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02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为什么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为什么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是人以一定手段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最首要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的革命的能动的哲学。

1、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的内涵,阐明了实践的基本观点。

其一,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人可以感知的物质活动。其二,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其三,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改变世界”的活动。其四,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而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总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2、马克思将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科学论断。并且强调,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标准,因为如果离

开实践去争论“思维的真理性”,就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烦琐无聊的,毫无结果的争论。

3、马克思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应该从实践来理解社会生活的各种问题。社会不同于自然界,它是人类活动的领域,离开了人的实践,尤其是物质生产劳动,社会就不能再存在下去。实践的发展也改善着社会生活,不仅使社会环境发生改变,而且也使人自身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社会生活是丰富的,一切理论,包括错误的理论,都不是脱离物质生产条件凭空产生的,而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是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源,得到说明。

篇二: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北京大学教授

《生活与哲学》主编 孙熙国

在《生活哲学》教材中,我们把“物质”、“意识”、“实践”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个单元来讲。如何理解教材的这一安排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概括:没有实践,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科学的人学观;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句话,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自然界

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承认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这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独有的特点。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世界,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他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则有原则的区别。这一区别,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的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明确的阐述。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地说:“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同样讲物质世界,但马克思和旧唯物主义不同,这个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物质世界。

从实践和主体出发,将物质世界作为人类实践所指向的进入了主体视域的世界,没有进入主体视域和实践领域的存在只是抽象的存在,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并非真正的不存在。马克思说:“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世界,因而对费尔巴哈来说也是‘无’。”他又说:“抽象地孤立地理解为与人分离的存在,对人来说也是‘无’。”这个“无” 不是没有,而是无意义,对人来说,没有价值。联系康德。

以此出发,我们分析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命题:南镇观花。王阳明与众

弟子游南镇观花时曾说:“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在汝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寂”不是空无,而是没有关系,即“未看此花”时,花和人心没有关系,并非花真的不存在;待到看时,花的颜色便“一时明白起来”,由于有了人的观照参与,花就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打上了人的烙印,因此而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力量,花与人心建立起了联系。高晨阳。

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主体出发理解周围物质世界。

世界必须作为人的对象存在,作为体现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存在才有意义,所以马克思说:“世界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这个世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是活生生的世界。 中国唐宋以来特别推崇山水画,山水画体现的是人个体对宇宙世界的体悟。看山顶上孤悬的小亭,却是自然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攀上山顶,在亭中望远,眼界何其宽阔,觉得古往今来的宇宙世界都在心中了,这正是从主体的体认中达到于天地世界的合一,从个体的有限性中把握了世界的无限性。

论天心和灵明。王阳明问弟子什么是天地之心,弟子答人是天地之心。王阳明又问什么是人之心,弟子答灵明。王阳明很赞赏此回答,说:“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只有人能“仰天之高,俯地之深,辨鬼神之吉凶。”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王阳明又说:“今看死了的人,他的精灵游散了,他的山河大地又在何处?”这即是说,没有了主体,客体又在哪里呢?客体都是相对于主体的对象性存在,人死了,主体死了,世界便不再作为他的对象而存在了。因此,这个命题强调的是世界是现实的世界,主体的世界。

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不仅批评他的历史观,更主要的是批评他的自然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把自然和历史相割裂,反对自然和历史的对立。人们现实的自然界,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一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可见,是否从实践出发、从主体出发理解周围物质世界,是辩证唯物主义同以往一切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人类社会

请老师们注意看一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和第八条的内容。

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的内容。

究竟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的观念决定环境”?这是爱尔维修1758年在《论精神》一书中遇到的尴尬和困惑。87年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三条中作出了回应,认为既不能说环境决定人,也不能说人决定环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都是由实践决定的,这就超越并解决了爱尔维修这两个判断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但是,马克思这一理论贡献的意义决不仅仅止于此,而在于从此出发,把社会(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归结为实践;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把人的改变、尤其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改变归结为实践,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这一关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面貌的重大理论问题,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由于翻译等方面的原因,其含义一直未能得到全面准确的揭示,与此相应,人们对人的本质理论、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也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从讨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德文原文中这段话的含义入手,探析马克思这一理论对解决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理论问题的重大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本是马克思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把它作为附录首次公开发表。出现在恩格斯附录中的原文是 “Das Zusammenfallen des ?nderns der Umst?nde und der menschlichen T?tigkeit kann nur als umw?lzende Praxis gefa?t und rationell verstanden werden.”这段话的正确的译文应该是:“环境和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或者“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黑体为笔者所加)但是,1972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把这句话译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

