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
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鉴定 > 自我评价 > 列表页

传统文化自我评价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13  分类: 自我评价 手机版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实现

--采访张岱年先生

许金声

许金声: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哪些有关"自我实现"的思想?

张岱年:"自我实现"是翻译名词,在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思想。从孔子讲起吧,孔子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都有实现仁德的要求。所以他讲:"为仁由已,岂由人乎哉?"。实际上这个"仁"就是一种内在的要求,"仁"的实现也就是一种自我实现。但孔子讲得很不明确。到孟子就比较明确了。孟子也是讲性善论的。人善性。扩充这个善性就是自我实现。孟子提出"践形"的概念。"践形"就是实现形体中有可能性,把形体中所有可能性都有动发展起来。这叫做"践形"。"践形"这个概念和"自我实现"比较接近,只人有圣人才能够践形,能够实现他自己所有的可能性。到了《中庸》,讲得也比较明确。《中庸》讲"尽性"孟子讲"尽心"。《中庸》讲圣人能"尽已之性"。把自己的性尽量认识。尽量发展。然后能"尽入之性"以及"尽己之性"。"尽已之性"。就是自我实现,把自已心理中的善良本性都实现出来,这就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总是肯定本性中有善良的方面。要是本性中都是不善良的东西那么实现起来就没有意义了。荀子跟孟子不一样,他讲"性恶",所谓"化性"就是要改变本性,他强调实现自己的主观动性。以后来的宋儒,周敦颐讲"诚",他认为"诚"是圣人的本性,"诚"就是纯粹的善。把本性尽量地实现出来就是"诚",这是周敦颐的思想。再后的是程朱学派。陆王学派,都是讲要尽量发挥圣人本来的善性,也可以说是有"自我实现"的含义,这一点陆王学派特别强调,陆九渊认为人都有一个本心,一种善良尽量发挥出来,这也就是圣人,后来王守仁(王阳明)也讲这个意思。在《答罗整庵少宰》中,他说:一句话,要看一句话正确不正确,如果不正确,就是孔子说的我也不能听;如果正确,就是一个普通人说的,我也要同意。王学尽管有观唯心主义倾,但他强调独立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历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之后特别强调"尽性","践形"有仁个人,一个王夫之(王船山),一个是颜元。王夫之认为人生下来就包含许多可能性,自己反省把自己可能性尽量发挥出来,这就"尽性"。"践形"颜元讲的特别明确,他说"心"会思想,"手"会写字,还会做许多事情,足会走路。这都有是自然的本性,作为一个人就是把这些本性和身体各部的机能,都正常发挥出来,这才是圣人境界,把不仅讲思想方面,心理方面,也讲手足都有它本来的机能,应该尽量发挥,他反对宋儒光讲读书,坐在哪里不动,把手足本来的作用都取消了,那不行。应让手足发挥它本它的机能,颜元会武术。他多方面有健全的发展,关于自我实

现,过去的思想家讲得不明确,到了王夫之。颜元就比较明确了,

许金声:你对马斯洛的心理学有什么看法?

张岱年:我对马斯洛的心理学还没有什么仔细研究,但我认为马斯洛确实是心理学中有价值的重要学派。他批评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讲人和动物相同的部分,还有弗洛伊德心理学主要讲变态的人的心理,他主张重点研究健康人的心理,这是非常重要,深刻。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研究没有病的健康人的心理,才能对人类价值作出贡献,马斯洛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的一个大进步,它在许多方面确实超过了那些传统的心理学派。他的贡献很大。

许金声:马斯洛描述的自我实现的人与圣人的境界有什么区别?

张岱年:中国古代圣人主要是从道德角度讲的,对别的方面也重视,可是不够。自我实现有道德方面,但不限于道德方面。"知、情、意"都应当有。马斯洛讲的自我实现是比较全面的。

许金声:你觉得研究"自我实现"有什么现实意义?

张岱年:实现现代化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马斯洛的心理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这方面都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人,了解如何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当然,研究自我实现不能抽象地谈,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我实现为的是中国实现代化,为的是中国文明的复兴,而不是为了一已私利。如果仅仅为了自己的名利的所谓的"自我实现"。即使能够"实现",这种"自我实现"有不可能是充分的、彻底的,甚至还可能是有害的。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经张岱年先生审阅。原发表于1988年《光明日报》)

篇二: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2014-12-22 04:3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光明日报·光明讲坛】

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演讲人:张岂之 ■地点:清华大学近春园 ■时间:2014年12月张岂之,出生于1927年,江苏南通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及学术领导经验,主持过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苑洁/摄)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曾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过程中,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俱进的;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的原则。

我体会,上面三点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我想对此做一些阐释,供朋友们参考。

不同学派的“相反而相成”

