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 列表页

中国古代艺术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0  分类: 艺术论文 手机版

篇一:中国传统艺术赏析(论文)-中国水墨画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赏析

摘要: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华文化在与异域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会产生矛盾,会出现火花。但其优秀成分最终会融入本土文化的洪流中,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国水墨画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风格。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国宝,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作为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将在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中获得新生。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水墨画,进而对齐白石的画进行简要赏析。 关键词:中国水墨画 齐白石 艺术赏析

正文:

通过一段时间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对中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中国水墨画。通过对一些文章及其视频进行简单的学习,也产生了一些思考,论文将针对水墨画进行一番陈述和探讨。

水墨画又被称为国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画是指的仅有水与

墨,画面为假单的

黑白色,但进阶的

水墨画,也有工笔

花鸟画,色彩缤纷。

墨为中国画特有的

材料,水墨画中用水与墨的不同比例配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可以用来花车不同浓淡的层次。

水墨画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历史上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里有评论说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多情调抒发作者的主管情趣。与西洋画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水墨画则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国画主要表现的是“气韵”,“境界”。

(一)水墨画的分类

水墨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面等几种。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的画科之一,内容以描绘人物为主。因绘画侧重不同,又可分为人物肖像画和人物故事、风俗画。据记载,人物画在春秋时期已经达到很高水准。从出土的战国楚墓帛画,可以看到当时人物画的成就。人物画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画科。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画科之一。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在魏晋六朝,逐渐发展,但仍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制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求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花鸟画,我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画面主体。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出现的简单鱼鸟图案,可以看作最早的花鸟画。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记载,东音和南朝时,画在绢帛上的花画已经逐步形成独立的画科,并且出现一些专门的画家。五代、两宋间,这一画科更趋

成熟。界画,也是中国画画科之一。明陶宗仪《辍耕录》一书中,提出将绘画分为十三科: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赢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中有界画楼台一科。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而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也叫“宫室”或“屋木”。

(二)水墨画的发展

水墨画的发展历史已经一千多年了,据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水墨画产生于东晋时期,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顾恺之的《雪霁堂五老峰图》是最早出现的水墨画。顾、戴之后,水墨画进一步发展,并且出现了专门评论水墨画的论著。可见,水墨画在当时已经比较流行。唐代是水墨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画家,如吴道子、李思训父子、王维等人。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他的水墨画一改前人细巧之积习,行笔纵放,如雷电交作,很有气势。李思训善画着色山水,他的儿子李昭道也是有名的水墨画家,师其父而有自己的风格,后世称他们父子的水墨画为大小李将军山水。王维襟怀高旷,迥超尘俗,首创渲淡画法。以水墨皴染之法而作破墨山水,以清淡闲逸为归。水墨画发展到唐代,出现了水墨画的南北两个画派。吴道子、李思训为北宗之祖,王维则为南宗之祖。五代时期,水墨画进一步发展创新,徐熙代表南宗,黄筌代表北宗。宋代水墨画家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李成、范宽、董源、巨然四人。元代水墨画家主要有黄公望、王蒙、吴镇和倪瓒四大家。明代水墨画分浙派、吴派和院派。清代水墨

画家以四王为最著名。他们是王时敏、王原祁、王鉴和王荤。另外,佛门画家道济和八大山人也在水墨画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近代,也就是20世纪初至50年代期间,这时候的水墨画主韵律是改革:这时期以徐悲鸿为代表,西方传统绘画中的素描、光影、透视等技术和方法来对中国画进行改造,这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气势,影响也很深远。但在西方洪流涌入期间,古风水墨画也在发展,以齐白石为代表,借助中国自己的传统来进行变革,借助近代海派绘画资源,加上一些明清之际文人画的因素,来对当时的中国画进行改革。他的艺术语言简洁明快,齐白石先生出生在社会底层,早年生活贫寒,他的诗和画明白易懂,不像以前的文人画以晦涩为深奥。齐派艺术在20世纪的中国是成功的。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2009年,中国水墨画走过了曲折的六十年。从建国初期的转型、起步,到后来的意识形态统帅;从新题材的发掘、表现,到严重的政治干预;从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全球化语境的影响,到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等。体上看,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新中国水墨画,虽几经波折,还是在发展中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现、当代艺术思潮的洗礼,在全球化语境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与认同,中国画又迎来了教学、创作、交流等全面的繁荣。

