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列表页

交通视频点安装情况的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08  分类: 情况报告 手机版

篇一:赴XX学习智能化交通管理工作考察报告

赴xx考察智能化交通管理工作报告 为进一步提升城区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学习借鉴先进市的经验做法,2013年9月12日上午,交警支队刘爱伦支队长带领王刚副支队长和办公室、交管、宣传、装备、城区大队负责同志赴xx市考察城区智能化交通管理工作,先后深入到xx市旅游路、经十路、八一立交桥、经十纬二路、北园高架桥等沿线路段,重点对历山路与经十路交叉路口、山大路与经十路交叉路口交通渠化情况、信号灯配置与配时、交通诱导设备应用、电子警察功能及线路铺设、宣传标语标牌与道路指示牌的结合利用及市场化运作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通过实地考察和询问了解情况,获益匪浅。 一、xx市城区智能化交通管理工作情况 (一)交通信号灯建设起步早、标准高。xx市城区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起步早,已经有7年的历史;起点高,依托联想集团建设,目前全市智能信号控制、道路电视监控、电子警察、智能卡口、流量采集、交通诱导、移动警务等主要子系统已经覆盖了整个城市的中心区域,有着比较成熟的控制模式和管理经验。在系统建设方面,为确保车流量检测的准确性,xx采用地感线圈方式进行流量检测,准确率在99%以上。

篇二:西班牙及德国智能交通考察报告

智能交通(以下简称ITS)世界大会讨论全世界ITS领域所面临的社会、技术、环境、工业以及政策等综合性议题。2003年11月,国家科技部组团,出席在西班牙举行的第十届ITS世界大会,同时申办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四届ITS世界大会。我国这次参会的代表团成员由科技部高新司、交通部科教司、建设部城建司、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及北京市科委、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信息办等部门13人组成。代表团出席了11月16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ITS世界大会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会,一部分团员参加了大会论坛,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出席了本次世界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ITS-中国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的主题演讲。本届大会共设主场分会、特邀分会、技术分会三个分会场,探讨包括交通管理、交通安全、车辆系统、公共交通和运输系统等主题。来自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ITS业界人士及专家约6300多人出席了大会,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均派出了阵容强大的代表团或厂商团参加了大会。特别是日本将于明年举办2004年的ITS世界大会,更是派出了70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出席会议和参展。大会以论坛、技术交流、展览等方式,展现了现代智能交通的技术发展、应用及管理方面的最新成果。各种战略研讨会、技术专题会、分组会达200多场。在马德里期间,我们还参观了位于繁华市区的阿美利加(AMERICA)公共交通交通枢纽中心。

代表团除参加大会的各项活动以外,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在11月20日召开的ITS世界大会理事会上,向大会指导委员会申请北京承办2007年ITS世界大会,经过代表团成员的一致努力,在ITS世界大会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国家ITS中心王笑京主任代表中国提交的题为“IT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ITS在发展中国家)的申办报告。全体委员一致同意2007年ITS世界大会在中国北京举行。

会后,代表团于11月21日至28日顺访德国,参观了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在德累斯顿的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在墨尼黑的总部,与该协会的城市基础设施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考察了位于德累斯顿市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中心和位于慕尼黑郊区的高速公路局指挥调度中心。并在大众汽车公司的生产线旁共进晚餐。

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方面的会议,在ITS方面实属新兵,只能开通一切信息搜集工具,眼观、耳听、笔记、拍照,虚心当一个小学生。由于我们这个团组基本上都是搞交通和管理的,同时,交通本身就与人们的生活、出行密不可分,自然在整个出访过程中,交通问题便成为主要话题。现就我们的一些体会和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纵观西班牙ITS大会和德国的智能化交通管理,ITS实质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交通软件系统,涵盖交通监视指挥、交通疏导控制、交通信息服务、交通安全报警、交通事故勘查、交通电子收费等子系统,是信息技术在道路和交通管理上的有效应用。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到各种车辆的管理,以及各类交通网络的运行信息,形成一个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使人感到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运行,各种交通参与者的信息均在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中。如德国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全面发展,但以公路交通为主,公路密度为世界之最。2000年各类公路总长约46.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5万公里,高速公路长度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全国注册机动车共5136.5万辆,其中小轿车4284万辆,在德国8237万人口(2001年)中,平均每2人就有一辆轿车。西班牙交通运输以陆路交通运输为主。铁路

