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品课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9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建设报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建设报告

北方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石,是“两课”体系中历史最久、也最稳定的课程。历经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建设,特别是1993我校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两课”改革试点单位后,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多年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研组一直致力于把这门课建设成高水平的优质课程。1998年,本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经2003年复评,再次被评为“校级优质课”,2005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质量测评中,本课程多年来一直处于优秀课程前茅。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申请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现将近年来课程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汇报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中共中央和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骨干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新时期具体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学科阵地之一,一方面必须充分贯彻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方向性和时代先进性;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必须时刻关注和吸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新、最前沿的成果,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以最具知识性、科学性的内容教育学生,充分遵循和体现教育教学的规律。

本课程根据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不断加强并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坚持以“三观”教育为核心,体现时代精神,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需要。

二、近年来课程建设的概况

1、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课程教学的研究,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以奠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基本目标,我们首先致力于抓好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

教研组由资深教授担任课程建设指导,由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教学组长,定期召开教研室会议,研究教学和组织政治与业务学习。教研组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建立教学规范,实现规范化教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相互听课,促进教学交流,在教研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了试题库、集体阅卷和教师考评制度,实行教与学的考核结合,考核公正、规范。

教研组活动突出教学问题讨论、理论问题研究、社会实践等主要环节,以提高团队整体水平,为搞好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问题讨论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重要问题充分表达和交流意见,使教研室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理论问题研究是教研室活动的中心内容。我们采取专题主讲制,提前准备,其他教师随时提问,互相切磋。使教师知识面不断扩大,理解层次加深,逐步提高运用理论的能力。

社会实践是考察能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对扩大教师的视界,了解抽象的理论如何反映现实具有重要意义。教研组每年组织赴各地考察或进行“红色之旅”,如在浙江、江西、上海、四川、陕西等部分省市的社会考察,使教师有机会接触实际,增强授课说服力。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讲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讲授中教师力求以生动的语汇和丰富的实际材料将深刻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教研室的老师们,信仰坚定,心系学生,在教学中倾注满腔热情,主动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从哲学高度解决学生深层

次的思想疑惑。教师备课充分,资料丰富。善于互相学习,切磋教学经验。同时我们欢迎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说明。对于学习哲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还给予个别指点和具体帮助。

同时,我们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更多学生的直接参与,通过开展学生上台作主题发言、以班为单位选派代表分组辩论、自愿结成小组集体写作论文等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只选择重点问题来展开讲授,提供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更多地开展研究讨论和撰写小论文——这种在西方被称为“Seminar”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也被证明富有成效。

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为使抽象的理论学习生动而不枯燥,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如,哲学课中有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我们给学生放了一段十分钟的短片。并给出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下课搜集资料,准备下次课讨论,而且讨论的情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种方式可使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同步思维。这样既有利于师生之间交流思想。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主动看书、关心国内外的时事,并学会认真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为了调动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对提高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讲解一节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备课、做成课件的形式,准备十到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并且讲课情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由于学生专业的差异,学生制做课件的方式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有区别。通过这种互换位置的教学方法尝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学生的多角度思考方式有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注重启发独立思考和平等讨论问题;学教材和读经典著作相结合,注重夯实基础和理解思想方法;读书与写论文相结合,注重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理解和认知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的更新上,我们努力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探索运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实效性。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幻灯、投影仪等多媒体手段。现代

化的教学手段具有想象生动、直观逼真、引人入胜的特点,它能够把抽象枯燥的理论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式体现出来,教育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克服了“空洞说教”的弊端,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成果及重大国内外事件的音像片引入教学过程,为理论教学服务。如宇宙大爆炸学说、爱因斯坦相对论、意识的起源的资料片,有助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等抽象的理论。通过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哲学原理具体化、生动化,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较以前更好的教学效果。

1999年7月,在北京市高教学会哲学研究会于延庆召开的暑期备课会上,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现状,结合我们对多媒体技术的初浅了解和运用于教学的初步尝试,我们以《关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哲学课教改实践的几个问题》为题,作了一个主题发言,基本内容包括:公共哲学课教改面临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提供的机遇、制作多媒体课件所需技术支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几大关键等。这个主题发言的内容,后由北京市高教学会哲学研究会内部《简报》详加介绍,应该说,对北京市各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媒体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后来,在进一步探索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学演示系统》。这一教学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内容构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方式方法的新颖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使用制作的易操作性和可开发性;听课对象的广泛性、可接受性和实效性,以此获得了好评。曾在北京哲学研究会组织的活动中做观摩教学,在2003年底学校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获得教学成果一等奖。

