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范文 > 分析材料 > 列表页

分析材料,是回答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01  分类: 分析材料 手机版

篇一:材料分析答案

部分习题解

1. X射线学有几个分支?每个分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X射线学分为三大分支:X射线透射学、X射线衍射学、X射线光谱学。

X射线透射学的研究对象有人体,工件等,用它的强透射性为人体诊断伤病、用于探测工件内部的缺陷等。

X射线衍射学是根据衍射花样,在波长已知的情况下测定晶体结构,研究与结构和结构变化的相关的各种问题。

X射线光谱学是根据衍射花样,在分光晶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测定各种物质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从而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和成分。

2. 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CuKα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2)用CuKβ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3)用CuKαX射线激发CuLα荧光辐射。

答:根据经典原子模型,原子内的电子分布在一系列量子化的壳层上,在稳定状态下,每个壳层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他们有一定的能量。最内层能量最低,向外能量依次增加。

根据能量关系,M、K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L、K成之间的能量差,K、L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M、L层能量差。由于释放的特征谱线的能量等于壳层间的能量差,所以K?的能量大于Ka的能量,Ka能量大于La的能量。

因此在不考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

(1) CuKa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能量相同)

(2) CuK?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K?>Ka)

(3) CuKa能激发CuLa荧光辐射;(Ka>la)

3. 什么叫“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

答:

⑴ 当χ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 当χ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射线长的χ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⑶ 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χ射线光子从原子内部打出一个K电子,当外层电子来填充K空位时,将向外辐射K系χ射线,这种由χ射线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辐射过程,称荧光辐射。或二次荧光。

⑷ 指χ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如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K电子从无穷远移至K层时所作的功W,称此时的光子波长λ称为K系的吸收限。

⑸ 当原子中K层的一个电子被打出后,它就处于K激发状态,其能量为Ek。如果一个L层电子来填充这个空位,K电离就变成了L电离,其能由Ek变成El,此时将释Ek-El的能量,可能产生荧光χ射线,也可能给予L层的电子,使其脱离原子产生二次电离。即K层的一个空位被L层的两个空位所替代,这种现象称俄歇效应。

4. 产生X射线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实验证实:在高真空中,凡高速运动的电子碰到任何障碍物时,均能产生X射线,对于其他带电的基本粒子也有类似现象发生。

电子式X射线管中产生X射线的条件可归纳为:1,以某种方式得到一定量的自由电子;2,在高真空中,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迫使这些电子作定向高速运动;3,在电子运动路径上设障碍物以急剧改变电子的运动速度。

5. Ⅹ射线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微粒性和波动性分别表现在哪些现象中?

答:波动性主要表现为以一定的频率和波长在空间传播,反映了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微粒性主要表现为以光子形式辐射和吸收时具有一定的质量,能量和动量,反映了物质运动的分立性。

6. 计算当管电压为50 kv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

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

解:

已知条件:U=50kv

-31电子静止质量:m0=9.1310kg

8光速:c=2.998310m/s

-19电子电量:e=1.602310C

-34普朗克常数:h=6.626310J.s

电子从阴极飞出到达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总动能为

-19-18 E=eU=1.602310C350kv=8.01310kJ

2由于E=1/2m0v0

所以电子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为

1/26 v0=(2E/m0)=4.2310(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分析材料,是回答)m/s

所发射连续谱的短波限λ0的大小仅取决于加速电压

λ0(?)=12400/v(伏) =0.248?

辐射出来的光子的最大动能为

-15 E0=h?0=hc/λ0=1.99310J

7. 特征X射线与荧光X射线的产生机理有何异同?某物质的K系荧光X射线波长是否等于

它的K系特征X射线波长?

答:

特征X射线与荧光X射线都是由激发态原子中的高能级电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多余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放出而形成的。不同的是:高能电子轰击使原子处于激发态,高能级电子回迁释放的是特征X射线;以 X射线轰击,使原子处于激发态,高能级电子回迁释放的是荧光X射线。某物质的K系特征X射线与其K系荧光X射线具有相同波长。

8. 连续谱是怎样产生的?其短波限?0

限?khc1.24?102与某物质的吸收??eVVhc1.24?102有何不同(V和VK以kv为单位)? ??eVkVk

答 当ⅹ射线管两极间加高压时,大量电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向阳极轰击,由于阳极的阻碍作用,电子将产生极大的负加速度。根据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作加速运动时,电子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变化,此时必然要产生一个电磁波,或至少一个电磁脉冲。由于极大数量的电子射到阳极上的时间和条件不可能相同,因而得到的电磁波将具有连续的各种波长,形成连续ⅹ射线谱。

