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范文 > 政府政务 > 列表页

荆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7  分类: 政府政务 手机版

篇一:荆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荆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统计公报 2008-08-03 07:22:54 阅读11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荆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央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力度,全面推进工业兴市,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大力推进招商

引资工作,国民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据初步核算(下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93.0亿元,比上年增加3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16.9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完成124.4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完成151.7亿元,增长9.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上年的5590元提高到6158元。全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6:31.0:38.4调整到29.8:31.6:38.6,三次产业呈现协调发展的态势。

市场物价涨幅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5%,呈现小幅上涨态势。其中,食品、文化教育用品、居住价格分别上升3.9%、1.0%、6.6%,衣着、家庭设备、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分别下降2.1%、0.3%、3.0%、,医疗保健价格降幅为4.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1.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为101.5%。

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79.6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其中: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41.4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增长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比上年减少0.27万人,集体经济比上年减少0.23万人,其他经济增加1.0万人。分行业看,制造业比上年增加0.20万人,建筑业增加0.38万人,教育单位增加0.14万人。农村劳动力208.5万人,比增加0.3万人。据工商部门

统计,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为29.71万人,比上年增加3.5%。

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年净增就业岗位8.2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5万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

率为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工业化程度低制约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工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资金等经济要素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四是农民增收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部分困难群体生活压力加大。这些问题和困难有的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有些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历史瓶颈,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只有在加快发展中寻求破解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落实“工业兴市”发展战

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5年国家扶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继续保持高涨,全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全市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为207.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为109亿元,增长3.6%;林业产值为2.2亿元,增

长9.9%;牧业产值为44.6亿元,增长1.6%;渔业产值为48.9亿元,增长2.7%。

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总产量大幅增长。在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驱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增强。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88.6万亩,比上年增加42.6万亩,增加6.6%;总产量将达到322.2万吨,比上年增加17.9万吨,增长5.9%。其中夏粮总产量22.0万吨,增长20.1%。秋粮总产量300.2万吨,比上年

增长5.0%。棉花获得较好收成。全市棉花播种面积138.5万亩,比上年减少0.7万亩,总产12.4万吨,比上年增产1.8%;。全市油料341.2万亩,比上年增加3.1万亩,总产44.1万吨,比上年减少7.5%。蔬菜因结构调整产量有所下降。蔬菜总产226.2万吨,比上年减产8.1万吨,减幅3.5%。全年水果(包括果

用瓜)总产64.4万吨,比上年增产11.0%。

牧业生产稳中有升、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肉类产量30.4万吨,比上年增长2.4%;生猪出栏344.4万头,比上年增长3.1%;年末生猪存栏227.7万头,减少6.4%。家禽出笼3479万只,增加2.2%。禽蛋产量11.8万吨,比上年下降1.3%;受洪湖拆除围网的影响,下半年水产品产量有所下降,全年水产品产

量65万吨,比上年增长2.4%。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在粮食生产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优质稻、双低油菜、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反季节蔬菜瓜果等成为农民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民打工收入增长、农业税取消和政策性补贴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粮食、油料、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下跌幅度较大,且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比上年减少39元,影响全年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农民收入稳定性较差,收入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工业增加值为105.9亿元,增长11.5%,其中国有工业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8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8%,比全省平均增速低7.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完成增加值8.9亿元,增长8.3%,集体经济2.1亿元,增长1.8%;股份制经济52.7亿元,增长1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9.6亿元,增长2.9%。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全年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重工业完成增加值51.7亿元,增长18.7%。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

断扩大,完成增加值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实现利税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利润总额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0.4,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随着工业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全市工业所有制结构不

断优化,区域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8.5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7.9%。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8.8亿元,增长9.4%;集体经济投资1.5亿元,下降28.5%;城乡居民个人投资22.4亿元。全市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中央投资3.8亿元,下降37.0%;省属12.0亿元,增长15.2%;市县属78.6亿元,增长13.3%。房

地产开发投资16.2亿元,增长39.7%。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5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大幅增长,全年招商引资到位项目506项,计划总投资155.62亿元,累计到位资金50.23亿元。其中:工业引资项目达414个,资金到位37.42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城乡路网建设全面提速。全市35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3亿元,占50万元以上单位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为17.3%。楚源集团一万吨对位脂、恒隆汽车零部件、津港饲料紧固件等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亿元。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电讯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全市交通运输业共完成投资13亿元。总投资24亿元的荆东高速公路,完成投资6.5亿元;大桥连接线2005年完成投资0.7亿元,已建成通车。县城电网改造及城市天然气管道工程完成投资0.7亿元,市线网入地、城市道路改造、东方大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路网改造,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五、国内外贸易