3、改革考试方式取得一定的成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考试形式应体现综合性评价原则,即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平时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小测验。每学期安排两至三次随堂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第二,校外参观、撰写观后报告,并对报告加以点评,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形式。第三,课堂讨论。教师确定讨论的大范围,由学生拟定论题,学生主持,并由学生代表

组成评委,评定优、良、一般三个等级。它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其口才与胆量,因而是平时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和依据。

期末考试除了常用的闭卷形式外,我们也曾尝试开卷形式等。总之,我们希望考试应成为敦促学生自觉学习的激励机制,而不是其不得不加以应付的负担。

4、加强服务于教学的科研工作,科研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以教研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们积极参与教改与教学研究。完成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校级科研课题3项、校教改课题2项。另外,在研的课题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规划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项北京市教委课题,1项校级重点教改课题。

课程教学组加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涉及价值理论、人学理论、现代西方哲学研究、文化理论等,其中许多研究成果已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研究了当前理论教学和学生思想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经济活动中的文化问题,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的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问题、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等研究的有关成果,推动了教学的理论深度、时代感和针对性的提高。

近年来完成的教改项目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喜闻乐见互动式教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学演示系统。校教改重点项目“面向素质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也将结题。现已出版了理论研究专著、合著及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论文30余篇,其中教改论文6篇。这些教改与学术研究成果的运用,推动了教学的深入,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程教师队伍已非常顺利地实现了新老交替,形成了结构合理、具有学术后发优势、富有活力的教研团队。

目前,课程任课教师5人,全部获得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等名校。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教授所占比例较高,但整个队伍职称结构比较合理。

全部为中青年教师,年龄梯次适当、结构合理。25-35岁教师2人,35-45

篇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1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9课时

第一章 课时分配

课时1: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课时2: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课时3: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课时4: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课时5-7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3学时)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学时)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学时)

(三)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0.5学时)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0.5学时)

第一章 第一课时教案

授课内容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世界观、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意义。

重点和难点

1. 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授课思路

1.通过案例讲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2.突出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手段:充分讲解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及其作用,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不同哲学派别对此问题所做的不同回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打下铺垫。

问题导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整体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作用。显然,接触马克思主义,从逻辑上讲首先要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成果,是浩瀚哲学思想的一颗璀璨明珠。那么,哲学究竟研究什么?它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这是研究哲学无法避免的问题。所以我们先要研究哲学基本问题。

概念

世界观

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主要原理

1.世界观与哲学

世界观的概念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观点和看法。人人都有世界观。世界观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提是思维与存在或物质与一时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

哲学基本问题的作用: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3.与哲学基本问题相关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二者对立的焦点是是否承认事物内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思考题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如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作用各是什么?

教学实施设计

1.从世界、世界观的概念入手,引出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讲清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思想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相关资料和案例:

1.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谈到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2.毛泽东号在《矛盾论》中谈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对立:

“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

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3页。

附:案例: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

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

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

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

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

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

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

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

的北面。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

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

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

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

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

篇三:武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教学重点〕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突出重要地位;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哲学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而实践既是人与世界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又是全部人与世界关系最本质的基础。正是通过对实践的正确理解和实践观的合理建构,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效地化解了困扰着旧哲学的种种理论难题,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哲学固有的理论缺陷,发动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而科学实践观由此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实践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因此,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首先就必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第一节 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把握世界的活动,它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可以说,在实践中蕴藏着全部人与世界关系的秘密,人与世界关系的丰富内容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展开。因此,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

[1]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也正因如此,不懂得实践,不懂得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就不可

能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说明。

一、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什么是实践?或者说,应该如何看待实践的本质?对于这一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曾经有过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虽然其中也不乏某些可贵的思想和合理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直未能形成科学的实践概念。

