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20-03-17  分类: 庆祝建国70周年 手机版

发展农业机械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确立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实行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而农业机械化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助推和基础作用。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都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普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湘西自治州在发展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提出了到2010年要基本实现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80%的奋斗目标。作为农机工作者,我们必须转变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推进湘西山区农机化事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一、建设新农村,农机化必先行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www.damishu.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生产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主导因素。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生产的发展靠什么,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起着最重要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划分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20世纪末,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列第7位。这一评价基于100年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力地保障了世界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客观地反映了农业机械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湘西州在建设具有湘西山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中也把农机户数、农机增长比例、农机手培训人数等指标作为重要内容跟其他项目一起推进、一起考核,是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决定的。

(二)生活宽裕,农业机械化起保障作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农民收入是否提高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社会进步、产业结构和贫富状况的重要指标。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小于8%,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5%之间,现代农业生产不仅能用很少的人力生产出保障社会需求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食物安全,还可转移出很多的农业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使经济更加繁荣,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目前,湘西地区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有517个;
从事农机行业人员已达2.83万人;
农机经营作业服务总产值突破8亿元,比上年增长11%;
2006年1-9月,全州使用农机转移劳动力1.5万人;
全州使用农机减少劳动力和节约成本增加效益近800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机部门积极组织跨区作业每年增加机手收入近100万元,组织农机具帮助外出打工户抢收抢种,让绝大多数打工者不必回家农忙,使他们减少路费和工资损失近千万元。农民机手不仅自身致富,而且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诞生了大批新的市场载体,有利于农业从各个环节实现市场化,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强有力的发展。

(三)村容整洁,农业机械化是重要保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将推动农村机耕道及乡村道路的硬化建设,农村的整体村容必将焕然一新。二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将减少农村耕牛的饲养量,从而净化了乡村便道和改善了村民庭园卫生环境。三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将推动农村养殖业的规范化和规模化,以前村民单一地附带放养猪、羊、鸡等畜禽不划算,所以这将大大地改善和净化乡村便道及村民的庭园卫生环境,为农村保持村容整洁创造了坚实的条件。四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增加有了保障,农民就有条件改善自己的住房、设施和美化自己的庭园环境。五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推动秸杆粉碎还田、打捆回收、秸杆粉碎做食用菌基料等技术的应用;
同时也能推动农村沼气、煤气、电力、太阳能等能源的使用,从源头上解决了因杂柴、杂草、秸杆等乱堆乱放和焚烧带来的污染源及对田野、庭园等环境卫生的影响。
   (四)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农业机械化是有机载体。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使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劳动力数量,从而使农业生产过程得到大大简化和纯化,减少了农民因劳动、体力、人数、农时等等引发的各种矛盾和磨擦;
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使用,可大大减少农村耕牛的数量,由此也可减少农村因耕牛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和磨擦;
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使用,能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中解救出来,使农民有机会主动地、自觉地去安排和发展自己的事业和产业,从而使村民之间有形成一种相互商量、观摩学习和相互帮助的氛围基础;
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和使用,需要规范化、规模化经营,也能促使村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理让和支持的态势等等。所以农业机械化可以改善和协调农村中农民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生活,使农民有精力和时间从事业余文化活动,开发和发展其它行业和产业,有效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乡村的管理民主化也会得到推进。
    从以上可以看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起着主导性、保障性、保证性和载体性的巨大作用,所以,建设新农村,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那么,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如何发展边远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笔者通过十来年的农机工作经历,结合贫困山区实际所作的调查研究,就如何加快发展贫困山区农机化,提出几点初浅建议。
    二、加快湘西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近年来,湘西州委、州政府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引进新机具、新技术,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围绕特色农业推进特色农机化项目建设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为减轻农民负担,解放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创出了路子。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着力解决边远贫困山区的地理环境、人为因素、单一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等问题和缺陷所造成山区农机化作业含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从加强农机组织自身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加强科研、推广、生产有机结合和政府引导等几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山区农机化发展规律,努力改善农机作业环境,进一步加快发展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获良机。

    1.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在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非常关注农机化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生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是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三是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
四是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
五是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六是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
七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damishu.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2.国家农业部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投入。2006年度,农业部在为农民办15件实事中,把“建立50个水稻栽植和收获机械化示范县”作为其中的一件大事来抓。中央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资金规模从去年的3亿元增加到今年的6亿元,实施范围从去年的500个县扩展到今年的1080个。并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对购置农机具实行财政补贴。6亿元的中央农机补贴资金,表明了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地区农业机械化工作。湖南省级高度重视湘西地区农机化工作,于2006 年给湘西地区配置了15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并将继续加大对该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额度。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地区农机化工作。于2005年10月9日,在农机化现场办公会上形成的《州长办公会议纪要》中明确提出:从2006年开始,州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资金,用于对全州的购机补贴,同时要求各县市进行配套补贴。对各县市农机化工作实行目标管”。湘西州农机化工作,在湖南省市州中,率先被列于市中政府的主要目标管理。其它地区纷纷来我州咨询取经。湘西州农机局吴振文局长在全州农机化工作会议上要求纳入补贴项目的八县市农机局,必须严格按照上级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有关程序规范操作,确保农民购置农机具的补贴资金落到实处。在2006年度,湘西州本级财政直接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万元,农机局向上争取中央及省财政补贴150万元,加上各县市配套的资金,全州投入500万元资金用于农机购置补贴,惠及到2万农户,拉动农民直接投入购置农业机械资金达2000万元。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5.1万千瓦/88431台,比上年增长9.8%;
农业机械总值(原值)达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农机化综合作业面积达150 万亩次,比上年增长10%;
涌现出了何世刚、颜建斌、田万宏等农机大户102户和农机专业户3646户。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依法治机。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优惠政策的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机化工作已经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贫困山区的农业机械化进程很缓慢。各级政府要把农机化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明确农机职能。并把农机化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进一步完善农机法规,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投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转轨,加快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
    当前,湖南省各市州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正在修订《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草案,将递呈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湘西地区各级人大也加大了对各县市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执法检查,特别是永顺县人大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在该县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2006年8月23日,在该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上,各位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们听取并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对此总的评价是领导重视、工作扎实、效果显佳、不误时机,并根据此法律的相关条款,结合该县实际向县政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县财政每年将“培训、推广、安全管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支持农机局搞好综合管理工作。二是尽力增加购机补贴,下力解决好农机的补贴,提高山坡区域的生产能力。三是增加农机购置金额,扩宽购机补贴产品目录,增加财政扶持和信用贷款力度,鼓励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2.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山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机械作业效率不能得到正常发挥等都是与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贫困山区的乡村公路,机耕道,水渠网路,田土改造(主要是小块改大块)山塘沟坝等要进行重点建设和完善,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机作业的完全系数和机动性,充分发挥农机应有的效力,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贫困山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明确条款规定,关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具体落实到位。

