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工程伦理学课程论文
工程师职业精神认识和自我职业精神规划
行政管理4班 卢菲 201231163022
摘要:随着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工程技术的负面效应也日渐突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得与工程技术联系最为密切的工程伦理问题成为工程界、哲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工程师必须遵守工程伦理准则,在工程活动中具有社会责任感, 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才能自觉担负起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伦理责任。
关键词:工程师、职业精神、伦理责任、自我规划
工程师是工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师包括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等。一般把工程师定义为拥有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技巧, 在人类改造物质自然界,建造人工自然的全部实践活动和过程中从事研发、设计与生产施工活动的主体。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院士认为, 现代工程师应该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及观点和技术手段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 承担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他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包括知识、能力、品德三个方面。
爱因斯坦在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中呼吁青年学生,“如果你们想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 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 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 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 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所以,工程师应当自觉地意识自己职业的伦理意义, 提高道德敏感性, 增强责任感, 以保证自己所从事的工程活动真正为人类造福。
工程伦理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环节, 但又是易被忽视的部分。长期以来, 由于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没有提到应有高度。概念性强调的多,具体操作部分不详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科技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道德失范现象。科技道德失范反映到工程领域, 表现为工程伦理滑坡。如在工程建设中的豆腐渣工程,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 假冒伪劣等。对在校工科学生加强工程伦理教育, 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工程伦理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物工程、克隆技术提出了许多全新的工程伦理问题。人类
要热爱和保护自然, 努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按照自然本身的规律改善和优化自然。同时, 要尊
重后代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不能以浪费和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增加自己的财富,损害后代人的权利和利益。可以说,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 是培养21 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美国工程师协会提出了工程师的五大基本准则。1.工程师在达成其专业任务时, 应将公众安全、健康、福祉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优先考虑, 并作为执行任务时服膺的准绳。2.应只限于在足以胜任的领域中从事工作。3.应以客观诚实的态度发表口头或书面意见。4.应在专业工作上, 扮演雇主、业主的忠实经纪人、信托人。5.避免以欺瞒的手段争取专业职务。我国台湾的中国工程师协会提出了四大中国工程师信条:一是工程师对社会的责任: 守法奉献, 尊重自然; 二是工程师对专业的责任: 敬业守分, 创新精进; 三是工程师对雇主的责任: 真诚服务, 互信互利; 四是工程师对同僚的责任: 分工合作, 承先启后。这些提法有一定道理。
工程师伦理行为选择是指工程师面临多种伦理可能时, 在一定的伦理意识的支配下, 根据一定的伦理价值标准, 自觉自愿、自主自决地进行善恶取舍的行为活动。从工程实践看, 工程师在工程决策、工程实施、工程后果等阶段都存在诸如义与利的抉择、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两难抉择、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冲突矛盾、经济技术要求与人权保障矛盾冲突等。工程师在伦理行为选择中还存在着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目的和手段都存在着善与恶的问题。只有善的目的和善的手段才能达成工程师的伦理行为;善的目的和恶的手段抑或恶的目的和善的手段都会把工程师的行为推向不道德的行为途径上去, 从而产生消极影响, 破坏社会伦理秩序 。
因此,工晒狮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实现使管理原则道德化和使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管理化的目标。1.职业道德必须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工程师职业政策的制订, 假如忽略了职业道德因素的作用, 仅仅依据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决策, 就极有可能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2.把职业道德作为职业控制和职业协调的要方式。职业控制和职业协调既是云化的指令传返和物资调配传送、能源供应、人员配备、计划的设里和修改的过程, 同时也是各部门及其职工的利益和责任的调控过程。3.把职业道德和行业的规章制度、纪律、法规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订立完善的纪律、法规, 首先就要使规章制度、纪律、法规符合于道德标准,使规章制度、纪律、法规的设盈尽可能实现最大的职业道德价值。另一方面,就是使职业道德建设量化.4.把职业道德和贵任制结合起来, 使职业道德成为考核行业内的各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工作成绩的硬件, 成为选拔干部、评定职称的重要因素.这是使职业道德制度
