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川泽纡其骇瞩上一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10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必修五默写

必修五默写

1、《归去来兮辞》 2、《归去来兮辞》3、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4、“山、水、鸟”是诗人们钟爱的意象,在诗人笔下,它们或灵秀或壮阔,或低吟或高唱,给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意趣。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的傍晚时分山静鸟倦令作者留恋不已的图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5、以怡颜。表明作者深信自己为官错误,归隐正确的句子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6、《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7、《滕王阁序》中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8、《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 景色的句子是共长天一色。(这两句式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视为千古绝唱。

9、《滕王阁序》中“纡回的壮丽图景。

10、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11、《滕王阁序》中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2、《滕王阁序》中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3、《滕王阁序》中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报国无门但不会放任自流的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4、《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凝而白云遏。

15、《滕王阁序》中运用“舟”“雁”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6、《滕王阁序》中表明自己扶摇直上九霄的凌云壮志及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7、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而上者九万里”一句中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18、《逍遥游》中哪几句表明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19、李密《陈情表》中开头概括自己坎坷命运的句子是: 20、祚薄,晚有儿息”。

21、《陈情表》中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篇二: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

1、宾语前置句;2、定语后置句 ;3、介词结构后置句 ;4、主谓倒

装;5、被动句 ;6、判断句;7、省略句 。

一、 宾语前置句: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例子(1)籍何以至此? (2)大王来何操? (3)沛公安在?

(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 例子(1)忌不自信 (2)未之有也 (3)莫我知也

(4)尔无我虞,我无尔诈 3、“是”字提宾 例子:(1)唯利是图 (2)唯才是举(3)唯命是从(4)唯兄嫂是依 4、“之”字提宾 例子:(1)夫晋,何厌之有?(2)何陋之有? (3) 宋何罪之有? 二、定语后置句:

1.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2.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④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

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3.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 ⑥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⑦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⑧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三、介词结构后置句:

1、“于” 例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 例子: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四、 主谓倒装: 1、 感叹句中谓语前置:感叹句中谓语倒装,一般能表示比较强烈的感叹语气,从

而表达赞颂、欢愉、命令、悲痛、愤怒、惊讶、感慨、讥讽等感情色彩。如:

(1)默默乎,河伯! 《庄子·秋水》

(2)惜惜乎,子不遇时! 《史记·李将军列传》 (3)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4) 亦太甚哉,先生之言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2、疑问句中谓语前置:同样在疑问句中,谓语是本句中疑问的重点,为了强调,把它提到主语的前边,以突出疑问的重点。如: (1) 谁与,哭者? 《礼记·檀弓上》

(2) 谁可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乎?

《史记·魏公子列传》

五、被动句:

1、“为” 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见”例: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为所”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4、“于”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见??于”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被”例: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7、没有被动标志。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六、判断句 1、“者??也” 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也” 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是” 例:不知木兰是女郎 4、“者也” 例: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5、没有标志。 例:刘备,天下枭雄 七、文言句式练习: 1、遂见用于小邑。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3、既自以心为形役。 4、复驾言兮焉求? 5、将有事于西畴。 6、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7、乐夫天命复奚疑! 8、《齐谐》者,志怪者也。

9、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0、去以六月息者也。

1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2、之二虫又何知! 13、彼且奚适也? 14、翱翔蓬蒿之间。 八、链接高考

1、先生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2014安徽)

2、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3分)(2014福建)

3、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4分)(2014湖南)

4、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分) (2014湖南)

5、是区区者,何难之有?(2014重庆)

九、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 (3)而相如廷叱之。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1)籍吏民,封府库 (2)沛公欲王关中

(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4)大楚兴,陈胜王

(5)范增数目项王。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4、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 ②鱼肉百姓 ③孟尝君客我 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5.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

川泽纡其骇瞩上一句

特点。。 ①川泽纡其骇瞩。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③ 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④少仲尼之闻 。

6、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既来之,则安之

7、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③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8、形容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9、形容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

小。

②予怪而问之 ③渔人甚异之 ④是古非今⑤不远万里 ⑥不耻下问

10、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如:六王毕,四海一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十、断句考察

1、为下列文言文加上标点:

