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语言论文 > 列表页

民间语言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6  分类: 语言论文 手机版

篇一:汉语言论文

杜甫的诗词和他的人生

姓名;

职务;

时间;

摘要:说道杜甫,相信对于大多说人来说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从小就读着他的诗词长大,他的诗词向我们详述了他当时所生活的社会现状,他的不凡经历,都给人留下许多的话题。他的诗词就好比一副当时的社会现状图,如同(清明上河图)一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杜甫的诗词以现实主义来做,诗词间语言“沉郁顿挫”,语言精良。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他的诗自唐以来,即被后人公认为“诗史”。

【关键字】杜甫;诗人;现实主义

提纲;

一·杜甫生平介绍 ..................................................................... 3

二·杜甫与他的诗词创作 ......................................................... 4

三·杜甫诗词间的联想 ............................................................. 5

四·杜甫的书法.......................................................................... 7

五·杜甫诗词的影响 ................................................................. 8

一,历史影响 ........................................................................ 9

《一》 杜甫的诗词沉郁顿挫,语言精良

《二》 杜甫的诗词兼容并蓄,意义深远

《三》 杜甫的诗词练字对仗,格律严谨

《四》 杜甫的诗词内容甚远,忧国忧民

一·杜甫生平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等,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二·杜甫与他的诗词创作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

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三·杜甫诗词间的联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篇二:本科论文 分析《阿Q正传》语言的特色

分析《阿Q正传》语言的特色

【内容摘要】:鲁迅小说《阿Q正传》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它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显示面貌,揭示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尖锐地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本质问题:农民问题。小说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觉醒,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阿Q正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尤其在描述和议论方面,让人印象深刻。

【关键词】:语言特色 描写语言 议论语言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篇经典作品,叫人百读不厌,尤其是其中的语言特色,本文就其中的描写语言与议论语言来做赏析。

一、描写语言

描写语言是绘形绘色、摹声象意的艺术语言。小说描写语言的艺术在于使读者对环境景物、人物外形和心理状态似有直感,在头脑里形成鲜明的形象,进而借以认识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与作者产生共鸣。成功的描写语言,风格有各种不同,或朴素,或华美,或粗犷,或细腻,或沉静,或活泼,都是创造典型环境和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段。鲁迅的描写艺术是以“白描”的成功为人们所赞叹的。白描,或称素描,不事雕琢,不求华美,而以素朴、自然为美,文字上呈现洗炼的风格,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的白描,往往是一个词儿就显现出鲜明突出的具体形象,三言两语就勾勒出典型环境的生动画面,或微妙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孔乙己脸上的“新伤疤”和被打断而“盘着”的两腿,,闰土“灰黄”的脸色和“肿得通红”的眼睑,祥林嫂才三十来岁就已“全白”的头发和她那“间或一轮”的眼珠,这些都是白描,都反映着人物的悲惨遭遇,有效地辅助了性格刻画。《药》里对沉寂的黑夜和阴冷的坟场的白描,使读者更觉得社会黑暗、世态阴冷,更为青年革命家夏瑜牺牲的寂寞和群众的不觉悟而深感悲冷。《在酒楼上》的“空空”的酒楼,与吕纬甫之类知识分子的虚无主义和生活的空虚相适应,“明得如火”的茶花则透露了作者对有意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阿Q正传>里的描写,更如鲁迅自己所说,总是从写作“目的”出发,以“够将意思传给别人”[1]为限,绝无大篇的写景和不必要的陪衬,人物外形、内心、行动描写和环境景物描写仅限表现主题所不可缺的,而且都尽得其妙。对阿Q肖象的描写—“瘦伶仃”、“黄辫子”、头皮上有“癫疮疤”、“肿着眼睛”等,都反映了阿Q的生活处境,都是为刻画其独特性格的,话虽极少,而突出

的特征和鲜明的形象给人不可磨灭的印象。对阿Q到静修庵用断砖打门的情形,是这样写的:打到黑门上生出许多麻点来。一席话就是一幅画,阿Q因肚“饿”而急躁的心情,由“革命”而增长的胆量,打门的长久和频繁,以及门里人的态度尽在画中,不得不让人佩服汉语言文学论文的无穷魅力。

