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优秀范文 > 列表页

序属三秋后两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5  分类: 优秀范文 手机版

篇一:月考原卷2

一、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0分)

(1)______,知来者之可追。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2)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

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

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

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

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

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

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

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

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

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的项是( )(3分)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之二虫又何如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3分)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

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5、把文中画横线的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一)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说此诗前两句写极美之景,后两句抒极愁之情,前后很不和谐,

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24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

7.以下关于《三国演义》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

A.献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在衣带中放入诏书,令国舅董丞设计除掉曹操,

董丞被家奴告密,谋杀曹操之事败露。曹操就杀了董丞全家,怒气未消,

还杀了董贵妃并宣布,从此以后,外戚不奉旨进宫者斩。

B.关羽得知刘备在刘表处,到相府辞别曹操,恰好曹操生病,挂避客牌不

见客人,张辽也托病不出,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书信一封辞别,并将曹操

所赐之物,一一挂在库中,分毫未取,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喝退门吏,

带上嫂嫂,去寻刘备。

C. 汉灵帝驾崩,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何太后与董太后

争权,何进鸠杀董后,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向

何进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诛灭宦官,曹操认为这样做不好。

D.孙坚私藏玉玺离开,袁绍大怒,派人送信给荆州刺史刘表,让他半路上

截击孙坚。刘表派兵截击孙坚,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

从此孙坚与刘表结怨。后来孙坚起兵攻打荆州,结果中计,死于刘表军士

乱石、飞箭之下,年止三十七岁。

E.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稻熟将刈,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凡践踏麦

田者,并皆斩首。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迷路闯进麦田,违反了军令,这时谋士郭嘉提醒曹操“法应加于尊”,于是曹操以剑割发代首,并

序属三秋后两句

传示三军,

显示自己带头执行。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A、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吕布为助

刘备写信请来纪灵,设宴调解,纪灵将吕布的方天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

步处,并说如果吕布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射不中,则两家厮杀。结

果辕门射戟应声而中,避免了一场厮杀。

B、攻打袁绍期间,曹军远道而来,又逢荒旱,粮食接济不上。管粮官询问

曹操。曹操便叫粮官王垕改用小斛分发军粮。接着曹操暗暗派人探察士兵

情况。当发现激起众怒时,他一刀杀了王垕,借王垕的人头来压军心,众

怒始解。

C、“你不识贤愚是眼浊,不纳忠言是耳浊,不读诗书是口浊,常怀篡逆是

心浊。”这段唱词是祢衡击鼓骂曹操的选段,曹操怕杀他坏了自己招贤爱

才的名声,故让他去劝刘表投降,刘表斩祢衡。

D、袁绍死后,小儿子袁尚继承父业,袁谭不服,与袁尚兵戈相见,袁谭频

频失利,投降了曹操,并且暗中帮助曹操攻取冀州。

E、曹操联合刘备进兵徐州。不料曹操的使者被陈宫捉住,得知刘备连结曹

操,吕布遂起兵进攻刘备。刘备向曹操求救.,操出兵助备,夏侯惇被曹性

射中左目, 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于是大呼:“父母

精血,不可弃也!” 惇拨箭啖睛后,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命。

9、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字数在100字左右)(5分)

(1)简述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

(2)请简述“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9分)

10、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矢人①岂不仁于函人②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

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

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③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

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

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

注解:①矢人:造箭的人。②函人,造铠甲的人。③御:阻挡。

(1)孟子强调“术不可不慎”,请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

11、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

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

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不仅要将仁爱之心施与家人,还要将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他人

身上,这样才可以达到自如地统治天下。

B、《诗经》所说的“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的道理与孟子所说的推恩是一样的。

C、孟子用“足以保四海”和“无以保妻子”造成强烈的对比,说明推恩与不推恩其结果是不同的。

D、孟子认为古时候的人大大地超过今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善于推销自己。

(2)“推恩”就是推行仁政,这里孟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导齐宣王?请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夜 归 人

【美】爱伦·坡

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倾听着屋外

的动静。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窗外在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喜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原。妇人隔着窗户痴痴地向外望去,但她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单身孤影投在那锃亮的窗玻璃上。此时,她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她丈夫常常出门远走,一去就是好几天,只留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但是,这次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在她已确知自己怀孕了。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把这件喜事早点告诉丈夫。

他已经对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了,如果知道她已有了身孕,一定不会

再出远门的。然而她却不愿意让他为自己而焦灼。她回想起几小时前的一个插曲:他告诉她关于那一包钱的时候,正是站在这个窗台前,双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膀上。她丈夫是一个边区的税务员,把一大包税款拿回了家,放到一个饼干箱里,藏到厨房的地板底下。

“为什么呢?”

