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大洗礼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文档 > 思想大洗礼 > 列表页

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变化征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9-06-13  分类: 思想大洗礼 手机版

关于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精选大全_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变化征文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关于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征文精选大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征文精选大 全, 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下面大家参考! 篇一 时间流逝, 不知不觉,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周年的路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街上热闹非凡, 公路上车水马龙,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历经千辛 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得名于唐元年和三年。自古富甲一 方,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景色迷人。每到落叶飘 零季节,慕名前来品尝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成为江南元和地的一道独特风景。

“元和”兼有万物复始,政通 人和之意。听老人讲,以前的元和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水泥路, 厚厚的泥土让人们踩成狭窄的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路上到 处是水潭,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整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 把脚拔出来,可鞋却留在了泥里......往事不堪回首,自从改革 开放后,这一切都放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小路变成了宽敞 的柏油马路,路的两旁都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 跳舞。

元和地处长江三角洲掌心,交通和区域辐射日趋明显。京沪 铁路、312 国道、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苏嘉杭高速公路、京 杭大运河、205 省道、苏虞张一级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纵贯 南北,苏州古城主干道人民路、临顿路、广济路向北延伸贯穿元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和。规划新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苏州站就设在元和,规划设计中的 “沪宁杭城际列车”轨道交通工程,城市地铁 2 号线、4 号线也 于元和通过,将进一步增强元和的交通优势。预计 2012 年建成 的地铁 2 号线北接京沪高速铁路苏州站, 率先打造相城区与苏州 古城的绿色通道。

改革开放使国家经济飞速发展 。短短的四十年里,中国人民 渐渐地从吃不饱,穿不暖,变成了吃的好、穿得暖,有些人还用 剩余的钱买了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甚至小轿车。人们从土 坯房、瓦房、平房变成了现在的高楼大厦和一座座小别墅。以前 只看到高高烟囱上冒出浓烟,现在都用上了液化气,方便极了。

同学们也坐在舒适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不在有寒冷之忧。街道正 努力按照“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建设目 标,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中心城区。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和中翔家电等大型专业市场已成为相城 区发展第三产业优势最强、潜力最大的中心福地。元和人文历史 厚重、区位优势明显,御窑金砖、元和缂丝等非物质文化技艺驰 名中外。

四十年间,发生了无数,相信未来的几千、几万年间,相城 元和还会更加飞腾! 篇二 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 局之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 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讲话强调,经济全 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推动亚洲和世界的和 平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40 年弹指一挥,沧桑巨变。40 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 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40 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7 亿多人脱离贫困。40 年造就了快速崛起的中国,也见证了 世界各国的繁荣发展。4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 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也为人类 发展进步作出了中国贡献。

40 载物换星移,岁月如歌。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国 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改革开 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 世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摸着石头过河” ,完成了从计划经 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 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 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 历史巨变。

40 年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它是决定当 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更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回 顾 40 年不平凡历程,我们更加坚定这样一种信念:改革开放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 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的历史大势,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的根本原因所 在。

在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宣布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 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 四项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再一次有力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 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 “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 成功! ”铿锵有力的话语,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坚持改革开 放的决心和信心。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 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虽已走过万水千山,但前路并不平坦,还有 很多硬骨头要啃、不少险滩要闯,改革的艰辛、困难、风险和挑 战一点也没有减少,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开拓向前。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中国人民将 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纵深推进改革 开放,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三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不断走向辉煌的四十 年。沧桑巨变,日月光华,改革开放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也 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四十年前的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教育瘫痪、人才匮乏、 法制残缺的国家,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国家 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

2018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家的变化_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变化征文

2018 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征文:家的变化 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这 40 年来,人民的腰包鼓起 来了,生活也变得富裕起来了,那么在每个人、每个家庭的 变化又是怎么样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 40 年我家的变化。

第一篇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世事变迁,绸都盛泽就像 一面镜子,映照了时代的风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时俱进 的发展,让绸都人振奋不已。年近花甲的我,真真切切地经 历和感受着,是改革开放让绸都人经济富裕、生活幸福。

从黑白电视到智能手机 在我孩提时,盛泽唯一的电影院(当时称大戏院),在我 依稀的记忆中,规模之大、气势之昂,在当时的江南小镇堪 称一流。在那个娱乐匮乏的时代,电影可真是稀罕物,偶尔 跟随父亲看一场电影,那可是天大的娱乐享受。

上世纪 80 年代初,电视还没普及,一般家庭很少拥有 电视机,我们只得早早吃好晚饭,到附近的学校、工厂抢占 位置,有时去晚了,只好挤在最后几排。虽然听不清声音, 但也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过了几年,家庭条件改善,终于有了第一台电视机,虽 然只是一台很普通的 14 吋黑白电视机,但已经让我们兴奋 不已。每天,全家总是开开心心地观看电视节目,那台电视 机一看就是十余年,一直不舍得更换。1998 年,家里又换上 了一台 29 吋的飞利浦彩电,如今 60 吋的高清液晶电视也搬 进了我们平常百姓家,让我们仿佛踏进了高清影院。

