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人物社会调查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6  分类: 社会调查报告 手机版

篇一:社会文化调查报告

社会文化调查报告

题 目:莞城旧区文化浅谈

目录

1................................................序 3

2.................................................莞城旧区简介

3.............(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岭南文化人物社会调查报告)....................................振华路简介

4.................................................调查剪影

5.................................................组员个人感想

6..................................................总结

7...................................................参考文献

4 9 22 2310 14

也许很好奇,我们小组为什么会选择莞城旧区文化作为我们社会文化调查的主题,这个构思是在偶然下浮现的,当然后来还是经过小组的一致讨论后锤定的。我们小组5个人都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尽管来自各个镇区,但对东莞有同样深厚的感情,尽管我们讲着各镇特色的语言,但却大相径庭,对东莞这一片热土,我们爱得深沉......

莞城旧区是一个时代的印记,那里曾经是东莞最繁华的地方,代表老一辈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闯出一番新天地的地方,时代的巨轮在不停转动,东莞也在不断进步,现今东莞最繁华的地方在哪里?众说纷纭,但我们坚定相信,“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人必将敢为天下先,开拓出东莞的新天地。

旧区,尽管只代表着昨日繁盛的东莞,但它却沉淀着厚重的东莞文化,昭示着世人“东莞绝不是文化沙漠”!它是每个东莞人精神的归宿,在那里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身影!!!

享受这属于你我的东莞怀旧旅程! 祝旅途愉快!

王楚君 2012.02.04 莞城旧区简介

德生桥街:不详,疑为德生桥上之道路。据民国《东莞县志》卷八引《图书集成》载:“德生桥在县南门内,洪武十四年间,设南海

卫,增筑城池,建此桥。”德生桥侧原有放生池,宋代每遇到夫子寿诞,东莞县宰率领全体官僚在此放生。

钵盂山下:在钵盂山之下。钵盂山,即今人民公园之主山也。钵盂两山相距百步,盂山略高。山中本有奇石头,今不知所踪;山下本有书院,至清初废。盂山,明代称南岗,原主人徐鹤龄,为鳌峙塘官至尚书的徐兆魁之子。他发现有石如盂,遂将南岗改名为盂山。与盂山相对者,顺势改名为钵山。盂、钵两山本来相连,因此以钵盂山统称。崇祯《东莞县志》引周一士序中详细记载云:“盂山一石隆起,初仅盈尺,主人徐鹤龄命工洗剔,巉岩错列,横亘丈许。玲珑洞壑,刻画天成。势若云水,虹龙从旁挺出,如爪如翼,隐跃飞动,凿地引泉,四面环绕,构亭其侧,亦城市一奇观也。”民国二年,时任民国东莞第二任县长的岑学吕,率从拆除在钵盂山上建的寺院和庙宇,并利用拆卸下来的大量砖石兴建盂山公园。公署初建时,筑有风满楼、禅心院、凤凰台、红棉山庄,后来又增建净心亭,为今天的公园建设打下历史基础。

下水巷:今存,在上水巷子之南,亦因癸水而得名。

仁和坊:在县前正街之南,分三甲,今存仁和二甲。

卫前街:在今东莞中学南区,本北接东门正街,南达保安仓库,

今入莞中,遂废弛。

北门正街:即今北正路,北达北门(今废),南抵西门正街(今西正路)如故。

北城下:原北城门之西侧,今废。

小横巷:本北至北城墙,南达第三巷,今为积盛里之小巷。

第三巷:原东之北门正街,西接积盛里,今小巷犹存,称北正路三巷。

高坡:今兴贤里北,第三巷及积盛里南,该处本为一高坡,后因修筑民房,被削平。

积盛里:在仁厚礼东,连接高坡,今存。

西北城:不详。

仁厚里:原为积盛里庶出之小巷,今废。

张屋巷:原北东至马齿巷,西抵西城下。该地历为张氏族人居住。

篇二:家乡的乡土文化调查报告

家乡的乡土文化调查报告

——由年例调查开始看乌石乡土文化

05广告策划与经营管理班薛伟灿

一、年例的现象

乌石乡坐落在广东省茂名市镇盛镇,是我的家乡。

小时候,我每年过年后就开始盼望年例的到来,这是我们村里传统而重大的节日。年例比过年的气氛更加隆重,于是就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后来上学了,在中国传统的日子里,我竟然找不到“年例”的存在。在认识了粤西以外的人后,才知道,年例是粤西特别是茂名特有的节日。