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1995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则把1972年版中的“革命的实践”改译为“变革的实践”,即“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革命的实践”和“变革的实践”,二者的含义大致相同。这里的问题是,1972年和1995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都把这句话理解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实践。在汉语中,“人的活动”和“实践”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因此,汉译本“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就陷入了“实践只能被看作是实践”这样一个毫无意义的重复和循环。这显然不是马克思的本意。可见,汉译本的问题在于,把原稿中“人的活动的改变”(德文中可理解为“人的改变”)译为“人的活动”,删掉了“改变”,这就使得原文的含义变得极其模糊了、不准确了,从而妨碍了我们对涉及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把握和理解。

应当注意的是,“人的活动”(der menschlichen T?tigkeit)在这里是作为名词的第二格形式使用的,在德文中第二格是作为定语来修饰限定前面的句子成分的。具体到这句话中,“der menschlichen T?tigkeit”(人的活动)是作为?nderns(“改变”)一词的定语来使用的,它和der Umst?nde(环境)一起共同修饰前面的?nderns(“改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版关于这句话翻译的错误就在于,把“der menschlichen T?tigkeit”(人的活动)看作是Das Zusammenfallen(一致)的第二格,认为它是修饰“Das Zusammenfallen”(一致)的,这样一来,“Das Zusammenfallen des ?nderns der Umst?nde und der menschlichen T?tigkeit”这一词组就被误译成了“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而正确的译文应该是“环境和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或“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俄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根据恩格斯附录中的德文原文译出的,俄文“人的活动”(“человече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也不是作为名词使用,也是作为名词的“第二格”,即作为定语来修饰“改变”(“изменения”)的,原文是Совпадение изменения обстоятельств и человече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может рассматриваться и быть рационально понято только как революционная практика.俄文版中的这句话的基本含义也是“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

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因此,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对这句话的翻译,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1845年德文稿本的原文是“Das Zusammenfallen des ?ndern[s] der Umst?nde und der menschlichen T?tigkeit oder Selbstver?nderung kann nur als revolution?re Praxis gefa?t und rationell verstanden werden.”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附录中的原文相比,马克思的原稿中还有 “或自我改变”(oder Selbstver?nderung,也可译为“或人自身的改变”),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这句话的原意,意义极其重大。“自我改变”( 人自身的改变)一词恰好和它前面的“人的活动的改变”一词互诠,即两者之间是一个并列互释的关系,因而在含义上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人的活动的改变”当然应该包含着“自我改变”(人自身的改变)的义蕴,也许基于此种原因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附录中发表这段话时删掉了“或自我改变”(“oder Selbstver?nderung”)一语,把这段话变成了“Das Zusammenfallen des ?nderns der Umst?nde und der menschlichen T?tigkeit kann nur als umw?lzende Praxis gefa?t und rationell verstanden werden.”但是,细分起来,“人的活动的改变”和“自我改变”(人自身的改变)这两个词组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的,前者强调的是人类作为一个群体的属性的改变是由实践造就的,后者强调每一个个体的属性的改变是由实践造就的。尽管如此,在恩格斯那里,这段话的意思还是相当明确的,即人类的改变(当然包括人自身的改变,即自我改变)和环境的改变都是在实践这同一过程中完成的,实践既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但在汉译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重要思想被模糊、甚至是被湮没了。

尤有可言者,英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译文对马克思的这一含义表达得极其清楚。原文是“The coincidence of the changing of circumstances and of human activity or self-change can be conceived and rationally understood only as revolutionary practice.”由于“人的活动”(“human activity”)前面有一个“of”, 这表明此前省略了中心词“the changing”,也就是说,这里所表达的意思不是“人的活动”,而是“人的活动的改变”(the changing of human activity),这一点恰好

篇三:谈谈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的地位

谈谈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的地位

张晶程

政治教育学院2011级2班

摘要:实践不是马克思的独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都对实践概念做了研究,特别是黑格尔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产生了直接影响。实践概念的引入和对其科学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转变的关键。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发展的动力和最终归宿,也就是检验真理性的标准。

关键词: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 前提 动力 归宿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经久不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在于正确的引入实践概念,并将它作为哲学研究的基础。但是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的独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就有很多哲学家对实践概念做出了建设性的研究。例如,亚里士多德?幸福的实践?、康德的?技术实践与道德实践?、费希特的?实践知识学?、黑格尔的?善之理念?和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

