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行人临发又开封上一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8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5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题

5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窃读记》

3、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 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已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走遍天下书为侣》

二、理解填空。

1、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我爱阅读)。

2、《窃读记》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代表作是《城南旧事》。课文的中心句是: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体是(访谈录),“大树”是指(季羡林)老爷爷。

4、《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课文中作者把一本书比作(朋友)、(家)和(故地)。

5、《我的“长生果”》作者是(叶文玲),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其次,作文要写(真情实感)。

三、日积月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四 、重点词句

1.重点词:

适宜:适合,相宜。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

2.重点句: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4)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5)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 (

6)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7)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8)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

篇二:比赛题目

八年级古诗词比赛题目

第一环节:有问必答

1. 曹操《观沧海》中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下一句是什么?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清 赵翼《论诗》 中“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下一句是什么?

各领风骚数百年

3. 唐 杜甫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览众山小

4.宋苏轼的《浣溪沙》“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下一句是?

休将白发唱黄鸡。

5.宋 朱熹《观书有感》中“问渠哪得清如许”的下一句是?

为有源头活水来

6.宋 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下一句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7.唐 刘禹锡的《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下一句是?

我言秋日胜春朝

8.唐 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的下一句是?

恨别鸟惊心

9.元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古道西风瘦马”的下一句是? 断肠人在天涯

10.宋 赵师秀《约客》中“有约不来过夜半”的下一句是?

闲敲棋子落灯花

11.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中“正是江南好风景”的下一句是? 落花时节又逢君

12. 唐 杜牧 《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一句是? 隔江犹唱后庭花

13.唐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的下一句是?

长河落日圆 14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道狭草木长”的下一句是?

夕露沾我衣

15.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的下一句是? 风正一帆悬

16.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的下一句是?

却话巴山夜雨时

17.唐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

随风直到夜郎西

18.唐 李白的《峨眉山乐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的下一句是? 影入平羌江水流

19.唐 王绩《野望》中“树树皆秋色”的下一句是? 山山惟落晖。 20.唐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中“此夜曲中闻折柳”的下一句是? 何人不起故园情

21. 唐 崔颢的《黄鹤楼》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下一句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2.唐 崔颢的《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下一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3.宋 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下一句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4.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下一句是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5.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下一句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6宋 晏殊的《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的下一句是什么?

夕阳西下几时回?

27汉乐府《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下一句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8.毛泽东 《卜算子 咏梅》中“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下一句是?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9.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下一句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0. 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下一句是什么?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1.宋王安石《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的下一句是?

总把新桃换旧符 32.《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下一句是?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第二环节:争先恐后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下面哪首诗? A 次北固山下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早寒江上有怀

2.杜甫《石壕吏》中老妇人家有几个孩子?

A 两个B三个 C四个 3.下列诗句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秋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B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C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春日胜春朝

4.下列哪句诗不是送别时所作? A一片冰心在玉壶 B浅草才能没马蹄 C天下谁人不识君

5.以下哪位不是田园诗人?

A 孟浩然 B王维C王昌龄

6.古诗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中芙蓉指的是什么花?

A荷花 B芙蓉花 C海棠花 7.“未若柳絮因风起”咏絮之才的来历和下列哪位女诗人有关? A 蔡文姬 B谢道韫 C薛涛 8.“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时光 B亲情 C月亮

9.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前一句是? 我劝天公重抖数

10.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前一句是? 却看妻子愁何在

11. 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听取蛙声一片”的前一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

12. 明 郑燮(xiè) 《竹石》中“任尔(ěr)东西南北风”的前一句是? 千磨万击还坚韧

1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选自清朝纳兰性德的哪首诗?

《长相思》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这首诗选自李贺的《马诗》,请问他是哪朝人?

唐朝 15.“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石灰吟》出自明代的哪位诗人之手?

于谦(qiān)

16.(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行人临发又开封上一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句诗选自唐朝刘禹锡的哪首诗?

浪淘沙

17. 唐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至今不会天中事”的下一句是?