鲁迅小说里,环境景物描写虽少,也大抵都有。《阿Q正传>里就有“风”,也涉“月”。鲁迅在《准风月谈·前记》里说:同是涉及风月的“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呢.这不明明是一联古诗么?他的“风”“月”描写,完全是为人物描写和作品主题服务的。“微风拂拂的颇有些夏意了”,是为反衬阿Q因肚饿而“却觉得寒冷”,写“没有月”的“寂静”“黑暗”的夜,正是赵府遭抢的背景。《生计问题>里写“田家乐”景,写静修庵菜园的“郁郁葱葱”,不是赏花木,乐田园,而是表现阿Q“求食”心理活动的语言手段。具体、真切的景象,使读者意识到一般文人所“赏鉴”的“田家乐”掩盖着的是“阿Q”们的饥寒交迫的苦日月。鲁迅用词造句的功夫精深,是他的白描语言十分精粹的重要原因。

鲁迅决不以美丽词藻的堆砌卖弄风骚,炫耀词汇的富足,总是尽量少用形容词,而特别注重动词的锤炼,使动作行为的描写高度性格化。如写阿Q向吴妈求爱时的动作,用了“忽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一句话。这行动之前,阿Q由于扭了小尼姑的面颊而引起了“女??”的思想活动,到得与吴妈在厨房里单独对坐,吴妈唠唠叼叨说什么“老爷要买一个小的”,“少奶奶是八月里要生孩子了”,阿Q心里“女人??吴妈??”地乱翻腾,嘴里却没有一句话,结果是他的这“放心”猝然变成了行动。“抢上去”、“跪”几个动词便最恰当地写出了在被畸形社会扭曲了的穷光棍心理支配下的莽撞和愚蠢的行动—在这特定场合的“阿Q行动”。

写“中兴”的阿Q买酒时的动作是:将满把的银的和铜的钱,往柜台上一“扔”。一个“扔”字就把阿Q“目空一切”、忘乎所以的心理和神气全写出来了。阿Q把钱洋鬼子当作革命党,想去“结识”,作者写他进钱府的大门时的动作是:怯怯的“璧”进去。如果只说“怯怯的进去”,便没有具体动作的形象了;换别的词呢,“走”“挨”“遇”之类都不行,实在找不到比“璧”更恰当的了,它既与想进去却胆怯的心理相合,又能显出阿Q式的具体动作的特点。在非用不可的地方,审慎地选用形容性词语,也使描写语言产生极强的表现力。如阿Q挨赵秀才打,作者写道: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以象声词“蓬”写听觉,以“粗”字写触觉。如果只说“挨了一下”,就表现不出阿Q的具体感觉;如果说挨了“很重的一竹杠”,既平常,又不能表现阿Q感觉的迟钝和当时的紧张。选用“粗”字来形容“一下”,很新颖,又与阿Q麻木而慌张的精神状态很相合,他转回身看见秀才手里拿着大竹杠,才意识到头上所“着”的一下为何物。“拍!拍拍”“毕毕剥剥”之类象声词,特别是“懒洋洋”“愤愤”之类人民群众头习

用的饭迭形容词的使用,更有特色。

对盘辫子之后的赵司晨的描写是:“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空荡荡”三字的选用,既把赵司晨当时的形象特征写得极具体鲜明,又把人们看惯了脑后的辫子而一下子看不到辫子时的感觉微妙地写出来了。其他如写阿Q张着嘴酣睡时烛光的“红焰焰”等,也都是从人物性格刻画出发,精心选用的,既准确鲜明地写出了形象,又突出了所写对象的典型性。可以说,选词精审,语句凝炼,形象具体鲜明,达意准确充分,是<阿Q正传>描写语言的突出特点。提到白描语言,人们往往以为是与精细对立的;其实白描却能将洗炼与精细统一起来。