那台曾经伴随我们多年的 14 吋黑白电视机,至今仍十 分想念,那是上海阿姨费尽周折托人从上海带来的。它就像 一本历史书,记载着时代的变迁,镌刻着时代的印迹,想起 它,就让我回忆起青春少年,感慨万千。如今,每当坐在明 亮的客厅里看着电视,想着四十年来的变迁,想到它们的昨 天、今天、明天,这就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缩影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机早已风光不再。如今,亲 戚、朋友、同学都建立了微信群,在虚拟的空间里打趣戏谑、 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大家尽情地谈笑人生。事实证明,我 们虽然年近花甲,但我们还是与时俱进的,紧跟着时代的步 伐,尽享人生的快乐。

“忧、有、优”的三级跳跃 多少年,多少人,为了“居” 这个梦想而努力,从最 初的福利房、房改房,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房、产权房, 人们不懈追求,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的变化, 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40 年间,我自己的住房完成了“忧、有、优”的三级跳 跃,正是因为这段置换经历,让我一生的居住梦想变成了现 实。

上世纪 70 年代初,父母兄弟姐妹六人,挤在面积只有 20 余平方米大小的一间租赁房里。六口之家的卧室只有半 间,生活起居实在有诸多不便。孩子们逐渐长大,实在无奈, 父亲托人买了木料,在房屋中间又搭起了小阁楼,才勉强度 过“忧居”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一共熬了十多年,一直到 1987 年,28 岁的 我始终为自己的婚房犯愁。那时,等单位分房真不容易,为 了分配到房子结婚,几乎把厂房管科的门槛都给踏破了。幸 好,不久按照论资排辈,我分配到了一套一室一厅带厨卫的 婚房,虽然只有 40 余平方米,但终于解决了人生大事。1993 年,根据房改政策,又花了 2 万元把这房子买了下来,这才 有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第一套住房,成了有产一族,这 是我平生“有居”的再一次跳跃。

时隔多年,住了十余年的住房成了老房,女儿也渐渐长 大成人,最后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置换了一套三房二 厅二卫的新房,增加了居住面积,改善了生活环境,可以说 是我一生“优居”晚年生活的享受。

幸福之路是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目睹时代前 进的步伐,见证经济发展的巨变,我为祖国而自豪。

第二篇 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年,在这 40 年中,祖国发生着翻天 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吃、穿、住、行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每个人都是这场改革的受益者,我也是其中一个。对我影响 最大的就在穿衣服上。

我家在渭南农村,小时候我们家孩子多,我总是穿着姐 姐穿小的或者妈妈改造的旧衣服,最羡慕的就是小伙伴们穿 的新衣服。可是,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父母能供 起我们姊妹几个读书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不过我们都很懂 事, 羡慕别人的漂亮衣服, 仅隐藏于自己心里……今昔对比,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照片,审视那段岁月我们的穿着,惊奇地 发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在我们家每个人的身上,四十年人们 着装的变迁, 是最直接、 最细微能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的地方。

听父母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穿衣颜色单一黑白蓝 “老三样”,服装样式干部市民大都穿的“列宁服”、“中 山装”,农民大都穿的对襟褂子大腰裤,最时尚的是穿一身 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色军装“红卫服”。

“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是那个年代城乡的普遍现象。服饰布 料“列宁服”、“中山装”、“红卫服”大都是平布,对襟 褂子大腰裤几乎都是手工织的粗布。“的确良”“的卡”是 那个年代的服饰选料的奢侈品。大部分家庭只有过年才给家 人置身新衣服。不是父母那代人不爱美,而是温饱问题都没 解决,何谈穿得漂亮 改革开放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改变了人 们的穿衣观念。中国人深埋心底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 得到释放。八十年代初开始,西服呢子大衣风靡城乡,选料 化纤呢子毛绒任人挑选,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还有连衣 裙各领风骚一两年。中国人尤其是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 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 式的服饰,一个多样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开始到来。

90 年代以后,中国服装逐渐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个性 美观服装成为人们理直气壮追求的生活目标。作为 90 后的 我,也紧跟起时代的步伐,不再为穿衣发愁,也不羡慕别人 的漂亮衣服,因为在改革开放这个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用 自己喜爱的衣服打扮自身。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服装,这 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 断地进步、创新,透过衣着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 开放的中国。

第三篇 五月的一天,我坐上儿子的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0篇_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变化征文

改革开放 40 周年征文 10 篇 【篇一】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 40 年了,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在北京闭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走上了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 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

那时的我, 嗷嗷待乳, 懵懵懂懂, 是一个刚刚一岁的孩子。

但可以说,我和改革开放同龄一点不为过。在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喜庆日子里,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普通公民,我想把我耳闻目睹的和我的亲身感受写下来,以此来表达对 党的丰功伟绩的敬仰之情。

