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范例 > 列表页

校本研修的范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2  分类: 范例 手机版

篇一:校本研修案例分析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开展的“高效课堂”模式下,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只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而有效性恰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二、研修主题:

1)虽然新教材编写得很好,但感到难以驾驭,配套的教参所给的建议远远不够,大大增加备课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再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总是匆匆忙忙,对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有所担心。

2)由于教材的内容缺乏前后联系,学生对有些内容不太了解或缺少兴趣,学生的能力要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3)到底要不要淡化知识的系统性,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但这样一来学生的考试成绩肯定要受到影响。该怎样在这两者中寻求平衡?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最后大家确定研修主题为:通过设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案例实施过程

(一)学习资料,教师独立备课

研修主题确定后,我们组老师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教师们都意识到,设计《春》这个教学案例时,把写作手法融合进去,还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资料后,让老师们独立进行备课。

(二)交流研讨,集体备课

教师们完成教学设计后,我们再组织教师交流各自的设计与设计意图,就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发现教师们设置的问题不够具体,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是模棱两可或抽象笼统的。那怎样才能把问题设置得科学、准确、具体,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开展了多次研讨,讨论过程,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老师则发现,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碰到的。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又找来有关的学习资料组织大家学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些老师开始发现:1、问题不够具体,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具体的载体和路径。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生活的场景,加入一些材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老师们还就加入哪些生活场景哪些材料进行了讨论等,集体备课后,老师们都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交上来,评选出一篇较优秀的教学设计,让写这篇教学设计的老师做好上课的准备。

(三)教学实践,深入研讨

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观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对课件很感兴趣,但整堂课的气氛并不十分活跃,老师期待的高潮并没有出现,尤其在有些训练环节中学生的反馈并不理想。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部分知识的训练环节多而仓促,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帮助不大,大部分学生无所反应,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教学效果表现为:1、举手人次不高,参与率低。2、机械性训练不够扎实。3、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4、学生知识没有巩固,运用能力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开展了研讨,随着讨论的深入,问题开始集中、开始显现:1、问题设计不能引发学生真正思考。2、活动设计较繁复,加上学生原来的知识储存与老师活动讲解的不配套,使训练环节匆匆而过,学生是一知半解,无法完全进入活动环节,造成训练不扎实。3、问题设计的要求没有梯度性,学生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4、没有体现分层教学,缺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造成这部分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训练。5、对小组活动要求讲解不到位,给出时间较仓促,合作学习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最后结果学生活动不活跃。随着讨论的深入,老师们的反思已不仅仅停留在这一堂课上,而是对以往所有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家总结了共同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或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虽然能兼顾到学生兴趣,但考虑较多的还是如何去教,如何推进教学进程,却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和实际能力出发,设计他们所需要的、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并没有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我们再次研究制定改进策略:1、每个问题的提出应以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习能力为目的。2、活动设计以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为基准,注重精讲精炼,训练扎实。3、问题设置要有一定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4、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为他们制定力所能及的教学要求和练习。5、小组活动设计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为前提,并给出明确要求,让每个成员在小组中发挥作用。

(四)及时总结,改进课堂

围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原则,进行再次备课,同时确立本次校本研修的主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调整后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四、活动反思:成败之中看教学有效性

在这个过程中,材料鲜活,史实比较充分,学生能积极投入其中,并自己寻找和总结着一些外交精神。不仅能感悟外交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向善、诚信、创新、开拓、和平、交融等外交精神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毫无雕琢之感,并使其他一(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校本研修的范例)些目标和过程的达成浑然一体水到渠成,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实现了预期目标。

实践中老师的投入和双边酣畅地交流,使听课的老师再次感受到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魅力。它不应是你局外人式的总结,它不应是你应景式的联系现实??它来自教师真情

实感的自然流露,它来自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钻研和领悟,它来自教师尊重学生遵循教学规律贯穿始终的实践??这样它就会在帮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

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很多,对学生的发展都有意义,但不顾实际情况,将所有的目标都要强行地放在一节课里,贪大求全,这样面面俱到,却难免毫无效果的结局了。怎样才能做到有效? “一个有着明确教学目的的目标,便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这个明确的目的,应该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的,应该是将教学任务详细分解了的体系,应该是符合学生实际和课标学习要点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技法和策略的设计。一节课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设计,不同的目标重点就有不同的设计。但无一例外,你得基本实现你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说是有效。

篇二:校 本 研 修 活 动 案 例

校 本 研 修 活 动 案 例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案例背景

课改精神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而有效性恰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课堂的有效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二、研修主题的生成:

