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元宵节 > 列表页

元宵节的现代习俗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7  分类: 元宵节 手机版

篇一: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

元宵节史话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元宵节闹花灯的传说

传说玉帝养了只鹅,它下凡去玩儿时被人类打死了。玉帝非常生气,决定要在元宵节那天放火烧死人类。聪明的人们知道了,就在元宵节那天挂灯,把放火的武将们骗了回去。所以元宵节闹花灯就成了人们的风俗了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是多种多样的,有赏花灯、猜灯谜、赏冰灯、踩高跷、舞狮子、划岸船、耍北棍、扭秧歌、吃元宵等。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闹花灯、猜灯谜、舞狮子和吃元宵。 (一)赏花灯。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中心活动。元宵花灯种类很多,式样繁多,有挂灯、坐灯、壁灯、提灯、走马灯、人物灯、鸟鱼花竹灯等。元宵燃灯的风俗起源于汉朝,汉

此曲只应天上有(打一成语)不同凡响

一年四季花如锦(打一地名)长春

千年古屋(打一现代作家)老舍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篇二: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灯节又称元宵节。一说元宵,人们马上想到食品,那句经典台词何书记,吃元宵啦让长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记忆犹深,仿佛吃元宵是那个节日的象征,一如五月初五叫成粽子节,八月十五叫成月饼节一样。其实吃是过节中很小一部分,单说吃,元宵节还有很多食品。《燕

灯节又称元宵节。一说元宵,人们马上想到食品,那句经典台词“何书记,吃元宵啦??”让长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记忆犹深,仿佛吃元宵是那个节日的象征,一如五月初五叫成粽子节,八月十五叫成月饼节一样。其实吃是过节中很小一部分,单说吃,元宵节还有很多食品。《燕京岁时记》上说,“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此时只是元宵销量大。

那时元宵的品种少。明人刘若愚在万历年间出版的《酌中志》记,元宵“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者”

元宵节的现代习俗

。现在要记元宵就麻烦了,馅不下几十种,一句话写不详细。重要节日,吃仅是一种形式和寓意,否则“闹元宵”便成了闹着要吃的可笑之举。

幼年的记忆中,春节已与灯节联在了一起,过年时总要买上只灯笼,几乎成了必备的年货。那时生活水平不高,卖的灯笼多是纸制,可折叠,颜色有红黄绿,绘着图案,中间点上蜡烛,晚上挂在门外,或提着出去上街玩耍。上世纪80年代已有了用电池点的灯笼。“文革”前的北海公园,春节期间总要举办游园灯会,里面挂着大红宫灯,以及用绢纱、玻璃或纸做成形状各异的灯笼,上面画着花卉、动物、仕女、人物故事,大小不一。还有一片灯谜区,列出各种谜语,每盏灯上用纸条写着谜面,猜中撕下可去领奖。记得还有冰灯、麦芽灯等,那时幼小,不知风的动力,觉得走马灯奇怪,没有机器怎么会转?

元宵本意指时间。正月为元月,古汉语中“夜”与“宵”义同,由此而名,又称上元节。灯节习俗由来已久,始于汉代。有了灯节便有了灯市。灯与市是两个概念:灯指张灯,从晚挂到早;市指市场,从早开到晚。明代灯市同在一处,从东华门向东绵延二里。《宛署杂记》写着:各种物品摆放在“东安门外迤北大街”,所以那个位置叫灯市口。到了清代,灯与市分开,市场移到琉璃厂,张挂灯的地点改在前门和地安门一带。清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上写:“悬灯胜处,则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清末《燕京岁时记》记载:“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民国时,夏仁虎的《旧京琐记》:“正月之灯向集于前门内之六部,曰六部灯,以工部为最??灯市旧集于东、西四牌楼,后始移廊房头条。”作者时代不同,能看出地点与规模也有变化。

清代的琉璃厂也是百货云集,从初三开始直到十七,游人如织,东琉璃厂的火神庙更是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去那里购物游玩《光绪顺天府志》上说叫“逛厂”。而“逛厂甸”是现代的事了,市场扩大至南新华街。记得“文革”前,初一初二,厂甸的商家才摆摊上货,人们也多是拜年串门儿。初三以后,来逛厂甸的才逐渐多起来。

灯节除观灯之外,还有各种娱乐表演:走高跷的、跑旱船的、舞刀弄棒的、舞龙灯的往来穿梭如流,热闹非凡。各种杂耍表演着“队舞、细舞、筒子、觔斗、蹬坛、蹬梯”。吹鼓手奏出“橘律阳、撼东山、海青”。丝弦器乐也弹出“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等各种曲目。表演还有故事情节,“百戏之雅驯者,莫如南十番”,装扮成大头和尚的更是饶有风趣。另外还有盘杠子、跑竹马、敲太平神鼓等诸多节目。

