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学习总结 > 列表页

新闻综述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9-05-14  分类: 学习总结 手机版
 ■ 新闻综述
■ 新闻综述
  · 
  在人民海军迎来60华诞之际,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海滨城市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
  港城花团锦簇,黄海波飞浪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艘艘战舰整齐列阵,官兵雄姿英发,迎候军委主席检阅。来自五大洲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14国海军21艘舰艇汇聚黄海,共贺中国海军华诞。
·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度过了富有意义的一天。
春雨绵绵,空气格外清新。下午3时许,温家宝来到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的名言:“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该馆出版的各种书籍摆满书架,显得恬静而雅致,墨香扑鼻。
温家宝边走边看,不时从书架上拿出感兴趣的书籍翻阅,像一个普通读者那样沉浸在浏览和阅读的乐趣中。当听到两个正在购书的女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时,温家宝对她们说,学史首先要读书,读书要有选择。
  ·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保增长促发展劳动竞赛推进大会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的陪同下,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察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他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指示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把防控人感染猪流感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严防境外疫情传入和扩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出行安全,维护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 
   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范围是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此次治理工作将持续至今年底基本结束。
《实施办法》提出,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小金库”,要严格按照“依法处理,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处理。各级“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查出并已收缴入库的“小金库”资金、税款和罚款的金额,给予3%至5%的奖励,奖金最高额为10万元,由同级财政负担。
·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 首次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已完成。调查对象中,对组织工作表示“很满意”的占21.36%,“满意”的占37.63%,“基本满意”的占30.71%,“不太满意”的占5.49%,“不满意”的占2.08%,“不了解”的占2.58%。还有0.15%的调查对象未评价。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为73.55分。
 
  发红色短信,传红色故事。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倡导的“红‘言’颂———2009年第二届红色短信创作传播大赛”日前在重庆启动,这是继“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之后,重庆城市文化建设上的又一重大举措。
薄熙来出席启动仪式,并发送了大赛的第一条红色短信:“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
· 
  日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面向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公告》表示,今年大学生村官的具体报名时间从5月5日至5月15日,将公开招聘1600名京郊农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
 
■ 本期关注
编者按: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968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9077亿元,增长7.4%。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在本期关注里,我们将以一季度经济数据为背景,与网友讨论中国经济的走势。

    ·一季度经济数据:来之不易的6.1%
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发布,引起了国内外人士对中国经济形势的热议。怎样看待一季度GDP增长6.1%的意义?通过这些数据,是否能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明确的判断和预期?本报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刺激经济政策效果显现
  问:怎样整体评价一季度经济数据的作用?
  冯飞:一季度的数据具有两个层面的显示意义。一是能够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做出一个基本判断;二是能够对中央此前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效果有一个大致判断。而在一季度数据中,3月份又是判断这两个层面状态的最重要时间段。
  问:在GDP增速低于预期的情况下,怎样对以上两个层面进行评判?
  冯飞:我们之前判断一季度GDP增速在6.3%到6.5%之间,最终的数据是6.1%,尽管比预期稍低,但也属于预期之内的正常波动范围。而且这一增速来之不易。
  我们可以通过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经济是否开始回暖。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大幅下滑,11月份跌至5.4%,12月份是5.7%,当时我的一个判断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存在去库存化趋势,其库存调整周期估计会持续到今年一季度,这将会对工业增长起到一定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一定程度上也会抑制一季度工业增速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最终1-2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3.8%,剔除工作天数影响,实际增速5.2%,也是在预期之中的。
  但这种去库存化对经济的拉动并非是最终需求上升的结果,当库存调整完成后,3月份经济增长能否持续,就只能看中央1000亿元投资的落实情况。最终数据显示3月份的工业增速是8.3%,而且这是在去年同期工业增加值17.8%的高增长情况下实现的,这明显反映出中央1000亿元投资的政策效果已经逐渐显现,经济初露回暖迹象。
  3月份转暖数据不可小视
  问:3月份数据回暖的迹象,是否意味着现在中国经济已经真正企稳回升?
  冯飞:3月份的转暖数据当然不可小视,首先,3月份出口数据尽管仍在下降,但降幅已明显收窄,可能出口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关键还是看其他经济体经济下滑是否已经见底。在发达国家居民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出口产品的低价策略相较于其他国家,市场接受程度高,尽管受到很大影响,但国际市场份额不会出现太大下降。
  其次,新增信贷规模一季度达到4.58万亿元,已接近全年目标,全年信贷目标也会相应调整。3月份数据反映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贷结构调整的特点是:票据融资所占比例已经降至20%左右,远低于1月、2月份40%水平,这意味着投向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正在增加。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一季度28.8%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相当快,但主要还是来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贡献,作为拉动经济重要力量的房地产投资,1-2月份只增长1%,不尽如人意。房地产投资可以带动钢铁、水泥、玻璃等多个行业,涉及产业链条长,一季度房地产交易量虽有起色,但去年底房地产存量1.6亿平方米,今年2月份达到2亿平方米,这反映出房地产市场仍然没有好转迹象。
  再者,考虑到去年二季度增速维持在15%-16%,基数仍然较高,预计今年二季度工业增速提升不会太快,工业生产真正转好应该在第三季度。
  政策关键在落实而非调整
  问:有学者认为,现在的情况下还可以加大政策调整,您怎么样看?
  冯飞:现在的货币政策属于适度宽松甚至非常宽松的。在目前经济回暖基础尚不牢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从3月份的数据看,刺激经济政策效果已经显现,尽管“保八”目标仍面临较大压力,但如果只是为了实现“保八”,政策药下得过猛,通胀后遗症将会成为未来的包袱,现在的问题关键在政策落实,而非政策调整,在落实既有政策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观察经济发展的走势。 
 