国内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全市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商业结构调整,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有效地改善了消费环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消费品市场活跃。城乡电网改造有效改善了居民消费环境,农村电价调整有效刺激了农民家电消费需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8.5亿元,增长10.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增长13.0%,餐饮业增长14.2%。电脑、移动电话、摩托车等消费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城市消费品市场的活跃,汽车、住房消费的增加意味着新一轮消费

结构升级已经到来。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据荆州海关统计,全市出口总额239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9%。全市进出

口总额319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4%。

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9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0%。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105.3亿吨公里。客运量3782万人。全市等级公里通车里程6576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196公里。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415万吨。邮电业务收入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市本地电话总数97.5万部,增长8.6%;移动电话123.5万部,增长36.1%。邮电

通信业快速发展使全市信息化步伐加快。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市实现财政收入24.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1亿元,比上年增长6.0%。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5.9%,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4.8亿元,增长11.6%。

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大幅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439.4亿元和256.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3.5亿元和6.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45.9亿元,比年初增加64.2亿元,增长

16.9%。其中,城镇和农村分别增长17.8%和12.7%。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商业保险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各项赔付

和给付支出1.6亿元,下降1.9%。

八、教育、卫生和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小学、普通中学招生人数分别为5.6万人、14.9万人,在校学生分别达到42.5万人和48.2万人。教育资源结构和学校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一费制”全面推行。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2005年普通中专招生数、在校学生分别为29181人、5521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93.9%和83.7%;高等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全市有高校9所,招生数6.07万人,在

校学生9.8万人。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年末有医疗机构455个,卫生事业人数2116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329

人,各类病床11143张。

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市共争取国家科技项目28项,比2004年增加4项;争取省级科技项目87项,比2004年增加6项。全年共争取无偿资金1719万元。实施市级科技项目89项。全市有1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3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一等奖11

项,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4家,比2004年增加5家。全年申请国家专利216项。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平稳。年末全市总人口638.2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26%,人口出生率7.5‰,

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2.9‰。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单位从业人员平均报酬8945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745元,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4元,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3108元,增长3.5%,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2108元,下降1.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由上年38.8%上升到40.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0.2%下降到48.1%。在食品消费结

构中,人均奶及奶制品、鲜果、禽蛋类、水产品消费量明显上升。

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并逐步向高档化发展。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39台,比上年增加8台;移动电话100部、摩托车23辆、空调器74台、热水器75台;年末每百户农民拥有移动电话58部、拥有彩电84台、摩托车38辆,分别比上年增加17部、15台、9辆,健身器材等高档消费品不断进入高收入城镇居民家庭。2005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中高档乐器5件、健身器材3套。

居民住宅面积不断扩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年末城镇居民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43平方米,比上年提高了1.25平方米,住宅装饰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有所增加,住房结构质量不断提高,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其中楼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占

比重分别为56.2%和50.9%。农村自来水、电力供应条件不断改善,电话普及率大幅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政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社保基金收入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社会保障覆盖面比上年明显扩大。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47.4万人,年末全市有27.9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28.9万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3.7万人和12.2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户数5.84万户,达到13.9万人,比上年减少11.5%,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0167

万元,比上年增长6.7%。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以经济普查结果为基数计算。

篇二:宜荆荆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意义

宜荆荆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意义

2010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抓好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同时,逐步形成“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等新的城市群。笔者认为,这一决策正当其时,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宜荆荆城市群的发展,对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意义。

省委省政府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初衷,就是让宜昌和襄樊发挥其对周边的带动作用。早在2003年9月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要求宜昌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周边城镇相对密集、人口与产业较为集中的优势,优化和整合资源,做好大都市区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内城镇合理分工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强有力的群体效应,更好地发挥其对省域西南部地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省域西南部地域,即除宜昌全市以外,还包括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地区的发展。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其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尽管宜昌自身发展较快,但基本没有在“省域”内发挥出整合、辐射、拉动等“副中心”应有的作用,全省“副班长”角色没有正在体现出来。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宜昌与周边市州平级,不太好主动“充大”去“越界”合作;二是省里只给了宜昌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帽子,并没有组织或推动周边与宜昌合作,也没有授权宜昌开展此类工作。

