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中秋节 > 列表页

赣州的中秋节文化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2  分类: 中秋节 手机版

篇一: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

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

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系统,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地区和国家,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口五千万以上。赣南、粤东、闽西是客人的大本营。赣南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这里的18个县市,除章贡区和信丰嘉定镇以及其它少数居民点的世居居民外,其余均属客方言区。全区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亦即700万以上。

目前学术界关于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和地域虽意见不一,但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却是公认的。正史中的历代移民资料和客家人谱牒中的姓氏源流资料都证明了这一点: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一个从赣南到闽西到粤东再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

赣州的中秋节文化

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来汉族移民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学界一般认为,与客家民系形成有直接渊源关系的历史上的北方汉人南迁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也就是说,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于此,成为第—批“客家先民”。从这时开始至两宋,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为客家民系。从地名普查和田野调查的资料来看,赣南唐宋以来世居的姓氏远远超过闽西和粤东,而且这里保存的客家文化古朴而内容深厚,足以说明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明末清初,赣南由于受满族铁蹄的蹂躏,又继之以凶疫,人口锐减。而此时闽西和粤东由于人口膨胀,加之清初为对付郑成功反清起义,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造成了“闽西人稠地窄,米谷不敷”,粤东“地窄人稠”的局面,人口与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另谋生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回迁至赣南,与世居赣南的客家交错杂居在一起,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从赣南各县市姓氏源流资料来看,河东片唐宋以来世居姓氏较多,尤以宁都、石城为著,河西片明末清初回迁姓氏居多,有的县竟占百分之六、七十。而且,闽粤客家回迁入赣后,又不仅仅局限于赣南地区,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赣南后,再循着北上进至赣中之吉安、赣西之安福、宜春、萍乡、万载及湘之醴陵、浏阳、平江、再北至赣之铜鼓修水等县,大大扩展了客家人的分布区域。因而,赣南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期中同样起着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认识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和丰富内涵,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和内容

什么叫客家文化?概括地说,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和反本

追源的气质。赣闽粤三地的客家文化既有高度的同一性,又有地域的差异性。既然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和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所以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文化事象都应视作客家文化。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现就其要者列举如下:

(一)历史文物遗迹。赣南客家人在开发与建设赣南的历程中,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留存于赣南各地的丰富的历史文物遗迹,便是最好的证明。如宋城赣州,是当时客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客地人文兴盛的标志。通天岩石窟群,赣县田村的唐代宝华寺玉石塔,大余的丫山灵岩寺、嘉祜寺塔,信丰的大圣寺塔,安远的无为塔,石城的宝福寺塔,赣州的慈云寺塔等等唐宋佛教艺术,反映了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赣南佛教文化的发达。明清时期赣南各地普建的风水塔,如赣州玉虹塔、龙风塔、宁都县城的水口塔、兴国的朱华塔、上扰县城水南的南山塔、东山下的卢公塔、营前的龙公塔,瑞金市区的龙珠塔,会昌县城外的龙光宝塔,信丰油山的上乐塔等等,则是明清时期赣南风水文化兴盛的反映。大余梅关古驿道,会昌筠门岭闽粤赣古通道,石城闽粤通衢等,是赣闽粤三地客家血脉相连,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赣州文庙、兴国潋江书院等则是赣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重要历史遗存。

(二)姓氏宗族文化。这主要反映在祠堂的建造和谱籍的发达两个方面。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盛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成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有的姓氏除建有总祠外,还建有分祠、支祠,如宁都县洛口乡南岭村卢氏就有一个总词,四个分祠和两个支祠;上犹县营前镇黄氏除有总祠外,还建有四个分祠。赣南各地现存明清时期的祠堂不少,如赣县夏府村的戚氏宗祠,宁都洛口乡灵村的丘氏宗祠,南康凤岗的董氏祠堂等等便是代表。这些祠堂不仅规模宏伟,建筑风格别致,而且深函文化内蕴,是我们研究古代家族文化的最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谱牒资料则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据。客家人的谱籍经“十年浩劫”,虽多有毁失,但因客家人对族谱、家谱敬若神明,千方百计加以保护、珍藏,故至今留存于民间的老族谱、家谱亦不少。如1980—1984年赣南各县市在进行地名普查和编辑地名志的过程中,就发现和查考了不少谱牒资料,其中尤以宁都为甚,共查考了族谱、家谱、草谱等1100多种。当然还有一些没有被发现的。从这些谱籍资料中,我们得以考见赣南(特别是宁都、石城等县)是保留唐宋以来世居姓氏最多的地区之一,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正因为如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赣南寻根问祖或探源追流。因而,客家人的谱籍也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珍视。