对于水墨画未来的发展,我认为面临的主要是传统继承绘画艺术与吸收外来绘画艺术之间的平衡问题。毋庸置疑,传统的技艺自然是要继承的,但是由于中国画长期以来适应着修养全面的文人雅士的余兴和趣味,不注重对画面视觉形式的发掘,在“水墨为上”的风气下

放弃对绘画色彩语言的探求,忽视对各种新颖题材的开拓,津津乐道于微观笔墨技巧和小区为而不注意宏观的整体视觉效应和视觉冲击力,从而失去了应有的视觉新鲜感。水墨画发展了一千多年,已经走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要想再次急促上获得很大的发展的确面临很大困难。

面对如此局面,我们要善于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艺术,西方绘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通过吸收不同的外来文化,产生了很多风格的流派,是优化的表现力获得了新生。中国画的推陈出新,走向世界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由此看来,中国化的发展如能以民族精神为主导,个画种、流派之间相互交流、互补,在总结、继承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传统的同时,大胆吸收西方绘画的特点,勇于开拓创新,必然生机无限,中国画已“穷途末路”的说法必将不攻自破。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华文化在与异域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会产生矛盾,会出现火花。但其优秀成分最终会融入本土文化的洪流中,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也不例外,作为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将在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中获得新生。

(三)水墨画之美

1)形象之美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

备”,表现任何物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

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

齐白石笔下的青蛙、虾、小鸡等小动物,使

篇二:中国古代艺术设计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作品鉴赏》论文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历代的艺术品也是层出不穷。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及古代的陶瓷器、玉器等艺术品,中国古代艺术品可谓包罗万象。这些是华夏文明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精髓,也是我们现在更应珍惜的历史与艺术瑰宝。

近年不少人一味崇拜西方艺术品,个人觉得完全没必要。虽然各人爱好不同,但是以中国古代艺术品之博大精深,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远远比好多西方新兴艺术来的更有分量。这其中固然有国人坐拥几千年灿烂文化而未能深刻理解并合理利用的误区,这也确实是现在中国的一大悲哀。

所谓“识古不穷”,五千年文明是中国的骄傲,所以更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文化如此,艺术也当如此,文化和艺术本来就不分家。陶瓷、丝绸和玉器几乎都是中国的代名词,也体现着中国的文化取向和审美趣味。现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完全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陶瓷器、玉器的造型和技巧,若是放下数千年的文化和艺术不用,而一味地照搬外国的风格,就好像守着长江水不喝而非要以莱茵河水度日一样。要很好地利用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就必须得很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而这一切都必须得以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为基础。唯有有了这些历史文化知识基础,才能根据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深刻理解每个朝代的文化特点,而文化背景决定艺术取向,从而了解并可据此推断各个时代的艺术特点,这样才能真正鉴赏中国古代的艺术品。

中国是个崇尚君子的国度,所以也是崇尚玉的国度。中国人的思维是曲线的,表达方式也是含蓄的,而不是西方文化那样直截了当。中国的艺术讲究含蓄和意境,总是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这正是我们需要传承和发扬的。

所谓鉴赏,必然要了解其文化含义、艺术技巧,欣赏各时代艺术的不同特色。懂得欣赏历代艺术品是一件很文雅也很有品位的事情,所谓的赏就是很好地理解各个作品的文化背景特征、技术技巧以及揣摩原创者的制造意图的含义。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待艺术品不仅要看到它的外观造型,还要看到它的象征意义、使用价值以及文化内涵。了解文化的前提就是对该艺术品有很深入的

了解,包括历史时代、地域、当时的文化大背景、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当地的民风民情。此处以北宋官窑为例。

中国陶瓷器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中景德镇蜚声中外中外,在宋代时期各种各样的瓷器争奇斗艳,其中由官窑烧造的贡御瓷器更是工艺先进,其制造境界了登峰造极。当时瓷器分为官窑和民窑。当时瓷器民窑生产者重的是实用的使用价值,生产必须考虑成本,所以工料就不是很讲究。但官窑是为宫廷而制作的,制作时不计成本,精益求精,窑址的地和生产技术也是严格保密,工艺精妙绝伦,因而流传下来的瓷器很多都是稀世珍品。

