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其他论文 > 列表页

结合社会现象议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9  分类: 其他论文 手机版

篇一: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13年18套作文试题,新材料作文占17题,仅天津卷是半命题作文,并且采取的还是“材料+命题”的形式。在这18套试题中,试题材料虽说兼顾到了诗歌(福建卷)、故事(课标Ⅰ卷)、言论(安徽卷),但却以“社会现象”类居多,它们分别是全国课标Ⅱ卷的“同学关系调查”,广西卷的“寻找手机”,山东卷的“莫言被‘咬’”,广东卷的“富翁捐助”,北京卷的“爱迪生与手机”,浙江卷的“童心”。这类作文试题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生活,跟随着时代的脉搏,占2013年高考作文试题数量的三分之一。显而易见,此类作文试题将代表着2014年的命题方向。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好“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呢?

一、“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的特点:

1、要有针对性。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而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

结合社会现象议论文

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甚至你的评论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

3、要有说理性。定是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二、

就事论事就是指考生的写作对象必须是试题材料所展示的社会现象;一事一议的最大缺....

陷就是文章内容单薄,为了弥补这种缺陷,考生有必要运用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寻找一些和试题材料同类的素材以充实文章内容,支撑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同类拓展。具体可分为以....

下四步: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类比、对比联想同类或相反的现象。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紧扣标题,回扣材料)。

三、“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从试题所给的材料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类:

1、正面材料。如全国课标Ⅱ卷的“同学关系调查”,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

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山东卷莫言在被“咬”之后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并认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广西卷捡手机者认为不能用贪心来对待爱心。这类材料感情倾向明显,彰显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标Ⅱ卷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

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

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

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

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对此,我们可从以下思路构思立意: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确实如此,同学之间只有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关系才能变得融洽,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就事论事、略写)

第三步:分析、阐释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的调查表明,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②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③清华朱令案;④网友给同室的大学同学发短信感谢:“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要成才,先成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人,其之于社会的作用,恐怕是大于那些学富五车、却不惜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人。让我们用尊重、理解和包容,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略写)

2、反面材料。如浙江卷三句话(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注:应为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都是对童心的论述,并且共同揭示了一个社会现实——少男少女的心灵在提前硬化。而材料的背后又具有明显的感情倾向,那就是“世界一旦失去这个伟大的孩提

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所以材料对世界失去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的社会现实是充满着否定态度的。

第一步:开篇引述材料。英国作家菲尔丁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找准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剖析其谬误,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是的,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放眼身边,有多少孩子逐渐丧失了童真,他们过早地世俗化,梦想不再,锐气不再,暮气沉沉。所以,我们一定要留住童真,留住初心,留住曾经的美好。(先破后立)

第三步:联系社会现实中的类似现象,阐释所“立”的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在丰子恺白发苍苍时所作的画中仍可寻找到童真世界;②热播电影《致青春》引发全民大怀旧;③当孩子从老人那儿听到神奇的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后,大人们往往一句“这个世界是没有神仙的”,就会使那个童年栖居的诗意空间轰然崩塌;④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里的孩子们都过早地学会了人情世故,例如攀比家长的地位和财富、向老师送礼、相互妒忌拆台等等。(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结合试题材料再次强调所“立”观点,总结全文。中国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泰戈尔也曾说“在孩子的眼睛里能找到天堂”。让我们留住童真,捍卫最初的人性家园,回归生命的本真,只有这样,往前走,才能干净地看待这个世界。(略写)

3、开放性材料。如广东卷“富翁捐助”,北京卷“文学家与科学家对手机的认识”,此类试题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考生只需抓住一个观点自圆其说即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2013广东卷为例(原题略),考生可做以下解读:

第一步:开篇引述试题材料。有一富翁热心于慈善事业,决定向三个贫困家庭捐助。一家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捐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就事论事、略写)第二步:选择材料的一个角度分析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赞成,可反对,可辩证。在对捐助的态度上,我很赞赏第三家的做法,因为别人的捐助毕竟是有限的、暂时的,甚至说是一种施舍,一个人要想彻底地走出困境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以第三家为切入点提出观点、略写)