年例集中在正月初二到清明前,这些属于大年例。年例并不是有些人说的一年一次,因为我们也有小年例。我家的大年例是正月十四,小年例是农历十月十

四。做年例一般可以叫做“食年例”、“睇年例”、“探年例”等等。

年例的主要程序有:

1、“游神”活动

“游神”就是把“神像”从公庙请出来,由强壮的青年人(一般是男性青年)抬着在各村和城镇的大街上游行,“游神”是年例的一个最隆重、最典型的活动,是年例的代表。

我们村在“游神”中,在约定俗成的地方“摆钟”,也就是每家每户把三牲和其它供品摆出来供奉菩萨。敲锣、烧香、烧鞭炮??热闹得很。

2、宴客

宴食是年例中的重头戏。为了做一顿丰盛的宴食给来客品尝,有的人家甚至把一年赚来的钱几乎全用在了年例上。由于亲朋好友的年例一般是错开的,所以,年例的时候就可以欢聚一堂。

3、文化表演。

年例那天有电影、鬼仔戏(木偶戏)、大戏(粤剧)欣赏等等,在吴川梅录还有地方特色的“飘色”。我们村最受欢迎的一般大戏,傍晚时老人小孩就会带席子或搬凳子到戏台前准备观看。大戏的内容一般是民间的传说或者英雄事迹。现在除了大戏,每年年例必不可少的是放烟花了,更显现了年例浓厚和隆重的节日气氛。

二、问题的提出

前几年,我问叔叔姑姑他们,年例的写法和起源,他们这一代竟然也说不上,只能说年例的重要不可置疑,因为这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原来很多人都不知道年例的来源与意义,但是却有执著,再穷也得做年例。

大二学期学了中国文化史,乡土调查使我对年例的起源更加充满好奇,于是我回到了家乡。由于路途的遥远和时间的仓促,而且盛大的年例时节已经过了,我只能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后来回到学校,在网上查了些关于年例的资料,网上的资料和我调查的结果竟然有很大的出入。但是,网上的资料不可尽信,就如我调查的结果不能尽信一样。但是,这些资料和我调查的结果都深含着我家乡的乡土文化,这一点不可置疑。下面我把我在家乡调查的东西和在网上调查的资料进行比较与分析。

三、调查过程及内容

回到家乡,我通过爷爷,找到了掌管公庙钥匙的堂伯伯,进入了公庙内,从信仰开始调查。我们的公庙分三阁,堂伯伯依次从右边开始开门,这个顺序也是我们拜神时的顺序。

从右边起第一阁供奉着五个菩萨。(如图①)

图①

他们从右到左分别是:高山帮主陈七官人,土境主(土地公)韩文公,庙主公罗大人(唐朝县官),天门得道冯大人(冼夫人的丈夫冯宝),灶君。

关于陈七官人,我调查到两种说法。堂伯伯说,高山帮主陈七官人是明朝陈有亮的儿子,而我后来问的一个资深老人说他是南北朝时的人。

土境主是我们村的土地公,他竟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老人很高兴地告诉我关于韩愈的故事。唐朝时,韩愈被贬潮州,当时潮州恶溪中有鳄鱼为害,把附近百姓的牲口都吃光了,韩愈写下了《祭鳄鱼文》,劝戒鳄鱼搬迁。不久,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不到一年,韩愈离开了潮州。但是人们为了纪念韩愈,潮州每年都举行“土公诞”来纪念韩愈。而他就成了我们家乡过年例所纪念的人物之一。老人还特意拿出了唐诗集把韩愈当年被贬潮州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翻给我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不过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潮州在粤东,茂名在粤西,为什么我们年例所纪念的人是在潮州任官的人呢?我把这个疑问提了出来,老人说,我们广东人都有拜他啊。这个说法我不敢确定,但是我想起了另一个有趣的说法。我们村的人很多是由福建迁移过来的,据说我们家族是我爷爷的爷爷带着家人从福建迁过来的。而潮汕和福建的人都有说闽语,这个联系的原因应该可以用来解释我们村和潮州人拜着同样的神吧。再怎么说,拜土境主韩文公可以看出,我们村的乡土文化与潮州的文化有一定的渊源。

回到学校,我查了韩愈当年写的《祭鳄鱼文》:

维年月日,潮州剌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剌史、县令之所治,出贡献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剌史杂处此土也!

