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范文 > 邓小平理论 > 列表页

现在不提邓小平理论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3  分类: 邓小平理论 手机版

篇一: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摘要: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结合的产物,也是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及伟大意义阐释其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日的中国。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形成 发展 意义

一、“三起三落”的传奇人生奠定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毛泽潭、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这一年邓小平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也为他以后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不屈不挠的性格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株连,被贬到江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现在不提邓小平理论)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职务得以恢复,75年初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邓小平理论正式在总结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起来的,这次“起”和“落”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期。

第三次“落起”是在76年至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56年后我们党所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积极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

泉,这20年探索中的错误所提供的教训,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机是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形成的重要契机。

二、发展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在毛泽东有益探索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当代世界时代特征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情况出发,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和飞跃, 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理论。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回答与解决在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其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发展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正确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创立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向前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三、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意义

改革开放就其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来说,实质上是一场新的革命。邓小平理论既是这场根本性变革的理论指导,又是对这一伟大实践的系统总结。因此,邓小平理论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亿万群众参与的伟大实践经验的升华。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等重要思想,突破了许多不合时宜的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邓小平理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

系,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重要思想,将它运用到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中,并且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邓小平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高度。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即“五个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经验的进一步总结,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理论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它的提出,对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奋斗不息的巨大精神支柱也一直在激励着我们的党、 激励着我们的人民。这巨大精神支柱,一个是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一个是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坚定信心。蕴含在中国人民内心的振兴民族的热情,在邓小平时代得到了极大的焕发,这是他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今天的中国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朱洪强. 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

[2] 方世南. 邓小平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理论对于建设和谐世界的重大价值[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01).

[3] 朱海燕. 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J].当代社科视野,2009,(03).

[4] 白小红. 邓小平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论邓小平思想的时代性[J].中

国市场,2008,(52)

[5] 李昌明. 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J].绥化师专学报,1999,(02)

[6] 张艳. 学习邓小平全面发展的思想[J].学习月刊,2010,(11)

篇二:中国新班子为何不提政改

中国新班子为何不提政改

十八届三中全会“闪亮”闭幕了,会后,宣布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及“改革领导小组”。至于这两套班子的成立是否取得国务院认?是否有跳过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讨论之嫌,我暂且不予讨论。

这里,我认为,自从1978年12月18日,邓小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改革开放”之后,岁月走过35个年头。这其中,有过86年、89年两次非常大的政治利益冲突。即:两次自下而上要求邓小平兑现“政治体制改革”的计划均遭到邓小平强力拒绝。

改革走到今天这一步,不但显现出步履艰难,更显现出如同走进死胡同般。在这前提下,新一届领导班子不得不推出新的改革步骤和举措,但新的步骤没涉及“政改”内容。虽然温家保在结束任职前发表演说道:“如果再不进行政治改革,文革重回不是没这种可能。”但新班子就是不谈“政改”两字。

如果不提“政改”,不去触及“政治体制”这个堡垒;即:继续保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继续坚守昨日传统的思想理论,那么这场改革即便再一次大张旗鼓;并且即便冠上一个美名的标签,还会如昨日那样、浪费国力、民力、财力。

媒体说:“大会主席团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方案是最高规格的;大会主席团同时肯定了上一届领导班子的成绩。”希望如此。但是,我们记忆犹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那届的大会主席团也曾宣布,这次改革力度将是前所未闻的。为什么每一届领导班子在未见到工作成绩前都要急着表白自己这一届是最行的?比上届更具超越性、卓越性。同时,不忘在会上肯定上届班子工作也做得不错。会比上届更行的数据出自哪里呢?如果没具体数据,只是认可今日的雄心比昨日的雄心更勃勃,那是搞笑的认识;也是矛盾的说法。既夸矛又夸盾,让人哭笑不得,不知矛与盾谁更厉害;更胜一筹。

欧阳修说:“敢道人之所难言。“我想说:不认清这个事实,那么所谓“出发”,最终还将是回到起点,依旧步履艰难。

篇三:毛和邓及中国的未来

毛和邓及中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造就了无数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理论家、教育家等,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具有崇高人格和高度共产主义觉悟的伟人群体。这其中脱颖而出、最具代表性的伟人有两个,也可以说是伟人中的伟人、历史的巨人。

他们就是:第一位,是伟大、先进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之父,中国人民最崇敬的伟大领袖,中国工农群众和世界所有被压迫人民的贴心人,为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标榜青史、彪炳千古、传之万代的丰功伟绩的东方圣人,著作了《毛泽东思想》的中华民族千年世纪的历史伟人,毛泽东主席。第二位,是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对毛主席和邓小平的评价问题、认识问题,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同时也就理所当然的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发展方向。