(三)方言文化。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南客家话跟闽西和粤东客家话相比,则更能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因为,第一,赣南是赣方言和客方言的交汇点,因此,从赣南客方言中更容易考见客赣方言的联系和差别。第二,赣南的客家方言既古敦,又呈同一的多样性。说它古敦,是因为这里唐宋以来的世居客家姓氏较多,因此方言中保留中原古韵的成份就较多。说它呈同一的多样性,是因为明末清初粤东、闽西的客家人又大量回迁赣南,使赣南的客家方言不象粤东、闽西那样统一,而是同中有异,县与县之间不一样,甚至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显出差异。因而,赣南的客家方言也就更具研究价值。

(四)民居文化。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

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于一般游客为之陶醉。赣南的客家围层,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三县全境;信丰、安远两县的南部以及寻乌的个别地方,总数约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不同的风格。有的研究者指出,土楼和围龙屋均是由围屋演化发展而来的,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则赣南客家围屋作为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价值就更大了。

此外,遍布赣南各地的“上三下三”、“九井十八厅”等府第式民居也很有特色。如赣县白鹭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吸引了许多中外旅游者和文化人前往参观和考察。

(五)饮食文化。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如过去广大乡村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酿有醇美的糯米酒;一入冬月,便腌制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平时招待贵客用酒娘蛋、擂茶;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八个大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扎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各地风味小吃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勺子米果、薯粉饺子;特色食品则有丁香李、酸枣糕、甘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具有浓烈的原汁性和乡土味,有些莱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如何进一步弘扬其传统特色,开发出系列客家名优食品,这是振兴地方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

(六)民俗文化。客家民风淳朴,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敦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姐”等活动。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还有一些其它汉族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这里仅举两例,以见一斑。

“九狮拜象”。这是流传于上犹营前一带的大型春节民俗表演。它以造型艺术为主要特征。其造型为9头狮子,1条蛇龙,1头大象,1匹麒麟。龙;象、麒麟均为一色;狮子大小、色彩、形象各异。其色彩有红、黄、青、蓝、白等,形象有猪头狮、狗头狮、牛头狮、猫头狮、蚕狮、猴面狮等。狮、象、龙均制作得极为形象生动。表演时,锣鼓、唢呐、鞭炮齐鸣,九头狮子摇头晃尾,相互逗趣:蛇龙来往穿梭,腾云驾雾;麟麟伸颈缩腰,瞻前顾后;大象则甩动着长长的鼻子,接受龙狮麒麟的朝拜。各种灯彩栩栩如生,整个场面壮观热烈。据当地人介绍,“九狮拜象”最初的形式为“龙狮舞”,含有驱邪和庆丰收的寓意。发展成“九狮拜象”以后,其寓意就更深刻了,它既隐喻着新年伊始,“万象回春、九州同乐,共庆太平”的喜庆情景,又寄寓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过去营前地区客家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本姓中没有人做过皇帝或丞相的,不准扎象。于是,有的姓氏就借“九狮拜象”来炫耀宗族的兴旺发达,人才辈出。一些姓氏的族长、宗长或长辈,也往往借此鼓励后辈发愤读书,以成大器。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九狮拜象”这一形式本身的不断完善,它除能满足俗民们的上述心理外,吉庆和娱乐的功能大大增加,以至最后发展成一种大型的民间灯舞表演形式而被载入史册和搬上屏幕。”

竹篙火龙节。这是宁都县北部洛口乡南岭村八月中秋节期间的一项大型民俗表演。这项活动于八月初一日拉开序幕,至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达到高潮,次日凌晨结束,前后历时半个多月。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祭祀火龙神。相传火龙神为两兄弟,弟弟为火虎,哥

哥为火龙,统称之为火龙神。它们曾驱除了瘟神,保护了南岭百姓的平安,因而受到南岭百姓世世代代的崇拜;不但为它们建了“火龙神庙”,长年祀奉,而且于每年中秋节期间,都要举行隆重的禳神活动。