宫廷贵妇也要出来逛灯,自古有之。唐代李商隐眼中:“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辛弃疾看到“宝马雕车香满路”。清代也如是,让廉在《京都风俗志》上描写:“王孙贵客,仕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车马塞途,几无寸隙。”《帝京岁时纪胜》上记:“五夜笙歌,六街轿马,香车锦辔,争看仕女游春”。盛大的场面,本身就是一景,少不得围观之众。

从春节至灯节期间,贵妇多有一饰物,用乌金纸剪成,再用“猪鬃尖分披片纸贴之,或五或七,下缚一处,以针作柄”,如簪子插或戴在头上,叫做闹蛾儿。《日下旧闻考中》这一说明,不由得想起了名句“蛾儿雪柳黄金缕”。一些宋词的选本笼统说成女人饰物,没有“蛾儿”的确切解释,而清人于敏中又明确说明“此古之遗俗也”,已成习俗,时间不会短暂。偏巧《帝京景物略》作了考证:唐代规制,立春这天,民间剪彩为“春幡”,插在头上。到了明代则用乌金纸画上彩绘,称为闹蛾。《酌中志》也有,妇女都“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的记述。看来南宋辛弃疾的“蛾儿”应指此物。

有了全民的参与,场面怎能不热烈。南宋时,灯市的中心扎盖起鳌形的高台。皇帝到宣德门楼上观赏鳌山。《大宋宣和遗事》里记载: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明代京城也搭起“鳌山灯、扎烟火”。皇帝赏灯时还放起大型花炮。清代街上还有一项目:用泥塑成一判官形,称为“火判”,腹中是个大火炉,可装几百斤煤,晚上看时,遍体通红,五官冒烟喷火,好看新奇。

有了妇女的出行,这个节日便引出了诸多故事,使得文人墨客写出不朽的佳作,古典名著中多能读到。耳熟能详的诗词中,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平易直白,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含蓄,给人无穷的想像与回味。常有人在灯节上相遇相识相约,因此有人觉得,之中的意味更近于西方的情人节。

略一回想,我国的传统节日,多是祭祀与纪念,属于娱乐和欢庆还真不多,这就更值得回味与珍惜。街头挂起大红灯笼,舞起龙灯,家家张灯结彩,那种灯节的热烈场面,才是“闹元宵”的氛围与味道。

篇三:豫南部分地区元宵节送灯习俗调查

豫南部分地区元宵节送灯习俗调查

对于大多数的的孩子们来说,寒假似乎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因为毕竟寒假包含着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孩子们不仅可以大吃大喝、像长辈索要红包,还可以逛庙会、看花灯。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大三在读学生,春节和元宵节似乎对我们的吸引力不是很大,但是作为全家人少有的团聚时刻,我对春节和元宵节还是比较期待的。

相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除夕”或者说“过年”的渊源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如果要问及“元宵节”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似乎没有几个人能够回答上来。因此,在今年寒假期间,我在我的家乡------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关于元宵节,特别是关于该地区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做了一番调查。

众所周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元宵节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而负责赐福的天官喜欢热闹,故民间就有了闹元宵的习俗。

当然还有其他多种传说,以上两种说法分别代表了佛道两家的思想,但是由于佛道两家长期在我国融合发展,因此很难确定哪个更具说服力。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很多习俗在流传过程中变化比较大,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在商城人的心目中,元宵节甚至比春节更为重要,当地也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一个家可以每人回来过年,但是不能没人会来过十五(元宵节)。因为当地元宵节流传着上坟送灯的习俗,如果在正月十五日的夜里没人给逝去的亲人们上坟送灯,就说明这家后继无人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当地元宵节与清明节有点儿相似。根据相关资料,在豫南也只是部分地区流行元宵节上坟送灯上网习俗,其中有光山县、罗山县竹竿、庙仙等乡镇、潢川的付店、卜塔集、彭店、仁和、双柳等乡镇,以及商城县县城以南各乡镇,息县淮河以南的曹黄林等六七个乡镇和新县除南部和湖北接壤的郭家河、陈店、箭厂河、泗店、田铺等乡镇以外的所有乡镇,均有灯节给祖坟送灯的习俗。信阳市其他县区再无此俗,河南省其他市县也未曾听说。就全国而言,经互联网搜索发现,也只有江西的新建县及其以北至庐山以南的几个县市、山东省宁阳县、黑龙江省宜春市及湖北等地有此习俗。其余地方尚未发现。由此可见,豫南部分地区元宵节给祖坟送灯的习俗,在