   3.推动和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在贫困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经营方式、品种差异等因素,再加上农户的土地纠纷等,不利于机械的连片作业。所以,贫困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期待土地的规模经营。先采取办点示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加快土地流转,推行土地托管模式,扶持和培植种植大户,大力发展庄园式农业。并尽快出台相关法规予以规范。这样更有利于田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先进农艺及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有利于优化配备农业机械和合理配置劳动力,可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力,从根本上转移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三)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准确掌握和运用法律的各项规定办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切实规范山区农机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努力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率,确保山区农机安全生产。三要进一步强化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完善检测手段,进一步提高鉴定检测能力;
同时,认真做好政府补贴机具的鉴定选型工作,为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机具提供依据。四要加大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体系,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的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同时要维护好农机作业市场秩序,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积极引导。实施购农机具购置补贴,是促进农机化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依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各级财政要设立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湘西地区的购机补贴工作必须要做到“四突出”:突出特色区域,强调对正规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和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
突出适宜山区的机型配备,强调合理的农机动力结构,合理的主机与配套农具的比例;
突出补贴标准,强调对各类农业机械的补贴额度,提高对先进新型农机具和山区特色产业区域农机具的补贴标准,鼓励先进新型农机具的使用;
突出综合配套,强调农机配备数量与农业生产量的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地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充分体现政府对农机化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和导向作用。

农业部通过发布农机购置补贴中选产品及生产企业目录,引导农机企业更好地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去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在公平竞争中健康发展,保护了农民购机用机的利益,也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使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投入型增长转向效益型增长,对农业和农村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购机补贴是一个利国、强农、富民的好政策。“十一五”时期农机化发展真正进入了战略机遇期。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兴机富民。建设新农村,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尤其是对机操作手的培训,让农机手不仅会操作农机、而且会经营农机。围绕农民培训工程,强化农机培训机构硬件建设,充分发挥山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培训基地优势,切实开展驾驶员、车工、电工、焊工等工种的农机技能培训。通过兴办各类农机化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会、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形式,让农民了解农机、热爱农机,普及推广农机节本增效新技术。积极倡导以专业化思路完善社会服务水平的理念,通过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项目专业化、服务技术专业化和服务人员专业化,拓展农机服务领域,迅速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各种农机专业服务。并重点培育一批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实行政策倾斜,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组织他们参与跨区作业和订单作业服务,积极开展农机大户致富带动工程,让他们尽快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实现小康目标的服务能手及科技示范的带头人和农村致富的领跑者,真正实现兴机富民。

(六)拓宽渠道、多元融资、增加投入。资金投入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家和地方限于财力,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还不多,对农机化的投入更少,贫困山区更少之又少,造成了农机及相关产业投资比较效益差,很难得到金融信贷的有力支持,也很难吸引社会投资者。因此,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形势要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户个人和农业生产组织投入为主体的农机化发展投入机制;
同时积极吸引二三产业的企业资金和社会法人以及群众手中闲散资金投资兴办或直接进入农机作业市场。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鼓励金融部门积极对农机制造企业或购置农机具开展贷款业务,政府采用贴息方式等优惠政策支持金融部门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或生产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贷款。例如“永顺县正福农用机械有限公司”,目前就是因缺少金融部门的支持,而处于半停业状态。该公司法人王正福多方筹资50多万元创办了以生产山区拖拉机为主的企业,并拥有职工20人,其产品也通过了省级鉴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证书,按说该企业的前景应该是一片大好,然而该企业法人王正福由于自身资金有限,金融部门支持力度太小,导致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必须依靠政府多加以引导,金融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提供信贷支持,方能盘活该企业,促其产品完全走上市场。从而带动一方经济。

(七)以市场化机制抓好推广体系建设。尽快建成以农机部门为主导,农机企业为主体,农机大户为示范的新型农机推广体系,进一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推广队伍,增强农机推广实力,强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加快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速度。实现农机推广公益性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机结合,达到农机推广、生产、经营和使用者共赢的目的。要培植农机龙头企业、支柱企业,支持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农业机械新产品,提升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贫困山区的园林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发展速度很快,但这方面的机械投入和引进、推广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开发,我们要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兴建各具特色、不同规模的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示范园区。

各项优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促进了农机化事业发展,会使整个农业、农村形势以及农机工业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只要我们山区农机人围绕湘西州农业建设的总目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湘西州农机化事业就会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从而为建设有湘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