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蓬勃兴起和发展,科学实验这一特殊的社会实践形式及其对于推动科学认识发展的作用,曾受到当时的某些唯物主义哲学家的重视。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培根就曾十分重视实验中的技术操作对科学发展的作用。他认为,有许多科学原理是蕴藏在工匠的日常操作中的,这些操作方法是科学知识的可贵源泉,因为它们可以迫使自然界向人们暴露其隐蔽的方面。他说:“正如在生活事务方面,人的性情以及内心和情感的隐秘活动尚且是当他遇到麻烦时比在平时较易发现,同样,在自然方面,它的秘密就更

[2]加是在方术的扰动下比在其自流状态下较易暴露。”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认为,观察、思考和实验是我们认识自然的三种方

[3]法,并特别强调实验是检验推理和猜测的办法。他写道:“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他还认为,

[4]猜测若是正确的,愈实验,就愈证实;人们要获得新的认识,就应该“有意用一些最奇怪的试验来挑逗自然”。

然而,在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中,像培根和狄德罗这样把科学实验看作是对客观对象的能动作用的人毕竟是很少的,而且他们也只是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上肯定了科学实验这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实践的作用,并没有对实践概念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解释和论证。从旧唯物主义者的基本见解和大量论述来看,他们对实践的理解是很片面的。例如,费尔巴哈也曾常常提到实践,认为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能够解决。但是,费尔巴哈所说的实践只是个人的生活实践,是饮食男女等类似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或者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他完全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独特本质。

历史上的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曾这样那样地谈到过实践,但他们都把实践归结为纯粹的精神活动。中国古代的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认为“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答友人问》),“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下》)。与此相似,近代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把实践看作是精神性的“自我”产生和设定“非我”即客观世界的行动。这些都是把“行”归结为“知”、把客观的实践消融于主观的精神活动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正确地看到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并把实践看作是达到真理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他认为,人们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用客观存在的观念来克服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又用实践的观念来克服客观世界的片面性,依靠主观的内在本性对杂乱的客观事实加以整理和改造。其中,前一方面属于理论的理念或理念的理论活动,后一方面则属于实践的理念或理念的实践活动。在他看来,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由主观的观念达到客观真理。应该肯定,这里确实包含着一些十分深刻的思想。但是,在黑格尔那里,实践只不过是他虚构的“绝对理念”这种客观精神自我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仍然还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与历史上的唯心主义者相比,一些现代西方哲学家的实践观虽然并无新的内容,但却往往更具欺骗性。例如,实用主义者就大谈实践、行动,甚至也同意实践是真理的标准。但是,在实用主义者那里,实践与思维一样都是人受到环境刺激后所作出的反应,是人用来调整和控制环境的工具。中国的实用主义者胡适甚至把人的实践同蜜蜂和蛆虫对环境的适应行为相提并论,认为它们之间只是在应付环境方面有高下程度的不同。这样,实用主义在把实践与思维混为一谈的同时,又进一步把人的实践活动等同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行为。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哲学则认为,“实践是人的一种理想活动,是人实现其生命的最理想的潜在可能性的一种活动,所以实践本身便成了一种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实用主义者还是“实践派”哲学家,都声称他们对实践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致的甚或直接来自马克思。实际上,他们的实践观是一些早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过的唯心主义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毫无共同之处。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史上未能形成科学的实践概念,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的实践观继续泛滥,这决不是偶然的。除开各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之外,也还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源。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而人是有意识、有意志的,实践活动中包含着人的目的等主观精神因素,这对于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实践又具有客观物质性,它既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手段,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客观物质过程,否则就不能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正是实践的这一矛盾本性使得古往今来的许多思想家感到迷惑不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认为必须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从历史上看,正是劳动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对立的方面。同时,也正是通过实践,人不仅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还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因此,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分化对立的根本原因,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和途径。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5][6]的实践。”列宁认为,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毛泽东则进一步把实践简要地规定为“主

[7]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从实践的矛盾本性出发对实践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作为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实践是变革现实的活动,其最终必定会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是,我们不应当把实践“变革现实”仅仅理解为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任何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都必然表现为一个过程,都会有一定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探索活动虽然往往并不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它们是以变革现实为目的并服务于变革现实的活动的,因而它们同样也属于实践的范畴。

[8]正如列宁所说:“实践应当也包括天文学上的观察、发现等等的实践”。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

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对象性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同时,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感知的,所以它又被称为“感性的活动”。

