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 列表页

巴赫前期艺术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4  分类: 艺术论文 手机版

篇一:音乐系毕业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

音乐系毕业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

术特征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巴洛克音乐风格的杰出代表。他综合德国南北前辈之长使管风琴音乐达到了历史的最顶峰;管风琴音乐是巴赫创作的基础与核心。代表作有《G大调幻想曲与赋格》、《e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马太受难乐》。。 巴赫努力锤炼自己的独特音乐语言风格,在一些管风琴作品当中展示其宏伟壮丽与戏剧性风格,这在之前都是前所未有的。巴赫是一个心灵丰富、思想深刻的伟大艺术家,他的音乐深刻的表达了经过三十年苦难战争之后,德国人民德思想感情,从他那博广宽大德心灵中流淌出来的音乐,体现了他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人类忘我的爱。他继承了复调音乐的优秀传统、完善了赋格形式。巴赫的崇尚理性,尊重科学,音乐思维富有逻辑性,积极支持十二平均律。不仅把自己的键盘乐器改调新律,还先后创作了两部《平均律钢琴曲集》,用创作的时间来证明平均律的优点和切实可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键盘音乐的经典,惊人的宝库,不仅在技巧上是无法与人伦比的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他的古钢琴创作几乎包括了巴洛克晚期已经定型的所有古钢琴体裁。通过他的艺术实践,使酝酿以久的大小调体系完全成熟,为后来的音乐家的主调音乐创作铺平了道路,其创作代表了巴洛克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

巴赫的两卷《平均律键盘曲集》引来研究者无数,从19世纪30年代以来,著作论文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早在1893年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在莱比锡发表《巴赫的键盘作品》的论文。《平均律键盘曲集》包含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是音乐思想的大海洋。从它引申而出的话题无穷无尽。每个观察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看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组织,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表现来。

所谓前奏曲使器乐体裁的一种。早期的前奏曲带有引子的性质,常在同一调式或调性的其他乐曲之前演奏;赋格,拉丁文fuga的音译。是最复杂而有最严谨的复调曲式之一,其结构大致包括呈式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在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等作品中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作为两卷48套前奏曲与赋格的开篇之作——BWV846(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是流传最广泛最普及的曲子,也是看似简单但却复杂的曲子。通过研究这部曲子的曲式特点对了解巴赫在巴洛克时期创作的风格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分析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又对研究巴赫作品的演奏特点和学生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巴赫的作品演奏不同于任何钢琴作曲家作品的演奏。他强调的是触键的轻巧平稳,但却同样富有激情。这对巴洛克时期之后的其他作曲家和演奏家起了很大的影响。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

(1)创作作品的年代

(2)该作品的意义

(3)该作品的风格特点

2、曲式风格,和声走法

(1)分析该曲曲式特点

(2)分析和声构成

3、演奏技巧

(1)如何正确的演奏该乐曲

(2)正确表达乐曲情感

4、该作品的影响及作用

(1)对当时作曲家的影响

(2)对巴洛克时期音乐创作的影响

(3)对当时演奏家的演奏影响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研究的步骤:

(1) 依据论文参考题目查阅资料

(2) 根据对收集到的资料的阅读,构思论文撰写提纲写出开题报告。

(3) 根据选定的论文题目继续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4) 论文撰写。

2、方法与措施

(1) 查找论文所研究的乐曲

(2) 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前人写的相关文献。

(3) 网上查询。

(4) 与同学相互讨论。

(5) 请教老师,请教专家。

3、进度安排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捏高兹著

[2] 《音乐作品欣赏导析》——吉林教育出版社——冯伯阳著

[3] 《西方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于润洋主编

[4] 巴赫《十二平律均键盘曲集》——湖南文艺出版社

[5] 《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上海音乐出版社——赵小生著

篇二:西方音乐史论文——巴赫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艺术创作

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

赏论文

——巴赫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艺术创作

巴赫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艺术创作

1、巴赫简介及时代背景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及羽管键琴家,虽然终身未出国门,但却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在人们对音乐史上的代表人物进行评价与概括的时候,巴赫的伟大贡献以及在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是逐渐被认识到的,其称谓从管风琴师到近代西方音乐的开山始祖、音乐发展的里程碑,乃至西方音乐之父,这样至高无上的评价既说明了人们的肯定与敬重,也说明巴赫的确具有令人叹服的才华与音乐成就。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赫1685年出生于德国,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所以巴赫从小就展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他对音乐的热爱接近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他曾向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请教,后来,在吕奈堡的教会里担任歌手的时期,在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著名的音乐作品,大大开阔了视野。中学毕业后,巴赫就开始了自己艰难的艺术创作生涯。巴赫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当时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风貌与特点。他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复调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纯洁而虔诚;技巧高超,内容深刻,并对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巴赫的音乐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德国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用不同的形象反映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市民阶层的人文主义先进思想。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巴赫作品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巴赫的音乐思维具有高度的逻辑性,每部作品结构严谨、形式完美,密切地将哲学伦理、心理描述与抒情、写景结合起来。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哲理,被奉为西洋音乐史中的经典。

2、巴赫器乐创作的艺术成就——复调创作

巴赫的器乐作品包括管风琴音乐、钢琴音乐和用于各种乐器的奏鸣曲和协奏曲。其中赋格曲是巴洛克音乐中最活跃的形式,它从拉丁文fuga(飞翔)而来,含有想象的奔放之意,也许就是音乐主题从一个声部到另一个声部的“飞翔”。

对于学究气十足没有灵感却又单纯卖弄技巧的人来说,赋格曲是很难写好的。因为他无法以最少的组成部分来达到最复杂和最多样的变化。这种困难在巴赫那里却根本不存在,相反他的天才却使他从中找到了新的动力。他以丰富的激情,深刻的内在凝聚力,自由不拘的曲式和戏剧性的气势,将即兴的托卡塔幻想曲或主调和声性的前奏曲与严格复调式的赋格,结合在两个乐章表情性质完全相反的套曲之中。

巴赫把复调音乐推向了后世无人能够超越的、完美的顶峰。主要作品有《d小调托卡塔赋格》《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音乐的奉献》等。

巴赫的器乐作品以钢琴音乐最为重要,其形式变化无穷,细节精致巧妙,而且具有高度哲理性的思想主题。巴赫以《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为平均律的创作竖立典范,影响极为深远。这套曲集是钢琴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世人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前奏曲与赋格或幻想曲与赋格,井不是古老的曲种。这种曲体起源,可能是自由的即兴部分与赋格曲部分所交替的多段体的托卡塔。托卡塔的创世者可能是梅鲁洛(Claudio Merulo,1533-1604),梅鲁洛的托卡塔是把对位方式部分放在中间的三段体。后来,弗洛贝尔格(Johann Jakbb Froberger,1616—1667)等,把即兴性的第三部极端缩小,把第二部赋格曲扩大,最后把第三部删去。把第一、

第二部分开,就产生了前奏曲与赋格。巴赫的这部《平均律钢琴曲集》,以C大调开始,根据各音为主音的12种大调以及12种小调分别写成前奏曲与赋格,按调性发展而排列。在排列过程中,以细微的差异体现变化、体现转调的魅力。这些前奏曲与赋格,在主题上彼此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靠调性与内在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巴赫在每一调性的表现中,都充分拓展了该调性的音乐内涵,每一调性的表现和调性间的关系,充满手法上的变化,使人回味无穷。

其实巴赫创作这套钢琴曲集的动机是非常简单的。他为了指导儿子练习钢琴,亲手为他们抄写了乐谱。他在题词中写到:“他供渴望学习的年轻音乐家们使用和收益,并作为其他在艺术上成为专家的人的一种消遣。”

巴赫的音乐之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严格和均衡的美,主要体现在其对曲式的完美应用上,他能够熟练的把复杂的多声部加以巧妙处理从而获得高度的逻辑性,在他的创作中,仍然保持着复调音乐的典型性,并且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深刻的抒情美,他的赋格曲中,有富于个性的短小主题、和声与转调的灵活运用都预示了新时代的主调音乐。

