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大洗礼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文档 > 思想大洗礼 > 列表页

市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20-03-16  分类: 思想大洗礼 手机版


摘要:森林防火工作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研究,对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了**市森林防火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森林;
防火;
现状;
对策

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性的林业重大自然灾害,每一次森林大火,都给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市地处闽江上游,是福建省重点林区,森林资源丰富,辖区有林地面积197.6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91.0%,林分面积145.0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75.1%,活立木总蓄积量12453.6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11281.9万立方米,现有毛竹7.87亿根。境内有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茫荡山、建瓯万木林、邵武将石等11个省、县级自然保护区和1202个保护小区,物种资源十分丰富。

1.森林火险状况

据《中国森林火险调查与区划》,全市10个县(市、区)及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个县(市、区)为一级火险区,3个县(市、区)为二级火险区。目前区内易燃的马尾松、杉木针叶纯林和中、幼林比例分别占林分面积的70.7%和64.6%,森林火险程度处于历史以来的高峰期,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责任极为重大。

据统计,1991-2003年,受不利气候影响,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803起,受害森林面积6134公顷,其中2000年发生森林火灾137起,受害面积1847.7公顷,尤其是2000年3月,因受前冬极度低温和严重霜冻的影响,全市森林火灾呈爆发趋势,共发生森林火灾114起,受害森林面积1500余公顷,个别地方还造成了人员伤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市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防火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森林火灾受害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的可喜局面。然而,在快速发展的林业建设中,森林防火工作却相对滞后,防火金费和基础建设投入严重不足,防火机具陈旧老化,设施装备欠缺且部分失修,监控手段原始落后,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较弱。

2.森林防火工作现状

2.1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市、县(市、区)、乡(镇)均设有森林防火指挥部,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林业主管部门领导任副指挥,交通、气象、电信、公检法、报社、计划局、财政局、农业局、驻军、消防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指挥部成员。各行政村和林业场(厂)、站均设有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并建有“两队”(巡逻队、扑火队)。现有市级快速应急扑火队1支、人数60人,县(市、区)半专业快速扑火队16支、人数470人,以林业场、站职工和各乡(镇)、村基干民兵为骨干的义务扑火队926支、18126人。但是,村级防火护林组织较涣散,人员配备还不足,管理及待加强。野外用火巡查制度不够落实,查处野外违章用火力度不够,处罚不严。安全扑火教育不够全面深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2.2防火基础设施具有一定规模

现有生物防火林带22512.8公里;
以监控为主要任务的了望台12座;
形成了以省森林防火网、**电子林政网为依托的全市防火办电脑网络系统,实现了以程控电话和对讲机为主,车载和手提电话为辅的初级通讯指挥(联络)网络;
现有指挥、宣传、督查相结合的森林消防指挥车16辆,灭火器具2954台(把、套),其中油锯、风力灭火机305台。但是,防火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生物防火林带比例不足,
瞭望覆盖面小,通讯网络不够完好,扑火机具简单配备不足。

2.3野外用火的特点

野外用火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点多、面广、线长,管理执行起来难度较大。一是用火主体发生变化。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业经营主体已由以前的集体经营转向个私经营,用火主体相应由以前的集中用火转向分散用火。二是用火时间发生变化。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野外用火由以前的季节性用火转为常年性用火。三是用火方式发生变化。随着农民耕作习惯的改变,由以前的堆烧用火,转为随意点火。以上三个变化,给森林防火带来困难。为此,要认真分析新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4森林火灾发生情况

**市是福建省森林火灾易发、多发地区。据统计,“九五”期间,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321起,年均64.2次,发生率3.43(次/10万公顷有林地),烧毁森林面积3157.2公顷,年均受害面积631.4公顷;
森林受害率0.34‰;
直接经济损失达7103.5万元,且造成人员伤亡,扰乱了林区的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其社会和生态方面的损失更是难以估测。