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动物的活动也能引起物质世界的某种变化,也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某些高等动物也能从事一些计谋性的活动,就是说,其活动也表现出某种意义上的目的性。但是,动物的活动及其“目的”都是受它们的自然生理构造和本能决定的,它们并没有自觉的目的,即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目的,不能做超出本能界限之外的事情。与此不同,人类的实践则是在自觉的目的和明晰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

[9]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第三,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任何实践都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不仅是因为任何一个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中的,而且还在于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和手段都是由社会提供的,甚至实践活动所改造和探索的对象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以往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的社会性又进一步决定了它的历史性。既然任何实践都只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和具体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那么,随着这种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发展,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必然会不断地发生历史性的变化。那种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具体的历史条件的抽象的“实践”是根本不存在的。

二、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基础

作为人类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本身就是人与世界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同时,实践也是全部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基础。人与世界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实践概念并运用科学的实践概念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牢牢地把握住了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世界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奥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在历史上,费尔巴哈也曾试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唯物主义的说明,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非历史的、抽象的,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只看作是两个自然物之间的关系,亦即自然界同自身的关系。与此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劳动中介性的思想,认为人是通过实践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的,实践既是人类借以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根本力量,也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他们指出,人类正是通过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才使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而人类产生以后,又必须通过生产实践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否则,人类就根本无法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在批评费尔巴哈看不到人通过实践对自然界的变革作用时,还提出了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的著名论断,并从“人化自然”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费尔巴哈是非常重视“感性世界”即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但是,“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

[10]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即费尔巴哈把“感性世界”仅仅理解为感性

直观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感性世界”决不仅仅是感性直观的对象,它首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和结果,并必然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他们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

[11]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

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

[12]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显然,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感性世界”,就是人与自然关

系中与人相对待的自然界,就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界,也就是“人化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由自在的自然转化而来的,它深刻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其次,实践也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实践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

[13]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人类其他的

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乃至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离开了物质生产实践,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

在下去,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如此,人类为了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并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又从事着各种直接处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它们使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这些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根本内容,因此,“全部

[1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践不仅是人与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而且也是人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决定

力量。特别是随着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断地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整个人类社会也不断地实现着历史性的进步。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15]

最后,实践还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通过实践,既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一方面,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并确证了自己特殊的本质。实践在创造人、使人类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同时,也造就了人类特有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特殊本质并不是人的自然生命和动物本质,也“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16][17]的总和”。而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实践也不断地展示、强化和扩大着自己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

[18]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

[19]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恩格斯也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

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和发展,人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人本身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其根源都深植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

第二节 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

实践是全部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它蕴含着人与世界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奥秘,因而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实践也是人类最为熟知的、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着的活动,它有其多样化的形式、复杂的结构和特定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本质和特点的科学概括、对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的深刻揭示,就是建立在对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的正确理解基础上的。因此,把握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实践的本质、特点及其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

一、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极其丰富多样的。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是,概括起来,实践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人类是从自然界进化发展而来的,而在人类产生以后,它首先面临的就是要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人的机体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自然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人和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但是,与动物不同,人类并不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现成的物质资料,而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改造来生产一定的生活资料,以此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中,人类又产生了自身特有的第二个需要,即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物质资料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各个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围绕着物质生产活动展开的,而人与自然关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到底也都是由物质产生活动引起的。当然,除了物质生产活动以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也还包含着其他一些内容,如人类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调节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和维系生态平衡的活动等,但这些活动也都是从属于或直接服务于物质生产活动的。物质生产不仅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人类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都是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和发展的。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和人类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下去,更谈不上有什么其他形式的实践。

第二,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在生产着自己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形式。当这种社会关系与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相适应时,就需要人们自觉地维护它;反之,则需要人们自觉地调整或变革它。这种维护、调整或变革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也是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因此,维护、调整或变革生产关系的活动也就是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此外,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还包括调整或改造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的活动。只有同时处理好这诸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人们才能有效地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协调地发展。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与此相应,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实践的基本形式,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不过,即使是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也不是社会关系的全部内容,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也不能完全等同于阶级斗争。至于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更不能把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也不能把阶级斗争视为实践的基本形式,否则,就会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第三,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还从事着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活动。这种形式的实践通常被称为精神生产,它是人们为社会创造精神文化产品并以一定的对象化的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活动。精神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和意识过程,但却并不归结为纯粹的精神活动,它不仅需要可供人的大脑加工的各种物质材料,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而且其活动的结果也必须表现为能够供社会享用的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是在前述两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它有自己的独立领域,这主