3、巴赫声乐领域的创作——马太福音受难曲

巴赫是一个虔诚敦厚的人,是一个忠诚于主宰他全部生活的宗教的庄重的德国新教徒。他对现存的宗教纷争不感兴趣,却坚信路德派的教义是他确定无疑的生活力量。他始终认为他的音乐是为宗教服务的一种形式,所以除了管风琴曲之外,他的四百多首清唱剧、康塔塔和受难曲便构成他宗教音乐的核心,同时也占去了他的全部作品一半的数量。巴洛克时期出现的大型声乐曲体裁主要是三种:清唱剧、康塔塔和受难乐。这三种体裁巴赫都写过,尤其对康塔塔和受难曲的创作贡献更大。

康塔塔诞生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是继意大利牧歌后产生的又一种重要的声乐体裁。世俗康塔塔展现寓言性或尘世化的内容,而宗教康塔塔力图以宗教的主题和超越尘世的精神来净化路德教会众的心灵,宗教康塔塔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教会礼仪音乐。而巴赫的宗教康塔塔在规模上就比较大,它要求有宽敞的室内演出空间,音乐的组合包括独唱、合唱与乐队。巴赫在莱比锡期间共创作了三百首左右的康塔塔,保存下来的大概有二百首左右。它们大多以赋格式的众赞歌合唱开始,随后是一系列的宣叙调和咏叹调,它们或用来陈述宗教故事,或使用来表达作为康塔塔主题的虔诚的思想。接着是二重唱和三重唱,对作品做抒情的和感情上的解说。最后以单纯的四声部众赞歌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巴赫的乐队伴奏部分带有许多引人注意的动机,这些动机是用对位法与声乐旋律结合起来的,为歌词创作出相应的情绪,鲜明地表达其含义。由于许多咏叹调是以二重奏(唱)的形式表达的,这使人声与一个独奏乐器的结合,如小提琴、长笛、双簧管等,因此,单一的乐器色彩经常贯穿整首乐曲。就是在这些合唱、咏叹调、宣叙调和乐队的伴奏中,巴赫达到了最伟大、最深刻、与他本人最相称的境界。因为路德教众赞歌在巴赫的康塔塔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巴赫晚期的创作完全放弃了咏叹调。而在新的基础上恢复众赞歌康塔塔,人们在此听到的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或戏剧意味的表述,而是构建于歌唱基础之上的宗教精神的弘扬。主要作品有《宗教改革运动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等。

受难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清唱剧在德国有较大的发展,巴赫创作的受难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太福音受难曲》。巴赫的这部受难曲,不仅继承了中世纪后受难乐的传统,还和当时音乐的各种崭新技法和要素相融合,使这部受难曲拥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成为圣乐作品中的精品、经典之作。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他的教堂音乐的顶峰,这部作品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表现的是热情、正义、崇高,歌颂人类的感情。

《马太福音受难曲》的内容采自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圣经里的福音书共有四部,分别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马太福音受难

曲》描写的是耶稣被出卖、受刑、死去和复活的情节。音乐规模很大,使用了三个合唱队、两个各由17件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两座管风琴,外加独唱者和独奏乐器。《马太受难曲》虽有一定的情节性,但是音乐所要表现的不是戏剧化的情节,而是史诗性的崇高精神。在受难曲里,情节性内容都由男高音的宣叙调唱出,有点像旁白,但又不完全脱离出音乐主体。情节叙述之外,合唱和乐队展开悲哀的沉思和激动的抒情,歌颂对人类的热爱和自我牺牲精神,表达对人生苦难的关怀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马太受难曲》这部作品极富抒情性,作品结束时的合唱宽广有力,在八个声部,两个合唱队的演唱下,深刻体现耶稣下葬时人们沉痛的心情。宽厚的低声部像广阔和坚实的河床一样承载着上面奔流不息的旋律。而庞大的合唱自由地、充满力量地歌唱着,让人如临其境。宗教音乐在这里被杂糅进世俗化内容,宗教形式下表达的是世俗化的思想感情。《马太受难曲》是饱含对人类的热爱的史诗性作品,代表着巴赫宗教音乐的最高成就。