本人认为并再次呼吁(已经写文章呼吁了5次了),不旗帜鲜明的坚持毛泽东思想,不提毛泽东思想,只提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原因很简单,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服务对象不明确。“以人为本”,贪官和官僚及社会上90%的人,根本就听不懂。只提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我们会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以金钱为本,以能赚钱为本,很自

然的就会以资本家、汉奸和帝国主义为本,以坑蒙拐骗为本,因为只有这样挣钱才最快,甚至在某些贪官眼里,工农群众只是“屁”,就不是人。 说实话,这也怪不得汉奸和贪官,因为再正常的人,只要当官和有钱,就会变坏,这是客观的,不必忌讳,否则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就没有人想想这究竟是为什么吗?

只有提毛泽东思想,并旗帜鲜明的坚持毛泽东思想,并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美的结合起来,90%的人才会明确,我们不但要以富为能、以富为荣,而更重要的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很好的为人民服务才能拥有真正的富裕,并且致富必须建立在社会公平、正义和诚信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可以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 这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是公平、正义、真理的化身,毛泽东思想旗帜鲜明的代表了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代表了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因此,我们必须对毛主席和邓小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正确对待。

为什么有些网友会把毛主席和邓小平对立起来?因为党中央十七大以后,就只提邓小平理论,就再也不提毛泽东思想了,为什么非要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立起来呢?难道就不能即坚持毛泽东思想,又坚持邓小平理论吗?既然都承认各有所长,为什么非要对立?实践证明,

只要各有所长,就可以无缝焊接的结合起来,邻里联盟就正在试图做到这一点,而且已经有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我们正在实践。

欲了解邻里联盟理论的合理性,先让我们回答几个战略性问题。 资本主义救得了中国吗?毛和邓的回答是一样的,不能!

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毛和邓的回答几乎是南辕北辙!所以毛和邓是主义之争,是道路之争,不是个人恩怨。与刘同理。

首先在政治层面上,毛认为,权力必须掌握在人民手上。毛的所有政策都是为贯彻这一思想服务的。而邓认为,人民不行,国家的秩序必须由精英和官僚来维持。

其次在经济层面上,既然毛认为权力必须掌握在人民手中,就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绝对的反对私有化!而邓认为,计划经济(公有制)僵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允许部分私有化,但又不能全部私有化,因为全私有了就意味着资本主义,这就是邓理论,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

后果:

由于采用了邓理论,但由于其理论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没有政治层面的,更谈不上有文化层面(价值观),就好比一个人下身穿了条“短裤”,但上身找不到与其相配的衣服,头上还戴了顶“社会主义”的大皮帽子。你怎么看,怎么别扭!

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人民毫无幸福感可言,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原因就在于:经济上的邓理论没有政治和文化上的理论与其相配合。所以中国秩序一片混乱,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未来在哪里。

总结:

毛泽东,打破了一个旧秩序,又建立了一个新秩序。

邓小平,又打破了这个新秩序,但他无能力建立起一个更新的秩序! 话说回来,邓在当时只能选择从经济、从这个老百姓最能感受、而又最容易形成突破口的地方下手。但是,邓自己包括他的后人都无法得心应手的操控自己创作的这个“新系统”。

因为这个系统是人类从来没有过的、最混沌的系统!

按照邓经济理论(胡也是照办的),中国必须是公有制为主体而私有制为补充的混合经济。这个看似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体系实则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难题:

公和私是一对死敌,将两者调和,在经济上还能依靠“发展”这个命题来糊弄过去,但政治上如何解释,是资本家说了算,还是工农兵说了算? 这是绝对糊弄不过去的。

社会主义就是工农兵掌握政权,说了算!

资本主义就是资本家掌握政权,说了算!

但你半公半私,公中有私,私而化公,就说不清楚了。这就是改革大旗高举,但政治改革无法实行的真正原因。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

只能想了个和谐的口号,得过且过了。

政治上不过关,文化上就更加讲不通了。

你政治上的“名分”都没有,如何在价值观上让老百姓来认同这个系统呢?

让我们来简单的回顾一下毛泽东主席改造中国的三部曲。

民主主义革命后,毛首先在经济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人民公社都是具体的措施。同时在政治领域的改革也紧锣密鼓的有序推进,第一部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大量的工农兵成为了人民代表参政议政。人民群众虽然不大理解宪法的精髓,但名分上已经认同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感觉!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文化大革命”

很多人对文革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很明确,这就是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大改造。文革和公有制,再加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