2.5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二是现有装备大部分陈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部分失修,林火的预测、预报工作滞后,监控手段相当原始落后;
三是控制林火的能力较小,预防上主要靠“死看硬守”,扑救上靠采用人海战术,[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大=秘=书=网=站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使用柴刀、刷把等极为原始简陋的扑火工具,尤其是控制较大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不高,效率较低;
四是由于报酬低,扑火队伍和护林员积极性不高。此外,防火办事机构人员的业务素质、指挥协调能力也有待提高。

3.森林防火工作的发展思路

3.1遵循的原则

以江泽民同志:“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为指针,围绕“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的林业发展基本思路,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以森林防火科学理论为指导,实现森林火灾“早预报、早发现、早扑救”和“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3.2奋斗目标

积极引进科学适用的先进技术,加强林火监测、防火通讯、林火阻隔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森林火灾预测预报,及时掌握林火信息,提高森林防火的整体科技水平;
建立健全防火组织与专业扑火队伍,实现科学调度、指挥和决策,逐步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专业化、现代化,不断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为促进**市乃至福建省林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3具体措施

3.3.1建立与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必须形成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法律、行政、宣传等手段,认真做好森林防火的各项准备工作,对照温家宝总理的衡量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五条标准”,使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多策并举的局面。以省政府下达的四项指标为依据,层层分解下达《森林防火责任书》到乡(镇、办事处)人民政府、村委会以及有关单位。明确森林防火责任,层层部署抓落实。县(市、区)森林防火办公室必须配备四人以上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和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乡镇、有关部门、单位配备人员负责日常工作。要把森林防火工作提高到保护生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保护绿色资源和生态环境。

3.3.2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预测预报体系和指挥系统。充分运用高科技的林火监控技术和网上指挥系统,力争用二年时间建成较先进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包括指挥室硬件系统、通讯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建立信息数据库,建立具有文本、防扑火资源、人力资源、图形图像等内容的数据库,实现上下数据共享。做好森林防火信息化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配合瞭望台(哨),随时掌握辖区内的林火状况,提供最新、快捷、准确的信息,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与指挥奠定基础。乡镇人民政府要健全严格的值班调度制度,建立以护林员为主体的巡山查火护林队,在野外用火戒严期起到查禁用火和火情报告作用,对审批后的用火,起到监督护林作用。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规范森林火灾扑救程序,明确指挥职责。一旦发生森林火警、火灾,必须做到先电话报告上一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确保各级森林防火指挥系统调度及时、信息畅通。

3.3.3强化野外火源管理。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农田延包、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农、林事活动已从过去集体集中用火转向千家万户用火,从季节性用火转向常年用火,造成野外用火点多、面广、线长。因此,必须坚持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基本方针,严格实行野外用火管理审批规定。探索野外火源管理规律,根据农、林事活动情况,养成有禁有放、疏堵结合的用火习惯。“堵”,即在戒严期内,要严禁一切野外用火,要禁死,坚决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抓,纵向到底,责任到人。要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积极性,紧急动员,分片包干,严防死守,对违章用火者依法从严查处。“疏”,即在森林火险等级四级以下的非戒严期,集中一段时间,通过审批,在林业站人员到场、乡村干部到场,监督到位,开好防火路,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的情况下,集中用火。从根本上管好野外火源,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3.3.4强化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建设。处置森林火灾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时效性,扑救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科学扑救”的思想,坚持“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实现扑火队伍专业化。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计划用二年时间对现有森林火灾扑救队伍进行整组,依托国有林场、采育场组建20支800人的半专业扑救队伍,加大经费投入,装备较先进的扑救机具。按照《福建省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装备标准》要求,每支队伍配置1∶5万全区地形图一幅;
直拨电话1-2台;
基地电台1部;
车载电台1部;
对讲机6部;
手机2台;
GPS定位仪2个;
队部会议室(值班室)一间(20平米以上);
扑火贮备库1间(15平米);
风力灭火机5台;
油锯4台;
铁锹10把;
斧头5把;
高压小水泵2台,每台配100米水带;
每个队员配备挂包(内装毛巾、手电筒、急救包)、水壶、柴刀、二号扑火工具、扑火头盔、扑火阻燃服等必要装备。由所在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指挥调度,应对本辖区范围内森林火灾扑救。戒严期队伍集中守候待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各乡镇依托民兵预备役各组建一支30人左右的应急扑救队伍,每个行政村组建一支15人的义务扑火队,配置必要的扑救机具,主要应对本乡镇、村辖区范围内突发的森林火灾和火灾初期的扑救工作。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改变扑火人海战术和原始方法。同时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定期组织指挥员、扑火队员的扑火技能、安全知识的教育,强化扑救训练,提高机动能力;
并做好扑火物资的储备和保养。