剌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外食民、畜、熊、豕、鹿、麞,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剌史亢拒,争为长雄。剌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目见][目见],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之命以来为吏,故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剌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剌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剌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敖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剌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这篇《祭鳄鱼文》确实很有气势,可是要说这篇文章能驱赶鳄鱼,我还真不相信,所以那些只是传说罢了。可是它却成为了我们村纪念他的依据。

位于中间的神是庙主公罗大人。据老人说,罗大人和韩文公就是我们年例所纪念的人。罗大人是唐朝的县官,他任官期间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于是开仓救民,设坛求雨。但是求雨不遂,眼看秧苗快要枯死了,罗大人烧秧以示对上天

的不满。当田地里的火烧了起来,突然下起了大雨,一声雷响后,罗大人被击中当场升天。村民们觉得罗大人显灵,能保佑他们以后风调雨顺,于是供他为菩萨。从此以后,我们每年都会举行游神、摆钟、设宴等活动来纪念罗大人,同时祈求风调雨顺。这后来就成为了我们的年例。

冯大人名叫冯宝,自小勤奋好学,二十岁就考取功名,被委任为高凉太守。梁武帝时与高凉百越族冼氏冼英(冼太夫人)联婚。冯大人关心群众疾苦,经常派军队医师为群众治病并宣传医学道理。当地人把他当作救命恩人。梁武帝封他为“护国公”。死后墓葬于高州良德东十五里之凤凰山磨盘岭。

第二阁所供奉的是关圣帝君和文昌帝君。(如图②)

图②

左边的是关圣帝君,右边的是文昌帝君。

关圣帝君,三国时代蜀汉的大将关羽,字云长,美须髯,武勇绝伦,与刘备、张飞结义于桃园,即所谓桃园三结义。平定西蜀,督师荆州,曾经大破曹军,他的忠义大节,永垂青史。拜关公是因为关公最讲“忠、义、信、智、仁、勇”。但是堂伯伯告诉我,我们这个乡有一个姓不拜关公,那就是蔡氏。因为在三国时,关羽杀了蔡杨。

篇三:调查报告

“青马”社会调查报告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5班胡阳春

寒假期间,我走访了农村地区,对当地宗教信仰的问题进行了一番调查,一下是我的调查总结报告。

武帝庙

武帝庙位于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郊外,该庙宇面向北江。尽管其名声亚于卢包祖庙,但是三水本地人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先到武帝庙拜祭然后再到卢包祖庙拜祭。因此三水本地人普遍都认为武帝庙的更具神力。 武帝庙的兴建时间不详,是本地人为纪念武帝关羽而修建的庙宇。庙宇在百年间历经战争的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恰逢盛世,武帝庙得以修葺,经过后人的一番努力,武帝庙更显风骚。在外观上来看,武帝庙被修葺后显得焕然一新。

由于受到本地人的喜欢,武帝庙被装饰得气势磅礴。从外观上看,武帝庙颇具岭南地方特色,其屋檐上均为本地人喜爱的锅耳造型。这种建筑风格与佛山三水本地的大旗头古村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站在武帝庙的门外看门上的对联,“日月同盟汉室匡扶擎一柱,湖山依旧胥江清冽鉴孤忠。”其气势逼人,但又不禁为武帝关羽的忠心感到佩服。

走进武帝庙,迎面而来的是木作的屏风,屏风把庙前道分为了左右二道,屏风前是一尊小型武帝像,像前有一小香炉。走过屏风,进入武帝庙的主体部分。迎面而来的是武帝庙颇具岭南地方特色的天井,但是天井中并没有真正的井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千奇百怪的盆栽。询问过武帝