1.46万公里,公路17.5万公里,其中高速和快速公路10368公里;各种机动车辆总数2191万辆;人口4112万(2001年)。西班牙的AVE高速列车为每小时131公里,从马德里到塞

维利亚不到两小时。如此众多的机动车,使人感到整个交通状况是有秩序的,而不是混乱的。

首先是道路管理和各种监控设施完备,在两国的各种道路上,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一般的街道路面,各种交通信息提示牌随处可见,信息提示简单、明确。在比较繁忙的道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个大型电子提示牌。在慕尼黑郊区的高速公路局指挥调度中心,我们看到,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电子传感器、红外和超声波流量探测系统、道路气象监控系统等将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行驶状况(数量、车速)、道路环境状况(路面湿滑度、道路能见度等)反馈到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根据道路和车辆信息及时将提示信息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电子显示设备控制道路的开通、封闭或限速,疏导交通流量。因此,我们参观的那天,尽管天气有浓雾,但没有高速路完全封闭的情况(只是限速)。

其次是交通道路管理法规健全,西班牙和德国人交通法规意识很强,人们都很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我们在路上很难见到违规的现象,各种车辆各行其道,互不侵犯,一旦有人违规,就有可能被安装在道路上的电子眼记录下来,接着罚单就寄来了。同时众人维护交通秩序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有意思的是德国的有些地铁竞没有检票口,买不买票全凭自觉,但车上不时有查票员抽查,要是被抓住逃票,罚的可不轻,据说要200欧元,还有个人信誉的损失。

二、科学的规划与实施,一体化的交通管理。

西、德两国的交通管理,是集交通、物流、各种车辆的行、停,以及安全、人文、环保、环境等诸多因素全面考虑的交通管理。体现了科学的规划与有效的实施,在道路的建设上,并不是越宽越好,而是通过科学的信息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和模拟设计,再考虑到人文、环保、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条件下,才进行建设和施工。如马德里市中心的阿美利加(AMERICA)公共交通交通枢纽中心,考虑到地处繁华市区,整个交通枢纽全部建在地下,缓解了地面上的交通压力,该公共交通交通枢纽共分为地下五层,第一层为市区公交车站台,地下二层为郊区长途汽车站台,地下三层为地铁换乘站台,地下四层和五层为小轿车停车场,解决了附近居民停车难的问题。各层均配有相应的服务设施。考虑到人文、环保、节能等因素,还将自然光通过天井引导了低下一、二层。一些有轨电车的路线,也被翠绿的草坪覆盖,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与环境融为一体。

我们在考察中感到,其实从道路设施、车辆性能以及交通管理监控设施等方面看,两国的基础设施并不能说是最先进的、最尖端的,慕尼黑高速公路局指挥调度中心就在一所普通的平房里。房间不高,显示屏幕也不算大,阿美利加(AMERICA)公共交通交通枢纽中心并没有豪华的装修,通风也不太好,可以闻到较浓的柴油味,甚至连进出站口也仅仅够一辆大巴车通过。然而,我们看到的是简单和有效的运作,是切合实际的应用。

三、信息技术在广泛的应用

本次参加第十届ITS世界大会最大的亮点应该说是ITS技术博览会,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商,交通设备制造商云集展会,展示先进的ITS技术设备。大量的信息通信工具武装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如智能化汽车,GPS导航系统,雷达防撞系统、车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等。各种道路监控设备、传感器、电子站牌在展会上也尽显光彩。值得一提的是,GPS

车用导航系统在欧盟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欧洲,约2000欧元即可安装一台GPS车用导航系统,并有统一的GIS配套,不管开车到了哪一个国家,只要买一张GIS光盘,就可对该国的道路了如指掌。有的还可以接收即时的道路实况,并提出建议的绕行路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交通工具都用GPS,位于德里斯顿的城市公共交通公司原来也是东德的国企,两德统一后,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该公司就没有采用昂贵的GPS,而是通过固定在交通线路上的无线电定位系统,以1.8Ghz的频率,每隔15-30秒传送一个定位信号,传回指挥调度中心,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显示每辆公交车的运行位置,通报车辆的正点、早点或晚点。非常实用有效。