应是嫦娥掷与人

18. 宋 杨万里《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的下一句是? 收篙停棹坐船中

19. 唐 吕岩《牧童》中“归来饱饭黄昏后”的下一句是? 不脱蓑衣卧月明 2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出自《春夜喜雨》是唐朝哪位诗人的作品?

杜甫 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选自宋代王安石的哪首诗歌?

元日

22张籍《秋思》中“行人临发又开封”的上一句是? 复恐匆匆说不尽 2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句诗选自毛泽东的哪首诗?

卜算子 咏梅

24《鸟鸣涧》“夜静春山空”的上一句是? 人闲桂花落

2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首诗的作者是? 毛泽东

26《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才始送春归,又送春归去”的下一句是?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7请改正下列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几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8《浪淘沙》中“同到牵牛织女家”的上一句是? 如今直上银河去

29“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选自陆游的哪首诗? 《游山西村》

30《秋词》是唐朝哪位诗人的作品? 刘禹锡

31“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下一句是?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32《天净沙 秋》“白草红叶黄花”的下一句是? 青山绿水 3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选自王勃的哪首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下一句是?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 李商隐

36“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下一句是? 剪不断,理换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选自王昌龄的哪首诗? 芙蓉楼送辛渐 3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选自龚自珍的哪首诗? 己亥杂诗

39“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选自李白的哪首诗?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0“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选自辛弃疾的哪首诗? 清平乐 村居

篇三:【高考调研】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11]

【高考调研】2015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作业11

(时间:45分钟 总分:45分)

一、基础巩固(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答案 A

解析 方寸之地:方寸,一寸见方;指心。此题讲的是土地,明显是对象误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不代表全球变暖趋势发生改变,而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暂阶段,“小冰河期”说法毫无根据。

C.旅人经过一个阶段的行程,都想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驱除饥渴、恢复体力,这不但是下一个阶段行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关系到整个旅途中的精神状态。

D.蔬果是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对于抵抗疾病、体液酸碱平衡和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和增进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答案 C

解析 A项,“根据??显示”杂糅,改成“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或者“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B项,“极寒天气”是“短暂阶段”,主宾搭配不当。D项,缺动词,改为“食用一定量的蔬菜水果”“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3.下面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只要说及梧桐,人们总会冠以“法国”之称。

②原来,梧桐生长于中国云南,因曾移栽于法租界内,故有人称之为“法国梧桐”。

③八年前,我在德国、法国、比利时,那满街的梧桐树,让我在一个个陌生之地似乎找到了唯一熟悉的感觉。

④这意外的惊喜,让我这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⑤然而,欧洲的朋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梧桐”。

⑥尔后,梧桐被带到法国种植,法国人以至全欧洲人皆称之为“中国梧桐”。

A.③⑤④②①⑥ B.③①⑤④②⑥

C.①③⑤②⑥④ D.①⑤③④②⑥

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连贯衔接题,本段文字介绍“法国梧桐”原本是“中国梧桐”,本题依据②④⑥的排序可确定答案,根据逻辑关系②⑥应紧密相连,而④句的“惊喜”应源于⑥句的“法国人以至全欧洲人皆称之为‘中国梧桐’”,所以据此选C。

二、文字运用(16分)

4.在下面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注意字数要求。(4分)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个字以内)

中国也有一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最佳境界,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实现自己事业的辉煌。

这两句谚语的区别在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个字以内)

答案 ①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确定自己的坐标(或者“目标”),立足自身,求得发展。 ②中国提倡高远目标,西方更倾向实在目标。

5.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以“思念”为话题续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思念是杜甫头上的一轮明月,“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又增这轮明月的浓郁期盼。

思念是张籍发梢的一缕秋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更添这缕秋风的几丝牵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思念是纳兰性德帐前的一盏明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更染这盏明灯的几分孤寂。

思念是马致远眼前的一片秋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添这片秋色的几许伤感。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首先要注意题干要求仍以“思念”为话题,所以考生不能另选话题。其次要注意例句使用了比喻与引用两种修辞手法,要选择适当的喻体和符合语境的古诗词。最后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钟表一样准确。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 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则是96%。显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围绕“气温”即可酌情给分)

