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检查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文档 > 自我检查 > 列表页

对市庄稼金农业科技服务协会发展情况的调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20-03-15  分类: 自我检查 手机版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双加”长效机制

最近,根据区委主要领导的指示,我们对__市庄稼金农业科技服务协会(以下简称庄稼金协会)进行调研。从调查的情况看,庄稼金协会总体发展状况良好,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对全区农村“双加”模式的推广和深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基本情况

庄稼金协会位于长江路东段,现有职工22人。近年来,该协会依托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双加”模式推广为载体,始终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经营目标,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方法,确保了协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区“双加”模式树立了典范,有力地推进了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效果:一是实现了自身发展。该企业拥有资产750万元,年销售收入2400万元,利润180万元。在全市已形成37个农资连锁超市,正在加盟的有47家。全市33个乡镇建立了庄稼金协会,476个自然村建立了农业科技服务分会,科技示范户达2465户,协会会员达4.5万户。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该协会会员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比当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800元左右,新增加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三是促进了科技兴农。协会会员中三分之一的会员农户成为科技示范户。会员先后示范应用农业新技术24项、示范推广优质良种11个,新型肥料8个品种,97%的会员掌握了两项先进技术,72%的会员掌握了三项以上先进技术。四是强化了乡镇工作职能。乡镇机构改革后,农资、农技、畜牧、供销等涉农站所的职能有所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而庄稼金协会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专业化推进。庄稼金协会始终把服务“三农”放在首位,坚持按照“技术、物资、信息”三位一体工作方法,强力推进农村经济专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坚持“三到位”:一是技术服务到位。组织专家下乡到田间地头解决会员提出疑难问题185次。组织专家到乡服务中心讲课,乡服务中心站长到协会总部培训,科技示范户到公司培训达43次,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计培训人员3650人次。协会投资4万元购置投影仪4台,已放映280场次。免费配送科技小喇叭20套,科技光盘200本,组织文化下乡演出30场,协会专家在演出现场进行科技咨询,受教育群众达8万余人次。今年,协会会员在专家指导下,采取合理的施肥技术、施药技术,小麦单产比其它农户高出40公斤。二是农资配送服务到位。协会建立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售后服务”的营销农资网络,积极与国内知名厂家建立农资供应渠道,从源头上保证农资供给质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资成本,建立了厂家直供农户的供给机制,使农资产品供应低于市场价格15%。一年来,销售化肥8000吨,种子50万公斤,直接为农民带来效益达200余万元。三是信息服务到位。协会对会员登记造册,建立了回访制度,开通了热线电话,及时了解农户所需信息,帮助农民解决问题。目前,开通热线电话5部,主编了《科技服务指南》,每月编发1期,在全市已免费发放14万份,其中宛城区发放4.5万余份,通过广播、电视、报刊进行广泛宣传,对新技术、新品种进行推广。举办广播电视节目38期,配送科普挂图1500余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网络化经营。主要模式有二种:第一种是“超市+协会”。庄稼金超市是__市农资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农资连锁经营的民营企业。主要以庄稼金连锁超市为依托,辐射带动多个连锁分店,连锁超市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不断强化在农药、种子、化肥、农机具、小五金和饲料等规范经营,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现初步建成标准旗舰店1个,直营标准店3个,物流配送站2处,配备有车辆6台,连锁经营初具规模。同时,通过连锁超市经营创利,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协会发展中,逐步走上了“以市养会”的发展道路。止目前,连锁超市已赢利180万元,50万元投入到协会建设中去,从根本上确保了协会良性运行。第二种是“协会+合作组织+农户”。该协会不断创新经营理念,拓宽经营渠道,走自己的路,自己走路。积极组织实施“1112”科技入户工程,建立一个乡一个服务中心,10个服务站,100个科技示范户,带动2000名会员的三级协会网络。目前,我区已发展会员8000户,示范户491户,建立服务站50个,服务中心7个,分布在红泥湾镇、茶庵乡、汉冢乡、高庙乡、新店乡、溧河乡和金华乡。如茶庵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投资万元配备了电脑、小喇叭等,并设立档案柜,通过乡、村两级服务站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举办培训班100余期,达5000人以上,专家讲座30余场,投影播放农业技术知识120场。赠送示范种子价值2万多元。农药小麦“一喷三防”3.5万亩,为全乡6.8万亩耕地,供应102吨复合肥,为农民节约投资50余万元。