没有“周边”就无所谓“中心”。不建设宜荆荆城市群,宜昌就谈不上“省域副中心城市”,仍

然只能算上地区性城市。省域副中心是一个省域战略,其影响范围不能仅限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宜荆荆城市群”后,三市包括荆州、荆门从官方到民间,都具有建设宜荆荆城市群的高度热情。在省政府的推动下和荆荆两市的响应下,宜昌大可消除顾虑,从狭隘的“行政区域”概念中解放出来,主动“挑大梁”,以大联合促大发展。只有认真实施宜荆荆城市群战略,宜昌都有稳定的“周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才能真正落实,其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换言之,“宜荆荆城市群”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舞台,“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宜荆荆城市群”有了主角,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重大意义。

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鄂西圈为宜昌和襄樊“双核”带动,并提出了“宜荆荆产业区”的概念。在产业区中,宜昌市重点发展水电、旅游、化工、生物医药、机械、船舶、新材料、商贸、物流等产业,形成区域性交通枢纽;荆州市要提升制造业水平,强化科技、金融、物流、旅游等功能,增强产业在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建成长江中游交通枢纽;荆门市重点发展发展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食品饮料、磷化工、水泥建材、纺织服装等。

以旅游业作为宜荆荆城市群区域产业一体化的突破口,实现宜荆荆地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这为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宜荆荆城市群”实质上是“宜荆荆产业区”的升华版,其内涵比“产业区”要丰富得多。城市群建设要求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市场建设和管理、社会事业发展等各方面均要向一体化推进。宜昌、荆州和荆门约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相互间距离不到100公里,三市之间既有汉宜、襄荆、荆宜三条高速公路相通,又有焦枝、荆沙和正在建设的沿江铁路互联,宜昌荆州之间还有长江黄金水道沟通,“引江济江”工程的开建又使荆州荆门之间有了便捷的水路,宜荆荆电网也已成型,一体化建设条件十分优越。另外,生态环保、市场建设和管理、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也已起步,如建立了宜荆荆城市群媒体联盟、宜荆荆图书馆联盟等组织,举行了宜荆荆文艺精品大会师、寻缘相亲会等活动。

“宜荆荆城市群”建立起来后,首先可以带动“鄂西南地域”的发展。现在沪蓉西高速公路和神(农架)宜(昌)高速公路通车后,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到宜昌仅需2个小时,“3+2”(即宜荆荆加上恩施、神农架)的联动格局凸显。“3+2”的人口、土地面积、经济总量均占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65%以上。可以说,宜荆荆城市群建设好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也就大势已定了。

——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

宜荆荆城市群的建设,将使湖北中部地区落后的状况得到改善。而过去落后的原因之一,主要是荆江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工业化步伐滞后了。与湖北长江经济带相连的皖江经济带,之所以开发得比较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长江安徽段已经形成了城市带,从马鞍山到安庆不足300公里的江段上分布有5座大中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而在湖北长江武汉——宜昌600多公里的江段上,除去两端的城市外,只有荆州属中等规模以上城市。这是因为“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大的投资受洪水威胁不敢落户。98洪水之后,国家花巨资整治长江堤防,特别是三峡工程的竣工,使“水害”变“水利”,彻底解除了荆江水患,武汉——宜昌段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现在宜昌、荆州都在打造“沿江工业走廊”,已经引进“宜昌·深圳工业园”、“荆州·深圳电子工业园”,继续建设一批产业转移承接园区,着力打造沿江产业转移承接带,宜荆荆地区有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化工基地、电子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基地、能源基地、食品医药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冶炼加工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轻工纺织基地,在这一江段“复制”和超越皖江经济带不是梦想。

建设宜荆荆城市群,实际上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中有所体现。该规划要求:“着力构建湖北长江经济带西部城市群,使之成为带动整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的强大引擎。”这个“西部城市群”就是宜荆荆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中,一批中小城市将快速崛起。洪湖市将充分利用战略机遇叠加的优势,以石化设备产业集群、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洪湖岸边是家乡”、乌林温泉等重点旅游项目为依托,到2015年形成较具规模的中等城市;石首市则做大做强精细化工、林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到2015年建成中等城市。监利、公安、江陵等城关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该《规划》还明确要求:“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9%。以武汉为龙头,以黄石、鄂州、黄冈、咸宁为支点的东部城市群,通过开展‘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全省和中部地区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以宜昌、荆州为核心的西部城市群初步形成。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5%。通过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东部、西部两大城市群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打造湖北沿江新型城镇连绵带。”因此,建设宜荆荆城市群是贯彻落实《规划》、打造湖北沿江城镇连绵带的必然要求。如果不建设宜荆荆城市群,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就难以落实到位。