在极限情况下,极少数的电子在一次碰撞中将全部能量一次性转化为一个光量子,这个光量子便具有最高能量和最短的波长,即短波限。连续谱短波限只与管压有关,当固定管压,增加管电流或改变靶时短波限不变。

原子系统中的电子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不连续地分布在K,L,M,N等不同能级的壳层上,当外来的高速粒子(电子或光子)的动能足够大时,可以将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原子系统之外,从而使原子处于激发态。这时所需的能量即为吸收限,它只与壳层能量有关。即吸收限只与靶的原子序数有关,与管电压无关。

9. 为什么会出现吸收限?K吸收限为什么只有一个而L吸收限有三个?当激发K系荧光Ⅹ

射线时,能否伴生L系?当L系激发时能否伴生K系?

答:

一束X射线通过物体后,其强度将被衰减,它是被散射和吸收的结果。并且吸收是造成强度衰减的主要原因。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是指X射线通过物质对光子的能量变成了其他形成的能量。X射线通过物质时产生的光电效应和俄歇效应,使入射X射线强度被衰减,是物质对X射线的真吸收过程。光电效应是指物质在光子的作用下发出电子的物理过程。

因为L层有三个亚层,每个亚层的能量不同,所以有三个吸收限,而K只是一层,所以只有一个吸收限。

激发K系光电效应时,入射光子的能量要等于或大于将K电子从K层移到无穷远时所做的功Wk。从X射线被物质吸收的角度称入K为吸收限。当激发K系荧光X射线时,能伴生L系,因为L系跃迁到K系自身产生空位,可使外层电子迁入,而L系激发时不能伴生K系。

10. 已知钼的λKα=0.71?,铁的λKα=1.93?及钴的λKα=1.79?,试求光子的频率和能量。

试计算钼的K激发电压,已知钼的λK=0.619?。已知钴的K激发电压VK=7.71kv,试求其λK。

解:⑴由公式νKa=c/λKa 及E=hν有:

8-1018 对钼,ν=3310/(0.71310)=4.23310(Hz)

-3418-15 E=6.6331034.23310=2.80310(J)

8-1018 对铁,ν=3310/(1.93310)=1.55310(Hz)

-3418-15 E=6.6331031.55310=1.03310(J)

8-1018 对钴,ν=3310/(1.79310)=1.68310(Hz)

-3418-15 E=6.6331031.68310=1.11310(J)

⑵ 由公式λK=1.24/VK,

对钼VK=1.24/λK=1.24/0.0619=20(kv)

对钴λK=1.24/VK=1.24/7.71=0.161(nm)=1.61(à)。

11. X射线实验室用防护铅屏厚度通常至少为lmm,试计算这种铅屏对CuKα、MoKα辐射的

透射系数各为多少?

-μmρH解:穿透系数IH/IO=e,

2-1-3 其中μm:质量吸收系数/cmg,ρ:密度/gcm

-3 H:厚度/cm,本题ρPb=11.34gcm,H=0.1cm

2-1 对Cr Kα,查表得μm=585cmg,

其穿透系数IH/IO=e-μmρH=e-585311.3430.1=7.823e-289=1.13?10 ?7

对Mo Kα,查表得μm=141cmg,

其穿透系数IH/IO=e-μmρH2-1=e-141311.3430.1=3.623e=1.352?10-70?12

12. 厚度为1mm的铝片能把某单色Ⅹ射线束的强度降低为原来的23.9%,试求这种Ⅹ射线

的波长。试计算含Wc=0.8%,Wcr=4%,Ww=18%的高速钢对MoKα辐射的质量吸收系数。

解:?IH=I0e-(μ/ρ) ρH=I0e-μmρH ?式中μm=μ/ρ称质量衷减系数, 其单位为cm2/g,ρ为密度,H为厚度。

-3今查表Al的密度为2.70g/cm. H=1mm, IH=23.9% I0带入计算得μm=5.30查表得:λ

=0.07107nm(MoKα)

μm=ω1μm1+ω2μm2+?ωiμmi

ω1, ω2 ωi为吸收体中的质量分数,而μm1,μm2 μmi 各组元在一定X射线衰减系数

μm=0.8%30.70+4%330.4+18%3105.4+(1-0.8%-4%-18%)338.3=49.7612(cm2/g)

14. 欲使钼靶X射线管发射的X射线能激发放置在光束中的铜样品发射K系荧光辐射,问需

加的最低的管压值是多少?所发射的荧光辐射波长是多少?