四、建议与思考

我们在这次参会和考察工作中,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务实。再先进的技术,也要靠人的努力来实现,掌握和配制先进的技术设备并不难,关键是如何在实际的管理和应用中,使其发挥效益,真正对实际工作有帮助,才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结合我国的情况来思考,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1) 我国应尽快建立或组织ITS高层协调机构。在此次ITS十届大会上,参会的各主要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德国各国等均形成了全国性的ITS协会或组织,并以协会的整体形象出现在会议和展会上,协会带有半官方性质,联系政府和企业,组织跨行业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和协作。ITS不是一项专业,也不是一个行业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项跨行业(部门)、多学科,集法律、人文、环境、城市管理、科研、制造等领域的系统工程,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高层次的、权威的领导机构统一协调和组织,才能真正办几件实事。

(2)尽快开展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此次大会,E-safety(E-安全)是研讨会最多的话题,各国均就运用法律和新技术改善交通安全提出了课题,如欧盟委员会提出交通事故0死亡率的目标,要在2020年实现交通事故0死亡(目前全欧盟国家交通事故死亡4万人/年,计划2010年减少50%,即减少2万人)。我国目前刚刚跨入汽车时代,在道路管理、车辆安全、交通信息化方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是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而不是学术性研究),以指导实践。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此次出访也了

交通视频点安装情况的考察报告

解到,其实在发达国家,在交通方面,也是经历了一个从乱到治的过程,一些先进的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也开发了很多先进适用的技术,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把一些好的东西引进来,吸取其经验和教训,避免我们走弯路。

通过此次出访,学习了不少新东西,开拓了思路,增张了见识,结交了不少中外朋友,也进一步了解了两国的风土民情。

来源: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篇三:日本城市综合交通考察报告

日本城市交通考察报告

根据市政府的组织安排,市城建系统一行组成考察团赴日本福冈、东京进行了对口考察。按照分工,我委主要考察了日本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和建设情况,经过与日本城市有关单位的对口交流及实地考察,受益良多,感触很深。经综合整理和认真思考,形成如下考察报告。

一、福冈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综述

福冈市位于日本的西南部,九州岛的北侧,城市人口145万人,城市面积338.4平方公里。城市东西轴长27.6公里,南北轴长31.9公里,是日本西南部的经济和交通中心。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由空港、博多港(海港)、国家铁路(JR线)、城市地铁、城市及城际高速公里、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构成,形成了功能明确、层次分明,高效有序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1)福冈国际机场

福冈机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北侧,到福冈市中心交通相当便利。可以转乘福冈市地铁机场线,到JR博多站约5分钟(约5km)。到福冈市中心天神约11分钟(约12km)。利用福冈都市高速公路30分钟左右也能到太宰府。

航运大楼共有日本国内线第一、第二、第三和国际线总共四栋,货物大楼国内线,国际线的两栋。国内线航运大楼位于飞行跑道东侧,1999年5月开始营运的国际线航运大楼则位于飞行跑道西侧,约10分钟有一班间隔免费的接驳巴士运行。

福冈机场虽然只有一条2800m的跑道,跑道的起降率跟同样的第二种机场比较起来是最多的。每年起降次数达到14万次(日本国内线12.6万次,国际线1.4万次)。

国内线的航空路线有25条,1年的旅客人数约有1632万人(乘客和降落人数合计排在日本第5位)。国内线和国际线的旅人数约有2000万人。本机场的旅客人数是继羽田和成田之后排在日本第3位,本机场亦是日本最初设臵登机桥的机场。做为连接日本与亚洲各国的门户城市,福冈机场正在努力完善设施,吸引航班,正在研究增设跑道,采取设臵两条跑道的体制,力求强化作为亚洲门户的功能。

(2)福冈博多港

博多港位于福冈市北部,由两个半岛环抱着的博多港,终年风平浪静,是日本西部地区的天然良港。

博多湾东西长20公里,南北长10公里,面积140平方公里,水深-5~-10米,潮差2米。港区东西长11公里,南北长5公里,面积8078公顷,中央航道和东航道底宽400米,水深-14米。