要包括科学、教育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在现代,科学、教育等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变得空前重要。

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实验。实验是一种尝试性和学习性的探索活动,也是对某种猜测或假设的验证。面对一些尚不熟悉或没有把握的情况,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减少失败的可能性,在行动之前往往要先进行这种尝试性的实验活动。科学实验是从一般实验发展而来的高级实验活动,它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排除与实验目标无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借助于一定的设施(实验室、仪器等)人为地创造一种理想的环境,对对象某方面的特性进行专门性的研究,从而得出准确可靠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知识。可见,科学实验是一种以获取知识为直接目的的实践形式。从历史上看,科学实验是近代为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从物质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的。在现代科学中,科学实验更是人们发现新的事实、验证科学理论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以上三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执行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例如,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就必须同时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处理好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又必然有利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再如,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为基础,反过来,它又能为其他形式的实践提供重要的条件。正是在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各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共同得到了发展。

二、实践的系统结构

人类实践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每一个要素又都有着十分复杂的结构,属于实践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实践系统所包含的最基本的要素或子系统有: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的中介系统。

实践主体是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并实际地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人。任何现实的实践主体都必定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是主体的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整体。具体来说,主体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21]一是“人本身的自然力”,亦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实践是人与客观世界及其事物之间的实际的相互作用,它要求人充分地发

挥自身的自然力,使自己的身体和四肢在大脑的指挥下协同地运动起来,也只有这样,人才能通过一定的中介系统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及其事物。在这里,人本身的自然力既包括作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指挥中心的大脑及其神经系统,也包括执行大脑指令的各种运动器官和效应器官。二是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实践是一种高度有目的的活动,而要提出和实现一定的实践目的,主体就必须掌握关于实践客体、实践的中介系统以及自身的各种知识,具备利用和操作实践的(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品课程)中介系统的有关经验和技能。特别是在科学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程度愈来愈高的现代实践活动中,主体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已成为决定其实践能力大小的一个关键因素。三是主体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于主体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实践活动的控制和调节是通过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各种智力因素以及主体的自然机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实践活动中,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能够激发主体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百折不挠地去追求和实现实践目的;反之,消极的情感和薄弱的意志则会这样

[22]那样地防碍主体的实践活动,阻滞实践目的的实现。因此,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当然,

任何现实的实践主体不仅必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且也必然这样那样地实际从事着一定的实践活动。而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具有上述实践能力的实践主体既可以是具体的个人,也可以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如阶级、民族等,还可以是整个人类。

实践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进入主体的实践活动领域从而为主体所探索和改造的客观事物。一方面,实践客体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具有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特点。即使是人的精神世界,当其成为人们探索和改造的对象即实践客体时,它同样也具有客观的规定性,即有其客观的状态和表现形态。至于其他本身就是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的客观事物,情况就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实践客体又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现实地指向的客观事物。当客观事物还是自在地存在着即处于与人无关的状态时,它并不是实践客体;只有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成为人的实践活动所探索和改造的对象,客观事物才转化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至于客观世界中哪些客观事物能够转化为人的实践客体,则不仅与客观事物的性质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实践能力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水平有关。从这种意义上说,实践客体本身也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发展的结果。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具有上述规定性的实践客体既可以是自然界的事物,也可以是社会领域中的事物,还可以是包括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人本身。

需要指出的是,与实践主体一样,实践客体也是实践系统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有人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中,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界的人是实践主体,而被人探索和改造的自然事物是实践客体,因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所包含的是一种“主体——客体”关系;与此不同,在处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交往实践中,交往各方都是交往实践的主体,因而交往实践所包含的是一种“主体——主体”关系。按照这种看法,交往实践中只有实践主体而没有实践客体,因而实践客体并非实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诚然,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相比较,交往实践确有其特殊之处,交往各方都是交往活动的参与者、都是交往实践的主体,因而交往实践所包含的不是一种简单的主客体关系。但是,主体与客体向来都是相对而言、相互规定的,无论是只有主体没有客体还是只有客体没有主体的情形都是不可想象的。在交往实践中,我们说某人是交往主体,乃是因为有人已成为他的交往对象即交往客体。因此,我们说交往各方都是交往活动的主体,并不意味着交往实践中没有实践客体,而只不过说明交往各方是互为主客体的。如果说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所包含的是一种“主体——客体”关系,那么,交往实践所包含的则是一种“主体(客体) ? 主体(客体)”关系。