随着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进一步体现出来。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普遍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的关键,是实现哲学领域革命变革的关键。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 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 才能把握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产生之后160 多年里的生气勃勃的新发展。

总而言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归宿。接下来仔细论述。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实践?一词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有

很多哲学家就对?实践?做了大量的研究。接下来对?实践?概念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曾对?实践?一词研究过。为了研究的方便,对中国哲学中的实践概念不做进一步的探讨,重点梳理西方哲学家对实践概念的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的实践概念

西方哲学中对实践概念从哲学视角思考的第一人是亚里士多德,在他那里?实践?偏重于强调人的道德行为,即?幸福的实践?。实践概念在中世纪被理解为与人的意志选择有关的?行动?的意思,成为中世纪后期哲学的实践概念。近代,实践人类摆脱上帝征服自然彰显自身的强大力量。实践忽视只关注对象形式而忽视其本质和内容,造成了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康德从?自在之物?这个基础上开始了他的批判。认为实践不应当是理论框架内的活动,道德和意义才是真正的人类实践行为。费希特基于康德开辟的道路,依靠逻辑推演建立起自洽的体系,反而与太多的现实问题背道而驰。

黑格尔接过费希特手中的接力棒,着重探讨了劳动及其能动性、认识、实践及其?中介?,构建了其实践观的关键基础。他这样写道:?既然目的自身直接与一个客体相关, 并使它成为手段, 而且通过手段来规定另一个客观, 这就可以看作是强力??。这句话表明,作为人类实践中介的手段,是把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的媒介, 这种结合扬弃了主体目的的单纯的主观性和客体的单纯的客观性, 从而使主客体达到有机的结合。这种结合通过一种强制的力量。他论证了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辩证统一。认为认识过程首先必须接受存在着的世界,才能扬弃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反过来,认识实际上仅把客观世界当作一种假设,并不局限于客观世界,认识凭借其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聚集体,充分证明实践既包括理论又高于理论的认识论思想。

黑格尔的实践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不可能得出真正科学的实践观。正如列宁指出? 毫无疑问, 在黑格尔那里, 在分析认识过程中, 实践是一个环节,并且也就是向客观的(在黑格尔看来是‘绝对的’) 真理的过渡。因此, 当

?马克思把实践的标准列人认识论时, 他的观点是直接和黑格尔接近的?。但是,?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437.

?列宁全集: 第3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228.

黑格尔的实践观从劳动及其能动性入手,几乎涉及人类实践的所有基本内容和特征,深入研究认识、实践及?中介?性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实践的目的性以及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等深刻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比较科学的实践观。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的实践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马克思站在巨人的肩上,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科学解释了实践概念,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集中表达了实践的观点。他深入批判直观性,强调实践的主体性, 并与市民社会相关。《提纲》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这里对实践作出了深刻的理解,首先把实践理解为是一种主体人的?感性活动?、?客观活动?、?现实活动?;其次赋予实践活动革命和批判意义, 他把实践理解为主体人的一种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最后开创了从实践出发去考察、理解自然、社会、人以及人的认识的路线。

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

第二条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表明马克思已经意识到理论不能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人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实际上提出了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实践。

可见,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抛弃了传统实践概念的错误理解。实践不在局限于伦理道德行为、个人的行为、某种理念活动的理论框架内,而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指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即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活动;指人所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通过一定的手段而进行的主体活动和自由活动;指革命的、批判的活动, 即人从自身的需要出发,用自身的方式去不断地否定现存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成为社会的活动和历史的活动。实践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永恒动力。实践不在是人改造自然的手段,也不是人服从自然的行动,反而成为人类解放自身的实践活动。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这样,马克思将实践统一于经验性与超验性、主观性与客观性在感性活动中,赋予实践认识论的意义和本体论的意义。

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三种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最基本的三种实践活动。人类的认识主要来源于这三种实践活动,这三种实践活动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人类认识的完善程度。

二、 实践在马克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概念的科学解释,使实践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过程的始终。

(一)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

实践概念的科学理解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就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前提,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中说:?环境

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无论是环境的改变,还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都是变革的实践,离开了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产生,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

(二)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的第八条这样写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就是说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换句话说,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而对于实践,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同时,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

由此,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的正确理解和将其运用来解释生产力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的三种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实践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5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