·中国经济转好可降低危机烈度
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创。中国经济能否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率先走出低谷,扭转经济发展的不利趋势?同时我国经济在遭遇“寒冬”同时,又具备哪些突出重围的优势呢?我们采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于永达教授,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
三个领域受冲击最大
问:此次金融危机对哪些领域冲击较大?
梅新育: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行业和资产市场冲击最大。面对金融危机对出口部门的冲击,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加大出口激励措施力度、扩大出口市场准入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些效果目前尚不能完全抵消外部市场萎缩的影响。同时,某些政策发挥作用,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而对于资产市场,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其泡沫急剧破灭,同时尽力消除价格虚高。
于永达:金融危机对中国三个领域冲击最大。第一是海外债权相关的方面,这包括美国国债资产、海外保险资产、其他金融类资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海外劳务输出等。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在海外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和收益大幅缩水,中国的损失很大。第二是国内与出口直接相关的制造低端消费品的产业。金融危机对消费品市场的冲击,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第三是国内的基础产业、原材料产业也受到相当大的冲击。
经济复苏具有优势条件
问: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具有哪些优势条件?
梅新育:我国财政状况在经济大国中最好;银行体系稳固;国际收支和储备稳定,不担心因投机性货币攻击而爆发货币危机,经受得起扩大内需引起的进口增长,也经得起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冲击;贸易顺差能够保持一定规模,全年甚至可能略有增长;由于增长速度相对差距拉大,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相对地位可能提升。尽管如此,我们在应对危机中还是要保持冷静头脑。
张晓晶:我国的政府领导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优势条件。从一、二月份的信贷增长速度我们就能明显地看到,政府的力量在短期内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很多国家在准备采取扩张性政策时,非常担心通货膨胀率,而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及时控制下来了,这对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同时,我国幅员辽阔,目前又处于一个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各方面的需求很旺。这次危机对于沿海地区确实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从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来看,也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总的来说,我国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优势,扩大内需的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通过综合改革扩大内需
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否有助于中国就业的增长?
梅新育:的确有助于带动就业增长。除了直接给建筑和相关设备、钢铁等行业创造就业之外,还能够打破扩大消费面临的基础设施瓶颈(如农村地区因电网不良而无法使用家电),并为偏僻地区产品开辟更广大市场,从而增加其收入和消费能力。从长期看,就业增长是扩大内需的关键。
于永达:中国就业的增长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扩大规模投资,关键还在于政府拉动民间投资的增长。现在还谈不上就业的增加。但稳定的就业、个人收入的增加,确实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关键条件之一。
张晓晶:就业和内需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说,只有经济增长才能扩大就业,只有扩大就业才能增加收入,只有收入增加才能促进消费,只有消费增加才能促进增长。那么如果想要找一个切入点的话,短期内想要通过增加就业来扩大内需是做不到的。内需的扩大是通过长时间的更综合的改革方案来带动的。
中国撬动全球经济好转
问:中国经济复苏对世界经济有哪些影响?
梅新育:中国经济复苏能够为世界经济保存一块危机中的净土,不仅削弱危机烈度,而且通过中国的贸易、投资、援助等遏制危机扩散,让景气溢出。
于永达:中国经济增长是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这是无可置疑的。中国经济的回暖、中国消费的增长特别是从低端消费品市场向高端消费品市场过渡的结构性增长,必然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此外,中国经济增长撬动全球经济好转,其关键在于启动和牵引世界经济,并且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可以被世界其他国家所参考。未来中国在世界舞台所发挥的作用,必然是“作用大、影响远、稳定、对其他国家无伤害”。所以说,这次金融危机也给中国带来了提升国际地位的大好机遇。 
 
