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泽东思想概论理解《人生》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12  分类: 毛泽东思想概论 手机版

篇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

大学生为很么要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之一,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和“两课”中的其他课程一样,本课程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本课程主要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与建国实践和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懂得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革命运动的规律,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毛泽东以毕生精力钻研马克思主义,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他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学习毛泽东思想,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 有助于我们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从其科学体系上讲,不是独立于马列主义基本体系之外的,而是从属于马列主义思想范畴的,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 有助于我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国革命和建设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有自身的特殊规律。马列主义要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就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的正确反映。

所以,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第三,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政策。毛泽东思想已写进党纲,载入宪法,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党和政府制定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同时,它又提供了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方法和原则。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党和政府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自觉地拥护并贯彻执行之。

第四,有助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指导作用。

篇二: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感想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让我们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成果。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我们从根本上对它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

伟大领袖毛泽东以毕生精力钻研马克思主义,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他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势下,学习毛泽东思想,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有助于我们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其科学体系上讲,不是独立于马列主义基本体系之外的,而是从属于马列主义思想范畴的,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有助于我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革命和建设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有自身的特殊规律。马列主义要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就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前途远大,任重而道远,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为了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青年人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

我们要坚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学习毛泽东思想要掌握和运用它的体系,不能断章取义,从只言片语来理解。要特别注意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观点的特指对象及其产生的特殊条件,决不能生搬硬套,把它当作千古不变的教条。

要坚持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相结合的原则。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同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密切相联的。必须把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结合起来,把学习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与阅读教材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从而真正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是为学习而学习,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

从这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讲解详细,我们获益良多。毛泽东思想是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我们应坚定不移的学习它,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一以贯之,向党靠拢。

软件1121班-201211701131-钟炜堂

篇三:《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学院《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281101313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概论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54 (其中,讲授学时:36学时,实践学时:18学时)学分:3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开设学期:第4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一) 课程的性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是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本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规律,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从而自觉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课程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和蕴藏在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培养学生运用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指导自己的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了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认清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帮助学生理解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力求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毛泽东思想中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毛泽东思想真正成为自己实践生活中的指航灯。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兴趣,使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接班人。

(三)课程任务:通过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教育,同时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打下基础。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和革命运动发展的规律,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信念。

(二)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三)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

供思想资源。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历史地位(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及毛泽东本人的特殊贡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内容

1.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1.1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1.1.2毛泽东思想的本质内涵

1.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2.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2.2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特征

1.2.3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1.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3.2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旗帜

1.3.3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难点:1.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2.毛泽东思想科学的特征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的关系与区别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理解中国共产党内以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路线同各种“左”右倾错误斗争的历史,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是在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二)教学内容

2.1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条件

2.1.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1.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2.1.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2.1.4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文化底蕴

2.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2.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2.2.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2.2.3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曲折

2.3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2.3.1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条件

2.3.2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

2.3.3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在全党的确立

2.4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2.4.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2.4.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2.4.3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曲折发展

2.4.4毛泽东思想本来面目的恢复及其新发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条件

难点:1.毛泽东思想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主要表现和重要特征

2.毛泽东思想是在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和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程,掌握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过程,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领导力量、动力、性质、前途等基本问题;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领会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必要性,掌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基本特点和历史经验,了解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发展道路的理论,认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及其现实意义;认识和理解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识和理解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和对象

3.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和动力

3.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3.2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3.2.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2.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2.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3.3

用毛泽东思想概论理解《人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

3.3.1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3.3.2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思想

3.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4.1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3.4.2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

3.4.3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2.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3.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必然性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6.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7.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难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关系

4.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形势和主要矛盾,认识实现这个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及历史经验。懂得中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二)教学内容

4.1 过渡时期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1.1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和主要任务

4.1.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4.1.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实质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2.1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4.2.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4.2.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4.3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4.3.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3.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必然性

4.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经验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及其经验

6.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主要矛盾

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4.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5.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要性;了解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成绩,尤其在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我国工业化道路和发展战略、经济建设方针和经济体制改革、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方面的初步探索,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内容

5.1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5.1.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5.1.2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5.1.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