第三步:联系社会现实中的类似现象,阐释自己的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88岁高龄的郑州老人孙玉兰靠卖气球为儿子治病,被网友称为“气球奶奶”;②87版《红楼梦》“晴雯”的扮演者安雯为爱复出独立还债拒绝施舍;③中国式慈善往往大张旗鼓地捐赠,从不考虑受捐助者的感受;④诈捐门的反复出现,让受捐助者对捐助者也失去了信任。(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结合试题材料再次强调所提观点,总结全文。第三家的做法让我看到了他走出困境的勇气与希望,因为独立是对自己最好的捐助。(略写)

四、失误警示

1、盲目地提某些大道理。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就事论事”,不能让文章的中心游离于“事件”之外,但是在考场上一些考生所谈的话题和材料事件毫无关系,以至于文章跑题。比如广东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慈善”;全国课标Ⅱ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同学关系”;北京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手机”等等。如果考生所谈的话题游离于“事件”之外,那么写的必定是跑题作文。

2、内容空洞,走不出对试题材料的论述。社会现象类作文要求就事论事,于是有些考生就会就着材料大谈特谈,甚至对材料反复的叙述,缺乏对文章中心必要的拓展,进而导致文章内容单薄。

3、结构比例严重失衡。

而向外拓展的部分极少,进而造成文章在结构,材料安排上比例严重失衡。所以在文章结构上,考生不妨采取“起承转合”的结构来行文,可参照下表:

五、真题解析:

(一)2013年高考真题(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60分)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要求: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于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二)写作导引

此试题材料属于典型的社会现象类材料,对手机这种新兴事物,科学家与文学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材料对二人的看法又没有明显的感情态度,所以试题的开放性很大,考生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抓住一点自圆其说即可。总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来立意:

1、肯定手机的积极作用。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使书信慢慢地走出了现代社会,所以手机正在慢慢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习惯,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所带来的科技革新是时代的进步、创新的精神;手机所带来的观念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等等。

2、揭示手机的弊端。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会发现,获取信息已经不难了,但是对信息的处理,对信息的筛选,需要我们心中有个“小太阳”;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再也不那么难,此时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成本压低,于是那种真诚还在吗?当你的朋友跟你面对面坐在一起,你们两个各自拿着手机发微博的时候,你们两个人之间美好的现实关系还在吗?你会发现都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所以,手机的确改变了我们太多,但是否同时也让我们的思想,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表面上近了,而实际上却更加遥远了呢?

3、综合以上两点,辩证地看待手机的利与弊。

(三)佳作展示

重拾指尖“滑”落的温情

北京一考生

假如爱迪生能来到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我想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应该是手机。因为一“机”在手,足不出户,便可尽知天下之事,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里,人们已离不开这个科技产品了。(引述试题材料)(起)

当人们的指尖飞快地滑过手机屏幕,当人们的脑袋随着手机里的音乐而频频晃动,当人

篇二: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15年18套作文试题中,试题材料虽说兼顾到了诗歌(福建卷)、故事(课标Ⅰ卷)、言论(安徽卷),但却以“社会现象”类居多,此类作文试题将代表着2016年的命题方向。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好“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呢?

一、“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的特点:

1、要有针对性。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而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

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甚至你的评论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

3、要有说理性。定是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二、

就事论事就是指考生的写作对象必须是试题材料所展示的社会现象;一事一议的最大缺....陷就是文章内容单薄,为了弥补这种缺陷,考生有必要运用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寻找一些和试题材料同类的素材以充实文章内容,支撑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同类拓展。具体可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类比、对比联想同类或相反的现象。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紧扣标题,回扣材料)。

三、“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从试题所给的材料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类:

1、正面材料。如全国课标Ⅱ卷的“同学关系调查”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山东卷莫言在被“咬”之后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并认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广西卷捡手机者认为不能用贪心来对待爱心。这类材料感情倾向明显,彰显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Ⅱ卷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

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1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