4、综述

巴赫的音乐,可以说是构成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对于整个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来说,巴赫的音乐成就可以说是架在这座殿堂上的圆顶。之所以这样来评价巴赫的音乐是因为:第一,是他将复调音乐推向了一个无人企及的顶峰;第二是他完善了大小调;第三是他首次将十二平均律用于乐曲的创作和演奏中。说到十二平均律,首先发现这个音乐律制的是我国明代一个叫朱载堉的皇室音乐家,但是首先将它运用于创作和演奏的是巴赫;第四就是在巴赫的作品中,展示了一种人文主义的色彩,巴赫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罗克音乐发展的顶峰。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音乐的历史向人们表明:巴赫的音乐是真正难以忘怀的珍品,虽然他在世时只拥有一个管风琴演奏家的称号,名望还不及他的儿子,但在巴赫死后的几十年里,他的儿子、学生以及听众们还牢记着他的音乐。百余年以后,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舒曼等音乐家们为复活巴赫的音乐做出来不同程度的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巴赫音乐的魅力所在,认识到了他对音乐艺术发展所作出的丰功伟绩,认识到了伟大而严肃的音乐艺术将如同日月那样熠熠生辉。

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可能理解欧洲音乐;没有深入研究过巴赫的作品,就难以成为一个严谨的、精通其专业的音乐家;若不能透过巴赫音乐纯朴的形式、精练的技巧乃至宗教音乐形式上的“外壳”巴赫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音乐表达的更多的是对上帝的信仰,表现的是世界和谐存在的意义。巴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上帝恩赐的,音乐也是上帝赐予的圣物,因此音乐是与上帝对话,通往天堂的云梯,所以音乐的全部意义在于对上帝的赞美、感恩,通过这种隐蔽的理性方式来感觉上帝的存在。我想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信条。

篇三:音乐欣赏课程论文论文

暨 南 大 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学 院:

学 系:

专 业: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巴赫音乐有感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音乐欣赏 莫健斌 2012051643张璐

2013年 12 月 18 日

巴赫音乐有感

引用罗伯特·史密森的话,“任何作品都带有奔腾流逝的时间,它既沉浸在亘古的洪荒之内,又蕴含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来描述我对欧洲古典音乐的感受是再合适不过了。欧洲的古典音乐对于我而言,或许没有太多耳朵上的冲击,但是它给予我的是一种享受。巴赫的音乐对于我更是如此。“他不是小溪,是大海”贝多芬曾如此评价巴赫,的确如此,巴赫的音乐犹如大海,给人的感受就是包罗万象,在不同的情况下聆听巴赫的音乐会由不同的感受。

《b小调弥撒曲》、《法国组曲》、《赋格的艺术》、《哥德堡变奏曲》等,每次在聆听这些音乐的时候,我的脑海总是一片空白,随着音乐音符在纸上慢慢绘画出我每时每刻的心境。而当时的心情就好像是颜料,给这幅画着上颜色,最终形成一幅独一无二的画。

一、《哥德堡变奏曲》赏析

《歌德堡变奏曲》是巴赫著名的羽管键琴作品,大约作于1741-1742年,这部伟大的变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根据资料记载,《歌德堡变奏曲》是巴赫替哥德堡为莱比锡的伯爵所做的一首安眠曲。

作为一首安眠曲性质的器乐曲,《哥德堡变奏曲》全曲都以一种缓慢、安宁、优雅的曲调演奏着。虽然整首音乐缓慢,但还是能听出该曲分为两层,一层调稍高,节奏稍快;另一层则调低,节奏缓慢。但是两个层次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毫无突兀的感觉,其中忽快忽慢的感觉使音乐更加让人身心放松。