化的外部保证。5。建立完善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工程师职业道德建设本身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开放系统.完善自身接受、吸引社会舆论监督的机制,是工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促进因素。
未来对自己职业的规划是做一名公务员,而公务员像工程师一样同样需要职业精神和道德约束。以下就是我对自己未来从事职业公务员的职业精神的认识:
加入公务员队伍成为其中一员关键要完成一个思想上的转变,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不仅要快更要彻底,要从根本上克服自身意识上潜在的优越感,树立公仆意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中的第一宗旨和要务。我们要充分发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转变思想转变作风把“万事民为先”作为做好一名合格公务员的出发点。
公务员首先是具有个体权利的社会独立个体,同时也是公共行政这个特殊职业的从业人员。也就是说,公务员既是实现个人权利的主体, 又是执行公共权力的主体, 其行政行为必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道德风险。为了使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不受个人私利的影响而有效行使公共权力并为公共利益服务, 就必然要明确自己在行政行为中所担负的具体的责任内容, 完善公务员责任追究机制。要使公务员认识到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道德责任,并建立和健全行政道德责任条例及其规范。不论行政主体是决策者还是执行人, 也不论是行政主体自身的行政行为还是行政命令本身有违道德, 行政主体都要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对公务员的道德操守予以经常性的伦理评议和鉴定, 并以此作为公务员工作状态评价的主要依据, 直接与公务员的利益, 如工资、奖励及职位的升迁等挂钩。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我国正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变和过渡。社会转型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这就难免在部分公务员中出现道德滑坡、权力腐败等现象。公务员职业道德和行政伦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的纪检委、行政监察和审计部门负责对我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行政监察、审计监督都接受双重领导, 一方面要接受上级的专业领导,另一方面要接受同级政府的领导。此外, 监督部门的办公经费、办公条件往往受到同级政府牵制, 客观的、中立的监督和管理往往容易受到影响, 最终监督和管理的效果也难以完全实现。??种权限交叉、管理部门重叠设置容易造成各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国家需要建立专门的政府道德管理机构, 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来承担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我们的兴国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具备高素质,我们要为人民服务需要我们能
力全面,我们要提高政府机关办事效率必须要业务过硬。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一定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就像再好的汽车不给它加油就等于是一堆废铁一样,业务能力的高低对于一名公务员至关重要。如果一名公务员切实做到上述三个方面那他就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了,可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三个合格呢?最好、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充实我们的思想,完善自身素质,提高个人能力。我们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被外界称之为是一届学习型的领导集体,应该说是身先力行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无形中向我们每个人发出了要注重学习的信号。但是要学习还要懂得方法,要会学习才能有成绩,要加强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要精、要专,更要谦虚踏实,一定不能眼高手低,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点一滴学起。知识需要点滴的积累,在学习中不能因为细小而忽略学习,甚至不屑学习,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学习一定要认真踏实、循序渐进。
2、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公务员的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要求每名公务员具备个方面的素质,能够胜任多个角色的工作,这就需要公务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知识面的扩展,做到全面发展综合提高。
3、学习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和进步。
4、学习贵在坚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不断的进步。成绩的取得要靠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就要靠坚持不断的学习。也许学习对于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要坚持下去就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美]戴维·贾丁斯.环境伦理学[M].林官明,等.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8- 11.
[2] [日]星野芳郎.工业技术主义的破产[J].科学与哲学研究资1980( 5) .
[3] 国家教委社科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198.
[4] 余谋昌. 关于工程伦理的几个问题[ J ]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4( 1) : 1- 2.
[5] 李伟侠. 技术伦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拉普技术伦理思想研究[ J]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 24.
[6] 朱高峰. 面向21 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EB/OL] .[ 2007- 03 - 26] .
[7] 韩莹莹, 张强.行政道德建设刍议[ J] . 云南社会科学, 2005, ( 6) : 48.
[8] 袁雅莎. 行政制度伦理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J] . 南都学坛, 2006,( 2) : 118.