春秋(前770至前476年)战国(前475至前221年)这50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剧变的时期,从血缘宗法社会向统一的传统社会的发展时期。当时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诸子学”,有阴阳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兵家、杂家、小说家。各个学派的思想相互争辩,又相互

借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东汉时代

传统文化自我评价

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不同的思想学派“相反而相成”。

举一例来看: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主张“天而不人”,要人们向大自然回归。儒家荀子批评这个主张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儒家认为,仁义道德是天地万物的普遍法则。道家批评说,儒家这个观点狂妄无知。庄子举例说,毛嫱、西施是人见人爱的美女,但鸟类看了都会高飞而去,鱼儿见了会沉溺水底,可见人的审美标准不能为鸟类鱼类认同;又如人喜欢住在华美的屋子里,泥鳅却要生活在污泥里,而猿猴却喜欢栖身于树林中,可见人们居住需求不能为动物界认同。如此类推,怎么能说仁义道德是天地万物的普遍法则呢?

可见道家和儒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儒家也看到道家在“天道”探索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认识到在知人时不可不知天,因而也从理论上努力为儒家学说提出自己的“天道”依据;在这方面,子思、孟子取得了很大成就。而道家在批评儒家夸大“人”的作用的同时,也意识到儒家的理论成就,在战国中晚期,道家的后学、即秦汉之际的道家,就试图调和道家自然天道观与儒家道德教化的矛盾,吸取儒家关于人的认识学说的某些成果,如《吕氏春秋》一书就体现了融汇儒、道思想的特色。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相反而相成”,有了长远的生命力。

讲到这里,有必要介绍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春秋时期,“和”与“同”的区分是很清楚的。晏子曾对齐景公说,“和”就像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高低、长短、徐疾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组成一首完整和谐的乐曲。

孔子丰富了“和”与“同”的概念。他的论点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说,君子以“和”为准则,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独立思考,加以判断。

“和”不是争,而是在相互影响中使事物得到发展。“百家争鸣”是“和而不同”的具体表现,包含有百家相助相长的内容。

现举一例。中国古代出现了完整的关于“大同”社会的理想,见于《礼记·礼运篇》,这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的著作,其中关于“大同”社会有一段具体的描述:

“大同”社会以“天下为公”为最高准绳,不同于“天下为家”的社会。在“大同”社会中,社会财富不是私人所藏有的,而是为大家所共同享有的。在“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要为全体利益而劳动。

在“大同”社会中,育幼、养老都有很好的安排,能劳动的人从事劳动,而失去劳动条件的人,由集体供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疾废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在“大同”社会中,大家相爱,没有权谋欺诈和盗贼掠夺,和平地生活而没有战争(“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在“大同”社会中,公共事务由大家来办理,在分工上可以选出人们信赖的人担任必要的工作(“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篇》还说,在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时期,并非“大同”,乃是“小康”时代,由小康才能进入大同。

这样的“大同”理想,不但继承了早期儒家思想,而且在不少地方也继承了墨家思想,例如“选贤举能”和“尚贤”原则相似;“老有所终”一段又相似于

《墨子·兼爱》中的一节,甚至“大同”这一名称也可能从墨家所说“尚同”沿袭而来。同时,《礼记·礼运篇》有些地方也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如称“大同”世界为“大道之行”,而“大道”则是道家的术语。可以说,“大同”理想主要源于儒家,同时也吸取了墨家和道家的某些思想,而非一家之专利,是“和而不同”文化观的体现。正因为有这种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生生不息,连绵不断。

儒学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学说

儒学和中国历史上其他思想学说都是与时俱进的,也有些学说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未能传承下来,如墨家。还有的已融合于其他思想,如阴阳家。这里我以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为例来做具体的阐释。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期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创立的学派称为儒学或儒家。何谓“儒”?商代,“儒”是对主持祭祀人员的称谓。春秋时期,儒成为以传统礼仪知识谋生的人。孔子是一位学问渊博、道德高尚的儒。他精通“六艺”即诗、书、礼、乐、射(射箭)、御(驾车)。又研究整理了西周时期的重要文献:《诗》《书》《礼》《乐》《周易》和《春秋》。后因《乐经》佚失,称为《五经》。

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西周以来的旧礼制难以继续维持下去,对此孔子在感情上并不认同,但是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办起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是贵族或平民,也不论出身何处,都可以到他的私学来学习。由此可见,孔子选定了一条路,就是用教育和文化去改造社会的道路。

孔子逝世后,弟子门人将其言论加以整理、订正,编纂成书称为《论语》,它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在思想上,孔子有三个重要的理念,即:1.