鲁迅的白描就是这样。看阿Q与小D的“龙虎斗”:卜他手甲没有钢鞭,于是只得扑上去.伸手去拔小D的辫子。小D一手护住了自己的辫子,一手也来拔阿Q的辫子,阿Q便也将空着的一只手护住自己的辫根。??四只手拨若两呱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阿Q进三步,小D便退三步,都站着;小D进三步,阿Q便退三步,又都站着。大约半点钟.??他们的头发里便都网烟.额上便都流汗,阿Q的手放松了,在同一瞬间.小D的手也正放松了,同时直起,同时退开.都挤出人从丈。“记着罢,妈妈的??”阿Q回过头去说。“妈妈的,记着罢。”小D也回过头来说。这也是白描,没有什么浮华词藻的装饰,干净利落,自然而然,却又将两个人的手、脚、头、腰的各种动作、扭打进退的整体形象和从开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细致地描写出来了

民间语言论文

。这里吸取了民间说唱文学描写武打时细写动作的优点,引人入胜,又比说唱文学的武打描写巧妙得多:说唱文学的武打往往只追求热闹,多用武术套语、程式,往往与人物性格相游离,“龙虎斗”则从阿Q和小D的体力乏弱、思想愚昧和“精神上的胜利法”等特点出发,选用各种不同的动词细致地描写各种不同的动作。

精细取决于观察的仔细和对所描写的对象的特征及其细微变化的把握能力和表现能力。我们说“龙虎斗”描写得细致,就因为这里的描写语言表达了鲁迅对现实生活中的“阿Q”们扭打情形的细微观察。“扑上去”—“进三步”“退三步”“都站着”—“冒烟”“流汗”“放松”“直起”“退开”“挤出”—都“回过头”“说”,每个动作、每个具体形象和有特色的变化过程,真切地表现了两个人性格特征和细微的心理变化。

其中还隐含着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细腻的感情。因此,描写的精细与否,不在于用语的多少,即使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儿,只要真切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在仔细观察中所发现的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就应该说是精致的,不一定是大篇的描写。“中兴”的阿Q,腰间挂的搭连,“沉细细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虽只一句话,只有“沉钢佃”和“很弯很弯的弧线”两个形容语,却是作者独特的发现,是阿Q当时的突出特点,是他当时“得了新的敬畏”的主要原因所在。前文所举“脑后空荡荡的”“怯怯的璧进去”等例,

也都是以凝炼简洁的笔触作细致精微的描写,传达深远意境的。这是兽迅白描语言的又一特点。

《阿Q正传》描写语言表现力之所以强,还在于同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的结合,以及各种描写语言的穿插交替,相辅相成。阿Q的肖象就是在叙述和行动描写中自然展现出来的。叙述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时候,写他常被闲人们拉去碰响头,“黄辫子”成了闲人们的抓手,一笔带出来,写到一个老头子当面“颂扬”他“真能做”的时候,写了他“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意态和躯体特征;“癫疮疤”则作为精神顽症的象征在写他自视完美、忌讳缺点的时候写的;经常“赤着膊”或穿“破夹袄”,只很短的时间穿“新夹袄”、挂搭连,这些更是分在多处写的,分别在叙述和描写他的“行状”“优胜”“恋爱”“生计问题”“中兴”和“末路”的时候写出来的。阿·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你在头一页上读到了主人公的肖象,那就准会忘掉,因此,你就得老是去查对,他是个什么样子,—是深棕色的或者是棕黄色的”,“肖象应该从字里行间产生出来,应该通过字里行间逐渐地在纸上浮现出来。[2]《阿Q正传》里的人物肖象正是在字里行间浮现出来的,其语言手段便是描写肖象的语言与人物语言相结合,或自然地插入叙述语言和其他描写语言之间,而不作长篇描写。

描写语言和人物语言的结合,往往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鲁迅对这种手段的使用,表达效果尤其好。例如当阿Q被闲人抓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碰的时候,作者写道: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穿,好不好?我是虫穿,—还不放么?”阿Q的话表明他向闲人讨饶,既无挣扎反抗的力量,又无不屈服的精神。用“两只手都捏住了“辫根”,“歪着头”描写他说话的情形,造型最合适,而阿Q的话也使得这描写更有神韵地画出了“阿Q相”,充分表现了他当时的精神状态。