庙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解释是传统流传下来已经是这样的景观。走过天井放眼望去,终于看到武帝庙的大堂。大堂上面有一块陈旧的牌匾,上面刻的字体任然能够辨认出来,就是“忠义仁勇”四个大字,现实出武帝关羽给中国人的印象。

武帝庙的大堂香火鼎盛,大堂前的两石柱上刻着“心迹本只清试观却印辉曹名立万年亮节,将军真大雅即此单刀赴会无显三代完人。”大堂内不仅挂满了塔香,而且常年累日被大红红灯笼装饰。武帝的像就被设立在大堂中间,感觉气势逼人。

尽管武帝庙的面积不大,但是可以看出本地人对于武帝的敬佩。在调查期间本人发现,更多的本地人热衷于参拜武帝,更有人大手笔买祭品供奉武帝,可见本地人对于武帝的信仰还是有深厚的感情。

芦苞祖庙

卢包祖庙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北郊,该庙宇面向北江,背倚龙坡山。古时候被称为胥江祖庙。是一件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宇。卢包祖庙建于南宋嘉靖年间(1208-1228),距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是三水最古老的庙宇,也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庙宇的布局以北帝庙(武当行宫)作为主庙居中,左有文昌宫,又右有观音庙,均有前殿和后殿。占地面积大概九百五十六平方米。三庙组合成为卢包祖庙建筑的主体。在建筑格局上面,三庙各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胥江祖庙的三大庙亦称为三大殿,其建筑各有特色,分别为武当行宫、观音庙大殿和文昌宫大殿。

武当行宫两石檐柱上之木梁枋及其雀替均三面雕刻着各式祥瑞画面,梁枋至屋檐置十二座大型莲花托斗拱,使大殿显得极为富丽华贵。“阳马纳乾光,仙掌远分元岳秀;灵臇盘坎水,众星环拱帝辰尊”。为大殿前檐柱的刻文。

观音庙大殿前檐廊梁枋上更独具匠心地设置一长2.3米、高0.98米、宽0.16米之大型驼墩。梁枋及驼墩亦通体镂刻各式祥瑞画面。这又令大殿显得纤巧细腻。其形制、结构、手法颇具地方特色。“坡岭势嶙峋,仙石数卷,幻作普陀岩里地;云桥波浩渺,慈航一叶,渡来水月镜中天”。为大殿前檐柱的刻文。

文昌宫大殿前檐柱楷书对联为1985年补刻,秦咢生书。右为:“肄水涌文澜学海无涯冲碧浪”;左为:“玉衡司桂籍蟾宫有路步青云”。

卢包主庙的门均称为山门,原因是山门和大殿均硬山顶三花风火山墙,其雕饰以山川草木,人物鸟兽为主。例如武当行宫大门额上悬挂一块珍贵楠木镂花竖匾,上镌“武当行宫”四个隶书贴金大字,字体端庄浑厚。门两旁有一副转录苏东坡作品的木刻对联:“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语气幽默。山门金柱上横悬一巨型匾额。正楷书:“天枢星拱”。

卢包祖庙的特色地方在于其内山水相连,树木郁葱,环境优雅。有禹门牌坊、灵光普照牌坊、跃门牌坊、青云直步牌坊、百步梯、望江亭、普济桥、华山园、太婆山、神仙树等景点。

根据实地调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景点名叫神仙脚。其景点有一石碑,上面撰写着“旧《三水县志》神异篇记述‘龙坡山上有巨石,宽平方整,上有足掌印。世传李仙炼丹鸡藤圃,功成行满,于此飞升,因留迹焉。’后人用足尝试,老幼皆宜,试后神采焕然,堪称奇。”

大塘镇与芦苞镇的信仰比较

尽管大塘镇与卢包镇同属于三水的管辖,但是其庙宇都有地方特色。在庙宇的建设上面,两者的庙宇都面向北江而建设。由于三水是三江汇流之处,卢包镇、大塘镇都沿着北江发迹,其庙宇都喜爱面向北江而建设。在信仰的对象来说起,大塘镇以武帝关羽作为信仰对象,卢包