《哥德堡变奏曲》在我心中绘出的就是一幅山涧小溪图。

音乐开篇就是几个富有跳跃性的音符,这就是小溪的源头,从山涧缓缓流下,水珠晶莹透亮,向四周溅开。随着音乐很安静的展开,反映着小溪很自然的沿着河道幽幽地向前流淌,音乐洋溢着一种轻松而祥和但又不失欢快的氛围。

音乐逐渐减弱,突然开篇的节奏再次响起。仿佛画上出现另一个山涧,从中流出另一股小溪,汇入刚才的小溪。音乐的循环,没有带来枯燥的感觉,反而使得音乐那种宁静的曲调得以加强,让听者很舒服地沉浸在一种清幽的环境中。对于我,“沉醉山林”就是此时此刻个人感受的最好写照。(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巴赫前期艺术论文)

音乐重复循环几遍,汇集了几条小溪流的溪流却依旧是不失宁静的向前流淌。忽快忽慢的节奏,反映出来的就是小溪在蜿蜒的山谷中穿梭。忽快,小溪流过一个弯道;忽慢,弯曲之后的平坦,让小溪得以稍作休息。这种一快一慢的节奏变化,让整段音乐荡漾着一种活泼的气息。宁静之处不失一点繁闹,在如此幽静的山谷中,小溪正是那一点繁闹。个人觉得,整首音乐最动听的就是这一段,忽快忽慢的节奏的变化,让音乐更加充实。对于山水画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只有单调的幽静的环境,则给人带来的必然是冷清的感觉,但是如此活泼的小溪就恰好弥补了这个缺陷,让山谷顿时有了生气。

在《歌德堡变奏曲》的30个不同的形式的变奏中*,忽快忽慢的节奏变化贯穿始终,快的地方犹如行云流水,落叶秋风;慢的段落则是沉思冥想,博大深厚。作为一首变奏曲,《哥德堡变奏曲》无疑是一部鸿篇巨作;作为一首安眠曲,《歌德堡变奏曲》则更像是一部新奇的小说。相比起莫扎特或者是贝多芬的安眠曲,

巴赫的这首安眠曲显得更加的宁静,层次感也不会那么强烈,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

二、《第五法国组曲》赏析

《法国组曲》创作于1722-1725年,是巴赫献给他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的六首器乐曲。现选择古钢琴演奏的《第五法国组曲》进行赏析*。

或许正是因为《法国组曲》是巴赫为第二任妻子创作的,整个乐章都洋溢着乐观和欢快的情绪,或许这就是巴赫在向妻子诉说着自己的幸福。简单对比一下《法国组曲》中的六首曲子,并不难发现,第五首是六首中最“乐观”的一首。《第五法国舞曲》向我讲述的就是一段巴赫与安娜之间的爱情故事。

乐曲以明快而优美的旋律开始,犹如小溪一般很自然,欢快地向前流淌。这就是巴赫与安娜的相遇,平静,一切开始得如此平凡。随后会有几次重复,让整个宁静的感觉萦绕在心头,久久未能散去。或许这就是巴赫与安娜相知的过程,偶然的邂逅,让两个人的人生有了交集,随着就一段相互了解的时间。紧接着,节奏明显加快,旋律更加的轻快,给人一种很欢快的感觉,音乐经常在几个音符之间跳动。我想这就是巴赫情感的第一次表露,在慢慢的相识相知中,巴赫对安娜产生了好感,每一次的相见都能给内心带来一种澎湃的感觉。节奏的改变没有给人带来任何突兀的感觉,似乎是理所应当的发展,就像巴赫与安娜之间,萌生爱意是一种必然过程。