全省独具特色,在全国也不多见。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商城人一般会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来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像吃年夜饭一样,全家老少会一起吃个团圆饭,然后利用整个下午的时间为晚上的上坟送灯做准备。一般需要砍几根竹子,然后把它们削成一根根的指头粗细的竹签。与此同时要把五色彩纸裁剪、糊裱成灯罩,当地人把它形象地称为“灯笼裤子”,接着就是准备蜡烛、火纸、鞭炮等等。待到夜幕降临后,家人就会带上准备好的东西来到先人的埋葬地,为先人们点燃几盏彩灯、焚化纸钱,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同时传递着新春祝愿。最后在绚丽的彩灯前,在温暖的火光中,伴随这阵阵鞭炮声磕头祈福。

关于我们那一地区元宵节为什么要上坟送灯的问题,我曾不止一次的请教过很多人,但是即使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者,也很难清楚的解答这一问题。其中我姥爷告诉我说:春节作为全家人团聚的时刻,活着的人当然不能忘了那些已经去世的亲人,因此我们会在吃年夜饭之前要在屋的正厅中祭奠先人(当地的确有此风俗),迎接他们回家过年,然后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送他们回去,通过上坟送灯这一方式来照亮他们回去的路。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完全解开我心中的疑问,因此我又查阅了很多资料,请教了更多的人。

如果将元宵节与燃灯与上坟送灯联系起来的话,有一个说法似乎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相传“元宵节”起源于汉代的“火把节”,远古时期,正月十五这一天,汉代民众聚集一起,手持火把到乡间原野驱赶虫兽,希望减

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间地头或晒谷场跳舞。此俗因为是在夜间进行,时而路过荒郊野外的故人坟地,冬天的大风经常刮起,时而把手中的火把吹灭,有人立刻想到夜间定有鬼神出没,必是故人的亡灵在作怪。故此,有人想出了个好主意,给故人坟前也点上灯火,好让他们在阴间助一臂之力。然后再用木棍或铁丝,把结实的纸或透亮的布支撑起来,围在火把的四面,不管是圆形、方形还是长形、棱角形的,只要是能遮挡住风不吹火把就行,然后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就逐渐发展成为上面所说的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

这一说法似乎合情合理,而且与“除夕”除年兽的传说也有几分相似,而且与我们当地的民俗传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当地人都说如果正月十五这一天无风又下雪,就预示着来年庄稼一定会获得好的收成,意为“收灯”。相反如果下雨或者刮大风等恶劣天气则“不收灯”。其实这与“瑞雪兆丰年”的农谚的含义是一样的,由此看来我们那个地方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还是有一点渊源的,而且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

同样关于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更为有趣。 据说灯节送灯的习俗是从明朝开始的。传说朱元璋自小失去父母,在亲戚家寄养长大。成为皇帝后,便无从找到父母坟墓的下落,于是军师刘伯温出了个主意,说:“你是皇帝,没有人能够接受你的跪拜,除非你的父母。皇上可以令人在每个坟头前都插上蜡烛,能经

你跪拜而蜡烛不灭的就是你父母的坟墓,朱元璋依此行事,果然效验。而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从此民间便留下了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

可是传说总归是传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豫南部分地区的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也是有历史的。

根据明朝嘉靖年间1556年修成的《光山县志》,元宵节习俗为“自十三日为始,市民各于门首悬挂灯毬织巧不一,至十六、七方止。游者竞观之”。清朝顺治十一年(1654年)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修成的两部《光山县志》,记载元宵节习俗更为简单:“元宵张灯,清明扫墓。”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成的《光山县志》,记载元宵节习俗为“上元节自十三夕始,张灯连五夕,家户屑米为浮团子会食,入市游观。十六日,民家复掩户如元旦(此处指春节),复云过年。人多出游,曰走百病。俗用小儿扮演故事为台阁,金鼓遍游街巷,而泼陂河镇尤盛。”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光山县志约稿》及1959年《光山县新志》稿中,均无灯节给祖坟送灯习俗的记载。只是1989年修编的《光山县志》有记载:“家人团聚吃罢十五饭,大人带着子孙去先人墓地送灯插亮,烧化纸钱,以示对先人的悼念。”此记载无从知晓送灯始于何时。旧县志虽无记载,但是光山民间老人都肯定的传说,送灯习俗很早就有,他们孩童时候就听其祖父介绍送灯之事。按此推想,此俗至少有几百年历史了。

关于元宵节上坟送灯的习俗,虽然历史比较久远,但是在变化日新月异的现在社会,这一习俗也并没有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沉默。今年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