(三)组织化运作。庄稼金协会运行以来始终坚持“协会搭台,党委引路,政府支持,农民唱戏”的运行思路,通过党委、政府的组织参与而不干预,引导而不强迫方式,较好地推动了协会发展。一是党委引导。在庄稼金协会发展上,区委组织部、白河街道党工委积极为协会搭建组织平台。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运行中。同时,围绕协会的发展需要,红泥湾、茶庵等7个乡镇党委都建立了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帮助协会解决问题,并把触角延伸到了5个村支部,70余个党小组。二是政府推动。庄稼金协会在区科技协会推动下,区、乡、村三级积极支持配合,充分利用乡级成人学校、文化站所、村级文化大院,积极开展活动。同时,乡镇党委、政府认真帮助庄稼金协会解决实际问题。止目前,已解决各类发展问题350余个。信用社及时帮助解决协会筹资难问题,先后发放贷款80余万元。三是党员参与。庄稼金协会成员6.5万人中有党员5000名,入党积极分子1000名。高庙乡党员黄孟超,是一名协会服务站站长,繁育种植小麦2000亩,豆种4500亩,带动周边2000余农户,每年帮助协会销售化肥100余吨,种子8000万公斤,农药万余元,直接帮助周边农民增收45万余元。红泥湾镇常孟营村支部书记张新华组织协会繁育小麦品种2000亩,直接为周边群众增收40余万元。

(四)规范化管理。庄稼金协会认真落实“12345”的工作运行模式:牢记一个宗旨:即是坚持农业报国,科技富农,不求做大,只求做好的经营理念。突出二个重点:坚持替政府解忧,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协会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了政府推动、协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农技推广——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的发展思路,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庄稼金协会发展模式初具成效。搞好三个服务:搞好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农业生产资料配送服务、订单农业发展服务。在技术指导服务上,为乡级庄稼金协会免费配送电脑等网络设施,为26个村的星级庄稼金服务站免费配送播音设备和各种光盘、磁带。成立四个委员会:农资连锁经营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技术培训委员会、信息服务委员会。技术培训委员会以__农学会为依托,聘请__最著名的农业专家5名、专业农艺师12名。协会新购置4辆依维柯、4辆面包车、3辆货车组成农技服务队,年向农户供应粮种、化肥、农药新品种40余种。落实五项制度:认真落实加盟庄稼金连锁超市入市办法,入会的条件、职能和标准,培训科技机制,定期回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五项制度。目前,已发放会员证近6万张,建立会员档案5.5万户。协会成立以来发放《庄稼金农业科技服务协会工作进度回访表》10万张。

二、协会的作用

(一)深化了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关键。因此,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把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在发展生产上,庄稼金协会一方面把重点放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上。围绕全区粮棉、蔬菜等产业,搞好系列化服务。在全区已发展优质高效小麦2.5万亩,棉花1600亩,蔬菜1000亩,小辣椒1000亩。另一方面,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市场为导向,为会员不断提供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动态,引导会员发展规模经营,提高效益,搞好科技服务,推广农资、农技等先进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机对接,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不起且不划算的事情,架起了农户通向大市场的桥梁。例如:茶庵乡下曹营村党员科技示范户崔纪青用了协会提供的优良品种及优质化肥,亩均增收220元,比往年多收入3000元。

(二)深化了农村“双加”模式工作。区委、区政府推广农村“双加”模式的目的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优势互补,实现农村党建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庄稼金协会首先依托党组织和有关涉农部门,聘请各类农业科技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建立和实施了“超市+协会”和“协会+合作组织+农户”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并通过组织网络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规范化和网络化的运行机制。如:茶庵乡党委、政府采用这种运行模式,将协会纳入到乡党委的日常管理之中,由该乡党委副书记任协会服务中心主任,一名副乡长任服务中心副主任。通过这种运行方法,提高了“三种能力”:即,党组织引领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党员带富的能力、农民致富的能力。也从根本上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从而取得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良好效果。