②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三、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库尔勒的秋天

徐 迅

①库尔勒的秋色实际上是胡杨林点染的金黄——秋天到来,万木萧瑟,许多树叶都在秋风里无声无息地飘落,沙漠上只有胡杨林一树树繁华。黄得像花,黄得灿烂绚丽至极。远远望去,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胡杨林在阳光里火焰一般地燃烧,如凤凰涅槃,尽情地升华着自己的生命。又仿佛在用无比华丽的金色,把它生命的最后一刻演绎得热烈而辉煌,即便躯干佝偻,或斜或倒卧的,那枝头金色的叶片依然保持一种生命的激情。这时候,我突然感觉面前的胡杨林不是一棵棵树,而是徘徊在沙漠里的一个个神灵。

②如果没有胡杨林,我想库尔勒的秋天一定是荒凉的。这是个因出产香梨而著名的地方,梨花那千万朵雪白的花瓣肯定也在沙漠里制造出了许多的惊艳,但在我们的面前,只有流沙压着流沙,一个圆弧套一个圆弧形的沙漠,青色的戈壁和干涸的草原。虽然重重叠叠的沙漠里会有露出头的骆驼草,虽然戈壁滩上稀稀拉拉的有一些矮小的、不知名的挺着倔强脑袋的灌木丛,虽然草原的边缘偶尔还有星星点点的一些未被摘落的棉花。但这些植物在沙漠的风里

徒然增添的只是一种“肃杀”之气。给我感觉最为强烈的就是塔中植物园了,在有着上百种植物的人工园林里,我第一次认识到花棒、地肤草、切莲等许多的植物,但除了褐红的扫帚样的地肤草像火烧云一样落在地上,所有的植物在秋天里都显出了破败之相。偌大的园林宛如一个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园庭衰微,亲人半零落——那些美丽的名字还在,只是已寻找不到他们的模样了。

③在通往库车的一条叫“盐水沟”的公路上,我们欣赏到了一大片“雅丹”地貌的独特风景——质地坚硬而呈浅红色的岩石,经年累月,已被大漠狂风雕刻成了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形象。盐水沟里最为典型的是“小布达拉宫”景点了,很多人欢呼雀跃地在那里拍照留念。我久久地凝视着一尊苍鹰一般的雕像,心里却布满苍凉,觉得它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大漠之鹰,因褪去生命的所有装饰,一下子变得筋脉贲张,骨骼嶙峋。我看它那神态,只觉它一头深深扎入了沙丘,似乎在用生命最后的力气在寻找什么;一头又高高地指向蓝天,仰天长啸,呼唤大地苍生。狂沙吹走了一切,时间对抗着时间,雅丹地貌展现出来的岩石造型就如胡杨林的化石,如暮年的胡杨林,把库尔勒的秋天涂染得肃穆而悲壮。

④在库尔勒,我还听到了关于香梨的凄美的传说。说有一位名叫艾丽曼的少女骑死了九十九头毛驴,翻越了九十九座大山,引来了九十九种梨树,结果只有一棵梨树与本地野梨嫁接成功,但当地的巴依(地主)吃了喷香的梨子,竟不让少女给别人传授栽培技术,还要独占梨树。遭到少女拒绝后,巴依恼羞成怒地唆使狗腿子砍倒梨树,残害了少女。待第二年梨树根长出了青枝,乡亲们动情地把梨树栽遍了库尔勒的千家万户。胡杨树的悲壮,香梨的凄美,在库尔勒的秋天里猛然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忧伤??