禳神分两阶段进行。前一阶段禳火虎。从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日,每天晚上有七支由儿童组成的“火虎”队(每队七人),他们每人手持—个毛竹编制的半圆形虎头,每个虎头上插着数十根点燃着的香,分别到各个村民小组的每一户人家送吉祥。在这期间,各个村民小组要赶制竹篙火龙。竹篙火龙是一根长约3丈,围约1尺的巨长毛竹,毛竹的上半段横扎着一层层的竹片,每层竹片上又扎着许许多多的火把,这些火把全用山茶油、菜油等浸泡过,易以燃烧,扎好后的毛竹成飞龙状。八月十五日晚上,禳神进入第二阶段,亦即禳火龙阶段。晚8时左右,由8个村民小组组建的7支火龙队依次来到火龙庙前的大坪上,他们将每根竹篙点燃,再将它们高高举起,共七七四十九根竹篙火龙,把天空映得如同白昼。劲风吹动着火苗,犹如四十九条窜动着的巨大火龙在与妖邪搏斗,100多年前的历史,仿佛在这一瞬间得到重现。然后,按照抽签结果规定顺序,各支火龙队依次绕着村子游神。走在队伍前面的是由七名儿童组成的“火虎”队,它们生龙活虎,天真烂漫。火龙队伍的后面则是乐队,他们敲锣击钹吹唢呐,金乐齐鸣,和着不停的鞭爆声,使得气氛既庄重,又热烈。火龙队伍快步前进,他们所到之处,带来一片光明。晚上观看火龙节者人山人海,除本村男女老少外,尚有来自方圆十几里的邻村邻乡人。人们兴高采烈,整个南岭沉浸在一片忘我的热烈气氛之中。如此盛大的民俗活动,我们还可举出许多,限于篇幅,在此不—一累述。这些都是赣南民俗文化中的“大特产”,无论就学术研究抑或发展旅游业而言,都极具开发的价值。

(七)风水文化。”风水术,又称堪舆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的择吉避凶的术数。客家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仍至于修桥筑路等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堪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哀。

风水术是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的。从客家地区风水术士们世代相传的口碑资料中,我们知道,将风水术带入客家地区的主要是杨筠松。关于杨筠松其人其事,《唐书》无传,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其名氏,《宋史、艺文志》则称为杨救贫,亦不详其始末,惟术家口耳相传和方志的零星记载。如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二十六“方伎志”云:“杨益,字筠松,窦州人,官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益窃秘书中禁术,与仆都监自长安奔虔化怀德乡,爱其山水,遂居焉。以其术授曾文迪、刘广东(应为刘江东——笔者)诸徒,世称救贫仙人。卒葬雩都寒信峡药口坝,今呼为杨公坝。著有《青囊》、《疑龙撼龙》、《穴法》、《倒杖》诸书传世。”类似的记载还见于《江西通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籍中。由上述资料可知,杨筠松属唐末避乱南迁的客家先民。他由长安来到赣南以后,便在这里居住下来,寻龙追脉,从事风水术的实践活动,并授徒传术。他继承和发展了风水术中的形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派(实际上是赣南派)。他的主要弟子有曾文山、刘江东,二人均为今于都县人。自从杨筠松在赣南授业传徒之后,风水术土就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了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

两宋时期,赣南风水术大盛,名流辈出,如廖埚、谢世南、赖文俊、刘潜、傅伯通、邹宽等人便是。这些风水术士不仅在本地看风水,而且声名远播,甚至闻达于朝廷,奉诏为朝廷看风水。

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形势派风水术向福建传播,并从中衍生出一个新的流派——理法派。随后,风水术进一步往粤东粤北等地传播。至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并随着客家人的漂洋过海而根植于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风水观念则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浸透于客家人心灵之中。

由上可知,江西形势派风水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客家人的历史紧密相关;赣南是形势派风水术的发源地和风水文化的宝藏地。正因为这样,近年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外风水旅游凤光团来此参观考察。所以,对赣南的风水文化进行研究和开发也是颇有现实意义的。

(八)民间文艺

客家山歌。客家人爱唱山歌,一曲美妙动听的客家山歌,会激起海外客家赤子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情思。客家山歌,赣南、闽西、粤东各有特色。但最具文化内涵的要数兴国山歌。兴国山歌是随着客家先民的迁入赣南山区而产生的,它萌芽唐末,至宋代,因深受唐宋诗词的影响而趋于成熟,并广为流传。她既保留了古朴的中原音韵,又颇具浓郁的赣南客家情趣。随着客家民系的向赣南西南、闽西南及粤东粤北的发展,客家山歌也流传到更为广大的地区。客家山歌在流传过程中自然会带上浓厚的地方色彩,但从本质上说,都是兴国山歌的演变与发展。