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

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

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对此,我们可从以下思路构思立意: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确实如此,同学之间只有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关系才能变得融洽,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就事论事、略写)

第三步:分析、阐释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的调查表明,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②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③清华朱令案;④网友给同室的大学同学发短信感谢:“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要成才,先成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人,其之于社会的作用,恐怕是大于那些学富五车、却不惜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人。让我们用尊重、理解和包容,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略写)

2、反面材料。如浙江卷三句话(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注:应为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都是对童心的论述,并且共同揭示了一个社会现实——少男少女的心灵在提前硬化。而材料的背后又具有明显的感情倾向,那就是“世界一旦失去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所以材料对世界失去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的社会现实是充满着否定态度的。

第一步:开篇引述材料。英国作家菲尔丁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找准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剖析其谬误,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是的,为什么 2

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放眼身边,有多少孩子逐渐丧失了童真,他们过早地世俗化,梦想不再,锐气不再,暮气沉沉。所以,我们一定要留住童真,留住初心,留住曾经的美好。(先破后立)

第三步:联系社会现实中的类似现象,阐释所“立”的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在丰子恺白发苍苍时所作的画中仍可寻找到童真世界;②热播电影《致青春》引发全民大怀旧;③当孩子从老人那儿听到神奇的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后,大人们往往一句“这个世界是没有神仙的”,就会使那个童年栖居的诗意空间轰然崩塌;④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里的孩子们都过早地学会了人情世故,例如攀比家长的地位和财富、向老师送礼、相互妒忌拆台等等。(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结合试题材料再次强调所“立”观点,总结全文。中国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泰戈尔也曾说“在孩子的眼睛里能找到天堂”。让我们留住童真,捍卫最初的人性家园,回归生命的本真,只有这样,往前走,才能干净地看待这个世界。(略写)

3、开放性材料。如广东卷“富翁捐助”,北京卷“文学家与科学家对手机的认识”,此类试题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考生只需抓住一个观点自圆其说即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2013广东卷为例(原题略),考生可做以下解读:

第一步:开篇引述试题材料。有一富翁热心于慈善事业,决定向三个贫困家庭捐助。一家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捐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选择材料的一个角度分析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赞成,可反对,可辩证。在对捐助的态度上,我很赞赏第三家的做法,因为别人的捐助毕竟是有限的、暂时的,甚至说是一种施舍,一个人要想彻底地走出困境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以第三家为切入点提出观点、略写)

第三步:联系社会现实中的类似现象,阐释自己的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88岁高龄的郑州老人孙玉兰靠卖气球为儿子治病,被网友称为“气球奶奶”;②87版《红楼梦》“晴雯”的扮演者安雯为爱复出独立还债拒绝施舍;③中国式慈善往往大张旗鼓地捐赠,从不考虑受捐助者的感受;④诈捐门的反复出现,让受捐助者对捐助者也失去了信任。(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结合试题材料再次强调所提观点,总结全文。第三家的做法让我看到了他走出困境的勇气与希望,因为独立是对自己最好的捐助。(略写)

3

四、失误警示

1、盲目地提某些大道理。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就事论事”,不能让文章的中心游离于“事件”之外,但是在考场上一些考生所谈的话题和材料事件毫无关系,以至于文章跑题。比如广东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慈善”;全国课标Ⅱ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同学关系”;北京卷考生所谈的话题必须是“手机”等等。如果考生所谈的话题游离于“事件”之外,那么写的必定是跑题作文。

2、内容空洞,走不出对试题材料的论述。社会现象类作文要求就事论事,于是有些考生就会就着材料大谈特谈,甚至对材料反复的叙述,缺乏对文章中心必要的拓展,进而导致文章内容单薄。

3、结构比例严重失衡。

外拓展的部分极少,进而造成文章在结构,材料安排上比例严重失衡。所以在文章结构上,考生不妨采取“起承转合”的结构来行文,可参照下表:

五、真题解析:

(一)2013年高考真题(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60分)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 4

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要求: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于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二)写作导引