实践的中介系统是在实践活动中把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实践主体用以探索和改造实践客体并把主体的实践能力现实地传导到实践客体的媒介,它是各种实践手段的总和。在实践的中介系统中,人们用以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技术中介始终是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效地制导着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的联系结合形式,决定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方式、规模和水平。实践中

介系统中的技术中介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包括人们用以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的各种物质工具,而且还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物质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其中,前者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式,后者则是人们在以往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成果,二者结合在一起又反过来成为人们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强大手段。

实践工具是实践的技术中介系统的物质标志和核心。就其功能而言,实践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能性工具,它们这样那样地延长着人的自然肢体、放大着人的体能。从早期人类发明和使用的石刀、石斧,到近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各类机器,都属于这类体能性工具。另一类是智能性工具,它们以不同方式延伸着人的在感官和大脑、放大着人的智能。古代人类就已开始使用的各种计算工具、近代发明的望远镜、显微镜等,都属于这类智能性工具。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智能性工具当推20世纪中叶出现并在当代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电子计算机。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各种智能性工具,使人类能够有效地突破其感官和大脑的自然界限,极大的提高了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总之,实践系统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的中介系统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而实践主体通过实践的中介系统作用于实践客体,就是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具体结合方式亦即实践结构的具体内容。

三、实践的动态过程

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的中介系统是实践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而现实的实践活动就是实践主体通过一定的中介系统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能动地探索和改造实践客体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包含着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目的是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超前反映。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

[23]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种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就已观念地存

在着的实践结果,就是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则是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程序,它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实践活动要经过哪些阶段或步骤、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要完成和实现一些什么目标、完成和实现这些目标要选择和采用一些什么样的实践手段,等等。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的确立都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完成的,其中,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也就是人在实际地改造客体之前先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改造,并由此建构作为实践结果的理想客体的过程;而确立实践方案的过程,则是为实现一定的实践目的而进行的现实的实践活动的观念预演过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都内在地包含着实践主体对于作为实践客体的客观事物的认识,但与一般认识不同,它们主要不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怎么样”及“为什么”的反映,而是对于实践客体按照人的需要“应如何”和人在实践中应该“怎么做”等问题的解答。

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也就是把实践方案在观念中预演的实践活动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它是通过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对实践客体进行实际操作来实现的。这里所说的实践手段,也就是前述的实践的中介系统,它既可以表现为一定的物质工具及其操作方式,也可以表现为一定的规范和方法。例如,人们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来使用有关的生产工具;人们要调整社会关系,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的和道德的规范、采用一定的方法。而人们运用实践手段实际地操作实践客体的结果,可能是改变了实践客体的状态、属性和关系,也可能是改变了实践客体的存在形式,还可能是创造出了客观世界中原本根本就不存在、按照客观世界的自发发展过程永远也不会出现的事物。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其出发点都是要实施实践方案、实现实践目的。

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在实施实践方案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目的通过手段向结果的运行是具有强烈的方向性的,这就是要使预想的实践结果变成现实的实践结果,使实践目的所创造的理想客体转化为实在的客体。然而,由于主、客观两方面各种复杂的原因,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一下子就完全实现了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的情形是很少的。关于这一点,毛泽东曾说:“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况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

[24]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在这种情况下,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的运行,必然是通过不断的反馈

和调节来实现的。在实践活动中,目的通过手段向结果的运行包含着一系列的阶段,人们必须把每一阶段性的实践结果反馈到头脑中来,与实践目的相核校。当实践结果与实践目的之间出现偏差时,就必须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或者表现为变更实践手段,或者表现为进一步完善实践方案,或者表现为调整原定的实践目的本身,使其与客观实际情况和主体的实践能力更趋一致。如此不断地反馈和调节,直至实践目的的最终实现。

上述可见,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始终都受着主体的自觉意识的支配,它既是实践主体提出和实现实践目的的过程,也是实践主体实施实践方案并运用实践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主体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不断地提高着自身的实践能力。

第三节 实践的历史发展和当代特点

人类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表现为一个按照其内在规律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运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后代人总是继承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