赣南采茶戏。据传说,采茶戏萌芽很早。采茶戏戏班里供奉的田师父,是唐明皇时的宫廷乐师,因和歌女产生爱情,触犯宫禁,相偕逃出宫廷,流落到安远九龙山种茶为生,农事之余,教农民唱茶歌,玩茶灯,并编成了《九龙山摘茶》这出戏。当然,采茶戏不可能是某个人发明的。—般认为,采茶戏于明代中叶开始流行于民间,它是由安远、于都、赣县、信丰、石城等地的茶歌、马灯、龙灯、摆字灯等民间歌舞与粤东采茶灯结合发展而成的。它以载歌载舞见长,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过去,采茶戏是用客家话演唱的,建国以后,随着民间戏班进城,发展成正规的采茶戏团,方改用赣州话演唱。今天,为了弘扬客家文化,采茶戏应返朴归真,改回用客家话演唱,才能使她根植于民众之中,从而更具有生命力。

赣南的客家文化渊远流长,其内容远远不止这些,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列举。研究、开发和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以造福于赣南人民,是历史赋于我们的光荣使命。

三、关于赣南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展赣南客家文化的研究,目的在于利用客家文化的积极面来为本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因此,客家文化是一种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呢?浅见以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如何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也就是说使其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这涉及到方方面面,应该是一种政府行为,由政府来协调组织。因此,首先领导应该重视。我市已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的“赣南客家联谊会”,说明领导对此项工作已给予相当地重视。但根据梅州和闽西的经验,人大、政协、外办等部门亦宜在联谊会中担负—些实质性的工作。

篇二:赣南客家文化论文

赣南客家文化论文

机械072 胡翔

学号:20071343

赣南客家文化

赣州由章,贡合流而得名!赣州城屹立于章贡合流的赣江源头,是千里赣江第一城!

赣南——世界钨都,稀土王国,脐橙之乡,客家摇篮!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有现代的摩登时尚!来到赣州求学,生活中的好多细节都夹杂着客家文化。记得大一来时和同学们去外面聚餐让我第一次知道了赣州小炒鱼。随着时间的过去,慢慢的发现小炒鱼原来还有个很有趣的由来!再后来发现原来很多菜名,地名背后都有一些典故!

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 了畲、瑶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

客家人在开发与建设家园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留存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各地丰富的历史文物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明。

客家人佛、道、儒三教都信,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及族谱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盛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有的姓氏除建有总祠外,还建有分祠、支祠。各地现存明清时期的祠堂不少,不仅规模宏伟,建筑风格别致,而且文化内蕴深厚,是我们研究古代家庭文化的最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谱籍资料则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据。客家人的谱籍经“十年浩劫”,虽多有遗失,但因客家人对族谱爱护有加,保存不少。正因为如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和专家学者归来寻根问祖或探源追流。因而,客家人 的谱籍也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珍视。

先说说客家方言!

中国方言有7种:北方方言(官话)、楚方言、湘、赣、闽南方言、广东白话、客家方言等。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

“活化石”。在解放前,赣州郊区农民使用的语言和赣南各地一样,属于客家话,而城内居民使用的语言则属于西南官话!

再来说说客家建筑!

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一般游客为之陶醉。客家围屋多为圆形的土楼,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现存最完善的围屋是关西围屋。对于它的由来也有一个漫长的故事!据传说,一个个圆形土楼曾被美国卫星跟踪多时,误为核反应堆,一时吓坏了大洋彼岸之人。

在饮食文化方面也有她的独到之处!

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特点是麻麻达达、糊糊借借、咸咸辣辣。过去广大乡村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酿有醇美的糯米酒。一入冬月,便腌制板鸭、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来时招待贵客用酒娘蛋、擂茶;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作个在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地方风味小吃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薯粉饺子等冬。特色食品则有丁香李、酸枣糕、生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客家菜的特点是肥、咸、烧。

赣南民俗文化更有她的独一无二!

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敬月光”等活动。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一些其它汉施行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另外民间文艺也很丰富,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

在风水文化中赣南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风水术,又称勘舆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的择吉避凶的风俗。客家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仍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

风水术是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的。从客家地区风水术士们世代相传的口啤资料中,我们知道,将风水术带入客家地区的主要是杨筠松。杨筠松又名杨救贫,属唐末避乱南迁的客家先民。他由长安来到客家地区,寻龙追脉,从事风水术的实践活动,并授徒传术。风水术就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了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形势派风水术向福建传播,并从中衍生出一个新的流派――理法派。随后,风水术进一步往粤东粤北等地传播。至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并随着客家人的漂洋过海而根植于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风水观念则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浸透于客家人心灵之中。

在赣南,还有好多以名人的名字命名的地名。这一个个地名见证了赣南客家的发展。同时这些地名也是赣南客家历史文化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在赣州城内也有好多这样的地名,当你漫步在赣州城某条小路上时,也许几百年前古人也曾经在此留足!

