853 / Z929 / 1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论文题录集. 上[专著] = List

of titles of research papers on Marxist classical

documents / 庄前生主编.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0

525页 ; 24cm

并列题名: List of titles of research papers on Marx

ist classical documents

ISBN 978-7-5004-8879-8 : CNY110.00(全二册)

本书较为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国内研究马、恩、斯、列、毛

及邓小平和江泽民经典文献的论文,以及一部分国外的相关

论文,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

了较为完整的历史资料,也为拓展马克思主义文献整理研究

的新领域提供了线索和启发。

篇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的基本经验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的基本经验

摘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必须面向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只有在不断丰富发展的时代问题中,哲学形态的构建与改革实践才能实现辩证统一;只有在实践中,在“对实践的理解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本真形态和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才能达到形态构建与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双向推进;只有不断转换研究范式,以中国形态为旨归,才能真正建构贴近中国现实、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探索历史逻辑地走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形态不断探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形态不断建构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形态不断彰显[1],积淀形成了形态探索与改革实践辩证统一、形态建构与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双向推进和不断转换研究范式的基本经验。

一、形态探索与改革实践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这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探索与改革实践的辩证统一,不仅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品质的内在体现。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之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55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从实践去理解对象,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理论的现实性、真理性,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并且“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2]209。在实践中检验正确的理论反作用于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法不仅说明了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的精神哲学的批判,而且也说明了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3]也即,其不仅超越了黑格尔所代表的旧唯心主义“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也超越了费尔巴哈所代表的旧唯物主义“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

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起点,真理检验标准问题的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束缚,解放了思想,将真理的检验标准指向了实践,为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奠定了思想基础。“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4]其次,在理论上,由实践如何是、怎样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作为哲学范畴的实践的反思,带来了对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的重新思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初始表达。

改革开放是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打破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束缚,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精神,具有实践特色。反映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上即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2]55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是实践唯物主义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学界的普遍观点,“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5]376,也是我国实践唯物主义讨论最为热烈的时候。作为追踪哲学各学科新动向、新问题、新成果的杂志《哲学动态》十周年纪念刊1988年第12期专辑讨论“实践唯物主义”是其典型代表。

当实践唯物主义由于文本依据不足、在本体论上可能陷入唯心主义以及难以厘清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而陷入困境时,其自我超越,包括文本深度耕犁和基础理论纵向推进的内在超越和与现实

问题积极对话、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积极对话的外在超越。外在超越正是哲学形态走出自身与改革开放实践的积极对话。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刻变化,这些深刻变化一方面为人们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观、生活观、文化观等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提供了多重视域;另一方面,这些深刻变化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供实践指南。与此同时,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西方现当代哲学思潮纷纷涌进国内,这同样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武器,与之积极对话,批判吸收其优秀成果,丰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是这种与改革开放的积极对话,自20世纪90年代起,学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哲学”“生存哲学”“生活哲学”“交往实践哲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人学”“政治哲学”等多种时代形态。这些时代形态既反映了学界对现实问题的理性自觉,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话语,又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

进入新时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成长为经济强国的转变是如此的巨大——按照雅克的观点,以至于历史从此以后简直可以被分为BC和AC:即前中国时期和后中国时期。”[6]经济上取得的巨大发展,需要我们在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建设等领域上取得同样发展。客观地说,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等诸多意识形态观念的挑战,同样在文化精神建设上,还存在着与物质文明发展诸多的不协调、不适应。“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7]这需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力量。因此,从方法论的路径上,学界提出了“文本对话论”“综合创新论”“形态演变论”“范式转换论”多种方式建构适应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形态。尽管这一诉求,还主要停留在方法论上,真正的形态建构并不多见,但学界的共同观点是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形态的理论资源一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

学,而且必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内核、为指导。这不是一种理论呼吁或意识形态的宣教,而是中国崛起的事实决定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无论是新中国的建立,还是改革开放,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学者认为,中国近百年来,或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具有八大特征,中国文明模式具有八大特点,八大中国理念可能影响世界[8]。八大特征之四是“超深厚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为“儒、道、释互补,儒、法、墨并存”的多元一体的思想格局。八大特点之首是哲学观“实

篇三:政教系论文参考选题(4)

第一部分:

1、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定义

2、论《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意义

3、论无产阶级的新变化

4、论《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5、唯物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

6、论理论思维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

7、论“无限性是一个矛盾”

8、论道德的共同性与差别性

9、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0、论列宁的实践观

11、论列宁的认识论体系

12、论原则不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及其相关问题

13、哲学基本问题理论:从恩格斯到列宁

14、马克思的自由观

15、马克思恩格斯论空想社会主义

16、俄罗斯文化中的“欧亚主义”

17、俄共的社会主义理念

1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伦理思想

19、消费伦理的困境

20、中国生态社会建设的条件

21、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安全

22、消费主义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23、节俭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困境及意义

24、实践观的发展—从康德到马克思

25、康德与马克思实践观的比较研究

26、论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引导

第二部分:

1. 论物质观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2.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一点(或几点)思考

3. 关于真理与价值问题的一点(或几点)思考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

5.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全球化理论

6.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7. 论马克思的科技观

8. 对马克思“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重新理解

9. 杜林哲学性质及哲学体系探析

10. 《反杜林论》哲学篇主题思想探析

11. 杜林先验主义认识论根源探讨

12.