博多港历史悠久,地理位臵优越,至釜山、上海、××的直线距离分别为213公里、930公里、2278公里。地处首都东京和中国沿海城市的中间位臵,凭借这些优势,两千多年来,博多港与亚洲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一直非常活跃。目前,博多港与我国通航的港口有××港、上海港、天津港和大连港。

同时,博多港是神户港以西唯一的北美及欧洲集装箱干线港,与中国的集装箱航线计13条每月60班。2009年,博多港的旅客运输量为85万人次,集装箱76万标箱。

为强化博多港海上门户的功能,目前博多港正在改造及建设港口的基础设施,包括码头的重新修整,改建国际候船楼,临港道路交通广场的整修等。

(3)福冈市的轨道交通

福冈市的轨道交通线网由市区的地铁线(市政府交通局投资管理)和西铁线(轻轨郊区线)和JR高铁线构成,该铁路线网布局衔接合理,换乘方便,交通出行功能明确,构成了福冈市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运载系统。

目前,福冈市共有6条JR线。总长55.3公里,共设车站23座。JR鹿儿岛本线穿越福冈全境,北接山口、广岛,南接熊本、鹿儿岛。其中,福冈至鹿儿岛段正在实施,预计明年运营。其他JR线如JR香锥线、JR筑肥线、JR博多南线、JR阳新干线等由城市中心区放射,联系福冈郊区和周边的卫星城,以解决地区中远

距离出行交通。

目前,福冈市区运营的地铁线路共三条,运营里程为29.8公里,共设35座车站。1981年投入运营的地铁室见至天神线5.8公里,之后又进行了延长。1993年,13.1公里的机场线、4.7公里的箱崎线合计17.8公里的地铁线路投入运营,年运载旅客达一亿人次。随着福冈新区(西南地区)的开发,西南地区的交通需求不断上升。福冈新区占全市面积的22%,人口52万,占全市人口的39%。1996年开工建设地铁七隈线,该线全长12公里,采用直线电机动力系统,于2005年建成运营,极大的改善了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

除政府出资建设的地铁线外,还有企业投资建设的西铁线,西铁线共有两条,总计17公里,设车站16座。西铁线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构成,解决JR线未覆盖地区的中距离交通出行。

根据福冈市的统计资料,到2007年,轨道交通的每日载客量为130万,其中,地铁载客每日62.2万,西铁每日30.8万,JR线每日38.3万。

(4)、福冈市的高、快速路网

福冈市的高速公路由环城高速公路、三条放射高速公路(与环城高速公路相连)、九州纵贯高速公路、北部高速公路联络线(香锥放射线联络九州纵贯高速公路福冈立交枢纽)构成,构成了城市的交通主骨架。环城高速公路串联了博多港及福冈国际机场,

向城市外围通过放射线高速公路与九州纵贯高速公路、城际高速公路(西九州高速公路)联通,真正实现了陆海空联运,形成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系统。

外围交通骨架的形成,减少了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车辆,可减小城市中心区的压力,使城区的交通井然有序。

目前,福冈市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有51.8公里,

(5)福冈市的城市道路

福冈市的城市道路由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构成,其中,主干道多为双向六车道(极少八车道),次干道为双向四车道,支路为双向两车道(也有三车道),整个路网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特别是支路密度较大,主、次、支路一目了然,可方便的组织区域交通。主干道一般间距1.2KM,次干道一般600米左右间距,支路间距100-200米,每个道路交叉口和行人过街均采用信号灯控制,城市道路上一般在局部地段都留有临时停车处,方便乘客短时间停留。

福冈市道路不论大小和区域位臵交通管理设施一应俱全。城市道路基本采用沥青路面,其沥青拌和料明显优于国内沥青面料,采用粗集料开级配,直观上感到强度高,透水性好、摩阻力大。路缘石、人行道板与国内差不多,少有花岗岩铺装,但道板铺装,检查井的安臵,无障碍盲道的施工安装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目前,福冈市汽车保有量70多万辆,其中私家车52万辆,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