•锁定“保8”新刺激方案“弹药”充足
一季度经济数据悉数出炉,尽管部分指标透露出“暖意”,但今年经济整体形势仍然严峻。从管理部门近期的表态来看,“保增长、扩内需”的措施不会松动。有财经官员已明确表示,5万亿不是今年信贷上限。管理层可以调控的“弹药”依然充足,未来如果经济复苏速度慢于预期,管理部门将适时推出新刺激方案。
与去年四季度相比,目前显示经济触底回暖的指标有所增多,这尤其体现在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上。比如,一季度新增信贷规模达到4.58万亿元;PMI指数连续四个月回升并超过50的景气临界点;今年以来A股市场先于实体经济回暖,并成为全球股市为数不多的亮点。
但从宏观经济的一致和滞后指标来看,复苏迹象有待确认。今年一季度,GDP和CPI的同比增速都处于继续下行区间;工业增速为5.1%,仅为近三年来平均增速的三分之一左右;财政收入同比下降8.3%,距年度增长8%的目标尚远。值得一提的是,尽管3月份外贸、工业增速有所好转,但由于时间短和幅度有限,目前尚无法判断这究竟是趋势性好转,还是经济减速周期的正常波动。
做好经济应对预案,适时出台新刺激措施,一方面是由于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相机抉择能力的需要,另一方面则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经济形势变化的复杂性。专家认为,我国去年出台4万亿元投资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揽子计划,是基于今年净出口能保持10%以上增速的预测。如果外需恶化程度超过预期,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下降,则实现“保八”目标的难度将有所加大。相应地,应该及时对经济扩张方案进行加码。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宏观部门还有充足的“弹药”。首先是继续落实先前出台的扩内需一揽子计划,在推进前两批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同时,抓紧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继续公布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细则。当前的经济形势已经证明,这些措施出台的速度快、方向准、效果实。继续予以贯彻落实,有助于进一步夯实经济好转的基础,提振经济信心。
未来如果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首要目标依然是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同时也应力求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因此,新刺激方案在着力点和方式上与已经出台的一揽子计划可能有所不同。
首轮经济刺激措施侧重于加大政府投资,新刺激措施则可能重在激活民间投资和促进消费增长;首轮刺激措施偏重于钢铁、汽车、纺织等传统产业,新刺激措施可能惠及新能源、生物制药、信息通讯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首轮刺激措施通过大幅度降息减税,以尽快扭转经济下滑势头。新刺激措施可以通过结构性减税,调节市场资金供求,使刺激措施更直接地落实到支持实体经济运行上。
具体而言,新经济刺激计划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落实支持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政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民间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财政乘数效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促进就业;努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继续完善创业板新规等政策,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复苏提供金融支持等。管理部门已经表示,密切跟踪经济形势,作好经济形势变化应对预案。这意味着,如果“保八”的阻力增加,新刺激措施就有可能择时推出。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即使二、三季度我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各项经济指标继续回暖,不必给经济刺激政策加码,宏观管理部门仍然可以在“调结构”上多做一些文章。比如,考虑推进资源税改革,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发展民间金融以及促进利率市场化。充分利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速的同时提高增长质量。 
·二季度经济增速将明显提高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1%,较上年四季度继续降低。但底部回升的势头已经初步形成。展望未来,预计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将加快增长,出口降幅将逐步减小,经济回升的势头预计可以持续。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解决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一系列问题,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增长回升势头显现
一季度我国需求增长水平明显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消费稳中趋旺,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开始恢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消费继续保持稳中趋旺的态势。这表明居民的消费信心稳定,消费活动没有因金融危机冲击出现明显波动。由此看汽车、住房市场,目前的回暖也是有基础的。需要看到,我国居民以住、行为主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远未完成,汽车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兴未艾,出现的调整是发展型的调整,一般不会持续时间很长,也不会很深。
2008年以来车市、房市持续低迷,而推动其回暖的因素也在累积中。汽车市场方面既有购车需求的累积,也有汽车生产企业降低价格、改进汽车品质质量,提高汽车性价比的努力;房地产市场方面,既有刚性买房需求的累积,也有房地产企业减少新楼盘建设的活动。随着这些因素的积累,车市、房市回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居民消费信心增强,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情况下,车市、房市回暖有其必然性。综合看,一季度的消费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受2008年以来经济变化的影响不大,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未出现大的波折。
第二,投资增长明显加快。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名义增长率较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2008年一季度投资品价格为同比上涨8.6%,今年一季度则为下降1.2%,则今年一季度投资的实际增长率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投资增长的态势非常明显。
第三,出口下降的幅度有所收敛。一季度外贸出口同比下降19.7%,降幅较上年四季度进一步加大。但1-2月份出口和3月份出口的同比降幅分别为21.1%和17.1%,降幅呈收敛趋势。
需求增长预计将不断加快
综合分析三大需求的变化,可以认为我国的经济总需求水平出现了明显提高。历史经验表明,市场需求变化反映到经济增长方面,大约有一个季度左右的时滞,一季度需求情况的变化,预示着二季度经济增长水平将有明显提高。
首先,出口负增长的幅度预计将不断收窄。综合分析决定出口增长的因素,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未来出口降幅会继续收敛。全年出口负增长的幅度预计在-15%到-10%之间。
其次,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稳中趋旺态势。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包括就业、收入和股市的变化,预计未来居民消费信心呈提高态势,各类消费活动将进一步活跃,买车买房活动也将趋于活跃。
第三,投资增长将继续加快。一季度投资中,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表明政府扩大投资的效果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和天气转暖,这些效果会越来越明显的释放出来,投资增长预计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投资热情本来就十分高涨,在贷款大量增长,资金宽松的金融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以后,预计地方政府投资将出现加快增长态势。各类需求的变化,会具体表现为各类订单的增长,表现为市场的回暖,由此会越来越多地带动企业自主的投资活动,推动投资增长进一步加快。
在需求带动下,预计未来经济增长率将不断提高;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又为需求的扩大提供条件。在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预计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开始进入持续回升的过程。要密切监测这一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保持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回升态势。
应全面把握保增长着力点
经过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政策调整,内需加快增长的态势初步形成,外需大幅下降的情况也趋于稳定。经济增长回升态势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深刻认识2003年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累积的诸多矛盾,把握好当前时机,在保增长的过程中着力加以解决。
应该看到,我国经济2008年以来的重大变化,也是一次基于中长期发展的重要调整。因此,在采取一系列刺激政策尽快恢复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宜特别重视引导好面向中长期目标的调整活动。
这其中,我国宏观调控近期的着力点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完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基本生存保障线的水平,提高应对困难形势、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的能力。
二是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三是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能源资源价格体系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节能减排。
四是密切关注发达国家面对此次危机进行的产业调整活动,特别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活动,注意吸收其中的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我国产业以较低成本有效降低排放;做好应对发达国家以减排为手段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能限制。
五是加快制定国土资源中长期规划、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的中长期规划,制定各城市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按照规划目标合理配置土地等资源。
此外,稳步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扩大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国内需求长期快速扩大的基础等方面也是管理层需要长期关注的工作重点。
作者认为,一季度的宏观数据清晰地反映出我国经济总需求水平已经出现了明显提高。而历史经验表明,市场需求变化反映到经济增长方面,大约有一个季度左右的时滞,这预示着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水平或将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深刻认识2003年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累积的诸多矛盾,把握好时机,在目前保增长的过程中着力加以解决。 
   