要鉴定一种艺术品,不仅要知道该艺术品的文化渊源,更要了解该艺术品的艺术特点。比如北宋官窑瓷款的特点分为四点:一是造型别致制作精巧,二是釉色美丽烧制精湛,.三为釉层厚度极为薄,四是底部的支钉痕迹。

我们常见的都是类似与家中装饰的花瓶一样,造型上比较单一,而北宋官窑瓷器就造型精致,气度不凡,给人别致新颖的感觉。北宋的好多官窑釉色是淡淡的情色,像镜子一样,晶莹光亮,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光泽闪亮。给人的感觉虽朴素但却高雅清新,给人以脱俗之感。而官窑中使用的天青釉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也只有官窑会使用,一般民窑不会把这个作为原材料。和一般的瓷器相比,其烧制水平也高超,瓷器表面光滑,光亮照人,内部也没有气泡。 的确是人类历史难得的精美艺术品。

北宋官窑瓷器的釉层的厚度很薄,这在一般的瓷器上是很难遇见的,并且现代工艺想要模仿也是难。并且断处呈现的是流畅的线状,赝品呈现的是不连续的齿状。这也是其独有的特点,可以作为文物鉴定的一大依据。对于现在市场上假的文物,如果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瓷器釉色的厚度和断处的裂缝来判断它是不是北宋官窑的真品。宋官窑的制作用的是烧钉制作工艺,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烧大多为三个、五个或者留个并且支钉痕小,形状像芝麻,颜色为白色。因此普遍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这也可以作为鉴赏的一个依据。

中国古代陶瓷器和玉器上的图案都是极富象征意义,比如蝙蝠象征着福寿,葫芦象征着福禄,祥云等也是象征吉祥的。中国古代人民的迷信的,是以绝大多数的图案都是象征吉祥,福瑞或是辟邪的。现在的很多玉器以及多种其他艺术品

也在沿用这种象征手法。 而至于鉴定,则需要渊博的知识,鉴定尤其注重实践。华佗望闻问切而治病,鉴定必须得在了解艺术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有大量的实践,看材质,看做工,看其光泽,拿在手里的感觉??这些都是,鉴定艺术品不可或缺的方式。所谓实践出真知,也只有真正实实在在地看到、摸到各种艺术品,如陶瓷、玉器等。把真品和仿制品,上等品和低等品放在一起比较,如此才能很快提升鉴定能力。而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学生,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因数,接触此类艺术品的机会少之又少。所知道的鉴定方法也是课上老师传授,所有的实践经验也仅仅是课上老师带过来让我们看到并把玩了几秒钟的玉器瓷器等。像新疆和田玉和其他仿制品放在一起,用手一摸二者的质地,就能明显感觉到区别,真正好玉的润泽、质感、内敛的气度,已经对比显露无疑。所以说鉴定就得“百闻不如一见”,经过对比、实物把玩才能真正懂得如何鉴定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文学、历史著作。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玉器是中国之粹,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结晶,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持续不断、连绵发展长达万年之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

个人向来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文化不分优劣,但是个人而言更偏爱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但是现在的一种趋势就是很多人弃博大的中国文化艺术不用而盲目追逐外国的文化和艺术。殊不知我国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精髓都是西方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

在现在的艺术设计或者工艺设计中,完全可以从古代艺术品中获取灵感,时

下流行美国大片,在中国风靡南北,但是好多美国的卡通动漫形象都是借鉴中国的古代艺术作品。如电影《绿巨人》主角的形象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陶器头像,《花木兰》中得木须龙也能在陶器艺术品中找到艺术原型。有专家说中国近年的(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中国古代艺术论文)艺术设计创作趋于空白,要么一味模仿西方,要么创作毫无灵性。如果把古代的陶瓷器、玉器或者书画界里面的形象、技巧加以合理利用,则会为当代艺术带来更具古典意境的灵感。