新教学大纲编写的新教材,内容与时俱进,语言真实、地道;教学理念先进,引导探究学习,设计图文并茂,留给教师创作空间,但是在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同时,产生了许多困惑:虽然新教材编写得很好,但感到难以驾驭,教学总是匆匆忙忙,对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有所担心。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最后大家确定研修主题为:通过设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案例实施过程

(一)学习资料,教师独立备课

研修主题确定后,老师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教师们都意识到,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资料后,让老师们独立进行备课。

(二)交流研讨,集体备课

教师们完成教学设计后,我们再组织教师交流各自的设计与设计意图,就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发现教师设置的问题不够具体,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是模棱两可。那怎样才能把问题设置得科学、准确、具体,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开展了多次研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又找来有关的学习资料组织大家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些老师开始发现:1、问题不够具体,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具体的载体和路径。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生活的场景,加入一些材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们还就加入哪些生活场景哪些材料进行了讨论等,集体备课后,老师们都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交上来,评选出一篇较优秀的教学设计,让写这篇教学设计的老师做好上课的准备。

(三)教学实践,深入研讨

李润之老师虽然是一位新教师,但无论是个人素质,还是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技术方面都是相当不错的教师。在课上,他给学生设置问题,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还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就这堂课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观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对课件很感兴趣,但整堂课的气氛并不十分活跃,老师期待的高潮并没有出现,尤其在有些训练环节中学生的反馈并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开展了研讨,随着讨论的深入,问题开始集中、开始显现:1、问题设计不能引发学生真正思考。2、活动设计较繁复,加上学生原来的知识储存与老师活动讲解的不配套,使训练环节匆匆而过,学生是一知半解,无法完全进入活动环节,造成训练不扎实。3、问题设计的要求没有梯度性,学生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4、没有体现分层教学,缺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造成这部分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训练。5、对小组活动要求讲解不到位,给出时间较仓促,合作学习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最后结果学生活动不活跃。

我们再次研究制定改进策略:1、每个问题的提出应以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习能力为目的。2、活动设计以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为基准,注重精讲精炼,训练扎实。3、问题设置要有一定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4、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为他们制定力所能及的教学要求和练习。5、小组活动设计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为前提,并给出明确要求,让每个成员在小组中发挥作用。

(四)及时总结,改进课堂

围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原则,进行再次备课,同时确立本次校本研修的主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调整后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运用改进后的教案和课件,李润之老师再次进行了教学实践,在第二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内容,由于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的改进,取得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学生学得很投入,课堂气氛很活跃。

四、活动反思:成败之中看教学有效性

回顾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毫无雕琢之感,并使其他一些目标和过程的达成浑然一体水到渠成,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实现了预期目标。

篇三:校本研修案例

校本研修案例

凤县凤州初级中学葛荣

案例:苹果被涂成咖啡色后??

一、背景:

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始了,小伟和其他几个孩子在美工角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涂着颜色,小伟选择了一张苹果的画纸,坐在桌旁选了一支红颜色蜡笔涂起了颜色。可过了不久,美工角里传来了孩子们的争吵声,从孩子们的言辞中听出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小伟把苹果涂成咖啡色的缘故。

二、实录:

我走过去,看见小伟原本涂得红红的苹果上又涂上了一层咖啡色。一旁的孩子急向我告状:“老师,小伟拿咖啡色的油画棒涂苹果了。”有的孩子索性对着小伟说:“你画得苹果真难看,一点也不漂亮。”我说:“好了,我知道了。我们听听小伟说说他为什么要给苹果涂上咖啡色,好吗?”我蹲下身说:“小伟,大家都觉得你涂咖啡色不好看,说说你为什么给苹果涂上咖啡额色呀?”小伟看看我低下头小声地说:“我们家苹果烂掉了,就是咖啡颜色的。我画得是烂掉了的苹果!”我笑着说:“小伟为什么把苹果画上咖啡额色颜色的原因你们知道了吗?” 有的孩子看看我说:“哦!老师他说他画得是烂掉的苹果!”(此时,我想到昨天在整理教室中时看到开展水果主题收集的水果中,有一个搁置了很久的苹果出现了斑点。)于是,我说:“那闵老师去找个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像小伟说的那样,好吗?”

我找来了那个苹果给孩子看:“宝贝们,你们看这个苹果宝宝变成了什么颜色?”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是咖啡色。我说:“你们说的太对了!苹果在腐烂的时候有的会变咖啡色,而有些水果会变黑色。所以,小伟说的没错、画得也没错!“得到表扬的小伟刚才一脸的阴霾顿时化为“阳光灿烂。”

.紧接着我问道:“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画正在腐烂的水果呢?”这对于极少用咖啡色涂色的孩子们来说是件新鲜事,一个劲的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一个个烂苹果、烂香蕉在孩子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出现了??