附:本期《小测验》栏目答案  1.A  2.B  3.A  4.A  5.B
 
■ 理论探讨
编者按:实践充分证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对于加强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促进少数民族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茫茫草原到边关南陲,6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少数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赢得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因为这个制度,我们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顺应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保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促进了56个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本期文选精选了几篇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文章,以期与读者深刻认识这一重要制度。
 
·人民日报评论员:新中国的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一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繁荣富强?如何在增进各民族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的同时,充分实现各民族的自由平等和发展进步?
  这些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曾作出积极探索。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构成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向世界贡献了具有“中国智慧”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答卷,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作出民族区域自治这一重大历史抉择,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实际的正确把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新中国开启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正确选择。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和特征,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精神,反映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实践经验与政治智慧。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实践充分证明,这项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对于加强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促进少数民族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茫茫草原到边关南陲,6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少数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赢得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因为这个制度,我们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顺应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保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促进了56个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解决民族问题的贡献。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13亿人口大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了我们要始终将民族问题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始终将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可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这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民族工作实践得出的经验,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才能把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民族的繁荣、发展、进步、和睦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将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评论员:独创的民族政策 独特的中国经验
——二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问题是关系世界和平、国家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能否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关系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艰辛探索、长期实践和反复比较中,在充分考虑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性地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道路。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谱写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乐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这项制度创造性地把民族自治和地方自治有机统一起来,既尊重了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传统,又正确反映了现实国情的客观要求;既充分考虑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又充分考虑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政治因素;既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精神,又反映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们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最可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民族区域自治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但其精神和价值超越了国界。这种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经验”,为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为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民族问题只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逐步解决。因此,在民族工作中,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阶段,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凸显,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上来,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切实做好民族工作
——三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要把这一好政策、好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正确处理我国民族问题,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核心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要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巩固起来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是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最重要的共识。
  我们伟大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们党采用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解决民族问题,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实际,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安全和繁荣昌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各族人民才能真正实现当家作主,才能共同创造和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成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是不行的;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驾驭各种复杂局面中开辟前进的道路,没有一个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是不行的。只有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才能更好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共同推动我们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定能够更好地发挥优势,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进而为实现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
  回首过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成功。面向未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坚持好、完善好,我们就一定能够进一步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保障少数民族权益
——四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要不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健全的法制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强后盾,也是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包括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构成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有力地保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今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5周年。25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规定与精神实质的具体化,集中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是我国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保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是由宪法赋予并受中央领导和监督的管理一定区域内部事务的地方性权力,是完整的国家权力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是民族自治地方区别于一般行政区划单位的显著标志。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核心。一方面,上级国家机关要切实依法履行职责,在制定有关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时,要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依法保证和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另一方面,民族自治地方既要保证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本地的贯彻执行,又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行使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真正体现和不断展示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要把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健全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督检查,推进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尤其要带好头、作表率。要与各族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相适应,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培育和增添新的力量。要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证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不断总结探索、与时俱进的过程。不断加强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和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律法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将显示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人民日报评论员: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五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一主题,体现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体现了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观在民族工作上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抓住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
  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团结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并最终取得成功。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推进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进一步唱响各族人民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
  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落实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使民族地区的面貌更快地得到改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
  团结和发展两手抓,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时代要求、实践要求、群众要求。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有强大的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有坚实的基础。
  团结是硬任务,是第一职责,没有团结稳定,一切无从谈起。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当前,民族工作首先是做好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工作。只有抓好了团结,使民族关系融洽和谐、社会稳定有序,才能服务好发展这项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仍然是我国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最大障碍。民族地区存在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民族工作要通过推动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民族团结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只有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才能变成美好的现实。 
 