“道”:人生目标、理想,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君子忧道不忧贫”等;2.“仁”,即爱人,由亲亲扩展到爱大众,进一步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孔子的核心理念。3.礼与乐,孔子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西汉时期大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将孔子列为“世家”,对孔子身世做了详细记载,写了赞语:“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至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还写了孔子弟子们的列传。

战国时儒学分为八派,其中有两派影响最大:一是子思、孟子学派;一是荀子学派。

孟子主张治国者应实行“仁政”,具体说,就是农民要有一定的财产权,征税要有限度,使农民生活改善。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还从哲学理论的高度论述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与生俱来的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经过后天的学习,将这些人性中的潜质加以发扬,形成君子必须具有的仁、义、礼、智四性。在孟子看来,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操行,即道德自觉,而其他动物没有。孟子还提出“大丈夫”的概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身处富贵温柔之乡,不能丧失志向,身处贫贱困苦之地,不能改变人格;身处强暴威胁之时,不能丢掉气节,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宝贵财富。战国末年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吸收法家的若干思想,主张德治与法治二者相结合,这影响了后来中国封建社会中治国理政的思想。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第一课 绪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什么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特色。

3、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

4、知道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

多媒体要点板书、同内容相关的图示,讨论。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

一、什么是文化

现代汉语的“文化”一词,是一系列欧洲语言中相应词语的直接翻译,而这些词都派生于culture这个拉丁词。实际上,“文化”就是culture的汉语表述。它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词,同古代汉语中的“文”和“化”两个词没有直接联系。

我国古代将“文”与“化”联系起来,首见于《易·贲(bēn)·彖(tuān)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以“文”来教化天下。“文”与“化”组合成“文化”一词,现代辞书一般分广义和狭义来释其含义:

一为文治与教化。

二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具有的书本知识。

三指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本书所涉及的“文化”,主要指这一种,即精神财富的文化。

二、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国”,不仅指今天地理版图的中国,也包括历史上的中国,以及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其它地域。传统是什么?古代指帝王的事业或者学说的世代相传。《后汉书·东夷传》:“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南朝梁沈约《立太子恩诏》:“守器传统,于斯为重。” 这是指传承帝王的事业。春秋末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战国时的孟子、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往后汉董仲舒、唐韩愈、宋朱熹等代代相传,这是学说的传承。现代的“传统”,则指世代相传的具有特色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等等。传统文化的“传统”,属于此类。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这个问题,针对其中物质的部分很好理解。因为凡是古物,时代已经久远,保存下来不容易,所以都成了古董,当时可能不是精华,然而时间使它成为了精华。一座庙宇早已废弃,只留下残垣断瓦,有的甚至只是蛛丝马迹的记载,现在搞旅游开发也要把它恢复起来吸引游客,搞活经济。你修一栋普通的房子,没有人肯花钱来看,如果你修一栋据说是唐代某诗人、宋代某学者曾经住过的房子,就可以卖门票啦。很多人去过凤凰,买票进过沈从文先生的房子,进去看什么?当然是看文化,感受文化。

任何物质的东西,一旦集中体现了某种文化的精神,其价值就无与伦比。

当然,我们要讲的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是属于精神财富方面的,相对物质方面来讲,有些精华糟粕之间界限不是那么清楚,其价值也不是具体值多少钱能够衡量,这首先就需要我们去分辨。仅就儒家文化精华来讲,就包括对生生不息的渴望、对生存乐趣的演绎、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亲和、对友谊的追求、对亲情的眷恋、对道义的持守、对信息文化手段的运用、对智慧和知识的尊重等等。除此,还有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兵家文化和佛教、道教文化等等思想体系中的精华部分。这些精华渗透到我们的血液、我们的灵魂,其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这是前人的思想成果,值得我们十分珍视。

传统文化中也存在许多糟粕或不合时宜的成分。

其中突出的就是奴性文化,其实质就是人身依附,它是以牺牲个性的发展和张扬而换取的苟且偷生。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和家庭。在上级面前,下级往往没有尊严;在老师面前,学生没有独立见解;在父母面前,子女没有发言权。这种奴性文化的社会代价,主要是专制的社会管理,以及民族创新精神的萎缩甚至磨灭。

因此,我们要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促进改革开放有益的部分,对促进我们自身的健康人格培养有益的部分,对提高人们的现代生活质量有益的部分,我们都要继承和发扬,争取做一个遵纪守法、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且个人心理健康的合格公民。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特色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征,而且相互交融和渗透。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从而也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同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意识方面具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

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和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而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自从先秦诸子开启了中华民族智慧之门,往后各个时代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大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对传统进行了开拓和创新。由此可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变的过程。

二、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

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加丰富多姿,其成就和影响,举世罕见。中国历史上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整体性。只有在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各个门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事实上,整体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三、中国传统文化吐故纳新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吐故纳新、自我完善的过程。我国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大多数时间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政治结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又曾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例如意识形态方面,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并激励我们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