⑤行走在“半城梨花半城水”的库尔勒城,我突然又感觉库尔勒城的天空一下子显得高远而明亮了起来。一条穿城而过的美丽孔雀河,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使得库尔勒城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湿润,那么优雅和安宁。满街的香瓜、香梨、葡萄,高耸的楼房,整洁的街道,一排排成荫的绿树,这沙漠绿洲上城市的一切与内地的城市毫无二致。而在它身旁,那一片面积约有九百八十平方公里,被称为国内最大内陆淡水湖的博斯腾湖,仿佛成了库尔勒巨大的肺叶,在明净而有节奏地呼吸着。星罗棋布的小湖、浓密的芦苇和成片成片的野莲之上,翻飞和栖息着各种各样的水禽。幽蓝的湖水远衔天山,近接沙海,或水浪滔滔,烟波浩荡,或波光潋滟,湖天一色,茫茫大漠风光与江南水乡的灵秀自然地融为一体??我们乘坐着快艇在湖里飞快地行驶,湖水温润着我的面容,芦苇模糊了我的视线,我觉得自己灌满风沙的心灵在库尔勒得到了一次洗礼。

⑥但嬉戏在博斯腾湖里,我还是不停地想起挺立在茫茫沙漠浩瀚戈壁上的胡杨树,想着风沙不停地吹打着它的肌肤,使它很快有了深深的皱褶,并很快让它不得不裸露出斑斑驳驳、满身疮痍的树干和光秃秃的树枝。然而,胡杨树有多高,根就会有多深,它总是以一种悲壮、雄浑和恢宏的气度巍然屹立,并且扎根在库尔勒人的心灵深处!

⑦寒风吹落着胡杨树的树叶,库尔勒一年的秋天就过去了。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文章以胡杨树为主线,集中笔墨描写胡杨树的生存状况,抒发了对胡杨树精神的赞美之情。

B.第①段最后一句的“徘徊”一词赋予胡杨树以生命动感,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内心情感的激荡起伏。

C.作者面对塔中植物园的破败之相,无限伤感,因而离开此地,前往盐水沟欣赏那壮美的景色。

D.胡杨树的悲壮美与香梨的凄美交相辉映,赋予库尔勒秋天厚重的内涵,叩击观赏者的心灵。 E.第⑤段描绘孔雀河、博斯腾湖的美景,突出库尔勒城的优雅、安宁和灵秀,富有艺术感染力。 答案 AC

解析 A项,“以胡杨树为主线”“集中笔墨”概述有误。C项,“无限伤感”文中无据;“因而”强加因果,文中无据。

8.文章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说“如果没有胡杨林,我想库尔勒的秋天一定是荒凉的”?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秋天里的胡杨林灿烂绚丽,给库尔勒的秋色点染金黄,把生命的最后一刻演绎得热烈而辉煌,依然保持着一种生命的激情。这些,使得库尔勒的秋天拥有了亮丽的色彩,从而不再荒凉。

(2)库尔勒秋天中其他景物呈现出衰微、破败之相,胡杨林却以一种悲壮、雄浑、恢宏的气度巍然屹立,增添了库尔勒秋天的生命色彩。

(3)库尔勒人具有胡杨树的精神,建造了优雅、灵秀的库尔勒城。而库尔勒城装点、丰富了库尔勒的秋天,使得库尔勒的秋天不再荒凉。

解析 题干中这一句话虽然是第一、二段之间的一个过渡句,却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无论是文章的起始段还是后面的几段文字,基本上都是写胡杨林给荒凉的库尔勒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内容。所以回答该题要从全文的角度进行归纳概括。

9.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8分)

我久久地凝视着一尊苍鹰一般的雕像,心里却布满苍凉,觉得它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大漠之鹰,因褪去生命的所有装饰,一下子变得筋脉贲张,骨骼嶙峋。我看它那神态,只觉它一头深深扎入了沙丘,似乎在用生命最后的力气在寻找什么;一头又高高地指向蓝天,仰天长啸,呼唤大地苍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或丰富的想象)。将岩石雕像比喻(想象)成苍鹰,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扎入”“指向”“寻找”“长啸”“呼唤”等词语赋予岩石人的神态、动作,形象地活现出苍鹰那悲壮的生命激情,生动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库尔勒景观的内心感受。

(2)运用传神的词语描写景物。如运用“振翅欲飞”“扎入”“指向”“寻找”“长啸”“呼唤”等词语以动写静,使岩石雕像充满生命活力与激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苍鹰的生命形态,表达了作者苍凉悲壮的内心感受。

解析 赏析文章的语言,首先要点出文段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或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色,然后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并要将这种手法的表达作用或表达效果加以提炼。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