·人民日报评论员:巩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鲜明的中国特色
  ——六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关系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巩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祖国统一,得到各民族的衷心拥护,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必然会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毫不动摇地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不断丰植和培育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始终着眼于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着眼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表彰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牢牢扎根于各族人民心中,使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眼珠一样地爱护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事件,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最大限度地相信和依靠各族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分裂活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大好局面,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着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协调发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 
·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理论,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精神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奋斗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指民族交往和民族矛盾状态所涉及的领域和方面。它是由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的,是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的制约的,也是与当时要解决的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方式和途径相联系的。不同社会、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关系基本特征各有特点。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章“民族政策”第五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通过、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然没有明确揭示新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却已经提出了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合作等相关要素,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党中央的相关文件都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不同于以往的新型的民族关系,它是在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形成的。1979年6月,邓小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邓小平的讲话和198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都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即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即“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些提法完全否定了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到“文革”时期广泛流行并绝对化的“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观点,使人们解除了在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民族关系认识上的思想羁绊,解放了思想,从而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我国民族关系理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在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论述精神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了国际国内、历史和现今的民族关系发展规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与经验。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党的十二大报告也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历史上(党章和宪法)第一次对民族关系基本特征有了共识,还具有了最高的权威性和法律依据,表明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理论的确立。这一理论把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的重要要素,并把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中的互助原则也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要要素。
  平等、团结、互助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社会主义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各民族团结,在民族平等团结的前提下各民族互助并共同奋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从而进一步实现民族平等,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这一理论的提出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此,“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为我国民族关系的正式表述。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和社会主义民主这个社会政治制度之上的各民族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政治平等团结关系、经济互助合作关系、文化共存繁荣关系、社会和睦协调关系。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趋势。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主要的是指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联系中所处的地位、状态以及权利和义务。因此,平等、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基本的原则,是对我国社会民族关系特征或内容的一个简练的表述,体现了我国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内容和特点。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辩证统一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必要条件;民族互助是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和谐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综合反映,是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核心要素。
  1982年,党章和宪法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明确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后,党和国家的文件、领导人的讲话、学术研究的成果,一般都使用这一提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民族关系的学术讨论会和学术文章中,对这一表述提出了几种补充意见,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983年4月,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草案)座谈会上,有人提出了补充“合作”的观点。认为从汉语词义上讲,“合作”比“互助”更进一步,各民族之间不仅要互相帮助,而且要相互合作。因此,在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表述中加上“合作”,更切合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也更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1985年10月,第三届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上,有人提出了加上“竞争”的观点。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范畴引进了竞争原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新时期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情况。因此,加上“竞争”将会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1986年9月,有学者在全国民族理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应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中增加“合作”、“竞赛”的观点。1986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连芳在《民族团结》1986年第6期发表《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法的一点意见》,提出补充“共同繁荣”的内容。认为随着党中央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贯彻执行,民族关系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这就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包括民族间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共同富裕和文明。增加“共同繁荣”这一内容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特征,更能正确地反映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和奋斗目标。此外,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有关部门的文件中、国家一些领导人的讲话中,对有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表述,除了平等、团结、互助以外又提到“友爱”,而且对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排列和表述顺序也不同。
  上世纪90年代,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愿望,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及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新提法,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和完善阶段。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200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也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中加入“和谐”的要素,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出发,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我国民族关系认识的重要发展,是新的理论突破,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内容更加完善、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民族关系上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既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前提。“和谐”是党中央在把握我国当代民族问题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一样,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关系中加入“和谐”也有着鲜明的指向性。现阶段各类与民族关系有关的矛盾持续存在,并正在成为或将要成为我国民族关系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而它们的解决也将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和谐”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更加完整。“平等、团结、互助”已经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但将“和谐”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提出,则使这种民族关系有了一种有序的结构性要求。“和谐”以承认差异、多样性为前提,讲究相互关系的合理调处,讲究不同个体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利益调适。“和谐”要素的提出,是对我国各民族文化、利益多元性的承认和尊重,也是对在共同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各民族和睦、协调、合作等统一性的强调。因此,和谐不是对平等、团结、互助的取代,也不是对它们的重复,而是对这些要素的补充和完善。 
·如何正确处理新阶段的民族问题
3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注入了强大的动力。30年后,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在改革开放新阶段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有特殊的意义。从本期开始,本版《新论》栏目特推出“建言新阶段”专题,以期为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改革开放新阶段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民族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解决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回顾过去,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和完整的工作方针政策,民族工作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展望未来,仍需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而不断努力。
始终将民族问题的解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之下,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
民族问题作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的解决不能孤立进行。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和成就证明,只有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下,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风险所惑,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是全局。国家的全局发展稳定和谐,就为解决好局部的民族问题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做好民族工作不能离开这个大局,必须毫不动摇地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贯穿到处理民族问题的全过程。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改革开放30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又不断与时俱进,在总结国内外处理民族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十二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它既科学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规律,辩证地阐明了民族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又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指南。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进一步推进,新情况新问题还会不断出现,新的工作经验还要提升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还需要不断发展、创新,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不断总结国内的新经验,又需要开阔视野,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民族理论政策法规中对我有益的成分。这种吸收和借鉴,要和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要有益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而不是简单地机械照搬。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是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民族地区有相当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生态环境的脆弱和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止,实现民族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协调发展,特别是缩小同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民族地区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镇与农牧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日益突出。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既要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要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坚持科学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有了明确的规划,成效十分显著。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今后,应当更多地向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倾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治理,是带有根本性发展的长期任务,在短期内让人民群众直接受惠并不容易,要将长期战略性的任务同短期让群众尽快受益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要突出解决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力争短期内彻底消灭贫困死角。
解决民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的发展和贫困问题,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工作的基本精神,进一步落实将特困民族地区贫困村纳入国家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计划,尽快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卫生事业投入。对于人口较少民族,要进一步增加支持力度。对于长期居住在边疆特别是边境线一带,因守边固土而不能易地搬迁的边民,应通过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等措施,就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总之,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尽快惠及群众。
严格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符合我国国情,事实已经证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既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也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这是我们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的优势,不能放弃。
当前,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进一步加大对我实行西化和分化的力度,其中否定、攻击,要求我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潮和活动日见猖獗。面对这些严峻的政治挑战,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绝不能掉以轻心。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怀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当然,在这一前提下,也要指出,我国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还有不少缺点和不足,集中表现为围绕着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落实《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方面,许多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得大力加强民族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对民族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执法的自觉性;相关地方和部门要抓紧制定配套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和具体办法。各有关部门应经常检查民族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以切实将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规定落到实处,真正树立民族法律的权威,并严格执法。
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状况是民族问题能否正确解决的标志和晴雨表。我国民族团结状况总体是好的,但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为此,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在各个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广大干部群众中大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加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宣传教育,全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特别是做好各民族穆斯林需要的清真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依法保障城市和散居少数民族群众的正当权益,同时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我国现阶段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这类矛盾和问题,必须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建立健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长效机制,努力把各类突发事件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要依法处理。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国际敌对势力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等旗号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分化活动,必须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和谐民族关系对于我们这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来说至关重要,它既是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必须遵循“三个离不开”的原则,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是由我国民族分布条件决定的,受各种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我国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我国各民族人口、经济、自然资源条件的状况各异,这就决定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必须把各自的优势、长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速度,从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总之,只有坚持“三个离不开”,使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和谐相处,才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必须坚持“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维护各族人民大团结,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是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分裂国家,破坏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民族分裂主义,不论发生在哪里,都是我国稳定和发展的严重祸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就是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为了让各族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必须强化“四个认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强化对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从来就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从而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正是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陶冶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支撑。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要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提供物质基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就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区域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就要因地制宜,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幸福、生态良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基本公共服务比较缺乏,部分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要从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着力改善农牧区办学条件,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我们党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形势,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要继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使“三个离不开”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心中,强化“四个认同”教育,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和谐共处,共同进步。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严格区分矛盾性质。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教育、疏导、化解的办法来解决;凡属违法犯罪的,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要依法处理;蓄意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打击;坚决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 学习体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
  ·张文岳:打牢科学发展思想基础  打造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辽宁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9952个,党员90余万名,其中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3.9万名。按照中央总体部署,我省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辽宁全面振兴,抓住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注重分类指导,突出实践特色,体现辽宁特点。
  第一,抓实理论学习这个首要环节,着力打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层层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通读中央规定的必读书目,并对重点篇目进行精读。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抓好集中学习。坚持领导带头系统学,理论骨干辅导学,多种方式灵活学,联系实际深入学。
  第二,抓实促进科学发展这个核心,着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组织全省机关干部下基层,深入到每一个规模以上企业、每一个重点项目、每一个建制村进行帮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二是在企业深入实施“共产党员工程”,围绕完成企业急难险重任务,设立“党员工程项目”、“党员责任区”、“党员攻关课题”等。三是在高校开展“全员育人工程”,组织党员干部在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维护高校稳定上下功夫。
  第三,抓实三项惠民活动这个载体,着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从第一批活动启动之时,我们就以解决困难群体、信访积案、环境污染三大问题为重点,开展了三项惠民活动,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作为第二批深化学习实践活动的牵动性载体继续推进。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由每个党员干部联系帮扶一个困难家庭;开展“解难题促和谐”活动,重点解决一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历史长期遗留、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开展“环保攻坚惠民”活动,重点解决保障城乡群众饮水安全、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辽西北地区植被恢复等问题。 
 