篇三:中国古代艺术欣赏

科目:中国古代艺术欣赏

学期:2015年3月-7学期

论文题目:论中国古代仓央嘉措情诗

级别专业班级:2013级会计11班

姓名:程云

学号:201356498

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每一块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有的特色,书法俊美,瓷器精致,绘画灵秀。而我现在想要说的,是散发着清香与隽永的情诗。按道理来说,古人在我们心中是非常正经严肃的,从儿时起每个人背的古文要么是思乡之情,要么是精忠报国,要么是怀才不遇,要么是凌云之志,大抵都是一本正经。而我总觉得,古人一定是有趣的,林子那么大,总会有那么几只鸟的叫声是有些特殊但也婉转动听。

比如说仓央嘉措,我活了近二十年,他是我见过最贪心却最不忍心责怪他的男人。他生为达赖喇嘛,有着高贵的血统,应当一心念经诵佛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然而并没什么用,他总归还是留恋红尘且情史不断。历史上总有那么例外才会显得有趣。来看看他都有什么流传的佳作吧。首先最著名的当属《见或不见》了,这个是因为前几年大热的言情穿越剧《宫》里八阿哥里深情款款对女主说的,朋友圈几乎都要被这个刷了屏。言归正传,来看看正文。

《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这是一个多风流的达赖喇嘛啊,这么动人足以打动女子们芳心的话常人是说不出的吧。甜言蜜语是古往今来女子永远无法抵御的攻势。当电视剧里一系华衣盛服的八阿哥专注而深情的念出这些情诗时,有多少女人被瞬间夺去了理智。而我总觉得,仓央嘉措应该是白衣胜雪眉眼清秀,当他说这首诗为你而做,我这个人为你而待的时候。那个女子的幸福感一定是席卷了全身的每个角落吧。仓央的清澈明朗为他砌成了一座巨大的城,而他的猎物便困在那里。他蜷倦在他的莲花湖畔,懒散的戏弄水珠,向莲叶献上他的唇印。他以一种卑微而虔诚的姿态,等待着在某片霞间缓缓走出的他的爱人。

《那一世》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再来看一看他最为放肆不羁的作品《那一世》,咋看一眼题目,又结合了他身为达赖喇嘛的身份,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一首今生今世都要念经诵佛的诗,但他毕竟是仓央嘉措,他做什么都是那么的让人觉得捉摸不定。我想起那个呆头呆脑的八戒,沉迷红尘却做了所谓的净坛使者。仓央你呢?你应当和他一般的模样么?不,绝不。你当白衣胜雪你应当拥有清瘦却柔和的线条你应当字字简练却又不会让人觉得生疏。这样才是你。

而后来更有歌手将其改编成情歌,淡淡的旋律配上迷人的诗句,不得不承认这是在现代众多歌曲中散发着独有魅力的一首。这份魅力正是来自千年的传唱,不朽的仓央嘉措情诗。

不过这几首都是前期仓央嘉措情诗,充满的是对世事约束的不屑与傲然之气。后期的仓央嘉措情诗则开始有了无奈与伤感。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亲爱的,我想知道这世间是否存在一个完美绝妙的方法,既可令你我长相厮守又可获得所有目光的包容与理解。若有,请你在我耳畔一如既往温柔轻语,我愿与你共赏所有的荒芜与繁华。若你流着泪对我挥手,我便绝了所有念想,寂寂的躲在尘埃中,细数呼吸中弥漫诀别与悲戚的叹息。仓央嘉措,这个风流的达赖喇嘛。每每读到他的流转了千年的情诗,内心翻涌着不可言说的黏稠的情绪。近乎迷恋但有些厌恶,欣于他的字字惊艳但又恨于他的不羁难控。

你呀,仓央嘉措,你的多情与巧舌骗走了多少女子不尽的等待呐,你怎可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后就再也不顾身后那凄凄的目光啊。你若动了真情,便隐了你的光环褪了你的圣袍,与那女子远走高飞共剪西窗烛就是了。

你终是不敢担当。你终是舍不得你的荣耀与高贵。别告诉我你有多不舍与悔恨,我不想相信你。我宁愿告诉我自己你如其他大多平庸的男子,留恋情色却不负责,伤了别人的心却说是你所处的环境所造成的。世间的女子定当恨你,而又如此恋着你。

这便是仓央,他的结局与选择在历史上永远是个谜。有人说他终日念经诵佛当那至高无上的达赖喇嘛,也有人说他假死与心爱的女子远走高飞追求那传奇的自由。

这,便是仓央嘉措情诗。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