[9] 盛华仁.监督法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大举措,
[10] 邓小平文选( 第2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11] 张康之. 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篇二:工程伦理论文
工程伦理基础理论浅谈
摘要:对工程伦理的起源、学科研究对象、及其所属分支做简要分析,例举工程伦理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和自己对这些内容的思考。从正面、侧面引入真实的工程中的案例,对比突出对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工程事例的分析,简述自己对工程师这个职业的重新认识。
正文:
一、工程伦理学起点分析: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道德的科学。主要探讨义务、责任、美德、自由、合理、选择等实践等问题。工程伦理学(Engineering Ethics)是旨在理解应当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道德价值,解决工程中的道德问题以及论证与工程有关的道德判断的活动和学科。工程伦理指在工程中获得辩护的道德价值,自20世纪70年代起,工程伦理学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兴起。经历了20世纪的最后的20年,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逐渐走入建制化阶段。伦理是对道德的研究;它是对第一种含义的伦理的探究。它研究什么样的行为、目标、原则和法律是获得道德辩护的。
二、 工程伦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苏格拉底的重要贡献就于开创了自然哲学向人体哲学的转向,提出了传统道德本体论的四种美德:适度、勇气、实践智慧、正义。与此相对应,在技术、工程道德本体论中,也应提倡保护环境、规避风险、负责任地行动、平权的分配和参予性。应对风险的挑战应同时考虑经济风险、工程风险和道德风险。
工程伦理学所提出的规范性问题:中山大学张华夏教授认为,科学行为应受伦理规范的约束。要倡导诚实守信、造福人类、有生态道义和生态良知的伦理观,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大连理工大学洪晓楠教授把科学道德规范概括为十二个字:"诚实唯真、公平公正、民主公开"。昆明理工大学朱海林博士提出了工程伦理的三个基本维度:技术伦理强调的是质量与安全,利益伦理重在效益与公平,责任伦理
显示的是主体及限度。工程伦理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丰富了工程伦理学的内容,延伸了发展空间,有助于推动工程伦理学的构建,深化对学科性质、基本特征、研究对象和范围、学科地位和作用、道德原则、伦理规范范畴、学科构架等的研究。
工程伦理所强调的实践性问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伯聪教授指出,工程伦理学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能与理论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相提并论,而应定位于实践伦理学。它探讨的是工程活动全过程中的决策、设计、实施、评价等伦理问题,研究的是由工程师、技术员、工人、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工程共同体的团队伦理学问题。工程伦理切入实践应向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微观伦理,涉及工程活动中工程共同体的个体和团队的伦理问题,特别应关注工程师、企业家的伦理问题;二是中观伦理,着重于企业伦理、行业伦理、协会伦理、区域伦理研究;三是宏观伦理,是国家层面上与工程相关的政策伦理、制度伦理、政府行为伦理,以及国际工程中的关系伦理。
工程伦理所具有的批判性问题:从工程伦理学的建立来看,我们既称其为“技术伦理学”,也可称其为“工程师伦理学”。前者主要是针对技术的负面影响,技术的消极作用,其实技术的作用和影响都是在工程活动中得以体现,都是在工程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正如技术哲学的研究传统之一就是工程学传统;后者主要是从工程共同体出发,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对于技术设计、改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利益冲突,忠诚于雇主还是公众的冲突等道德困境。由于工程的境域性特征,在我国的工程活动中,不仅工程师面临着道德困境,其他工程共同体如管理者共同体、工人共同体、企业家共同体、公众共同体等都要面对多种的道德选择,与工程师的处境有一定相似性。所以在工程伦理学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关注其他工程共同体的道德困境。
针对工程伦理学基础理论引入自己的思考:通过对以上理论的探究我明白了这门学科研究的内容有,一是对人类强调健康和安全;二是对
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对社会突出公平。工程形塑社会需要工程师考量和关照成果的社会影响,而工程师对这些问题消解的根本方式在于履行责任。工程师应该时刻将安全、健康和福祉置于行为选择的第一位,无论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还是实施和验证阶段。将价值的选择内涵于实践,这不仅是工程活动的期待,也是现代工程伦理学在道德上所期望的。
实例分析:根据网上的资料,工程伦理学的诞生也是出自于对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著名案例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有两起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案件:一是斑马车油箱事件,二是DC-10飞机坠毁事件。这二起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而其原因在于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利润和效率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对公众的安全、幸福和福祉的关注。
自90年代以来,案例研究有两点主要的变化。在早期的案例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灾难性的案例研究。例如,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件中,工程师的责任和权利问题,以及由于缺失这种责任所带来的灾难。近年来,案例研究同时也研究一些“样板(或善举)工程”的案例。
例如,花旗银行大厦事件和坎尼失踪事件。另一个变化是,早期案例较注重微观层面的研究,而近来的案例更注重宏观层面的研究。前者为微观案例,后者为宏观案例。微观案例所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个体或部分工程师与客户、雇主或公众之间的关系问题。宏观案例所提出的则是关于社会政策和职业以及职业社团的恰当政策的问题。 案例所提供的是一些具体的和特殊的场景,我们仍然需要一般的原则和规则,并将这些原则和规则应用于其中。与我们上面所提到的三种一般的伦理方法相比,学者们认为,对于工程师而言,个人道德、共同道德(公德)和一般的职业道德更加能够为案例研究提供分析的基础和方法。