总之,《阿Q正传》的描写语言是以“白描”为突出特点的,而这“白描”语言又以其独特的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各种白描手段的功能,与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等其他语言结合运用,相得益彰。这是形成这部小说独特语言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议论语言

有些小说,作者插入较多的议论,或者借人物的嘴发长篇议论,或者兼而有之,议论语言多,成了弊病,影响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刻画,作者的思想表达得太露,导致某种程度的概念化、说教感。但也有些成功之作的特殊风格的形成有赖于较多的议论语言,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九三年》,狄更斯的《艰难时世》,高尔基的《母亲》,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等都是。

同一般小说相比,《阿Q正传》使用议沦语言也比较多,同上举《母亲》等著作相比,却又少得多,而且,议论语言的表达方式、手段、格调又有民族特

色,有鲁迅的语言个性。有特色的议论语言的使用,没有脱离故事和人物。没有减弱作品的生动性,倒成了作品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鲁迅谈到《阿Q正传》的写法时曾说:我的方法是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

[3]这“方法”主要是以阿Q形象的高度典型化来概括和批判“阿Q精神”,促使具有类似心理和行为特点的众多的人们自省。

议论语言的使用,正是增强典型性、开出反省道路的重要语言手段。议论主要是书中的“我”发的。这个“我”当然不等于鲁迅,是虚拟的一个故事叙述人,但和《孔乙己》《祝福》《孤独者》等篇中的“我”作为小说人物的情形也有区别。这个汉语言文学论文答辩 “我”以杂文式议论的特殊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态度。“我”的议论有如下几种情形:一、以议论为骨架,用杂文笔调把人物、故事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表达出来,第一章就是这样。

第一章是“序”,是要对阿Q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作概略的介绍,又要同时表达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情绪,于是便以“仿佛思想有鬼似的”创作思想活动为主导,以对下笔时所感“困难”的分析为骨架,以对阿Q的介绍为血肉组成全章文字。这样既与一般“序”文的内容范围和形式特点相合,又成为全书人物描写和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态度是与传统的“立言”山、想像对立的,也和川适之戈的新文人们不同。这思想和态度则主要是用议论语言表达的:议论否定旧传说,考姓名籍贯,讽刺“国粹”家,椰榆“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之属。以议论笔调对阿Q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介绍,既强化了阿Q的典型性,又隐含了作者对所写主要人物和病态社会的态度。二、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对人物和事件的简要评论。这类评论多用曲笔或反语。如在写阿Q的“应该有一个女人,断子绝孙便没有人供一碗饭”的思想之后,议论道: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若敖之鬼馁而”,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所以他那思想其实是样样合于圣经贤传的,只可惜后来有些“不能收其放心”了。这里把阿Q作为一个“人”对异性的本能的要求,作为穷光棍对于“断子绝孙便没有人供一碗饭”的担心,故意说成是和“圣经贤传”里的“不孝有三”之类的传统思想完全相合的。

总之,《阿Q正传》里的议论,不是作者板起面孔的说教,也不是拿人物作政治演说的传声筒,而是同故事的叙述、人物描写有机结合的形象化的、含蓄的议论。所用的语言不像议论文那样多属抽象的概念和一般的判断、推理公式,而是艺术化的。深刻的思想、细腻的感情出之以形象化的。活泼自然的文字,笔调幽默而且是“句中有句,句外有句下的。”[4]藏而不露的特点。每处的议论也都十分情炼、简洁,从不隔断故事的叙迷和人物的描写,因而更适合中国读者的口味。

篇三:(期末论文)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著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shirt.”或者是“I really like your scarf.”。在汉语中,用的最普遍的是“你的?+增强语气的词(真,特别)+形容词”,如:你的围巾真漂亮。很少有人会使用美国人常说的“我真喜欢你的围巾”这样的句子。在英语中人们说“I like/love?”的频率要大大高于汉语,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在赞美对方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第二人称“你”、“你的”。这就需要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解释,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非常强调集体主义,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所以会注意避免强调“个体”。而美国人素来崇尚个人主义,主张个性的发展,他们会随时愿意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憎恶。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在汉语中,过多的使用第一人称“我”会被认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不齿的,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当中国人想要恭维别人的时候,他们很少会说“我真的好喜欢你的围巾”,更有甚者,这样的说法往往会让听话的人得到一种暗示,好像说话的人想要拥有那样东西,而听话者碍于情面,一般都会倾囊相赠,因为慷慨也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美德。而同样的说法在英语中就绝对不会让人产生类似的联想。