——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意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近些年有不同的学者分别提出过,其外延通常包括湘鄂赣三个MA级的城市群:即半径约150公里武汉都市圈、半径约100公里的长株潭城市群和半径约120公里的南昌都市圈。我认为,这个范围还应根据国家关于“形成全国主体功能区”的要求进行扩大。

党中央、国务院2007年明确要求编制全国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到2020年全国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2010年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列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域”;长江中游地区、中原地区、成渝地区、呼包鄂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等12个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其发展方向是: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可以看出,国家三大优化开发区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现实的三大增长极;而12个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是对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化地区,其中有几个重点开发区域的城市群框架初步形成、具备一体化条件并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大城市群。长江中游地区是唯一地跨三省的重点开发区域,最有希望率先构建一体化的“大城市群”。

在长江中游地区,现有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3+5”城市群、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也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三者正好呈“品”字型分布,是三省经济精华地带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中武汉城市圈最早于2001年底由湖北省社科院提出建议并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采纳,2003年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2006年4月列入中央有关中部崛起文件;2005年初江西提出建设以南昌、赣州、抚州为中心建设3个城市群的设想,2006年12月江西省委采纳江西省社科院建议决定集中精力先行建设“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其基础是昌九城市带)在地理一开始就是相连的,学界早有“武黄九城市群”和“武黄九城镇带”的提法。1997年3月湖南省成立了长株潭一体化(后改称“长株潭城市群”)办公室,2006年11月,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3+5城市群”概念,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都参加进来,其范围大大扩张了,也与武汉城市圈连成一片。

宜昌地处长江中游的起点、荆州占据长江中游江段长度的1/3,没有宜荆荆城市群的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名不符实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因此,建设宜荆荆城市群是湖北贯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关键举措。同时,建设宜荆荆城市群也是提升湖北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地位和实力的应有之议。没有宜荆荆城市群的参与,湖北省仅靠武汉城市圈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国土面积、经济总量等都比湖南“3+5城市群”要小得多,部分指标甚至比环鄱阳湖城市群还低。实际上,“3+5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分别是在长株潭城市群、昌九城市带基础上“扩容”而成的。将宜荆荆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捆绑在一起,也相当于武汉城市圈的“扩容”,这样可以保持湖北城市群总规模在湘鄂赣三省的领先地位,有利于实现中央对湖北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要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秦尊文)

篇三:宜荆荆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意义

宜荆荆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意义

2010-09-20 21:53:45 阅读59

秦尊文(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摘要:开展宜荆荆城市群建设,可以落实宜昌市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并促进地跨湘鄂赣三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形成。]

2010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抓好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同时,逐步形成“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等新的城市群。笔者认为,这一决策正当其时,特别是宜荆荆城市群的发展,对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意义

2001年7月,湖北省社科院《要文摘报》发表《关于宜昌市发展战略定位的建议》一文,提出由于湖北省人多地广、地域上东窄西宽,而省会武汉又偏于鄂东,客观上需要在西部地区有一两个城市当武汉市的“二传手”,建议在发挥武汉这一全省中心城市龙头作用的同时,还要确立“省域副中心城市”。此建议得到省领导批示,并批转给省建设厅和《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承担单位。2002年5月社科院学者明确提出放弃“一特五大”战略(湖北省委省政府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战略:重点发展武汉这一个特大城市,并将荆州、黄石、襄樊、宜昌、十堰5市发展为大城市),集中精力建设一个全省主中心城市武汉,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襄樊。2002年7月以《要文摘报》再次向省领导专文建议,在全省进行“一主两副”布局,实施“省域副中心战略”,得到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的批示和肯定。2003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该《规划》明确将宜昌与襄樊一道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2004年7月,湖北省委八届五次全会要求省域副中心城市“增强实力,完善功能”。2005年12月,湖北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将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纳入全省“十一五”规划建议。2006年1月,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继续明确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并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强铁路、公路、航运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2007年6月,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进一步确立了宜昌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要求进一步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完善城市功能。2008年、2009年、201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