3.3.5强化林火阻隔体系建设。制定**市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总体方案,全市2005——2010年新建生物防火林带12000公里,预计费用为5000元/公里,总投资6000万元(附表1)。

**市新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表

附表1                                     单位:公里、万元

 

    年    度    规    划

    计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长度

1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投资

6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改造提高现有生物防火林带12600公里,预计费用为2500元/公里,总投资3150万元(附表2)。

 

**市改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表

附表2                                     单位:公里、万元

 

   年    度    规    划

    计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长度

12600

2100

2100

2100

2100

2100

2100

投资

3150

525

525

525

525

525

525

生物防火林带、防火路建设是森林防火的一项长效阻隔工程,要纳入各级人民政府责任制考核内容,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要结合造林,由林权所有者同步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凡人工造林更新面积100亩以上的,按10%以上配置生物防火林带,与人工林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否则不予发放“迹地更新合格证”;
国有林生产单位在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作上,要起示范带头作用。生态公益林和已经营造的林地,应逐步补植完善生物防火林带或开设防火路。今后各地要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与发放木材采伐许可证相挂钩,对未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造林地,不予验收合格,暂扣苗木补助款。暂缓该乡、村第二年采伐限额指标。公路、铁路部门和林业养路站、乡镇养路站要结合每年1-2次的例行维护开展铁路边、公路边的防火路建设;
山边、田边防火路建设,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分解到村到户,逐年实施,逐步完善;
林缘防火路由各林权单位负责。若因未开设防火路引起的森林火灾,要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政府鼓励农民在山边、田边种植矮乔、灌木类的经济林,即有经济效益,又能发挥阻隔林火的功能。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贴。电力部门对经过林地的高压线路未留足够防火带的,应及时办理林地征占手续,并负责每年的清理工作,凡由于管理不利而引发森林火灾的,应追究电力部门责任。

3.3.6强化森林防火法制化建设。森林防火工作法制化,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的根本要求,也是依法治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加大依法治火的宣传力度。要结合国家的普法规划,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普及防火法规规章,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知法、懂法、守法。二是要加强防火监督和执法检查,建立森林消防监督机制,以消除各种森林火灾隐患。三是要严格执法。要依法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对违反防火法规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尤其要加大对防火管理工作失职者和森林火灾肇事者的处罚力度,以儆效尤。

3.3.7引导林农成立森林防火协会。采取符合本地实际的方式,将一定范围内的林权单位、林农组织起来,成立森林防火协会。通过组织凝聚力强化工作力度,并逐步引导林农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村之间、协会之间应建立护林联防关系。制定护林公约,达到自我约束、互相帮助、齐抓共管的目的。要切实强化村级护林防火组织,充分发挥护林员的作用。可以通过协会,组织护林小分队,做好森林防火安全防范工作。

3.3.8多方筹措,努力解决森林防火经费。森林防火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森林防火费用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建立森林防火多层次、多元化、多主体的社会化投入机制,以及森林火灾有偿防控和救助模式。一是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每年列入财政预算不少于50万元,育林金用于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不少于50万元。二是按照受益者合理承担部分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的原则,酝酿每年从审批采伐的商品材以1-3元/立方米、竹材以0.1-0.3元/根的标准,筹集经费。以上资金统一由财政设专户保管,由森林防火指挥部编制使用计划,用于森林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费用、扑火队伍建设、扑火设备购置、防火路、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安全责任奖励、森林火灾扑救经费等项开支。

4.结语

党的十六大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绘制了宏伟蓝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把生态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扎扎实实把各项防扑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万无一失,就一定能为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祖国秀美山川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福. 森林防火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可持续
发展林业战略研究调研报告.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 郑焕能.实用森林防火技术.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