唉,倒大霉了!小俩口自己的那一点存款,存在老远的一家农村银行

里了,现在银行就要倒闭了,他只好赶快去取回他们的钱。然而他不敢随身带着公款跑这么远,所以把它藏在家里了。

“你得答应我,我不在家你千万别离开屋子,”他说,“不许让任何人

进房子,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让人进来。”

“好的,我答应。”她说。

篇二:语基1-4 精选(附答案)

语基天天练1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

B.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没有吃不了的苦和忍不下的气,眼前的这个男人面对严峻的生活早已安之若素。 ....

C.备受关注的手机单项收费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手机使用者的政策将要呼之欲出。 ....

D.身处高三的我们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为了改变落后的局面,为了实....

现自己的理想,大家都做着不懈的努力。

1、B 【解析】A从善如流:听从正确的意见如水之从高处流下那样地迅速和顺当。安之若素: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C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D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年幼之人,为了安全,人们就修建高墙、重门、窄窗的宅院。

B.在电视专题片《故宫》拍摄的过程中,摄制人员最难以忘怀的是文物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人钦佩。

C.学习打架子鼓,对于没有一点音乐基础的刘山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每招每式都得从头练起。

D.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增加的最新资料。

2.D 【解析】A“妇孺”“年幼之人”赘余。B句式杂糅。C误用否定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一系列公益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民对 “正能量”的关注和讨论。“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 。 。 。 , 。

①只有多创造多传递“正能量”

②每个人的身上有“正能量”,自然也有“负能量”

③才能增加人体的正能量

④“负能量”如同劣质的汽油,会对社会这辆疾驰的列车造成严重的伤害 ⑤一个人只有减少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心态的平和,喜乐地生活

⑥这辆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

A. ②①⑥⑤③④B. ⑤⑥②④①③

C. ②⑤③④①⑥ D. ⑤③②④①⑥

3. D 【解析】⑤③根据“只有??才能”可以确定,所以排除B;②④有“负

能量”一词衔接,所以排除A、C;①⑥根据“只有??才能”可以确定。

4.文言阅读

薛奎识范镇

范镇①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绾②于府舍,俾与子.

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④,当以文学名世。”

(选自《宋史·范镇传》)

【注释】 ①范镇:宋朝人。②绾(wǎn):留。③帅客:此指太守的宾客。④伟人:不平常的人。

【文言知识】 “阳”与“阴”。古代山的南面叫“阳”,山的北面叫“阴”。上文“华阳”,即华阳县,它当在华山之南;又,“华阴”,当在华山之北。而水的南面称“阴”,水的北面称“阳”,恰与山相反。江苏省的“江阴”市,当在长江的南面;“淮阳”县当在淮河的北面。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俾:___ __②益:_ _____ ③退:_______

④趋:____ ___ ⑤逾:_______

(2)翻译:①薛奎守蜀。 _____________

②及还朝,载以俱。 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以文学名世。 ___________ ________

4、【答案】薛奎识范镇

(1)①使②更加③谦让④小步快走,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恭敬⑤超过

(2)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

②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以”: 而 ,表顺接)

③应当会凭文章才学在世上出名。(名世:名于世,在世上出名。)

【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在四川做地方长官时,初次见面就很喜欢他。把他拉到官府,让他给自己的孩子讲授学问。范镇自己愈加谦让,每每走过薛奎的府门便小跑而过(以示恭敬)。过了一年,人们都不知道他是地方长官的宾客。等薛奎从四川回调的时候,用马车载着范镇一同返回京城。有的人问薛奎在四川有什么收获,薛奎回答道:“得到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应当会凭文章才学在世上出名。”

5. 名句默写

(1)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2) ,时矫首而遐观。

(3) ,鸟倦飞而知还。,抚孤松而盘桓。

(4)或命巾车,。,亦崎岖而经丘。

(5)木欣欣以向荣, 。

(6) ,临清流而赋诗。 ,乐夫天命复奚疑!

