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下一句 > 列表页

牵衣顿足拦到哭下一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7  分类: 下一句 手机版

篇一:兵车行带答案

兵 车 行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 组诗“三吏”: 、 、。

“三别”:、、。

2、创作背景:见课本第27页。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写出几句我们学过的杜甫的名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二、赏析诗歌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 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 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点行频”,频繁征兵的意思。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4、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

6、找出诗歌的诗眼。

7、“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8、试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进行一定的评析。

先翻译,其次分析四个动词,再口述场景,最后加入作者情感。

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9、“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

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

10、“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

11、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下句是哀叹之辞,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

12、文章结尾写到苍苍的白骨、冤鬼的哭诉对全文有何作用?这里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5、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

6、第三段“君不见”之后描写战场景象,作者怎样使之具有更广阔的内涵?历史,以历史推证现实,同时增加了批判的深广度。

随堂练习:

1.注音

) ( ) )) ( )

2、解释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哭声直上干云霄: 役夫敢申恨: 行人但云点行频: 去时里正与裹头: 禾生陇亩无东西: 信知生男恶:

3、翻译下面句子。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篇二:兵车行习题

《兵车行》习题精选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兵车行(xíng) 声啾啾(jiū) 边庭(tíng) ...

B.车辚辚(lín) 生荆杞(qǐ) 戍边(shù) ...

C.干云霄(gàn) 生男恶(wù) 村落(luò) ...

D.马萧萧(xiāo) 急索租(suǒ) 陇亩(lǒng) ...

2.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B.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洲,千村万落生荆杞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

D.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3.括号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冲)云霄。 .

B.纵有健妇把(介词,将)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

C.县官(天子、朝廷)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

D.君不闻汉家山东(山东省,古称鲁)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4.解说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耶娘妻子走相送——父母和老婆都迈着沉重的步子走来送别他。

B.行人但云点行频——路上经过的人都说是频繁地按户籍册征调壮丁。

C.信知生男恶——确实知道生的男孩很凶狠。

D.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用武力开拓疆土的欲望还没有完结。

5.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行人弓箭各在腰_______________②耶娘妻子走相送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行人但云“点行频”__________ ④或从十五北防河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武皇开边意未已____________⑥纵有健妇把锄犁____________________ ...

⑦况复秦兵耐苦战___________ .

6.对诗文中的数量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准确反映数量。 ....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准确反映数量。 ..

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夸张数量。 ..

D.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大致估计 ...

7.对诗句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对偶

B.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对比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夸张

D.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顶真、设问

8.辨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行人弓箭各在腰(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

②耶娘妻子走相送(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

③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

④县官急索租(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

9.翻译句子。

①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送别亲人时“耶娘妻子”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可以从后面的哪些诗句得到印证?

11、“__________ __”是全诗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

12、“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的“道旁过者”、“行人”指何人?哪些诗句表现了“点行频”?

13、“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4、联系全诗,“点行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5、“武皇”指何人?

16.“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怎样控诉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政策给劳动人民造成的痛苦?

17、怎样理解“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的含义。

18、“君不闻”之后和第三段“君不见”之前都是写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二者有何不同?

19、篇末“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描写战场景象,作者怎样使之具有更广阔的内涵?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①行人,行役之人。②走,奔走。③点行,按照户籍名册点派壮丁服役。④或,有的人。⑤开边,用武力开拓疆土。⑥把,用手握住。⑦耐,能够。

6、B 7、D 8、①行人(古义:行役之人;今义:在路上走的人。)②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③山东(古义:华山以东的地区;今义:山东省)④县官(古义:官府;今义:县一级的行政长官)9、①爷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不见咸阳桥。②有的牵衣抽泣,有的顿足呼号,有的拦路痛哭,哭声震天冲上了云霄。③边疆的战争连年不断,流血如同海水一样多,但是还远远没有满足皇上开边的意愿。④你难道没有听说,那华山以东的两百多个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