•王珉:紧密结合实际  深化理论武装  推动科学发展
吉林省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有8个市(州)、1个长白山管委会、55个县(市、区)机关及直属单位和所属国有企业,24个省直属企业,60所高校,共涉及基层党组织3.3万个、党员51万名。前一段的工作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超前谋划、充分准备,学习实践活动及时启动、有序展开。省委及早谋划安排,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活动方案,调整充实了工作机构,组建了16个省委指导检查组,还分别成立了省属高校、省属企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二是紧密结合实际进行动员部署,增强开展活动的针对性。省委突出强调做到“四个紧紧围绕”: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紧紧围绕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紧紧围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紧紧围绕解决本地区本单位的突出问题。
  三是以深化理论武装为根本,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坚持抓好集中学习培训,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培训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巡回宣讲、开设网上学习园地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干校、双休日干部学校、党员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的作用,根据机关、企业、高校的不同情况,创新方法,组织学习。
  四是坚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开展讨论,重点抓“三个结合”:结合形势政策教育开展讨论,结合查找突出问题、剖析典型案例开展讨论,结合研究落实工作任务开展讨论,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五是着眼推动当前工作,把突出实践特色要求落实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上。在学习实践中,各单位坚持把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三保”的目标任务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强化实践特色,深入实施扩大内需和投资拉动,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注重调整结构和改善民生,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韩正:联系实际  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  务求实效
“按照中央部署,我们密切联系当前形势,区别情况分类指导,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务求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把学习培训抓实抓好。重点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开展了“通读一遍必读书目、听取一次辅导报告、进行一次案例征集、组织一次学习交流、开展一次建言献策、参加一个主题活动、举办一次成果展示”的“七个一”活动。
  二是把突出问题找准找深。区县着重在影响“四个确保”、影响长远发展思路等方面查找问题;企业着力在深化改革发展、克服当前经济困难、推进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查找问题;高校着力在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办学特色、内涵建设、大学生就业等方面查找问题。
  三是边学边改即知即改。区县机关着力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结合全市“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走进企业促发展,走进群众保民生,精简会议,厉行节约,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在征询意见、查找问题过程中,已经作出整改的占问题总量的1/3以上。高校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金融系统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发放小额贷款,完善支农贷款担保和信用保证保险运作机制等。
四是把“四个确保”落到实处。保增长,各区县以服务促招商、安商、稳商,狠抓项目和资金的到位率。国有企业在拓展市场、加强管理和降低成本的同时,加快转型。保民生,中心区着力加快旧区改造,努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郊区(县)则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新城建设,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和增收。保稳定,各单位妥善处理社会矛盾,认真排摸信访重点、难点,着力解决一批信访突出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保世博有序筹办,以“迎世博600天行动”为抓手,着力提高群众参与度和安全保障能力,在党员中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蔡武:文化部“五项措施”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9年要“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面对这样的任务,文化部将如何完成?他们会推出什么具体方案?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又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日前,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新华网、紫光阁网对文化部部长蔡武进行了专访。
  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关键
  问:这次两会提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发展文化产业。文化部就此有什么具体方案么?
  蔡武:2009年是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关键一年。文化部在大力推进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抓以下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第一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推出一批改革先进单位和成功案例,开展有关改革工作重大课题研究,推出若干研究成果。第二是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抓好文化部直属单位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推动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国文化报、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等单位率先开展试点,力争上半年有3家左右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工作。第三是要全面推进文化部直属单位调整改革工作,促进文化系统政府职能转变。抽调精干力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于3月底提出《文化部直属单位改革与发展总体方案》。第四是分类指导、完善政策,推动国有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取得新进展。会同中宣部制定《关于深化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意见》。第五是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着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用“五只手”在金融危机中抓机遇
  问: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肯定会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机遇,这些机遇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蔡武: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促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加快,对文化产业起到推动和加速的作用。二是文化产业具有反经济周期逆市而上的特点。金融危机,将加大对精神产品的需求,直接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应对危机措施,会使文化的消费能力不断释放,将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挥较大的拉动作用。四是尽管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外的文化消费,但同时为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赢得国际文化市场的空间,成为替代传统产品出口的新的对外贸易增长点。
  我们将抓住机遇,积极应对,着力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打造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建立和完善一批高起点、规模化、代表国家水准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三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整合资源,推进现代技术手段和运营模式运用,建立符和文化产业特点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知识产权市场和人才市场,鼓励发展中介机构。四是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制度安排。五是进行科学调研和论证,研究制定当前形势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梳理现有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百花齐放”喜迎建国六十周年
  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 周年,文化部将会组织哪些文化艺术活动?
  蔡武:文化部将在引导各地有序开展文艺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三项活动,一是组织创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同时在新扩建的国家博物馆举办《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二是举办“向祖国汇报--全国'名家名剧'系列展演活动”。5月至10月,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台优秀节目将在首都各大剧场演出400余场,涵盖京剧、昆曲、地方戏曲、话剧、歌剧、舞剧、歌舞、芭蕾、音乐、杂技、木偶等各艺术门类,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舞台艺术继承创新的突出成就;三是举办"向祖国汇报--共和国美术60年"美术展览,遴选全国各主要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名家代表作参展。与此同时,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全文]
 