通过学习工程伦理学对工程师这个职业的重新认识:与其他职业相比,工程师对环境有着更大的影响,然而,也仅在近十年中人们才逐渐地
认识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得到了普遍的公认,但对于工程师对环境是否应承担责任,以及这种责任的基础和范围是什么,仍然是存在着争议的。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是否只有当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受到明显威胁的时候接受对环境的责任才是充分的,或者说,是否应该出自于环境自身的原因而关注环境。
参考文献
《工程伦理学概论》 李世新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5月出版 第19页
《工程伦理的学科性质和特征》主题报告 李伯聪 中国科学院
篇三:工程伦理结课论文
工程伦理的应用探究
自动化2班 贾亚婷 120410219
摘要:工程伦理问题作为工程活动的核心内容,能够形成正确的工程价值体系,从哲学研究视阈出发,正确处理工程活动中的各项关系,是改善工程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从工程伦理概念出发,对工程伦理基本内容及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其次,在该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对工程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究,深入分析了工程中的伦理关系。最后,总结工程经验,从伦理问题角度出发提出对应工程优化措施。文章对工程伦理应用效益的提升具有一定的贡献性作用。
关键词:工程伦理;伦理问题;应用
前言
工程伦理是工程关系处理的标杆,是实现工程优化的前提。只有正确把握工程伦理问题,明确工程特征、工程本质、工程哲学及工程技术等,工程建设效益才能够得到本质上改善,工程建设质量才能够得到根本上提升。将工程伦理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将两者有机融合在当前工程发展中已刻不容缓。
1 工程伦理概述
工程是人类运用自己的思维通过技术的力量来实现自我的活动,在上述活动中伴随着伦理问题。从一定角度而言,工程伦理问题是工程活动中产生的关系内容,是工程活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工程伦理问题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从哲学的研究视阈分析,在工程活动中,既包括工程活动的主体工程师、技术员和决策者,也包括工程活动的客体即工程实践作用的对象、劳动资料,同时还包括在工程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主体与客体结合的劳动工具和技术[1]。上述内容均可以产生一定的工程伦理问题,形成复杂的工程伦理结构。 2 工程中的伦理问题
作为工程开展的基础,工程决策可以使工程事半功倍,使其工程
质量“更上一层楼”。工程决策中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目标是否能够造福人类、工程项目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工程是够能够具有合理的“代价-收益”比、工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够威胁公众健康和安全等。
工程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应用科学原理来最优化地把自然资源转换为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该工程伦理原则,从环境无害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三方面出发实施对应规划和设计,为和谐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2]。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生态问题、人本问题进行重视,正确处理施工与技术、社会、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实现施工完善。
而在监管及验收的过程中的工程伦理问题主要指工程安全问题、工程效用问题、工程生态问题等。上述伦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管及验收过程中的工程关系,以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为核心,有效改善了工程结构。
3 强化工程伦理应用的策略
工程伦理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准则,能够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提升人员的工程道德观、伦理观等,全面改善工程利益。在对该理论内容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人员要把握好评价机制及伦理教育,对伦理体制进行全面渗透,从而为工程伦理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长效伦理评价机制是影响工程伦理应用效益的重要因素。工程伦理问题处理的过程中要提供平台使社会公众能够对当代工程技术所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形成长效评价机制,实现理论关系协调,如“小伦理”服从“大伦理”、小局服从大局、兼顾平衡等,形成一定工程伦理共识。要通过长效评价机制引导工程师和工程决策者尽可能客观、公正、负责并且自觉地用伦理价值精神及其伦理规范制约其工程活动[3]。
工程人员伦理认知是提升工程伦理应用效益的关键。随着工程正负两面效应的日益突出,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越来越突出。该过程中要加强工程师的伦理教育,尤其是明确工程师社会责任等方面,要确保工程师能够、和善于应用处理个人与同事、个人与工程活动的雇主、工人等受众之间的行为关系,在伦理规范要求下实施伦理活动。要深
化工程师的生态伦理观教育,始终自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人员认识工程伦理的重要性,从单纯为了人类利益而去改造自然,转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4 总结
我国对工程伦理研究起步较晚,整体研究还不深入,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处理效益还不显著,工程问题较为突出。在对工程伦理应用进行强化时要从决策、规划、设计、施工、监管、验收及应用等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着手,对上述伦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全面把握工程伦理结构。
参考文献:
[1] 张永强. 工程伦理学 [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25-230.
[2] 仲伟佳,丛杭青. 美国工程伦理的历史与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4:33-37.
[3] 宁先圣,胡岩. 工程伦理准则与工程师的伦理责任[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38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