听父母说,在我出生之前,家里特别穷,父母虽然每天起早贪黑干活,但那时是农业生产合 作社时期,无论你怎样辛苦卖命,到头来分到的粮食只能一家人吃上几个月,吃野菜、供应 粮、红薯干是当时的代名词,生产力低下、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主人翁意识不强、干好 干坏一个样、抓生产也要闹革命是造成当时穷困的根本原因。在旧中国,我国人民群众受到 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解放后,我国又经历了“大跃进”时期,一时间全国虚报浮夸风兴起, 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饥荒蔓延,人民群众吃树根、吃树皮,饿死的冻死的为数不少,到了六七 十年代,一场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又让新中国经受了“十年浩劫” ,机关单位正常秩序 受到破坏,农村和农业生产受到重创,群众生活异常艰辛,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 的民族, 历史不会忘记、 人民更不会忘记, 邓小平, 这位伟人, 他审时度势、 结合中国国情, 积极推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一时间,大江南北、整个中华文明古国重新焕发活力,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 到有效解决,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们要时刻铭记邓小平这位伟人。

小时候,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的不是童年趣事、也不是童年歌谣,而是那每天丁儿当儿的挑 水桶的声音,村民们每天从 5 点开始就起床,去西沟排队挑水,挑一担水大约需要一个多小 时, 陡峭的羊肠小路、 每天在这里穿梭不停, 为了挑水, 村里的年轻壮年劳力, 不能出远门, 在这里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到了旱季, 因为用水量更大了, 泉水却少了, 人们起得更早, 因此,吃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一大制约瓶颈。2000 年 1 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 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 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部署实施西部大开 发的重点工作。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后,我县在这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吹拂下,县委、县政 府高度重视,水利部门积极争取,在庄浪农村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人畜饮水工程,洛水北调工 程、永宁鱼儿咀供水工程、利用倒虹吸原理建设的跨山、跨沟供水工程以及供水管网遍及庄 浪县的山川和角落, 庄浪人民彻底告别了吃雨水、 吃窖水以及排队到深沟挑水的历史。

然而, 这一深刻变化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 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优越性, 归功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 济发展,也归功于庄浪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辛勤努力。

以前,常常听到村子里那家老人生了病,人们习惯称为“老病” ,大概意思是人老了,是看 不好的病,在家只能等着归天了。我也耳闻目睹过好多这样的例子,那时候,人一旦上了五 六十多岁,得了病,家人就不会去正规医院治疗,而是让其在家自然发展,等待死亡。后来 我渐渐明白,那是没有钱看病一种表现,我的爷爷奶奶就是这样去世的,他们得病以后,家 人请来村上的赤脚医生,号号脉,开上几副中药就算治疗了。后来人们生活渐渐好转,有人 得病后, 有的东拼西借, 有的到头来花了很多钱, 但病没有好转, 落得人财两空、 因病返贫。

2002 年 10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 2003 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 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 10 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 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 10 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 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到 2010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 民,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系统完善、全面覆盖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农民看病能报销,享 受跟城镇干部一样的医保待遇,大病保险、民政救助配套实施,昔日那种在家等老、有病不 医的悲剧一去不复返了。

1977 年出生的我,如今已进入不惑之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时常回忆过去, 在今昔比较中更加萌发了对党的感激之情,我是 1992 年初中毕业考上普通中专的,那时我 十五岁,在外上学四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水洛乡政府工作,一年后调到现单位,一晃二十年 过去了,我从农村走出来,融入这座城市,住上了楼房,开上了小汽车,除了自己的努力奋 斗和父母的支持外,还得益于三中全会以来高考和考试制度的恢复,这二十年间,我见证了 庄浪城乡的重大变化,那时候,全县最高最气派的建筑物就是饮食公司大楼,全县人民都称 之为“大楼饭店” ,而今,县城南北滨河公园及水上公园绿草茵茵,一个个住宅小区和花苑 遍及城区,新建的南城区公用设施一应俱全,中天影视城、南城广场、如意小镇赋予庄浪县 城更多的现代都市气息,西城区“亲水庄”高楼林立,新建的“五限吉国际商贸城”规模宏 大,千年道教紫荆山楼宇环绕,修葺一新的“宋堡城”更赋予庄浪城的古老和沧桑,县城内 文化、紫荆、东城广场上时常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平天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使人真真 切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能深刻感受到党带给人民的无私贡献,如今,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 变化,一排排整齐的新农村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乡亲们住进了新农村或自盖的小楼房,水 泥硬化路通到家门口, 告别了昔日住的土屋, 昔日那种一到雨天泥泞不堪的小路成为了历史, 电视机、冰箱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村居民也过上了好日子。60 岁以上的农民领上了养老 金,农业税免了,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也免了,农民种粮还能获得补贴,农村学生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