•周生贤:追求更科学的“燃烧”
环境保护是发展的机遇而非阻力。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了GDP;而科学发展,就是要求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少越好
  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我对发展有特殊的理解: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了GDP。而科学发展,就是要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少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叫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加起来就是又好又快。
  经过前一段时间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我们在认识上有了这样的提高: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
  经济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而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人却变成了不健康的人,那将是对现代化的一种讽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所谓发展,即使创造出暂时的繁荣,那也只是生活在没有鸟鸣的春天里,总有一天要遭到惩罚。
  环保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如果认为发改委是搞发展的,环保部门是不发展或者慢发展,那就错了,我们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环境保护是机遇,是动力,而不是阻力。如果你不是又好又快发展,才会感到环境保护是阻力。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也是我们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最好时机。我讲一个化学方面的常识。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因为排列顺序和结构不一样,金刚石变成了世界上无色透明最硬的物质,而石墨成为世界上有色不透明最软的物质。你要把这种原子结构拉开,谈何容易啊!所以,结构调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现在有机会了,要利用这个倒逼机制,调整结构,一定能见效。
  许多成功的改革,都是自下而上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是湖北人民对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重要机会。只要是有利于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只要是有利于建立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可以突破现行的机制和体制的约束,大胆地试、勇敢地闯,作为国家环保部门,我们和大家一起努力。 
■ 学习问答
·延长预备党员预备期的具体规定?
答:延长预备党员预备期,是指对那些预备期满,因存在某些较严重的缺点或错误,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但还有改正缺点或错误的可能和决心的预备党员。延长预备期,使其进一步接受党组织的考察,改正缺点或错误。
如果经过延长期的教育和考察,这些同志仍不具备党员条件,说明他们没有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缺乏做一名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决心。对这样的预备党员,没有必要再延长他们的预备期,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根据党章和有关文件规定,预备党员延长预备期的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能超过一年。这是因为一个预备党员改正缺点错误,从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到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党组织对其进行教育、考察也需要一定时间。
 
