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优秀范文 > 列表页

马说中写特点的是哪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7  分类: 优秀范文 手机版

篇一:《马说》练习题(含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1

一、填空

《马说》选自 ,作者, (朝代)著名的文学家,世称,有文 之称,被列为 之首。与 共倡古文运动,合称“韩柳”。

二、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 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⑹才美不外见 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⑻策之不以其道: ⑼食之不能尽其材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⑾执策而临之:⑿其真无马邪:

⒀其真不知马也 (14)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3、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意思是 才美不外见同 ,意思是食之不能尽其材 同,意思是

其真无马邪 同,意思是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2)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3)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 虽有千里之能 执策而临之

(6)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 能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8)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9)虽 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

5、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 、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6、本文的主旨是: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七、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八、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十、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十一、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

《马说》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即使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⑹才美不外见 通“现”见 ⑺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 ⑻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 ⑾执策而临之:面对 ⑿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 (13)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 、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 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8、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

9、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千里马——人才 伯乐——识别人才之人 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七、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本领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

八、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九、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十一、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的理解?

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也写出来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伯乐,我们也要自己储备知识能量,寻找机会,创造机会,为社会做贡献。

十二、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

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

十四、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

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

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十六、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样。马说是让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是上层领导到下层去选拔人才

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

篇二:《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作者是唐朝的 ,有文 之称,

十、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学过的诗歌《 》。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⑹才美不外见 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⑻策之不以其道: ⑼食之不能尽其材 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⑾执策而临之: ⑿其真无马邪: ⒀其真不知马也 三 、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6、本文的主旨是: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七、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八、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十一、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二、阅读《马说》,完成文后各题: 12、填空:

(1)《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 家;被后人誉为 “”之首

(2)文章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运用 的手法,食马者喻指,千里马喻指 ,伯乐喻

指, 抨击了 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 之情,作者希望统治者 13、用原文填空。

(1)、《马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13)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

(14)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15)、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 (16)、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_

(17)、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祇()骈() 不外见() 食( )马者

槽()枥() 一食( )或尽粟()一石( )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祇( ) 骈死( ) 策( )之不以其道( )

1

执策( )而临( )之 ④本文作者托物寓意,讽刺了 ____________ 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味和昏庸,表1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达了自己痛感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①才美不外见 通,含义: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通 ,含义:; 通 ,含义: 2 .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④其真无马邪 通,含义: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请写出两个含“马”字的成语。

⑴ ⑵

1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20、选择正确的答案: (1)才美不外见 ( ) A.(千里马)的本领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B.(千里马)的才能与外貌就显露不出来。 C.他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就表露不出来。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A.饲养人使千里马嘶叫,却不能够领会它嘶叫的意图。 B. 饲养人听千里马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 C.千里马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嘶鸣,可是饲养人并不懂得它嘶鸣的意思。 D. 饲养人吆喝千里马,却不能使它领会吆喝的意思。

(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

A.论证人才的重要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C.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

D.这是一篇谈养马经验的文章,目的是要使养马人懂得如何养好千里马。

连线中考:

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①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 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善小而不为 4.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 ) A 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B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马说中写特点的是哪句) 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________”,

将人才比作“_____________”,而以伯乐喻指__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三、《马 说》答题: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故虽有名马\ 虽千里不敢易也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屋舍俨然 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策之不以其道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五、 (节选自韩愈《马说》) 1.对上文第二段的4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1和2读音相同,意义不同。 B.1和4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 C.2和 3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 D.3和4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或:食: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2

《马说》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即使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⑹才美不外见 通“现”见 ⑺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 ⑻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 ⑾执策而临之:面对 ⑿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 ⒀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 、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 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千里马——人才 伯乐——识别人才之人 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八、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九、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学习。(或: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就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

12、(1)韩愈 唐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2)托物寓意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人才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 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 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3、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

14、zhǐpiánxiàn sì cáolìshísùdàn 15、只是并列而死鞭打正确的方法鞭子面对

16、(1)“见”通“现”,表现。(2)“食”通“饲”,喂养。 “材”通“才”,才能。(3)“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17、(1)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2)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8、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仰人翻 马革裹尸马失前蹄 马首是瞻 1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0、(1)A(2)B(3)B

10、(1)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合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2)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3

篇三:马说 答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说明了什么问题?(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千里马才能的发挥依靠伯乐

2. 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3.第2段是论述了从哪方面论述了什么问题?(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

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4.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6.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7.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主旨

8.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9.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0.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11.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的

尽是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12.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13.“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5.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16.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17.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的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18.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咏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9.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20.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合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21.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表明了食马者的无知,第3段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不”字可见作者的郁愤之情

22.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

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的所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

23.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竞争强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的人才国家应该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起其用,促进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24.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赤兔:先是吕布的,后是关羽的,最后到了马忠手上,绝食而死的卢:刘备的,后与庞统在落凤坡被射死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