语基天天练2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所有苦痛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B.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地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

C.旅居国外三十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写信给家乡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

D.投资商铺,机遇多,风险也大,如何科学而经久不息地回避投资风险,颇值得....

我们仔细琢磨。

1、B (A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B权宜之计:C安土重迁:不愿搬迁............

D经久不息:用于掌声、欢呼声)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部雄浑壮美的交响乐,那么中华节日文化便是其中一组亮丽的乐章。

B.竞聘考核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对于那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干部,的确会感到很大的压力。

C.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D.许多相声迷十分推崇郭德纲,因为不仅他基本功扎实,而且有一颗甘愿为底层百姓表演的热心。

2.A。[B项应为“干部对于改革会感到压力”,本句的表达主客颠倒,不合逻辑。C项中“一台”不能修饰“剧本”,改为“一部”。D项应为“他不仅??而且??”,关联词的使用造成语序不当。]

3.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语段,其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

此,“富二代”更不例外。,。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③①②⑤④ B.③④①②⑤ C.③④②①⑤ D.②③①⑤④

3.B 【解析】③句“前两者”承接上句“贫二代”“拼二代”,④照应上句“富二代”;①紧接“误解” “偏见”转入改变对“富二代”的看法之必要,②句中“也”照应第①句。

4.文言阅读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

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④?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二年,始举进士,.

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文化常识]“总角”及其他。古人在说到年龄的时候,常常不用数字直接表达,而以某种称谓来代替。一、垂髫(tiáo)。它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孩子,男女不分。《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二、总角。它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上文“轼始总角”,意为苏轼才十来岁。三、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四、束发。指男子十五岁。五、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六、而立。指男子三十岁。七、不惑。指男子四十岁。其他还有“知命”、“花甲”、“古稀”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窃: ②殁:③既:④涕:

⑤盖: ⑥有:⑦岂:

(2)翻译:①童子何用知之?

②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③时虽未尽了。

4.苏轼私识范仲淹

(1)①私下、内心 ②死 ③已经 ④泪 ⑤大概⑥同“又”⑦ 难道

(2)①小孩子何必知道它呢?②那老先生认为苏轼的言论与众不同,所以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③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明白,知道

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5、名句默写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烟光凝而暮山紫。

(2) ,访风景于崇阿; ,得天人之旧馆。

(3)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5),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6)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7)时运不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

语基天天练3

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马路上商场里,我经常听到人们议论天气预报,知道不少老年人把记录它当作一个业余爱好,作为一名天气预报员,我的感动和惭愧在心里水乳..交融着。 ..

B.近年来,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

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人们已耳熟能详,其实并不是所有失败都....

篇三:语文必修

语文必修)

第一单元 小说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注音

庇祐(bì) 玷辱(diàn) 央浼(měi) 酒馔(zhuàn) 尴尬(gān gà) 絮烦(xù fán) 仓廒(áo) 赍发(jī) 恁(nan) 掇(duō) 搠(shu?) 剜(wān) ◆古今异义

(1)少刻便知。 古义:一会儿。今义:此词已消亡。

(2)只顾将来。 古义:拿。今义:将要。

(3)不见消耗。 古义:消息。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

(4)好歹结果他性命。 古义:结束,了结。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

(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 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6)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 古义:胜过。今义:好像。

(7)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古义:冒犯;制造。今义:讨厌;惹事。

(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古义:只要。今义:转折连词。

(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古义:时时;给。今义:此词已消亡;和。 ◆文化常识

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2.装在套子里的人

◆注音

规矩(j) 祈祷(qí dǎo) 谗言(chán) 怂恿(sǒng yǒng)

讥诮(jī qiào) 周济(jì) 陶冶(táo yě) 辖制(xiá)