正当节奏欢快的跳动着,突然悄无声息。随之而来的是一段幽静的旋律,但是耳朵还有前一段快节奏的旋律在回响。或许这就是巴赫在表达爱意之前的一段深思。是该让这份爱意成为秘密永远埋藏在心中还是飞往她的归宿?巴赫纠结着,但每当考虑其这个问题,安娜的音容笑貌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反映到我聆听时的感受就是,耳边响起的是幽静的旋律,但心里依然惦记着前一段欢快的旋律。稍作停顿之后,音乐开始变得欢快起来,就像是从小峡谷中进入到草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扑面而来。相比起刚开始那种欢快的节奏,此时的音乐显得更有跳跃性,一个个音符仿佛在跳动,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又仿佛在闪烁。或许古人所说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此时,巴赫的类型已不在彷徨,因为他决定将爱意传递给它的另一个主人。接着,音乐的节奏似乎有所放缓,这是巴赫内心矛盾的一种体现。与其说是矛盾,倒不如说是内心的悸动,我想每一个要向心爱之人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内心的悸动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这里的节奏很自然的就放缓了。正因为这种矛盾的心情,此时的节奏就有时快有时慢,也正是这种原因,使得这一段颇具戏剧性,忽快忽慢,将内心的矛盾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这一段音乐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每当音乐快接近一个高潮,紧接着的就是放缓的旋律,这样的衔接不但没有不协调,反而使得音乐更加饱满,节奏感更加充足。这一段音乐就是巴赫在不断接近安娜时的心路历程,反复无常。

随着音乐的进行,节奏变得越来越清晰,或许此时就是巴赫在向安娜表露心意的时候,音乐最终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这似乎就是巴赫在向安娜表露完之后故事就落下帷幕,留给了听者一片现象的天地,虽然最终的结果我们是知道的,但是这样的表现手法,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必然会让人们去猜测,当时的结果会怎样,也就是但音乐到高潮之后,接下来的会是如前面的演奏一样,高潮后是一段放缓的旋律,还是高潮之后会有另一个高潮?

《第五法国组曲》就是巴赫与安娜之间爱情的记事画。总体上,整个乐章是一种愉悦的音乐氛围,与整个《法国组曲》的中心主题遥相呼应。轻快,明朗,感情丰富而细腻,这不仅是整首《法国组曲》的特点,也是巴赫对安娜感情的特点。

三、《赋格的艺术》赏析

《赋格的艺术》是巴赫于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开始创作的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该作品已经完成,只是没有完整的保存至今)。《赋格的艺术》一直被当做巴赫在其晚年悉心与音乐艺术最深层探索的思想和实践的最后总结。*的确,虽然没有完整地聆听过巴赫的所有作品,但是相比起《第五法国组曲》、《歌德堡变奏曲》、《b小调弥撒》而言,《赋格的艺术》在整体上更加的气势恢宏。我想,《赋格的艺术》作为巴赫所有音乐作品中“哲学巨作”毫不过分。纵观整首音乐,《赋格的艺术》在我心中上演的就是一场电影——《美丽人生》。《美丽人生》讲述了意大利一对犹太父(圭多)子(乔舒亚)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不忍年仅五岁的儿子饱受惊恐,利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撒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必须接受集中营中种种规矩以换得分数赢取最后大奖。最终,父亲被杀而儿子得以与母亲相聚。

音乐开始,节奏响起,一开始是一段低沉的音乐,音乐显得相当的厚重。如此低沉的音乐就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没错,诉说的就是《美丽人生》。这一段音乐正好对应着电影里德国纳粹党开始抓捕犹太人的时期。低沉的音乐,给人的感觉就是悲惨。开头的音乐很富有感染力,瞬间就将人的感情渲染为灰色。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纳粹党的惨无人道是何止一段悲伤的感情所能代表的。

接着,音乐节奏稍微加快,悲情的色彩稍微褪去,稍快的节奏让给原本灰色的音乐氛围带来的眼光。但是还是能清楚的感觉到音乐的整体带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悲伤的。这恰恰就是电影里父亲在给儿子撒谎的那段剧情,虽然集中营里的生活谁儿子来说是痛苦的回忆,但是在父亲极具想象力的谎言下,儿子对集中营里的生活有了改观。一束阳光穿透浓密的乌云照射大地,或许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对于儿子而言,对生活的态度是有了改观,但是集中营始终是笼罩着死亡的气息,这种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乐交织的于电影于音乐都是相同的。

