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范文 > 邓小平理论 > 列表页

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体过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邓小平理论 手机版

篇一: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是这一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的阶段。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把我们党和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但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的后遗症还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百废待兴。为了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党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通过这场讨论,我们党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这次会议冲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任务;并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决议在系统总结三十二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十点经验。这十点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雏形。

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这一理论初步形成的阶段。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党的十二大报告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高度民主”、“高度文明”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建设一起抓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改革开放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强调实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方针,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更加全面。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至此,我们党已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的阶段。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首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了十二条原则,系统地阐明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这十二条原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在十二条原则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经验,鲜明地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从而使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和轮廓更加清晰。这个谈话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报告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理论层次,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作出科学的概括,并写入了党章。这标志着我们党继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理论上的第一次飞跃以后,又一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当代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上的第二次飞跃。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提出了清晰的基本框架和实现的总体规划,不仅使我们有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而且对进一步丰富邓小平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且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了党章。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和命名。

从以上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我们党能够形成邓小平理论,是来之不易的,它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

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体过程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可是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上述九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要掌握其完整体系和内在逻辑。第一条是思想基础,是这一理论的精髓,贯穿于全部。第二条是这一理论的前提和立论基点。第三、四、五、六、七条着重论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这一理论在党的路线上的集中表现。其中又突出讲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还突出讲了生产力标准,这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第八条专门论述了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党的路线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九条讲“一国两制”,用这种方式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部分。

当然,邓小平理论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篇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是这一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的阶段。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把我们党和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但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的后遗症还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百废待兴。为了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党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通过这场讨论,我们党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这次会议冲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任务;并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决议在系统总结三十二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十点经验。这十点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雏形。

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这一理论初步形成的阶段。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党的十二大报告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高度民主”、“高度文明”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建设一起抓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改革开放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强调实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方针,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更加全面。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至此,我们党已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的阶段。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首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了十二条原则,系统地阐明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这十二条原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在十二条原则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经验,鲜明地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从而使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和轮廓更加清晰。这个谈话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新发展。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报告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理论层次,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作出科学的概括,并写入了党章。这标志着我们党继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理论上的第一次飞跃以后,又一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当代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上的第二次飞跃。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提出了清晰的基本框架和实现的总体规划,不仅使我们有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而且对进一步丰富邓小平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且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了党章。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和命名。

从以上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我们党能够形成邓小平理论,是来之不易的,它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启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它用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

阶段。这一理论的正确指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今后,这一理论仍然是指引我们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当然,按照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邓小平理论并没有也不可能已经完成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全部认识,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它还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今天,我们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回顾和总结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及经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完整地理解这一理论,而且对于加强党的理论建设,进一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准确地把握中国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邓小平理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我们今后推进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前提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豪无疑问,在我们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它是观察和处理我国社会经济及政治问题的理论基础。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有不同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他们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并把这些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与实际相结合。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的很多时期,就是这种科学态度的杰出代表。他最早提出反对本本主义,一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并把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社会,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彻底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同样由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在实践方面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一些重要问题。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比较成功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此外,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理论。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等等。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毛泽东和以他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没有能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来考虑中国的问题。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已经形成一套脱离实际,具有严重的教条主义色彩的“左”倾理论。在实践上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正如邓小平说:“中国的苦头不只这十年(指“文化大革命”——引者注),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开始,我们就犯“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到了一九七六年,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已十分严峻。

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社会面临着两种前途和命运的抉择:一是继续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搞以阶级斗争为纲;一是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走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但是,长期形成的“左”倾教条主义,仍然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整个国家百废待兴,问题堆积如山。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头,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竞应该怎样走,要求我们党迅速作出明确的回答。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气概,迅速而正确地作出了历史性的抉择。面对积重难返,千头万绪的问题,邓小平首先进行了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这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人们的思想从“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思想解放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实事求是。邓小平把它提到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因此,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的时侯,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要求不能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

篇三:2013邓小平理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

邓小平理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3年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邓小平理论作业1:

一、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BCD 4、ABC 5、ACD 6、ABCD 7、BD 8、ACD 9、ABD 10、AB 11、CD 12、ABD 13、ABCD 14、ABCD 15、ABC 16、ABCD 17、ABC 18、BC 19、AB 20、CD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P11

答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两次飞跃及第二次飞跃的意义:P13-14

答案:(1)①第一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②第二次飞跃,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第二次飞跃的意义:①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引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

3.为什么在搞清楚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P16、17、18

答案:(1)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复杂的事物,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把握好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才能知道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从而探索出一条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综观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化中的根本理论问题。其次,这个问题也是国际共产主义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最后,这个问题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首要问题。

(2)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和形成,就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从现阶段中国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国情的结晶。

(3)解放思想,意味着创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将面临许多无法预料的困难,只有在不断发现中去创新,不断探索中去发展。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去认识这些问题,发掘这些问题,为社会主义建设扫除路障!

4.如何理解“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是错误的:P22-23

答案:(1)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点,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适合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只能搞市场经济,离开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就将失去自身的本质特征。然而,随着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已经逐渐暴露出来。

(3)在邓小平领导下,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把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的研究置于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的总体范围内,重新界定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性质: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准。从而使长期以来人们将计划经济附加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中的误解得以澄清。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P11-12

答案:(1)科学发展观,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一个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是需要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科学发展观还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指导方针和重大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导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24-26

答案:(1)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发展的保证;④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增强综合国力、接受时代挑战的需要。

(2)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提出,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发展,对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P40

答案:(1)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还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式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来谈改革开放,会失去正确的方向,造成社会动乱,改革开放就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来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可能使我们陷入空洞僵化的教条主义,不能真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今天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破除旧体制和旧观念、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而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不断深入地健康发展,又在于它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反复告诉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经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理论作业2:

一、多项选择题

1、ABCD 2、 ABCD 3、AB 4、ABC 5、BD 6、BD 7、ABCD 8、ABC 9、AB

10、ABCD 11、ACD 12、ABD 13、ABCD 14、ABCD 15、ABC 16、AC 17、ABD

18、ABD 19、AC 20、AD

二、简答题:

1.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P50-51

答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确立的处理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认真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2.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62-63

答案:(1)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改革实践的总结,是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质的飞跃。非公有制经济之所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主要表现:①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②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非公有制经济的灵活机制,较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公有制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形成了压力,促使公有制经济转换机制,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 ③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3.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P66

答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1)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默认不同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和勤奋程度不同,每个人得到的劳动报酬就不同;即使所得的劳动报酬相等,也会由于家庭负担不同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

(2)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所有制和分配关系下,不同社会成员之间除了存在由按劳分配产生的收入差别外,还存在由其他分配方式所产生的个人收入上的更大差别。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有市场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和竞争就起作用,就必然造成优胜劣汰,这是人们的意志所不能改变的经济现象。

(4)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的起点又极不平衡,必然有一部分地区得天独厚先富起来。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则是相对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75

答案:(1)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2)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国家统一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3)中国采用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解决民族问题,是根据本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这主要是指:①统一的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②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③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P52

答案:(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反映了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和机制。

2.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P66-67

答案:(1)不同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2)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有一个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只有在初级分配中使效率和公平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再分配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更加注重公平的功能。这些提法的变动,反映了分配理论在解决利益分配和收入差距时间基础上的与时俱进。

(3)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①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②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③调节过高收入,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开征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的新税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

3.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P76-77

答案:(1)它正确地反映了基层群众自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地位,即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族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理应重点推进。

(2)把基层群众自治的问题明确地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层面加以强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最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为从多方面真正保障基层群众自治提供了更权威的依据。

(3)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①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③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④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邓小平理论作业3:

一、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CD 6、ABD 7、ABC 8、CD

9、BCD、10、ABCD 11、ABC 12、ACD 13、ABCD 14、ACD 15、AD 16、ABCD

17、ABCD 18、BCD 19、ABCD 20、ABC

二、简答题:

1.如何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P96

答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重在教育。要积极探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各种教育形式,选择各种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