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陕西榆林高西沟村考察讲话精神心得体会2020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21-09-20  分类: 生产工作总结 手机版

学习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心得体会近日,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了解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如今的高…小编为您整理了《总书记陕西榆林高西沟村考察讲话精神心得体会5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学习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心得体会

近日,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了解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如今的高西沟村,已从“风刮黄沙难睁眼,下雨泥糊顺沟流”,变成了今日的“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清澈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这仅仅是黄土高原上那抹“榆林绿”的小小一隅。从沙漠到绿洲,“榆林绿”背后是一代代榆林人初心如磐、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发展的“红色精神”写照。  

  不辱使命,知重负重,始终坚定防沙治沙“一条心”。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曾是全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从新中国成立时起,顽强不屈的榆林人就向毛乌素的黄沙发起挑战,一代代榆林人秉承“一条心”,始终把治沙造林、保护生态作为使命传承,从风沙肆虐不止的毛乌素,到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地,处处都是榆林人防沙治沙的身影。70多年来,榆林人牢记使命、不畏艰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建起了“绿色长城”,筑牢了安全屏障,将800多亩沙漠变成绿洲,成功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世界生态奇迹。进入新时代,年轻干部更要坚守初心,扛起时代之责、使命之责,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尽职履责、实干担当,砥砺青春意志,展现青春作为。

  乐于奉献、苦干实干,始终搏尽为民担当“一份力”。住柳笆庵子、吃苦苦菜、人拉肩扛,靠着双手硬生生地在荒漠上织出一条条绿带的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放弃“铁饭碗”,变卖家产,一辈子就干治沙一件事的“沙海愚公”石光银;
风餐露宿,三十年坚守在沙地里种树,只为子孙后代创建绿水青山好日子的“治沙女杰”牛玉琴……他们只是300多万榆林人为民奉献、甘于吃苦、搏击风沙、战天斗地的缩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干部要明白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要靠孜孜不倦的奋斗,在基层工作中要沉下心去,不怕苦、肯吃苦,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坐得了“冷板凳”,尽心尽力为民解难题,用奋斗和奉献雨露浇灌“青春”之花,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一盘棋”。走进榆林,我们看到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不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还有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走多种经营路子,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从遍地黄沙到“塞上明珠”,榆林人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年轻干部要树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掘生态资源,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好“绿色发展”的守护人。


学习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调研时,特地来到陕北考察了杨家沟革命旧址。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党和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革命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进入和平时期,我们要永远铭记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汲取红色资源中的精神“营养”。读懂杨家沟发生的故事,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题,赓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争先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光添彩。

  从政治上看问题,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74年前,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此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用政治的眼光纵览全局,在此写就《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向全党发出“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的伟大号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同志“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用政治眼光分析复杂形势,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就是要提高政治判断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主动提高理论水平,坚持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培固政治品格,坚定政治操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要从全局的眼光看问题、从政治的高度想问题,提高明辨行为是非,真正做到忠诚使命、不忘初心。

  从斗争中谋胜利,答好永远敢于斗争的“问答题”。从杨家沟东渡黄河到西柏坡,从解放东北到解放全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面对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敢”二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面对新时代新的具有历史特点的斗争,我们要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姿态,要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魄力。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在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上锻炼胆魄、磨砺意志、增长才干;
要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一切不良习气说不;
要敢于同自己做斗争,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剖析自我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改正,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在斗争中谋求胜利,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从言行中树形象,答好改进全党作风的“选择题”。“十二月会议”召开次日,恰逢毛泽东同志寿诞,但他严词拒绝“祝寿活动”的请求,始终心怀老区人民衣食冷暖。“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救亡图存的时刻,党员中有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
在和平建设时期,有改革创新的模范、扶贫攻坚的模范、为民服务的模范……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年轻干部肩负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发展的新重托、新使命,必须牢记总书记”年轻干部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的嘱托,让好传统好作风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扬光大,去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学习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心得体会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了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杨家沟革命旧址,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赓续红色血脉等情况。广大党员干部是伟大精神的传承者,要传承好先辈的初心、意志和担当,在新征程中当好“三者”,不断将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传承初心,做奉献为民的“奋斗者”。作为党员干部,为民造福是我们的目标,为民解忧是党员我们的职责,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置顶于心,把人民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在具体的为民实践中,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走进群众的生活中,而非旁观群众的生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手机通讯都代替不了当面交流,报表数据代替不了群众声音,当面交流才能和群众交流出感情,倾听群众的声音才知道工作推进的方向、改进的方面是什么,有目标、有方向、有劲头。党员干部对待群众要身沉心入,在群众事业上要凝心强志,在鼓精神中鼓干劲,在下功夫中出成绩,在不懈奋斗中得到人民群众的手动“点赞”,在紧抓落实中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传承意志,做攻坚克难的“斗争者”。灿烂辉煌在斗争中创造,光明前景在斗争中开创,斗争是我们不断前行的推动力,是我们取得大战大考胜利的重要法宝。在与敌人顽强不屈的斗争中我们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在与一穷二白的环境作斗争中我们取得了发展建设时期的进步,在与贫困不屈不挠的斗争中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如今乡村振兴的恢弘画卷铺展在眼前,依然需要我们凭借斗争的本领和意志攻克艰难险阻,创造辉煌业绩。一直向前走,一直在斗争,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考验是党员干部需要作答的“试卷”,我们要在斗争中汲取精神给养,开拓发展道路,书写豪情壮志,唱响继往开来的豪迈歌曲,继承并发扬伟大的斗争精神,在勇往直前中永葆先进本色。