一、从“三个代表”的提出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

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知识经济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科技领域革命性的突破层出不穷。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机遇和挑战并存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也出现了新的情况,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时代的发展向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就是从正面对此给予了明确地回答。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党的80年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趋势和特征认真分析研究、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担负的使命,和对执政党的性质与宗旨进一步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其中“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的姿态、“执政为民”的号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中以民为本、与时俱进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宣言书,同时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指针。

二、怎样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现代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体是儒家文化,但是也不排除诸如道、法、兵、佛等其他各家学说当中有价值的成分。怎样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待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目前各位专家有不同见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向世陵认为: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其它文化具有开放性。

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

《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精神需求。

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同西方文明完全不同的特质。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于一个“和”,而西方文明刚好相反,在于一个“争”。

西方文明强调突出个人,强调物质财富,而强调突出个人,务求一枝独秀,必然导致人与人的争斗;强调物质财富,追逐奢侈豪华,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争斗。对于这种“争”的哲学,其利弊可以用14个字来概括:获显利而伏隐患,得近利而播远忧。正是这种“显利”和“近利”的驱动,包含“争”的特质的西方文明得以盛行于世。经过三百多年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年所

伏的“隐患”渐渐显化为“明患”,历年所播的“远忧”渐渐进逼为“近忧”,于是造成了目前这种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以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可以断言,只要人类依旧热衷于争斗,人类就绝不可能从危机的泥潭中解脱。而要想彻底化争斗为和解,就必须高扬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和”的精义。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这同时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夕阳文化,而是生机不竭的朝阳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与现代社会生活

根据时代的需要,综合创新传统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综合和开拓、创造和更新。中国历史文化有着优良传统,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传统。此外,还有“以德治国、修身为乐”的重德精神;“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等等。所有这些,经过改造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两种错误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全盘西化;另一种是文化保守主义,把传统文化说成至善至美,而西方文化则一钱不值。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第四节 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继承传统,深化改革。

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化改革、进一步开放的历史性大转折时期,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进行如此深刻的转向市场经济和调整结构的巨大变革,这是人类史上从未遇到过的重大课题。人们的利益关系面临新的调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各种思想异常活跃,同时,对外我们还长期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剔除糟粕,汲取精华。

对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要十分珍惜、爱护,并不断地发扬光大。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反映活生生的当代生活,并给现实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耕小生产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而发展起来的,不可避免地带来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因此,对传统文化不能毫无批判的兼收并蓄,必须进行认真的清理。

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既要广收博采、熔铸万物,又必须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这是一个十分有针对性的警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竞争日趋激烈。文化领域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文化产品的市场覆盖上,更表现在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上。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活力;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吐故纳新,就能使民族文化之树常青。

目前,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一是为了掌握知识,二是要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就是说,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新世纪知识分子。《中国青年报》2004年11月12日报道,当年7月,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招聘了20名大学本科生。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随后4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这20名大学生都被陆续解聘或开除了。据公司反映,他们被解聘或开除的理由不是业务不行,而是自身思想

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严重缺陷。

有专业人士指出,大学生在求职时,要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修养和学识二者缺一不可。学识是从小学到大学逐步积累起来的,修养理应也是如此。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的形成却往往不是如此,而是走下坡路,年龄越大品德越差。例如,小时侯父母亲或者老师教导我们,要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要尊老爱幼,对人有礼貌;要谦虚谨慎,有错就改等等。这些我们小时侯或许都做得到的事情,上大学后却慢慢忘记了,做不到了。更可悲的是,明明是自己错了,却不以为是错,这就是是非标准混淆了,思想意识变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大多是面对现实人生,讲做人的道理,大学生必须上好这一课,使自己从思想上真正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思考题:

1、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庆典暨“孔子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拉动不同民族、国家去遵循同一经贸规则,参加经济全球和科技全球以及金融等领域大循环,形成全球统一的大市场以促进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可消弭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个性,丧失自我发展的内涵支撑。特别是会引发单一文化的危险性。所以我们要注意在经济全球化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避免强势经济对弱势经济的文化侵吞。关于这个方面的问题,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还是最近在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都强调‘越是加速经济全球化,越要重视和促进文化多元化’,这一看法已被国际社会所认同。”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我们该怎样做自己的工作?

2、有一年除夕之前,清康熙皇帝命大臣李光地写“一百春联”,李不敢推辞,只是时间太紧,有些犯难。恰好其弟李光坡来京,闻听此事,愿为代劳。李光地了解他的才学,便交由他去做。除夕之夜,康熙要御览这“一百春联”,李光坡拿出的却只有一副。李光地战战兢兢,等候谴责。谁知康熙看过,哈哈大笑,极赞“奇才所为!”联语是:“天上二十八星宿,宿宿皆春;地下七十二大贤,贤贤易色。”请你运用文史常识解读联语。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