10、这不是一般的相送,很可能是生离死别。/“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11、点行频12、道旁过者指杜甫;行人指行役之人;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13、“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流血成海水边”14、一,写出戍边行役地域之广,或北或西;二是写出服役时间之漫长,从十五直到四十还不能回家。15、武皇指汉武帝,但此处实指唐玄宗。16、在封建社会,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形成了重男轻女的社会习俗和心理;可是,由于繁重的兵役负担和边庭血流成河、白骨蔽野的惨境,使人们反而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反映了当时士兵大量死亡,人们丧夫失子而造成的心灵剧创。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就这样给劳动人民造成了无法避免难以承受的痛苦。17、古时男孩十五束发,尚未成年就被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连里正也心中不忍,替他束发,更不用说孩子的父母怎样揪心地疼痛了。自己的大半生都在戍边服役,白发归来又要重返前线。诗人以这一个役夫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黩武政策给人民造成了多么深重的灾难。18、“君不闻”描写的是华山以东景象,是从广阔的社会层面描写;而后者是役夫家乡关西景象;是从百姓的生活感受上叙述的。19、结尾描写青海战场,环境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作者又从现实延伸到历史,以历史推证现实,同时增加了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篇三:兵车行

兵车行

一、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四、教学设想

1、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 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学习《兵车行》,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 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复习导入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2、明确律诗和古体诗的不同

提问: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

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牵衣顿足拦到哭下一句)。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1、这首诗主要写的一件什么事,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形象, 有什么作用?(亲人送别出征士兵)

2、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身受其害)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怨愤,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读好本诗)

诵读指导

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

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

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

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弄清诗歌大意,简单复述文章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沉郁顿挫的特点。

五、把握诗歌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提问: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

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提问: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六、分析鉴赏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行几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征人出征图)

2、第二行几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亲人送别图)

3、在送别图中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

4、“爷娘妻子走相送”的“走”字写出怎样的情形?(写出了亲人被突然抓兵,又被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形。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

5、牵衣顿足拦道哭”又写出怎样的情形?(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

6、这二幅图有什么作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7、造成这样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体现在哪句诗?(造成这样悲剧的根源是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但云点行频”, “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是全诗的诗眼?(一针见血地点出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是皇帝老儿)

七、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具体鉴赏

(一)、分析诗歌的第一段

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

1、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一个普通“走”字写出众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写出了家人不忍亲人离去,惟恐一去成永别的心情。

2、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3、试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进行一定的评析。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二)、分析诗歌的第二三段

1、朗读诗歌的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在第二段中怎样具体陈述“点行频”这一诗眼?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什么不同?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仍守边的“行人”为例以及描写华山以东田园荒芜的景象证明这一事实。

由点到面。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

(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2、朗读诗歌的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 “租税从何出?”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

(3)文章结尾写到苍苍的白骨、冤鬼的哭诉对全文有何作用?这里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3、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

明确: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点行频”为下面叙事的总纲。以下分成五层:(1)第二段的前六句为第一层,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死于边庭者极多。(2)第二段的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造成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3)第二段的最后两句用“况复”转而单叙“关西卒”之苦。(4)第三段的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和“不重生男重生女”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5)最后四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

明确:前后呼应的地方(1)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2)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提问: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回答下面的问题,体会诗的结构艺术。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第一问: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第二问: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托为征夫自(同‘诉’)之词”,用以讥切时政。此说有理。既是“托为”,则所诉也就不限于征夫的个人痛苦经历。“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

5、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再补充一点:这首诗以描绘出征场面开篇,以勾画古战场惨景作结,二者遥相呼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如将警策放在其中任何一处,皆非所宜;而这两句上应“点行频”三字,下启关于战争危害一段叙述,亦可谓之“居要”。

提示:读古代长诗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开头往往要用一两个诗句提挈全文或设置悬念;中间按一定的层次叙述;又往往出现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又称“警策”)等等。

本文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6、名句赏析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