  传承担当,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党员干部要将求真务实的价值观立好,在事业发展中发扬实干精神,推动好政策落地生根,推动为民成果落地开花。从日夜伏案工作的廖俊波到在悬崖绝壁开凿出“生命渠”的黄大发,从“治沙英雄”石光银的不懈抗争到“扶贫之花”黄文秀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最有力的誓言是实干,最有力的担当是实干。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知重负重,而不是试图在“造几个盆景”中造出实绩,妄图在“写几篇材料”就能写出荣誉。实绩是在干事中干出来的,荣誉是党和人民群众给的,党员干部要力戒浮夸之风,谨防以错误的政绩观为导向,要实干播下种子,以汗水辛勤耕耘,书写好“诗和远方”。


学习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心得体会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陕西省在榆林市绥德县考察。当天的四个考察点,都重点指向一个主题——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三次到陕西考察,每一次的行程当中,传承都是一条清晰的主线。党员干部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的传承者,要在理论、实践、初心中品尝“三种味”,传承真理、实干、奉献“三道光”,延展“传承之线”、接过“精神火炬”,让“味”隽永、“光”永恒,当好“传承者”。

  品尝“理论”之味,传承“真理”之光。站得高,方能看得远,站上理论的高峰,方能思接千载、通达古今。古语云:“不闻大论,则志不宏;
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党员干部要在理论学习中闻论听言,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追寻“真理之光”,以宏志固心、强基固本。党员干部不能当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要饱含感情学、投入激情学,主动学、深入学、全面学,才能从“树木”走进“森林”,提升知识的广度、理论的深度、境界的高度,才能从理论书本中充分汲取“营养液”,学出信念、学出力量,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能够不移心志,在广阔无垠的学海中奋楫前行,在传承真理中行稳致远。

  品尝“实践”之味,传承“实干”之光。凡所经历,必有所获,实践经验是成长的阶梯。理论知识是由实践总结提炼而来,实践是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干事之能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深入实践,从实践中找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找对提高干事效率的创新方法,找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下苦功”中“练真功”,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领会好,把学之所成运用好,实现获能、换挡、提速。在实践中,党员干部要传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以艰苦奋斗的姿态开展实践,不怕迎面风、翻卷浪,不怕问题难、考验多,能够扎好步子、沉下身子,练好招式、学会变式,在问题中懂得变通,在考验中能从容应对,把样子干出来,也把成效干出来。

  品尝“初心”之味,传承“奉献”之光。在干事创业中,有指引我们的方向,有凝聚我们力量的源头,有推动我们奋发向前的动力,这个方向、源头和动力就是老百姓。从“半条被子”里的温暖到“小车推出来”的胜利,“军爱民来民拥军”是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共产党人的初心百年来坚实如初,走得再远也从未忘却,经历重重考验也未曾抛却,始终把初心映照在为人民服务当中。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是党优良传统的忠实传人,要将这份真挚的初心融入到事业中去,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的历史问题,用行动来实践,和群众同坐板凳,和群众同甘共苦,和群众风里雨里一同向前;
让老百姓来检验,请群众当“阅卷者”,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答卷的成绩、工作做得好坏的标准,更好地为民服务。


学习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心得体会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人对中秋明月的歌颂与寄语更是盈千累万。又是一年月圆时,当我们举头望月时,更要低头思己,身为共产党员,要做到“日日分明,年年皎洁”;
更要保持初心,深植群众土壤,哪怕身处平凡的岗位,也要心系人民,为群众撑起保护伞。特别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中秋、国庆假期到来之际,基层一线必须发挥坚固的战斗堡垒作用。

  共赏玉盘“澄澄万里晴”,要做团圆人间护卫员。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将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后世中秋节便始终围绕着“团圆”,一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团圆金句”:“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而中华民族的团圆,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职业道德体现在执着坚守上,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最后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因此,在中秋佳节我们共赏玉盘“澄澄万里晴”时,身为党员的我们,要在基层做团圆人间的“护卫员”,坚持奋斗、坚守岗位,要考虑到自身肩负的职责,牢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守住初心。特别是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基层更应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坚决防止松劲情绪和麻痹思想,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应该自觉落实联防联控要求,尽职履职,担当作为。

  常思明月“清辉耀人寰”,要做廉洁自律好党员。一轮明月高悬天空,倾泻着清辉,照耀着大地,带来一片光明,而古人之所以喜欢明月,是因为月亮有着光洁的颜色,也象征着一种纯洁的秉性。而到了节日期间,作为共产党员,更应该加强作风建设,要像明月一样皎洁,坚决做一名自律、自省的好党员。《中庸》上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双节期间,党员干部尤其要重视廉洁作风问题,绝不能把过节变作“过劫”。思想上应该做到严以律己,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行动上,要坚持锤炼党性,不管任何时候都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平日里的实践工作中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不学冷月“高处不胜寒”,要做暖阳扎根群众间。大多数人因为明月而神清气爽、心神澄明,明月虽好,却又是那么孤傲,正如苏轼的《卜算子》中所言:“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身为共产党员,我们不应学冷月的“高处不胜寒”,而是要像暖阳,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温暖。身为共产党的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始终保持言行一致,不唱假大空的“高调门”,而是要身体力行,真抓实干,做那俯首耕耘的“老黄牛”。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党员干部在基层开展工作时,要能够始终坚持从实践出发,把工作做实、做细。政治思想上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首要位置,主动走进群众身边,倾听人民的声音,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意象,而在中秋佳节,身为党员的我们赏月更要思己,我们的言行应该如中秋之月一般皎洁、清明,同时我们在面对人民群众的时候,又必须克服“月之清冷”,而是要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来面对工作,来面对人民群众,真正做到风清气正过中秋!


快捷搜索:[db:关键词]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