难堪(nán kān) 漆黑(qī)

◆文化常识

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短篇小说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

里的人》等。

3.边城

◆注音

蘸水(zh

àn) 悖时(bai) 氽水(tǔn) 泅水(qiú) 踹水(chuài)

喧阗(tián) 蚱蜢(zhà měng) 泱泱(yāng) 角隅(yú) 睥睨(pì nì)歇憩(qì) 眺望(tiào) 傩神(nu?) 棕榈(zōng lǘ) 汆(cuān汆汤)

◆文化常识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第二单元 古代抒情散文

◆注音。

幼稚(zhì) 稔(rěn)芜(wú)奚(xī)惆怅(ch?u chàng) 谏(jiàn) 轻飏(yáng)瞻(zhān)衡宇 载(zài)欣载奔 盈樽(zūn) 壶觞(shāng) 酌(zhu?) 眄(miǎn)矫(jiǎo)首 出岫(xiù) 翳翳(yìyì) 盘桓( huán) 曷(h?) 西畴(ch?u) 棹(zhào) 壑(ha) 崎岖(qíqū) 曷(h?) 耘耔(zǐ) 沮(jǔ)丧 恶(ě)心

翼轸(zhěn) 瓯越(ōu)下榻(tà) 台隍(huánɡ) 棨戟遥临(qǐ jǐ) 懿范( yì)襜帷(chān)胜饯(jiàn) 潦水尽(lǎo)俨(yán) 骖騑(cānfēi)鹤汀(tīnɡ)凫渚(zhǔ) 披绣闼(tà ) 俯雕甍(m?nɡ) 纡(yū) 孤鹜(wù) 彭蠡(lǐ) 逸兴遄飞 (chuán )

睢园(suī)睇眄(dì miǎn )帝阍(dì hūn)多舛(chuǎn)涸辙(h?)北海虽赊(shē) 虢州(ɡu?) 悫(qua) 簪笏(zān hù) 叨陪(tāo)捧袂 (mai )桑梓(zǐ)

北冥(mínɡ) 鲲(kūn) 迁徙(xǐ) 齐谐(xi?) 抟(tuán) 夭阏(yāo a) 蜩(tiáo) 决(xua)起而飞 榆枋(fānɡ) 舂(chōnɡ)粮 小知(zhì)朝菌(zhāo) 晦朔(shu?)蟪蛄(huì ɡū) 大椿(chūn) 斥鴳(chì yàn) 万仞(ran)蓬蒿(hāo)知(zhì)效一官 数数(shu? shu?)然 泠(línɡ)然 恶(wū)乎待哉 星宿(xiù)

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 行(xíng )年四岁 门衰祚(zu?)薄(b?)

茕茕(qi?nɡqi?nɡ)孑(ji?)立 床蓐(rù) 洗马(xiǎn) 猥(wěi)以微贱 陨(yǔn)首 责臣逋(bū)慢 日笃(dǔ )过蒙拔擢(zhu?) 宠命优渥(w? ) 盘桓(huán) 气息奄奄(yǎn)(yǎn) 更(gēng)相为命

4、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

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

(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一词多义:

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

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介词“以”

《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

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

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

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

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

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

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几点规律:

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

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三、分析两个特别的倒装句式

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2、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由于诗歌表情达意和句式平仄对应等方面的需要,诗歌中有些语句常常打乱正常语序,文中这两个句子就是这样的。在讲课时,由我提出这个疑问来,让学生自己探寻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倒装句式,很有意思

第一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倒装句,因而在译文时应译为:“(我的)门虽然有设,却常常关闭着,(因而,我)每天在园中走一走,自成一种乐趣。”第二个句子是定语前置的倒装句,所以在译文时,要译为“既要探寻幽深曲折的沟壑,又要经过高低不

平的山丘。”

5、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1、注意下列括号内的词语的意义。

地(接)衡庐(接壤。) (极)娱游于暇日(尽情。) 所(赖)君子见机(依赖。) 今兹(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等终军之(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处(涸辙)以犹欢(比喻困厄的处境。)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兰亭(已)矣(过去。)

2,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3,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一)、重点字词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二)、一词多义

1、故: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