省委省政府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初衷,就是要发挥其对周边的带动作用。早在2003年9月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要求宜昌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周边城镇相对密集、人口与产业较为集中的优势,优化和整合资源,做好大都市区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内城镇合理分工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强有力的群体效应,更好地发挥其对省域西南部地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省域西南部地域,即除宜昌全市以外,还包括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地区的发展。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其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尽管宜昌自身发展较快,但基本没有在“省域”内发挥出整合、辐射、拉动等“副中心”应有的作用,全省“副班长”角色没有正在体现出来。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宜昌与周边市州平级,不太好主动“充大”去“越界”合作;二是省里只给了宜昌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帽子,并没有组织或推动周边与宜昌合作,也没有授权宜昌开展此类工作。

没有“周边”,也就无所谓“中心”。不建设宜荆荆城市群,宜昌就谈不上“省域副中心城市”,仍然只能算是地区性城市。省域副中心是一个省域战略,其影响范围不能仅限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宜荆荆城市群”后,三市包括荆州、荆门从官方到民间反响比较热烈。在省政府的推动下和荆荆两市的响应下,宜昌大可消除顾虑,从狭隘的“行政区域”概念中解放出来,主动“挑大梁”,以大联合促大发展。

只有认真实施宜荆荆城市群战略,宜昌都有稳定的“周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才能真正落实,其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换言之,“宜荆荆城市群”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舞台,“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宜荆荆城市群”有了主角,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二、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重大意义

2008年7月10日,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在恩施州召开的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上,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在讲话中提出了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总体构想。两天后,在湖北旅游发展高层论坛上,省长李鸿忠宣布:在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提升湖北旅游产业层次、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促进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推动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鄂西圈为宜昌和襄樊“双核”带动,还提出了“宜荆荆产业区”的概念。在产业区中,宜昌市重点发展水电、旅游、化工、生物医药、机械、船舶、新材料、商贸、物流等产业,形成区域性交通枢纽;荆州市要提升制造业水平,强化科技、金融、物流、旅游等功能,增强产业在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建成长江中游交通枢纽;荆门市重点发展发展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食品饮料、磷化工、水泥建材、纺织服装等。

以旅游业作为宜荆荆城市群区域产业一体化的突破口,实现宜荆荆地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这为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宜荆荆城市群”实质上是“宜荆荆产业区”的升华版,其内涵比“产业区”要丰富得多。城市群建设要求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市场建设和管理、社会事业发展等各方面均要向一体化推进。宜昌、荆州和荆门约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相互间距离不到100公里,三市之间既有汉宜、襄荆、荆宜三条高速公路相通,又有焦枝、荆沙和正在建设的沿江铁路互联,宜昌荆州之间还有长江黄金水道沟通,“引江济江”工程的开建又使荆州荆门之间有了便捷的水路,宜荆荆电网也已成型,一体化建设条件十分优越。另外,生态环保、市场建设和管理、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也已起步,如建立了宜荆荆城市群媒体联盟、宜荆荆图书馆联盟等组织,举行了宜荆荆文艺精品大会师、寻缘相亲会等活动。

“宜荆荆城市群”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深化和细化,并且比后者更通俗、更具体和更可操作。“宜荆荆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在内涵上也好对接一些,因为都是城市群的概念。当然,如果使用“宜荆荆城市圈”会更好一些。因为“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是一个弹性很大、外延较广的概念,既包括了最低级别、较小空间尺度的“城镇群”(Town Cluster),也包括了较大空间尺度、国内外较为普遍存在的“城市圈”(MD or MA),还包括了极大空间尺度、目前世界上还极少有的“巨大都市带”或“大城市群”(Megalopolis)。

“宜荆荆城市群”建立起来后,首先可以带动“鄂西南地域”的发展。现

荆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沪蓉西高速公路和神(农架)宜(昌)高速公路通车后,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到宜昌仅需2个小时,“3+2”(即宜荆荆加上恩施、神农架)的联动格局凸显。“3+2”的人口、土地面积、经济总量均占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65%以上。可以说,宜荆荆城市群建设好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也就大势已定了。

三、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基础上,2008年12月湖北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省域“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格局初步形成。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同年10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工作会议”,2010年8月初有关部门公布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这标志着“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全面进入实施阶段,也标