由此可见,语言成为反映民族文化的窗口,在语言身上,浸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第二, 就语言而言,它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无论语音、词汇、

语法都与本语言的民族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

也不尽相同,因此,各种语言中词汇系统所代表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是特定的,受该民族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的制约。比较两种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在多数情况下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意义不可能在另一语言中找到词义完全相对等词。

比如,Red(红色)在中国,人们自古以红色为贵。达官贵人的住宅是“朱门”,他们穿的衣服称“朱衣”,古语说“朱衣点头”,意思是科举考试时文章得到主考官的认可,显贵们坐的车子也称“朱轩”或“朱轮”。红色,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种传统的喜庆色彩,在民间尤其如此,结婚贴红双喜字,新娘子穿红嫁衣,以红巾遮面;过节挂红灯笼,点红蜡烛,贴红对联;婴儿满月吃红鸡蛋;劳模戴大红花等等,无不体现着喜庆,象征着幸福临门。到了近代,红色又被赋予了革命的意义,红旗、红军、红色政权、红色娘子军、红卫兵等等无不和革命密切相关。“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红”字取名的人就数不胜数。可以认为,中国人们以红色为贵,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殷墟甲骨文证明,商代曾祭祀四方神。东为太昊,佐神勾芒;南为炎帝,佐神祝融;西为少昊,佐神蓐收;北为颛顼,佐神玄冥。周代又将四方神与四季相配,其中炎帝主夏,位在南方。“炎”字二火,“融”字为光照四海。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则处于正南。它赤红的颜色、炎热的高温和正南的位置,导致了人们对太阳的崇拜,从而导致了人们对红色的喜爱。而红色在西方的历史上,主要在13世纪以前,是君主贵胄的服饰和教堂装饰的专用颜色。它更多地象征着热烈、刺激、兴奋、勇敢,使人联想到火、血、王权和革命。英语中的red(大写字母“R”)常表示“共产主义者”。

美国大多数人不喜欢红色。因为红色意为stop(停止)。又认为发怒时脸色发红,很不雅观。see red在口语中指激怒、生气。a red-blooded novel指的是情节紧张的小说。red tape指官样文章,繁琐的手续。

再比如在中国文化中,自古“黄色”为尊,这源于古代对地神崇拜,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色”(青、赤、黄、白、黑)中,土居中央,黄色为中央之色,其神为黄帝。而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祖先,因此,这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念,非常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从而黄色自古为帝王垄断,代表尊贵,至高无上。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意味着做了皇帝。农民起义要夺取政权,也须树杏黄旗号或头裹黄巾组织队伍。明清故宫、太庙及其他皇家建筑,一律取黄色屋顶。但是,同时黄色又有若干消极的含义。在中国,宣传色情的书籍和杂志被称为黄色书刊。近来媒体中又出现了黄色的录音带、录像带、影碟唱片等,统称“黄毒”,深受大众的厌恶,政府颁令加以禁止。旧上海有一种倒买倒卖从中牟取暴利者,人称“黄牛”,至今我们还有这说法。而口语中,如“买卖黄了”指事情中断或失败。西方文化中,黄色有正面的含义。在美国,黄色有期待、怀念和思慕远方亲人归来的意思。曾有一篇美文《Go Home》,讲述了一个犯人的妻子为欢迎丈夫回家,在树上挂满了黄丝巾:The ex-prisoner got off the bus and saw there were hundreds of yellow ribbons on the great oak tree.当被伊朗扣留的美国人质回国时,美国人举着黄色的彩纸、黄绸,佩戴着黄色纪念章出来欢迎。

由此可见,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生存样态与演变规律,都需要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