 
·选举中出现哪些情况要进行重新选举、另行选举和重新投票?
  答:1、选举中有欺骗、贿赂、威胁或因家庭宗派势力妨碍选举人自由行使权利的,上级党组织有权作出选举无效、重新选举的决定,报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执行;2、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未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五分之四的,选举无效,应重新选举;3、选举时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的,选举无效,应重新选举;4、选举中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被选举人少于应选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可另行选举;5、遇到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被选举人得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对得票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者当选。
 如果您有问题,请点击这里提问,我们将在线为您解答。


■ 名词解释
·什么是思想舆论导向?
一种引导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意识因素。即有倾向地选择某种舆论,进而引导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以发挥社会调控作用的舆论指导力量。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舆论传播内容的选择;二是对舆论传播方向的引导。把握正确导向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前提,特别是在资讯高度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日益多样的条件下,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在引导和帮助人们理解党的主张、接受科学理论、认清自身责任、区分是非曲直、辨别善恶美丑以及培养文明道德风尚、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 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准确、鲜明、生动地阐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及时、如实、充分地宣传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发展,营造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什么是社会价值导向?
价值论和伦理学术语。与社会成员各种具体的价值取向有别,指统治者为实现其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而提倡的反映社会结构本质要求的社会总体的价值指向。体现为以社会价值目标为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对社会各成员的价值取向产生引导和制约的作用,使社会在价值多元的情况下形成对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认同,从而为实现社会和谐建立思想道德基础。历史上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社会价值导向。当代中国作为社会价值导向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小测验
1.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   )相协调。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C.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   )。
A.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B.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
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
 
4.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   )的有机统一。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坚持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
C.坚持经济基础变革与上层建筑改革的有机统一
 
5.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   )。
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
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科学谋划、总揽全局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