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发局局长建国60年征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20-02-05  分类: 庆祝建国70周年 手机版
六十年代中期,我们一家人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一个小镇子上。
那时父母在镇上的供销社工作,我在当地一所小学就读。令周围老百姓羡慕不已的是,我们家吃的是商品粮。那时候只要是吃商品粮,就可以凭着粮本每个月到公家的粮站去买米,吃商品粮就意味着无论收成怎么样,家里的厨房里每天都能飘出饭菜的香味,饭桌上就会传出一家老小那开心的笑声。
那时我上学的路比较远,中午不回家,就带一搪瓷缸子大米饭在学校食堂的大锅里蒸热了吃。每当我在学校里吃着我那一缸子米饭时,我总能感觉到脸上热辣辣的。我知道有许多双眼睛正盯着我,盯着我那缸子饭。因为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来自农村,中午除了我那一缸子米饭外,学校的大锅里蒸的都是清一色的玉米粑。记得有一次我用我那一缸子米饭向同座位的同学换了玉米粑吃。我手中的玉米粑还没咬几口,那缸子饭眨眼间就被同学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吃完,只见他把那金属调羹翻过来,把凹槽里的碎饭粒儿都添得干干净净,然后咂咂嘴对我说,米饭的味道真香!以后要是天天有这样的大米饭吃该多好啊!说完,开心地笑了,一脸的幸福表情,好像在笑自己在做梦、在想象着美好的童话。
那时不仅买米要凭粮本,就是早上买大饼油条、在商店里称半斤饼干也都需要粮票。记得父亲每次出差离开家门时,母亲提醒的话总是千篇一律:“粮票没有忘记吧?”是的,那时候出门在外,没带钱可以找亲戚朋友们借,但没带粮票,几乎寸步难行,就会带来天大的麻烦。
记得当时还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恋爱中的一对男女到饭店吃饭,小伙子小气,只为女孩买了五毛钱一碗的炸酱面。女孩吃了一半,话不投机,提出分手,掏出五毛钱搁在桌上,愤然转身离去。男青年赶紧急步追了出去大喊:“喂,还有三两粮票!”这虽然只是个笑话,但也多少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食品的紧缺,说明了粮食、粮票在老百姓的生活和心目中占有何种重要的地位!
在自己的印象中,这样温饱都成问题的的日子差不多一直持续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老百姓的日子也逐渐好转,人们慢慢地再也不用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了。
到了上过世纪八十年末期,我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也有了自己的粮本。我和妻子都是细挑人,每月的口粮总有些节余。我们就经常用粮票向周边卖菜的农民换一些鸡蛋吃。可是慢慢地我和妻子发现,用同样数量的粮票能换到的鸡蛋却越来越少,原来十斤粮票可以换十个鸡蛋,后来五个、三个,再后来人家就不要粮票了。尽管这时的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失落,但我也知道了我们国家农村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种粮人终于能吃饱肚子,也能吃得上白花花的米饭了。
到了上个世纪末,家里的粮本就一直丢在抽屉的最底层,再也没有翻出来过。因为市场上什么都能买到,老百姓吃穿不愁、衣食无忧,想吃啥就能吃啥。家里的小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有模有样。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与时俱进,人们吃饭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追求吃好。买米要看品相,总要在米店里细细地比较,挑那种柔软、适合自己口味的米买。有时见到家中餐桌上那香喷喷、亮晶晶的白米饭,闻着都觉得食欲大增,感觉即使没有什么菜也可能扒拉下去几大碗。这时的生活已经叫人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小康生活的无限愉悦和美好。
如今,我们周围的食品更是异常丰富。现在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吃饱吃好,而是非常讲究饮食结构、营养的搭配是否合理。周末兄弟姐妹回到父母家相聚,几个小家庭的成员凑在一起叽叽喳喳,那话题,无非都是围绕着怎样吃得营养,怎样吃得健康这个主题转。这个说蔬菜要吃绿色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那个说肉禽要吃家养的,豆油要找非转基因的。
女儿从小挑食,现在上大学了,有时坐在饭桌上面对着米饭愁眉不展,难以下咽。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小时候的故事,女儿听了带着一脸茫然的神情咕哝了一句:大米饭会有那么香吗?
我心中感概万分,今天的孩子们当然感受不到大米饭的香味了,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当丰富的社会,有许多比大米饭更香、更好吃的食品充斥在他们周围。他们真的就像生活在蜜罐子里一样。他们没有经历过那困难的岁月,他们没有感受过生活的窘迫,所以也就无法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对大米饭的那种渴望。他们生活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真是非常、非常的幸福!
过去那些缺衣少食的日子留存在脑海里,就好像是一本尘封的哀怨诗集,偶尔翻开,便有一股淡淡的愁云在心间萦绕。然而,人生就是这样,无论是苦涩、是辛酸,昨天都已经成为过眼的烟云,不再困扰我们,明天总是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我们也总是带着期望、带着希冀,带着理想,带着一个美好心情去迎接那新的一天。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