志着“两圈一带”协同推进成为湖北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旋律”。宜荆荆城市群建设,对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众所周知,近二十年来湖北也存在“中部塌陷”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荆江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步伐滞后了。而与湖北长江经济带相连的皖江经济带,之所以开发得比较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长江安徽段已经形成了城市带,从马鞍山到安庆不足300公里的江段上分布有5座大中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而在湖北长江武汉——宜昌600多公里的江段上,除去两端的城市外,只有荆州属中等规模以上城市。这是因为“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大的投资受洪水威胁不敢落户。98洪水之后,国家花巨资整治长江堤防,特别是三峡工程的竣工,使“水害”变“水利”,彻底解除了荆江水患,武汉——宜昌段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现在宜昌、荆州已经引进“宜昌·深圳工业园”、“荆州·深圳电子工业园”,继续建设一批产业转移承接园区,着力打造“沿江工业走廊”,宜荆荆地区通过城市群建设,有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化工基地、电子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基地、能源基地、食品医药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冶炼加工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轻工纺织基地,在这一江段“复制”和超越皖江经济带不是梦想。

建设宜荆荆城市群,实际上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中有所体现。该规划要求:“着力构建湖北长江经济带西部城市群,使之成为带动整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的强大引擎。”这个“西部城市群”就是宜荆荆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中,一批中小城市将快速崛起。洪湖市将充分利用战略机遇叠加的优势,以石化设备产业集群、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洪湖岸边是家乡”、乌林温泉等重点旅游项目为依托,到2015年形成较具规模的中等城市;石首市则做大做强精细化工、林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到2020年建成中等城市。监利、公安、江陵等城关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其中监利、公安要力争设市。该《规划》还明确要求:“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9%。以武汉为龙头,以黄石、鄂州、黄冈、咸宁为支点的东部城市群,通过开展?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全省和中部地区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以宜昌、荆州为核心的西部城市群初步形成。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5%。通过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东部、西部两大城市群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打造湖北沿江新型城镇连绵带。”因此,建设宜荆荆城市群是贯彻落实《规划》、打造湖北沿江城镇连绵带的必然要求。如果不建设宜荆荆城市群,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就难以落实到位。

四、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意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近些年有不同的学者分别提出过,其外延通常包括湘鄂赣三个MA级的城市群:即半径约150公里武汉都市圈、半径约100公里的长株潭城市群和半径约120公里的南昌都市圈。我认为,这个范围还应根据国家关于“形成全国主体功能区”的要求进行扩大。

党中央、国务院2007年明确要求编制全国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到2020年全国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2010年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列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域”;长江中游地区、中原地区、成渝地区等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其发展方向是: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可以看出,国家三大优化开发区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现实的三大增长极;而十多个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是对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化地区,其中有几个重点开发区域的城市群框架初步形成、具备一体化条件并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大城市群。长江中游地区是唯一地跨三省的重点开发区域,最有希望率先构建一体化的“大城市群”(Megalopolis)。

在长江中游地区,现有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3+5”城市群、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也称“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三者正好呈“品”字型分布,是三省经济精华地带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中武汉城市圈于2001年底由湖北省社科院提出建议并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采纳,2003年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2006年4

月列入中央有关中部崛起文件;2005年初江西提出建设以南昌、赣州、抚州为中心建设3个城市群的设想,2006年12月江西省委采纳该省社科院建议决定集中精力先行建设“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其基础是昌九城市带)在地理一开始就是相连的,学界早有“武黄九城市群”和“武黄九城镇带”的提法。1997年3月湖南省成立了长株潭一体化(后改称“长株潭城市群”)办公室,2006年11月,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3+5城市群”概念,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都参加进来,其范围大大扩张了,也与武汉城市圈连成一片。

宜昌地处长江中游的起点、荆州占据长江中游江段长度的1/3,没有宜荆荆城市群的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名不符实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因此,建设宜荆荆城市群是湖北贯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关键举措。同时,建设宜荆荆城市群也是提升湖北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地位和实力的应有之议。没有宜荆荆城市群的参与,湖北省仅靠武汉城市圈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国土面积、经济总量等都比湖南“3+5城市群”要小得多,部分指标甚至比环鄱阳湖城市群还低。实际上,“3+5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分别是在长株潭城市群、昌九城市带基础上“扩容”而成的。将宜荆荆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捆绑在一起,也相当于武汉城市圈的“扩容”,这样可以保持湖北城市群总规模在湘鄂赣三省的领先地位,有利于实现中央对湖北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要求。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