(三)深化了协会经营机制。一是庄稼金协会通过抓引进、建基地、搞示范、教技术、强服务等,率先引进推广适合各自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品种,进而形成“示范效应”,把看得见、信得过、学得会的技术与成果,由农民自己直接、快速、高效地传播到广大农户,培育了一批示范户和土专家、田秀才,形成“再传播”的良好绩效,达到了“能人效应”和“典型示范”效应,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发展专业化生产的能力和致富技能。二是庄稼金协会投资组建的庄稼金农资连锁超市,通过协会先示范后推广,为会员配送的优质化肥比市场每吨低200元左右,共为会员户节约农资成本280万元。在红泥湾镇、白河办事处、高庙乡建立良种基地4000亩,亩均增收小麦200斤左右,按每斤高出市场价10%收购,仅此一项基地农户增收80万元,公司也因此盈利超10万元。三是公司为协会提供费用30万元,更新了协会的基础设施,形成了以超市带协会的发展模式,通过自身“造血”功能,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协会发展模式,为新时期协会建设创出了路子,激发了活力,也为全区农业协会建设做了有益的尝试。

(四)探索出了新时期乡镇工作新思路、新办法。去年以来,我区圆满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减员之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乡镇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庄稼金协会探索出的“超市+协会”和“协会+合作组织+农户”的农技推广模式,完善了区有总部、乡镇有分部、村有服务站点的技物配送机制,有效弥补了政府职能转变后社会化服务滞后的缺陷,办成了单个农民解决不了,乡村组织统一不了,政府部门包办不了的事情。庄稼金协会通过农资物流、广播宣传、科技服务、防疫服务、产品销售等环节,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发挥了“统”的功能,为新时期的乡镇工作注入了活力。

三、问题与建议

庄稼金协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同时,在自身发展中也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缺位”:

(一)政府缺位。一是部分领导对协会发展支持不够。某些乡镇领导及有关部门对庄稼金协会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协会发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做到真心支持,真情关怀。二是协会与粮食、农业、畜牧、蔬菜、棉花等涉农职能部门衔接不够紧密。三是协会发展中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宛城区有57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98万亩,每亩地按一年200元的投资,每年是2亿元的农资投入,而庄稼金协会总投资只有800多万元,仅有80万元来自信用社贷款,所占农贷份额过小。

(二)体制缺位,一是与区里正在开展的“双加”模式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从调研情况看,庄稼金党组织建设在村一级有所欠缺,没有完全同党支部有机结合起来,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力度不够。另外,农村信用社在每一个村都有信息员,这些信息员都是由信用社用多年时间筛选的农村骨干人员,威信好,科技水平高,思想超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有较强的带动、辐射能力,但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二是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的不够紧密。没有把当前正在开展的文明新村建设、党员远程教育、文化大院等建设相互融合,缺乏整体推进,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协会职能缺位。协会在农业生产产前农技推广、培训,产中优质农资供应方面运行良好。但产后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协会与农业龙头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红娘”作用发挥不够,从而导致协会“短腿”的现象,导致了农产品销售不畅。

针对客观实际情况,建议:

第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由区委、政府牵头,由一名领导担任组长,将区直有关涉农单位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与协会对接,为协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关于协会的下一步发展,建议区委、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宛城区农业协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全区协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规范现有协会发展数量、重点和内容,切实解决好协会发展经费等问题。

第二,借助“双加”,强力推进。要进一步完善、推进农业协会发展,以此深化我区农村“双加”模式工作。要积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24字”方针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与文明新村建设和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大院、科技大院建设相结合,普及推广农业科技;
与农业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相结合,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通过这些措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全区新农村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把握重点,搞好扶持。庄稼金协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根据庄稼金协会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白河办事处应该给予支持,尽快帮助协会建设集技术推广、文化、娱乐、物资配送等为一体的农业科普综合大院。二是信用联社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在融资、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根据当前协会发展的需要,建议由信用联社出台有关文件,把村级信息员纳入到协会发展中去,深化“双加”模式工作,降低协会发展成本。三是由区委组织部、白河街道党工委尽快帮助解决庄稼金协会建好党组织问题,落实相关制度和措施。

