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选调生试卷_2020年云南选调生考试申论例文赏析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21-06-03  分类: 党员自我鉴定 手机版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测试方式,申论的命题非常准确、科学,它是在充分吸收策论、基础写作和公文写作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目标的科学的测评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0年云南选调生考试申论范文赏析,供大家的品读。

(篇一)2020年云南选调生考试申论范文赏析:放下手机 重拾人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是对于手机时代形象化描述,透露出些许无奈。现实生活中会出现诸多类似的场景:父母沉迷手机对孩子诉求视而不见;家族聚会变为手机聚会;公交地铁场所中民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看手机”……不可否认,过度依赖手机会导致人际关系退化,亲情隔阂、有损身心健康等负面危害。构建和谐健康社会的当下,需要放下手机,重拾人情。

  放下手机,用陪伴挽救亲情。手机时代,亲情缺失现象不断在现实生活上演。手机网络中的孝子,对于父母表达孝顺的方式只会偶尔视频聊天,在朋友圈发“爸妈辛苦了”这样的文字,而现实中与父母相处时,依旧成为沉迷手机世界的“低头族”,鲜少与父母沟通交流。当然也不乏父母与手机作伴,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冰冷,被遗忘的孩子呼唤亲情的现象。这种手机导致的亲情疏远表面是信息化时代对民众沟通交流方式的影响,实则根源于责任感的缺失。放下手机,陪伴家人才是对亲情的诠释。

  放下手机,用融入表达尊重。一段家族聚会的视频被疯狂转载,让许多人陷入沉思。家族聚会期间,父母长辈因为见到日思夜想的晚辈而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殊不知让他们笑容“打折”的居然是晚辈只顾玩手机,而面对他们的沟通愿望只会简单的“嗯、啊”敷衍应付。放眼手机社会,大学课堂上对老师的谆谆教导当作“云烟”,工作场合中对上级安排的任务“丢三落四”,夫妻关系当中对另一方的表达自动过滤……沉浸在手机虚拟世界而自我屏蔽外界信息,对别人的互动交流置若罔闻,这种“在场的缺席”是礼仪方面的缺失,更是对别人不尊重的体现。手机弱化民众在现实世界的参与感,让别人感受到不尊重,不属于手机时代的应有之义。放下手机,参与表达才是对尊重的充分体现。

  俗话说:河有两岸,事有两面。手机作为时代的先进产物,确实改变了民众沟通交流以及信息获取的方式,并且在其它领域不断开花结果。但手机时代出现的人情“荒漠”,不能简单归因于手机,毕竟技术是中性的,更多取决于手机使用者——民众对于手机的使用态度和方式。人情社会呼吁民众转变态度,破除科技禁锢,放下手机,让人情温度永驻人间。

(篇二)2020年云南选调生考试申论范文赏析:传承中国精神 实现民族伟业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是中国精神;“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中国精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中国精神。当然,中国精神远不止这些,还有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鞠躬尽瘁的两弹一星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中国精神滋养着亿万中华儿女,也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有力支撑。唯有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才能早日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中国精神是敢于担当、无私奉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总有一些基层的好干部为民解忧、带民致富。从敢于担当的遵义草王坎带头人黄大发历时30年带领群众在绝壁上凿出“生命渠”,到无私奉献的太行山愚公李保国扎根基层35年尽职尽责为山区百姓服务,再到苦干实干的辽宁凤城大梨树的支书毛丰美,凭借着“干”字精神带领群众把穷山村“干”成了富裕村……用基层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基层好干部正在中国各地书写着中国精神,唯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中国精神是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使安徽凤阳小岗村由40年前的贫穷落后吃不上饭到如今闻名全国,富裕富强;改革也让深圳从40年前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代表着中国速度,中国第一的国际大都市、设计之都、时尚之都。改革开放见证着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变化,但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不变的是砥砺前行的道路,不变的是改革开放的力度。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下,在国防、科技、教育等各领域,都在积极求索,改革创新。新时代的我们,定要乘着改革创新的东风,扬帆起航。

  中国精神是不忘初心、舍己为民。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曾几何时,我们用这句话形容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火海的消防战士、也用它形容那些保家卫国的戎边英雄。但是今天,这句话要用在一群人身上,他们就是冲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和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们。正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中国人,什么是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精神。他们不顾危险,不忘初心,舍己为民,奋战在最前线。中国精神是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依然奔赴一线夜以继日地工作,中国精神是白衣天使最美的逆行,中国精神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中国精神体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每一个国人的身上。

  1840年的鸦片战争,面对列强,我们没有被*,1900年的八国联军,面对屈辱,我们不屈不挠,1960年的三年自然灾害,面对饥荒,我们没有被征服,2020年新冠肺炎,面对病毒,我们依然会胜利。战胜这一切的根本,就是凝聚在每一位国人心中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引领着每一位中国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不服输、不放弃,敢为人先、改革创新、团结奋进、无私奉献。弘扬中国精神,实现民族伟业!

(篇三)2020年云南选调生考试申论范文赏析:城市文化传承


  古人云:“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这启示我们任何细小的问题不解决必将酿成大祸。城市文化是人类存在、发展互动的基石,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是民族精神的支撑,如今,城市文化却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创新不足、传承不到位,严重影响城市的长期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本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做有了创新也要留住传承,以此吹响城市文化发展号角。

  城市文化传承是城市文化创新的“一盏明灯”。城市文化传承的文化底蕴为城市文化创新创造条件,满足现代人对旧城风貌的向往,为文化价值向创造价值转变奠定了市场基础。如果没有城市文化传承城市创新将成为“千城一面”,城市人民将没有回忆,城市文艺情怀也会消失,城市的发展也将出现裂痕,或出现断层。从“沪语”到老字号店铺的传承都面临着断层的危机,从少数民族语言的丢失到传统手工艺的灭绝,传承与创新的矛盾制约着这些城市文的发展,甚至城市化名片逐渐消失,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将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应做到要想大发展先抓大保护,从而保留住城市的“根”与“魂。”

  城市文化创新是城市文化传承的“一池活水”。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城市文化创新为城市文化传承注入一股清流、开辟了新机遇、为城市文化传承走向世界面向未来助航。新天地就是在城市文化创新的成功典型,它将创新与文化价值有机融合恢复了旧城区的活力,让文化传承得以更好地发展,反观提蓝桥就是缺少文化创新变成只有保护没有收入的无底洞。因此,城市文化有了“新”,才能“行”的更长远。

  传承与创新共筑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传承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城市文化创新是现代化的标志,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为城市文化发展保留了原有城市特色。我们应该认识到,离开城市文化创新的城市文化发展其实就是在单讲“文化”而偏离了发展二字,离开城市文化传承的城市文化创新就是在单讲“发展”而偏离了文化二字。所以,既要传承又要创新城市文化可使城市保留原有的文化风范,又使城市赋有时代风貌,实现有机更新。

  流水一去不复返光阴流逝永不会,它都将告诉我们什么是最重要的,对我们继续前行给予指引,文化发展是城市今天的呼唤,传承创新是不可分离的纽带。时代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止,让我们在新时代发扬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精神来既要迈向创新、又要留住传承,从而吹响文化发展号角。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