赵 人 患 鼠 乞 猫 于 中 山 中 山 人 予 之 猫 善 捕 鼠 及 鸡 月 余 鼠 尽而 鸡 亦 尽 其 子 患 之 告 其 父 曰 盍 去 诸 其 父 曰 是 非 若 所 知 也 吾 之 患 在 鼠 不 在 乎 鸡 夫 有 鼠 则 窃 吾 食 毁 吾 衣 穿 吾 垣 墉 毁 伤 吾 器 用 吾 将 饥 寒 焉 不 病 于 无 鸡 乎 无 鸡 者 弗 食 鸡 则 已 耳 去 饥 寒 犹 远 若 之 何 而 去 夫 猫 也 (刘基《郁离子·捕鼠》) 2、(2008浙江)政 姊 荣 闻 人 有 刺 杀 韩 相 者 贼 不 得 国 不 知 其 名 姓暴 其 尸 县 之 千 金 乃 於 邑 曰 其 是 吾 弟 与 嗟 乎 严 仲 子 知 吾 弟 立 起 如 韩 之 巿 而 死 者 果 政 也 《史记?刺客列传》 3、骠 骑 将 军 为 人 少 言 不 泄 有 气 敢 往 天 子 尝 欲 教 子 孙 吴 兵 法对 曰 顾 方 略 何 如 耳 不 至 学 古 兵 法 天 子 为 治 第 令 骠 骑 视 之对 曰 匈 奴 未 灭 无 以 为 家 也 由 此 上 益 重 爱 之 4、(2005北京)匡 庐 奇 秀 甲 天 下 山 山 北 峰 曰 香 炉 峰 北 寺 曰 遗 爱寺 介 峰 寺 间 其 境 胜 绝 又 甲 庐 山 元 和 十 一 年 秋 太 原 人 白 乐 天 见 而 爱 之 若 远 行 客 过 故 乡 恋 恋 不 能 去 因 面 峰 腋 寺 作 草 堂 (选自《白居易·草堂记》)

5、臣 闻 贫 贱 之 交 不 可 忘 糟 糠 之 妻 不 下 堂

十、断句考察答案:

1、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2、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①,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②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①贼不得:指不知道凶手的姓名。②於邑:愁闷不安。

3、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①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译文:骠骑将军的为人,话语不多,从不随便多言多语泄漏机密,他作战有勇气,一往无前。皇帝曾经要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看用兵方法谋略怎样就行,不必学古人兵法。”天子给他建造住宅,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消灭,没法考虑家的事!”因此,皇帝更加重视喜爱他了。

4、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

5、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篇三:古诗文默写

一:《归去来兮辞》情景式名句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衣。

3.《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归心似箭的诗句是: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

5.膝之易安。

6.《归去来兮辞》中写日光暗淡,日将西沉,诗人流连孤松,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的句子是: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7.

8.复奚疑。

9.《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0.二:《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1、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臣密言:_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概括自己坎坷命运。“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2、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形容祖母垂危之状。

4、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5、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节

6、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7、《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8、文章结尾用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9、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李密《陈情表》“”,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三:《逍遥游》理解性默写

1. 2.. 描绘鲲鹏向南海迁徙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

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5... 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来说明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道理。

6... 《逍遥游》中用“”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中的赞誉和责难。

7. 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提出 “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四:《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

1. 一,蜀山兀,阿房出。

2.

3. 抱地势,勾心斗角。

4.. 表明了秦人对掠夺来的财富丝毫不珍惜:“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 6. 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7.. 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语句是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8.. 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 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10 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滕王阁序》情景式名句默写

1.《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

4.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

5.。

6.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传达出渔歌和雁声的几句:_渔舟唱晚,_响穷彭蠡之滨;_雁阵惊寒,_声断衡阳之浦。

7着力表现深秋山水景色的两句是:”

8.、“落霞与孤鹜齐飞_,__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9、“_”渔人悠扬的歌声与天空大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图景。

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

1..

2.

3.4.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明不愿委曲求全这一心志的句子)

6.哀后人也。

7.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8.9.年望相似。

10.

11.似月,皓腕凝霜雪

12.李白《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句子: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3.杜甫《阁夜》中写夜哭、夷歌之凄惨的句子: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14.圆,一 一风荷举。

15.李煜《虞美人》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的句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6.石破天惊逗秋雨

17.《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8..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9. 《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

20.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1.《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似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22. 《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2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24.得开心颜

25、诸葛亮一代名相,足智多谋,助汉兴室,却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无穷感慨和敬仰。杜甫在《蜀相》中对他一生作了精辟的概括:“ ;

“ 南宋诗人陆游在《书愤》中写到“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赞颂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作者还以之自况,表达了自己矢志收复中原的志向。

26..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轩涕泗流

27.露香兰笑

28.《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29.《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

32..《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33..《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

34..《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35.《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词中表达今日“莫还乡”的缘故是

未若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36.37.李煜《虞美人》中反映“物是人非”的句子是

38.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