此试题材料属于典型的社会现象类材料,对手机这种新兴事物,科学家与文学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材料对二人的看法又没有明显的感情态度,所以试题的开放性很大,考生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抓住一点自圆其说即可。总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来立意:

1、肯定手机的积极作用。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使书信慢慢地走出了现代社会,所以手机正在慢慢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习惯,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所带来的科技革新是时代的进步、创新的精神;手机所带来的观念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等等。

2、揭示手机的弊端。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会发现,获取信息已经不难了,但是对信息的处理,对信息的筛选,需要我们心中有个“小太阳”;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再也不那么难,此时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成本压低,于是那种真诚还在吗?当你的朋友跟你面对面坐在一起,你们两个各自拿着手机发微博的时候,你们两个人之间美好的现实关系还在吗?你会发现都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所以,手机的确改变了我们太多,但是否同时也让我们的思想,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表面上近了,而实际上却更加遥远了呢?

3、综合以上两点,辩证地看待手机的利与弊。

(三)佳作展示

重拾指尖“滑”落的温情

北京一考生

假如爱迪生能来到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我想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应该是手机。因为一“机”在手,足不出户,便可尽知天下之事,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里,人们已离不开这个科技产品了。(引述试题材料)(起)

当人们的指尖飞快地滑过手机屏幕,当人们的脑袋随着手机里的音乐而频频晃动,当人们的身边各式各样的手机铃声随时响起时??不管小孩还是成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可谓“两耳不闻机外事,一心只玩我手机”。

这时你是否感到,手机在给了我们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交流的空间,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忽略了许多身边的人和事,不经意间“滑落”了许多最基本的温情呢?(以上两段先“破”后“立”、提出观点)(承)

2012年10月,“摔碗爷爷”蹿红网络。讲的是一次家庭聚餐上,年迈的祖父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孙辈们人人手中一部手机,聊天、玩游戏、刷微博。不堪冷落的老人扔下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摔碗离席。人与机器的“对话”正在吞噬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一时间,“摔碗爷爷”迅速成为亲情为手机所伤的代名词。正如网友所言:“世界上 5

篇三:社会现象类议论文例析.doc

社会现象类议论文习作例析

余明朝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

一、习作原文

【习作题目】

Students Grading of Their Teachers

1.学生给老师打分已很普遍;

2.人们对其持不同态度(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3.你的看法。

【习作解读】

显然,此任务是写一篇议论文,主题为对学生给老师打分的现象进行议论,开放性较大。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阐述其原因并表达自己对这种现象的观点和态度。该话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但有一定的语言难度,也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通过此文的写作,也从侧面提示了学生在注重写作基础训练的前提下,也应该注重培养积极思考、灵活运用、自由发挥等能力。

此次的写作任务出题相当巧妙,写作内容涉及的词汇和句型都属于新课程标准范围。题目在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高度概括能力。富有想象力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可能生动而富有灵性。此题目能引发学生对平日习以为常的行为进行反思,学会换位思考,这对中学生的性格和品德培养非常重要。

【习作展示】

Students Grading of Their Teachers

Nowadays, a lot of schools ask their students to contribute to grading their teachers. As a teacher, it is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satisfy their students in all aspects. Meanwhile, it is admirable that school teachers prefer to expose themselves to their students.

If the system of grading of teachers by students is introduced, it will benefit students, teachers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school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For one thing, the system will give teachers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school an insight into the minds of the students and show whether the teachers are successful in getting their lessons understood by the students; for another, it will also encourage the good teachers to continue their efforts and motivate themselves. What is more, it will expose those who are not doing enough and will lead them to correct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their attitude towards students. Thu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ill certainly improve.

In a word, it is a promising concept and will bring surprisingly good results if applied with the right conditions.

【习作点评】

作者观点明确,赞成学生给老师打分。作为老师,就要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老师。这样,不仅对学生、学校有利,而且对老师本人也有利。这样,老师就会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看自己是否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如果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将是对自己的一次鼓励,为继续前行增添动力。如果学生的认可度不高,老师就应进行反思,调控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这样,教学质量肯定会提高。作 1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