13.

14.

15. 理论思维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 世界的统一性理论新探讨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 论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

16. 论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辨证统一

17. 自由与必然问题的新探讨

18. 黑格尔的历史过程论及其意义

19. 科学实践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20. 科学实践观与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1. 人的本质新探

22. 论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现代化

23. 论列宁的物质定义

24. 列宁的辩证法要素思想及其启示

25. 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性的新探讨

26.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贡献

27. 论列宁对马赫主义认识论基本前提的批判

28. 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思考

29. 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思考

30. 关于唯物史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考

3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三个文明”及其协调发展的思考

32.

33.

34.

35.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36. 关于爱国主义精神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37. 关于艰苦奋斗精神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38.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39. 关于创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若干思考

40. 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性分析

41. 理性的功能及其局限

42. 价值判断的合理性

43. 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价值冲突与价值认同

44. 市场经济与人的价值的实现

45. 论科技的多维价值

46. 评(××)的哲学思想

47.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及其困境

48. 信息社会与人的发展

49.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哲学理论问题

50. 哲学理论创新的方法论问题

51. 论全球问题的实质

52. 环境问题的实质及解决它的有效措施

53. 中西人权内涵的比较

54. 科技的社会发展的意义

55. 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意义

56.

57.

58.

59. “后发展”社会的优势与挑战 科技异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警示 科技异化的根源及其消除 市场经济与科技异化的规避

60. 西方科技霸权与科技异化

61. 论科学技术的自主性与社会性

62. 科技的人性化

6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变迁庄子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64. 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65. 中国哲学修养论与认知论合一的当代价值

66. 社会发展观的历史变迁

67.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现代化

68. 评西方环境伦理学的意义及局限

69. 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第一部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的两面性研究

2、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3、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新思考

4、产业梯次转移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应用与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6、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7、改革开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8、经济学视觉下的和谐社会及其构建

9、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研究

10、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研究

11、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发展途径

12、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危机理论的异同

2. 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发展

3. 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研究及其启示

4.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

5. 马克思与诺思:两种国家理论的比较研究

6. 马克思与诺思:两种制度创新理论的比较研究

7. 邓小平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的启示

8. 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政府理论的比较研究

9. 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与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

10. 凯恩斯主义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11.

12.

13.

14.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与我国宏观金融调控 循环经济构建的制度支持 中国所有制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和启示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制度变迁背景研究

15. 论产权变革与市场经济法律关系的构建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历史透视

17. 社会主义转型经济的公平—效率分析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体系的构建

19. 论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21.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对策分析

22. 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

23.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的矛盾分析

24. 经济利益的分化与制度的重新安排

25. “中部崛起”的制度支持

26. 论转型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

27. 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演变的关系问题研究

28.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诚信机制

29.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探索

30. 试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31.

32.

33.

34.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方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的比较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35.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6. 论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及其防范

37. 论科学发展观与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8. 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9. 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的思考

40.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41. 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42. 农民工边缘化问题

43. 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

44. 我国农业现代化路径探索

45.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及应对措施

46. 社会主义市场初级阶段弱势群体的形成及对策

47.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态势

48. 提高农民收入的路径选择

49. 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50. “民工荒”深层原因探讨(研究)

51.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52.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53. 农村社会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54. 政府转型与中部崛起

55.

56.

57.

58. “中部崛起”的动力机制研究 论加速中部崛起的支撑性政策 农村经济演变形式与城市化路径研究 中西部农民致富途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59. 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

60. 农村非农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61.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小城镇建设

62.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63. 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64. 国企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65.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66. 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误区与对策

67. 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分配制度

68.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劳动收入

69.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

70. 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创新与制度的变迁

71. 体制性弱势群体及其利益补偿问题研究

72. 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

73. 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问题及对策

74. 论国企改革中的战略重组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5.

76.

77.

78.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重新解读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改革 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模式的选择 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及其对策

79. 论我国的消费现状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80. 试论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81.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82.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问题的理性思考 第一部分:

1、论李达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的贡献

2、青年毛泽东研究

3、毛泽东群众思想研究

4、毛泽东新中国外交思想研究

5、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

6、从中国人的奥运情节剖析中国的民族主义

7、毛泽东新闻理论及其实践

8、董必武的报刊思想及其实践述评

9、论张申府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0、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中国现代化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