第四,完善网络,注重质量。庄稼金协会从发展的局部看,在我区的发展势头不错,形势喜人。但从整体而言,网络仍然不够健全。一方面全区只有七个乡镇建立了乡、村协会或连锁超市,但仍有几个乡和近200个村仍然没有涉及到。因此,协会发展任务仍很艰巨,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协会建设中既要做好农资、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又要积极与农业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我区自上而下的销售服务网络,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同时,积极与周边或国内农业龙头企业或建立联系,帮助解决好农产品“卖不了、卖不好”的问题。

新农村公路建设有实效

今年来,区委、政府把全区公路建设放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抓领导,抓筹资、抓质量、抓管理,公路建设受到了市委、市政府表彰,市政府在我区召开了农村公路现场会。六个县市区慕名到我区参观学习,全区公路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主要呈现三个亮点:

亮点之一:利用交通行业的优势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今年共争取“村村通”项目48个,完成投资1540.5万元;
争取县乡公路建设项目12公里,完成投资540万元,其中上级投资382.5万元。争取大中桥梁建设项目5个,争取资金327万元。争取乡镇客运场站建设项目7个。争取招手站建设项目58个。

亮点之二: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在去年完成“村村通”的基础上,今年加大了扫清“村村通”遗留工程任务。今年计划“村村通”99.4公里,实际完成102.7公里。完成李高路三级公路改建项目12公里。完成了新店白洮河桥、牛高路薛营桥、苟牛线、三里桥、茶庵桥、李高路小庄桥。

亮点之三: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今年,我们完善村级交通设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抓手。完成黄台岗镇张典村5.5公里投资66万元;
完成了官庄镇新庄村1.3公里投资12.6万元;
完成黄台岗镇代夫庄村2公里投资24万元;
完成了瓦店镇关帝庙2.5公里投资30万元;
完成了溧河乡十里铺村3.5公里投资40万元;
溧河乡郭店村3.5公里投资42万元等。

抓领导—齐心构筑和谐路

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三农”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一是高位启动。多次召开党政联席办公会议、三级干部会、专题会、现场会等,分析研究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成立了由区四大家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全区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下发了《宛城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列入年度目标考评,明确完成时限和公路建设应达到的标准。在工程建设中,区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经常到施工现场看望施工人员,听取公路建设情况汇报,多次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到施工第一线现场办公。在项目引进上,区委、政府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经常跑省进京,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多方洽谈,成功的引进了公路建设的一批项目资金。二是严格奖罚。按照上级要求,今年的“村村通”项目要5月底大头落地、10月份全省完成。我们适时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变区财政定补为奖补。改变以往每公里补助1万元的做法,规定5月20日前全部完成的,每公里奖励1万元,5月31日前完成的每公里奖励8000元,5月31日后完成的1分不奖。机制的变化带来了工作的活力,各乡镇和施工单位争先恐后,克服一切困难,自己垫资往前赶进度,5月20日前,年度任务全部完成,进度和质量均位居全市前列。三是落实分包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直机关、“双联双培”包村单位与修路有困难的行政村实行“一对一”帮扶,重点从资金、物资、工程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求各乡镇对每个项目都指派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负责,实行“四包责任制”,即包施工组织、包资金筹措、包质量、包进度,并认真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地,形成了职责分明,关系协调,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施工环境,为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融资—引进项目多修路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向上争取一部分资金。2006年的“村村通”建设项目,由于宛城区2005年实现全区241个行政村村村通油路,省、市原计划2006年不再给宛城区“村村通”建设项目,针对这种情况,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向市政府领导和市交通部门反映情况,请求予以重视倾斜,先后16次到市、7次去省向各级领导汇报情况。经过努力,今年分两批给了100公里的项目。另外还给了李高路县乡公路改造项目,大中桥建设项目。二是实施财政补贴。今年区政府共补助农村公路资金302.8万元。为减轻乡镇压力,区政府对列入计划的“村村通”工程每公里补助1万元,对瓦英大桥和白洮河中桥分别配套补助资金100万元和40万元。今年区政府和交通局先期垫资380万元,实行政府统一采购水泥的办法,降低了工程成本,减轻了资金的压力。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拖拉机养路费收入扣除正常养护经费、危桥、危涵及水毁修复经费,其余全部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同时,免征“村村通”工程营业税,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建设税收返还一部分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小城镇建设、文明村镇建设等项目资金。把这些资金和“村村通”资金捆在一起使用。全区累计筹措配套资金536.8万元,其中区政府投资302.8万元,乡镇筹措234万元。四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各乡镇党委、政府对本乡镇在外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业主、企业家采取打一个亲情电话,发一封爱心捐助信函或派出人员上门拜访等多种形式,请他们献计献策或协调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枣林办事处吕庄村王力新个人捐款5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河南石油勘探局石油二机厂总经理蒋贵堂拿出8万元,用于瓦店镇关帝庙村村级油路建设。乡镇还鼓励公路沿线受益单位、各行政村、汽车、拖拉机经营业主捐资建设农村公路。