同样的音乐延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后,音乐节奏再一次加快。音乐也似乎变得明朗,给我的感觉就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确,较“欢快”的音乐让心情顿时好转。不得不说的就是,在这两段音乐之间有一段小提琴的独奏,有一种轻盈的感觉,让我联想到的就是电影中,母子相聚的情景,无需太多的修饰,简简单单的演奏就足以表达情感,没有太多演技的几个动作就足以表达母子相见时的情感。紧接着,有一个低沉的提琴声加入其中,母子也迫于无奈得再一次分开。之后,就是一段一高一低的音调相互交织演绎着,在集中营里苦中作乐的生活还在继续。

突然,高音部分消失,低音独占整个音乐,随后虽然高音再次响起,但是,低音区始终占据着主导。乌云再一次笼罩大地。电影中父亲为了儿子而被德国士兵枪杀之前,整个电影就是笼罩着悲伤的氛围,这正好与音乐如出一辙。高音夹杂在低音中,显得有些苍白无力。音乐逐渐进入一个小高潮,低音更加的凝重,父亲为了救儿子而被德国士兵枪杀了。深层厚重的音乐已经掌控了我的情感,已经不是一个悲伤所能表达。电影里父亲被枪杀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情积聚在心

头。随着音乐的进行,高音逐渐占据主导,低音消失,中音取而代之并最终以一段中音提琴的独奏结束音乐。让人回味无穷,却又难以诉说所思所感。的确如此,电影中儿子获救,与母亲团聚时,心情是快乐的同时却又为父亲的死去而感到惋惜、悲伤。

《赋格的艺术》音色饱满丰沛同时又有节制*,专业人士会说巴赫的作品不像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那样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而是通过理性的规整结构来表达音乐本身以至信仰*。但是,就我个人,一个没有专业眼光的人来说,《赋格的艺术》虽然整体气势恢宏,但却也是直接且富有感染力的表露着自己的情感。《赋格的艺术》不仅是巴赫晚年对音乐艺术最深层探索的思想和实践的最后总结,同时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悲喜交织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这么一首伟大的乐曲。

总结

在音乐本身面前,文字显得苍白。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为直接的,语言或者文字,总是同人的心灵隔了一层。音乐的繁复,也远不是文字所能够表达的。对于巴赫,更是如此。将不可化约的巴赫归约为情感性的体验或貌似理性的文字分析,都不会是完整全面的表达。巴赫的音乐给人的是一种心灵的启迪,绝对不会是简简单单几段文字就能描述清楚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每次带着不同的心情来听巴赫的音乐,总能感受到不同的东西。有时候音乐给我展示的就是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画,让我如临其境,感到格外的豁达;有时候,音乐给我讲述的就是一段悲惨的故事,感同身受之余,不禁忧伤。巴赫的音乐感觉就像是一种催化剂,总能给你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化学变化,就算是再怎么平静的心境,也能引起一时涟漪。

人们常说巴赫的音乐是理性的音乐,大多有着严谨的结构。但是,巴赫音乐于我则领悟到了更多感性的认识,《法国组曲》中对妻子深深的爱意,《赋格的艺术》中对人生的回顾等,我想这些不可能是理性的文字或音符所能恰当地表达的吧?也许是由于专业知识的缺陷,我不能在巴赫的几首乐曲中听到炫丽的演奏技巧,但是正是这种朴实却又不是水准的音乐,让我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领悟到了更多。也许是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对当代的音乐产生 影响吧,现在的音乐失去了巴赫音乐中的那种宁静(或者说是古典音乐),除去几分喧闹,几分繁华,让音乐更加的自然,这样的音乐或许会跟美一点。

“他不是小溪,是大海”,这不仅是对巴赫音乐技术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其作品的一种赞美。巴赫的音乐,虽然只是听了《法国组曲》、《歌德堡变奏曲》、《赋格的艺术》、《马太受难曲》等几首,但是只有这几首就足以让我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大海包容万象的特点在巴赫的音乐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注,标*表示该处引用于百度百科等资料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