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们争吵的焦点源于我在开学初的要求。在开学之初,我觉得小班孩子用咖啡色和黑色咖啡色油画棒涂色,常常弄得纸上黑糊糊的一片。因此,建议孩子们在涂色时黑色和咖啡色两种油画棒暂时不要用。而这场风波的焦点正是我当初的要求。

看到孩子们的争吵,我想也许这正是我让孩子学习用咖啡色和黑色涂色的时机。于是,我通过让孩子观察正在变成咖啡色的苹果,在验证小伟发现的同时也丰富了其他孩子的生活经验。随后,我又鼓励孩子们在获得新经验的基础上,再尝试用咖啡色油画棒涂画水果。这样,不仅让孩子练习了用咖啡色涂色,又满足了孩子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

此外,我们从小伟的行为上我们可以看出,生活经验是孩子获得认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反映出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客观与实在。因此,我们老师要特别注重孩子经验的积累,鼓励孩子去多观察、多探究。

案例:“傲慢”公主

一、背景:

龚怡文是我们班数一数二的能干女孩,漂亮的外表、聪明的头脑、各方面都比较出色她,到处得到的是掌声和赞扬声。在家中龚怡文又是独生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像“公主”一样宠爱着。因此,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优越感十足的她,成了一个傲慢,任性的孩子。

二、实录:

案例一、

龚怡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鞭炮”的制作。于是,就请她去帮助那些还没有完成的小朋友。只见她得意地对拿过旁边佳妮的手工纸一边折,一边说:“你怎么那么笨呀!老师教了你好多次了,还不会呀!我来教你,这样??这样??。”听到她这样说佳妮,我连忙指出:“龚怡文,怎么可以说自己的朋友呢!大家都在学,你刚才也不是老师教你了,你才做好的呀!”龚怡文见我说她,气鼓鼓地跑到一边去教另外的小朋友了。过了一会儿,我又听到龚怡文在趾高气昂地数落松松:“松松,你真笨!教了你好几遍,你还不会做!真笨!像我多聪明呀,老师一教就会了!”这次,老师对她的言行进行了再次的批评。在同一天,

同一个活动里,两个老师都批评了她,让她生气的叫道:“哼!我明天不来幼儿园了??!”

案例二、

“老师,今天我带了了好吃的薯片,还有公主的粘贴纸!”龚怡文笑嘻嘻地把手中的薯片和粘贴纸递到我手中。我接过她的东西不禁说道:“我们龚怡文就是大方,天天带好吃的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学好本领、吃好饭就请你来分!真棒!”龚怡文听到我的话,响亮的“嗯”了一声,昂起了头,高兴地走进娃娃家去玩了。随后,就听到她对同伴们说:“今天你们要乖一点哦!我带了好吃的薯片和好看的公主贴纸,等学好本领、吃好饭,老师就说让我来分!”听到她这么一说,旁边的一群女孩子都围在了她身边,她就像“指挥官”一样指挥着女孩子们做这做那。

学本领的时候,兴奋地她觉得马上就要像“小老师”样给小朋友贴贴纸了。一会儿问佳译:“佳译,想要哪个公主?”一会儿对佳妮说:“等会儿我给你两个小公主!”我见状就提醒了她们几次。可是,又过了一会儿,三个人在那里又窃窃私语起来。我生气地对龚怡文说:“你再这样,就请你坐到我身边了!我已经提醒了好几次了!”谁知她回了我一句:“坐出来就坐出来!”头一次看到小小年纪的孩子就开始顶撞、回嘴,我在惊讶之余也不客气地说:“那你出来呀!让小朋友们评评理,你这样对不对?”说完,她真的搬起了小椅子,又气又恼地坐到我身边“呜呜呜”地哭了起来,边哭边叫:“我明天不来幼儿园了??”! 反思:

案例一中龚怡文因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鞭炮”的自作,自恃聪明,而数落同伴“笨”。案例二中龚怡文因为想着要给小朋友发贴纸,在上课的时屡次和小朋友讲话,即使在我再三提醒下还一意孤行。然而,当我为此批评她时,她不但没有认识到错误,还顶嘴、发脾气。从这两个案例中均可以看出龚怡文因长期生活在这种优越感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养成了不尊重别人,傲慢,任性的脾气。

尊重是人进行正常社交的根本条件,也是礼貌待人的重要标志。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作为家长和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孩子尊重人,这也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的萌醒是一个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点。针对龚怡文的傲慢、任信,我从两方面入手:

一、家人应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在和龚怡文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我了解到龚怡文的爷爷是厂里的干部。平时在家会用“官腔”对家人讲话、龚怡文又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因此,爷爷对龚怡文这种性格的形成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而作为孩子的家人,在和他人交往中的行为、态度和方法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有专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那就必须身体力行,尊重家人、尊重他人,为孩子树立榜样!