抓质量—严格监督修好路

“村村通”工程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项惠民工程核心在于质量。对此,区委、政府要求交通和工程施工部门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质量关。目前,全区“村村通”工程项目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具体讲,着重把好“三关”:一是施工队准入关。落实施工队“三不准”制度:凡是资质达不到的工程队一律不准参与施工,要求施工队必须有公路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套机械齐全,施工经理有类似工程业绩,并组织督查小组仔细审核,现场查看。在报名竞标的42个施工队中,有20个因检查出资质不合格未能参与村村通建设;
本乡、村的工程队只能到外乡镇施工,不准参与本乡、村的工程施工。避免了因人情、关系而影响工程质量;
区、乡、村各级干部不准组织和介绍工程队,有效地刹住了工程组织中的不正之风。二是施工责任关。通过分片区、按路线召开现场会、调度会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和进度进行督促、检查。加强旁站式监理人员的培训,动员全社会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督、施工单位自检等综合措施。将路面标准,如宽度、厚度、结构层、水泥用量等及时向老百姓和社会公布,在每个项目所在村聘请了老党员和有责任心、有一定经验的群众作为义务监督员,对材料购进、拌和、振捣、压实、养生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区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在22个施工队中开展了“优秀项目”、“优秀工程队”、“优秀技术员”评选活动,对评选的“优秀工程队”、“优秀技术员”,由指挥部颁发奖牌和证书。先后召开了五次现场会,请被评为优秀施工队的8个项目负责人介绍经验,较好地调动了施工队保证质量的积极性。明确乡镇政府、交通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以及设计、监理、施工和项目业主单位的责任。实行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形成了完备的质量管理网络。三是监测监督关。为认真落实项目质量分包责任制。要求交通部门每个班子成员带领一名质量监测员,对分包项目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全程监控。明确规定:凡是分包项目不能被评为优良工程的,年度不得评先,不能被推荐为后备干部、优秀干部;
凡是分包项目被验收为不合格工程的,分包领导和相关人员不仅要在大会上作检讨,还要扣发30%的工资。同时,加强现场巡检。指挥部抽调16名技术骨干,分成三个质量监督小组,每天每个项目巡检两次以上,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不整改者工程不计量、不付款。对两次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队,三年内不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抓管理—建管养运护好路

区委、政府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突出抓了“二个字”,“养”:“三分建、七分养”是公路工作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区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预期使用寿命能否得到保证;
管理跟不上,养护不落实,即使公路建好,也会迅速损坏,进一步加重建设的负担,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对此,每年通过区人大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特批养护经费3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运”:在上级拨付资金到位不足50%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建设,建成了高庙、茶庵、红泥湾、新店、汉冢、金华、黄台岗7个乡镇客运场站,建设招手站38个,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让农民群众乘上方便车、放心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