篇三:江西风俗

江西风俗

采茶戏

采茶戏是江西地方小戏的总称,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恢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解放以后,江西各路采茶戏经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茶童戏主》,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孙成打酒》,抚州采茶戏《秧》等,曾在全国性地方戏汇演中获奖并拍成电影上映。

江西方言

汉语目前可分为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湘、赣、闽、粤方言和客家方言。江西大部分地区通行赣方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南昌话和抚州话。赣方言的语音特点是一般没有浊音,因而赣方言许多词语的读音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甚至会发生歧义。赣方言的词汇特点是保留

了许多古代词汇,被汉语史专家称为古代汉语词汇的“活化石”。如南昌、抚州话称“白天”为“日上”,称“谈话”为“话事”,称“多少”为“几多”,称“脏”为“腌臜”等等。

赣剧

赣剧是江西传统的地方代表性剧种,源于元末明初我国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迄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弋阳腔发源于江西弋阳县,亦称“高腔”,曲调高亢激越,粗犷奔放,所演剧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连台戏为主,加之它善于“错用乡语”,即能入乡随俗,故在明代便风行全国,并由此产生出很多不同的流派如青阳腔、义乌腔、徽州腔、京腔等。清代以来,赣剧在弋阳腔的基础上,吸取了昆腔等诸腔,在艺术表演方面,注重程式化的同时,仍保持了接近生活、细腻逼真的特点,传统剧目,包括联本戏和折子戏,共有三百多种。新中国成立以后,赣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除赣东北各县专业剧团外,南昌还成立了由周恩来总理题名的“江西赣剧团”,该团的传统剧目

《珍珠衫》、《还魂记》曾被拍成舞台艺术影片在全国上映。

波阳节节高

节节高”由学龄前儿童扮演群众喜爱的历史或小说人物,每8人为一节,组成三百多节,称“节节高”。表演时,庞大的队伍或川流不息,或排列阵式,或组成造型,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金阁老龙灯

进贤李家渡一带百姓为纪念神话传说造福于此地的金阁老龙而扎制的巨形彩灯,用木、竹、藤、稻草、丝绸、金属等为原料。龙身长百余米,上置数百个花盆、花篮及农产品模型,龙头高数米,长数米、上挂宫灯、花篮灯、八宝灯、鲤鱼灯及包公、孔明、穆桂英等人物造型。须几十上百人扛在肩上游动,使整条“金阁老龙”上下起伏,左右蜿蜒,周身熠熠闪光,大有倒海翻江之势。

江西老表

“江西老表”的称谓源于朱元璋在赣遇难获救,报答恩情之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在平定江西时曾在康山负伤后被百姓救护,为感激江西百姓的搭救之恩,朱元璋许诺若得天下,江西人遇事可以“老表”名义直接找他。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有一年,江西大旱,便选出代表去南京以“老表”名义进见皇帝,要求减免赋税,朱元璋为笼络天下,果然下令减免了税收。从此,江西人乐于自称、亦被别人称作“江西老表”。

江西山歌

江西山歌以赣南客家歌为代表,尤以兴国山歌著名。据《赣州府志》记载:赣南客家山歌起源于伐木客,伐木工人边伐木边唱歌,山鸣谷应,引起樵夫、农民的唱和。

客家山歌的特点是,运用比兴、夸张、拟人、反衬、谐音、重叠等多种手法,触景生情,因事起兴、即兴而歌。内容根据需要,可长可短;音调因情而异,或慷慨激昂、或委婉低回;表现形式有对花、猜花、锁歌、盘歌、捡脚跟、丢观音、绣褡裢等。唱腔开头是一声独具韵味的“吱呀嘞“,接着是一句或两句歌头,定下一首山歌的内容和韵脚,结束句前有句呼应声“心肝哥”或“心肝妹”等衬词,它使山歌有亲切感,同时也预示了结束句的到来,形成赣南客家山歌独一无二的风格。 客家姑娘小伙子常常以歌代话,相互叙说衷肠,结交知己。每逢节日、山歌会、婚嫁等喜庆场合,客家男女老少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智慧和祝愿,直唱得山舞水笑如痴如醉,客家山歌无歌不传情,无情不成歌。

鄱阳鱼灯

鄱阳湖的渔民们将各种鱼类彩灯顺序排列,头灯为鳌鱼。其次为春鲢、夏鲤、秋鲑、冬鳊,象征四季太平,接着还有其他鱼类灯,最后是风稍尾鱼灯。各种鱼灯色彩缤纷,相互辉映,使水乡泽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汉族

汉族形成历史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

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

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