二、教师应成为孩子引导者

龚怡文这样傲慢、任性的脾气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事后我和龚怡文进行了朋友式的谈话,让她知道自己的种言行对别人是种伤害。如果长期以往,她将会失去朋友,也不会得到大家的喜爱,这样的她会很孤单。于是,害怕没有朋友的她,当日常生活中有这种言行出现时,我们老师及帮她指出,渐渐地她的言行有了一些改变。虽然这种改变不是立即见效型,但只要我们家人和老师一起努力,相信我们的“傲慢”公主能转型成为一个尊重他人的“谦恭”公主。

案例:建构角里的小风波

一、背景:

徐健耘是我们班最让人“头疼”的孩子。只要他在幼儿园里,就可以看到和听到孩子不断到老师这里“n”次的告状,一会儿徐健耘抢了别人的玩具、一会儿徐健耘打人了、一会儿徐健耘把教室里的玩具仍满地了??徐健耘的名字就这样被一次一次的提起,不知不觉徐健耘“破坏王”的形象“烙”进了我们老师和孩子们的脑海里。

早上,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到幼儿园。和往常一样,孩子们有的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玩小汽车、有的玩起了娃娃家、小医院和小老师的角色游戏。徐健耘今天带了了一辆挖土车,一个人呆在建构角的一处玩着车。建构角里妮妮、包斯瑜和张佳怡三个女孩子在搭她们的“城堡”。不一会儿,我就听到了包斯瑜高高的嗓门:“老师,老师,徐健耘把我们搭的“城堡”弄到了!”旁边几个女孩子也附

和着。我无奈地摇了摇头走过去。

二、实录:

第一次对话:我来到他面前生气地问道:“徐健耘,你干什么要把包斯瑜她们搭的“城堡”弄倒?你老是做坏事情对吗!”他撇了撇嘴,默默地走到座位上坐了下来,耷拉着脑袋,一脸地委屈。见他这样委屈,我气消了,走上前和气地问他:“徐健耘,你为什么要把包斯瑜她们搭的“城堡”弄倒,你这样没有小朋友会喜欢你的。”徐健耘嘟囔着嘴说:“我的挖土机要把泥土、砖头搬走呀!我们家那里就是这样的!”这时,我想起了他前几天和我闲聊时和我说到在家的马路边看到了推土车、挖土机、压路车,也想起他奶奶说过他们家附近在马路拓宽、修建的事。

第二次对话:于是,我调整了一下语气对他继续说道:“挖土机是帮那些叔叔把没有力气搬的石块挪走。可你却用挖土机把包斯瑜她们造好的新房子弄倒了!她们有多伤心呀!如果你也搭了这么好看的房子,她们把房子弄倒,你是不是也会生气呀!”徐健耘想了想,点了点头。“你是不是该和包斯瑜她们说声‘对不起’呀!”我说道。徐健耘似乎也觉得自己不对了,但倔强地脾气让他不肯低头认错。看到他的样子,我看了看垫子上一堆的积木,想了想说:“徐健耘这样吧!你把刚才推倒的“城堡”,用挖土机一块一块地运到包斯瑜她们那里,让她们再重新造一个‘城堡’好吗?”可能觉得自己的挖土机有用武之地了,“好”徐健耘爽快地回答到。三个小女孩也同意了我的想法。于是,四个人在建构角再一次玩了起来。这一次徐健耘和包斯瑜等女孩子的合作视乎比较成功。当我再次看他们玩时,建构角里造起了一座座的小“楼房”,徐健耘也不亦乐乎的帮她们运送着“砖头”??

三、反思:

1、用探究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儿童”出现的行为,切勿主观臆断。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徐健耘一直搞破坏,“破坏王”的形象已经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因此,当孩子们向我告徐健耘状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徐健耘不对。所以,在第一次对话时我也想当然的指责徐健耘的不是。直到看到徐健耘受到我的指责后一脸委屈的神情,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臆断,可能对徐健耘已经造成了伤害。于是,我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和徐健耘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交流,才有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