镇以北帝,文昌帝,观音作为信仰对象。在这个方面就有很大的出入。因为武帝关羽是历史上的一位显赫人物,他的功绩无量,因此后人兴建武帝庙纪念他的忠义仁勇。但是北帝、文昌帝、观音。作为一群神仙话的对象,是人们对于生活愿望所虚构出来的,能够通过神力帮助世人的一群人物,不具有现实原型。

在庙宇的建设规模上面比较,可以这样形容,大塘镇的武帝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精致大雅。卢包镇的祖庙是气势磅礴,大气风范。大塘镇的武帝庙面积只是卢包镇的祖庙的几十分之一,但是世人对其装饰可谓煞费苦心,在调查期间我注意观察到,武帝庙在装饰上用的都是全手工的材料,如天井里面的花草植物,都经过管理人员的精心栽培。而卢包镇的祖庙尽管面积大,但是里面的装饰都陈旧,尽管经过修葺,但是很多已经失去了原貌,也不能还原到历史的样貌。

经过调查,发现大塘镇的武帝庙与卢包祖庙相比人气不相上下,香火都是无比鼎盛,但是也有时间上的限制。大塘镇的武帝庙香火源源不断,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都会有本地的老人拿着贡品到武帝庙里供奉,也有长年累月在武帝庙里敲经念佛的老人们在。大塘镇的人们结婚,生孩,以及许多喜事都会到武帝庙里面拜祭。尽管这些在我看来是与拜祭武帝无关的事情,大塘镇里的人都会到武帝庙里拜祭。因此,武帝庙的作用至今已经不只是用于纪念武帝关羽的功绩,更多的是给予人们一个寄托愿望的场所,以及庆祝喜事的一个重要地方。

而在卢包祖庙,是在春节的时候才会有人山人海的景象出先。本人是在春节期间去调查的,亲眼目睹了卢包祖庙人山人海的景象,在庙前我会看到愿望树上挂满红色的丝带,鞭炮声不间断,一串比一串响亮。香火鼎盛,让庙宇的前庭烟雾弥漫,让人睁不开眼睛。但是仍然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拜祭。庙宇里面的求签生意火爆。这个是武帝庙里面没有的环节。

大塘镇人与卢包镇人不同的是,他们喜欢先到武帝庙里面拜祭,然后再乘车到卢包祖庙里面拜祭,这是由于大塘镇与卢包镇相隔不远。因此武帝庙只闻名于大塘镇本地人以及一些本地的三水人。而不同的是卢包镇的卢包祖庙不仅闻名于三水本地,还有很多海外的人冒名而来,因为它是广东省内唯一一个三教合一的一个庙宇,因此闻名度比大塘镇的武帝庙略胜一筹。

在大塘镇的武帝庙,其形式比较单一,人们只要带上贡品到里面拜祭即刻,没有额外的活动,因为供奉的对象单一造成的。而在卢包镇的卢包祖庙,人们除了可以拜祭北帝,文昌,观音以外。还有很多额外的神圣的活动。例如到庙前的许愿树抛上自己的愿望,到庙里面有特色的不绝泉洗手,到僧人前求一注签。根据实地的调查卢包祖庙里面有很多斋堂,有许多的人喜欢祭祀完毕后去吃上一顿斋菜。到百步梯走一走,登上望江亭感受北江带来的清风,以及买上一两个风车,在山道上走走,转转运气。

二,调查问卷。

大塘镇民众的武帝信仰调查

姓名: 性别: 年龄:

1.您的职业( )

A.学生 B.农民 C.工人D.渔民 E.合资公司员工 F.个体商户 G.政府工作人员 H.离退休人员

2.您的信仰( )

A.佛教 B.天主教C.其他

3.是否了解武帝关羽的事迹( )

A.是B.否

4.有到过武帝庙拜祭的经历吗?( )

A.有B.没有

5.你的亲友有拜祭武帝的习惯吗?( )

A.有 B.没有

6.你认为现代社会拜祭武帝还具有其历史意义吗?( )

A.有 B.没有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