解:eVk=hc/λ

-348-19-10Vk=6.62631032.998310/(1.60231030.71310)=17.46(kv)

λ0=1.24/v(nm)=1.24/17.46(nm)=0.071(nm)

-34 其中 h为普郎克常数,其值等于6.626310

-19e为电子电荷,等于1.602310c

故需加的最低管电压应≥17.46(kv),所发射的荧光辐射波长是0.071纳米。

15. 什么厚度的镍滤波片可将CuKα辐射的强度降低至入射时的70%?如果入射X射线束中K

221,滤波后的强度比是多少?已知μmα=49.03cm/g,μmβ=290cmα和Kβ强度之比是5:

/g。

解:

-umm-uρt 有公式I=I0e =I0e

32查表得:ρ=8.90g/cm umα=49.03cm/g

因为I=I0*70%

-umαρt=㏑0.7

解得t=0.008mm

所以滤波片的厚度为0.008mm

又因为:

-μmαρt Iα=5Ι0e

-μmβρt Ιβ=Ι0e

带入数据解得Iα /Ιβ=28.8

滤波之后的强度之比为29:1

216. 如果Co的Kα、Kβ辐射的强度比为5:1,当通过涂有15mg/cm的Fe2O3滤波片后,强度

32比是多少?已知Fe2O3的ρ=5.24g/cm,铁对CoKβ的μm=371cm/g,氧对CoKβ的μm

2=15cm/g。

解:设滤波片的厚度为t

-3t=15310/5.24=0.00286cm

-Umρt-UmaFet-Umρot 由公式I=I0e得:Ia=5Ioe ,Iβ=Ioe;查表得铁对CoKα的μm=59.5, 氧对CoKα

的μm=20.2;μm(Kα)=0.7359.5+0.3320.2=47.71;μm(Kβ)=0.73371+0.3315=264.2

-Umαρt-Umβρt Iα/Iβ=5e/e=53exp(-μmFe2O3Kα35.2430.00286)/ exp(-μmFe2O3Kβ35.24 30.00286)= 53exp(-47.7135.2430.00286)/ exp(-264.235.24 30.00286)=53exp(3.24)=128

答:滤波后的强度比为128:1。

17. 计算0.071 nm(MoKα)和0.154 nm(CuKα)的X射线的振动频率和能量。 解:对于某物质X射线的振动频率??C

?;能量W=h??

8其中:C为X射线的速度 2.998?10m/s;

?为物质的波长;h为普朗克常量为6.625?10?34J?s

2.998?108m/s18?1?4.223?10?s 对于MoK? ?k?= ?9?k0.071?10mC

Wk=h??k=6.625?10?34J?s?4.223?1018?s?1=2.797?10?15J

2.998?108m/s?1.95?1018?s?1 对于CuK? ?k?=?9?k0.154?10mC

Wk=h??k=6.625?10?34J?s?1.95?1018?s?1=1.29?10?15J

篇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1、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1. 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1)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阅读下列关于运动和发展不同观点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材料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3] 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请回答:

1.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异同?

材料1和材料2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是材料1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办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材料2慧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

发展的源泉、动力,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加以评述。

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事物因内在的矛盾,引起运动变化。材料3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材料2否认事物自身存在运动变化的源泉,而把运动变化看作是由精神因素,特别是由人的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性,因而不能正确地把握运动,不能科学地说明运动变化。

3、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霍尔巴赫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空洞语词”。偶然性是我们对产生结果的原因愚昧无知造成的,我们把看不出同原因相联系的结果归之于偶然性。

[材料2] 毕尔生说,必然性只属于概念的世界,而不属于现实世界本身。莫诺认为,偶然性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全部基础,生物进化,本质上是由无法预测的纯粹偶然变化造成的,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蒙特卡诺赌窟里中签得彩的号码”,是纯粹的偶然性。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环节。必然性根据于事物自身,偶然性根据于他物;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科学和哲学的任务“在于从偶然性中去认识必然性”。

请回答:

1. 材料1的哲学观点和错误是什么

材料l属机械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偶然性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有其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人们主观上没有认识而造成的。

2. 材料2的哲学观点和错误是什么?

材料2属非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及其客观性。生物进化绝不是毫无必然性或规律性可循的纯粹偶然性,而是包含着内在的必然性,人类的出现是生物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3)材料3的贡献和错误是什么?

材料3表明,黑格尔明确分析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不同根据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这是它的贡献。但黑格尔把必然性和偶然性视为“绝对观念”发展的两个环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4、针对以下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摘自韩愈:《原道》)

玉不遇砥砺,不可以成器,人不遇困穷挫辱,不可以成德。(摘自《梅峰语录》卷上)

[材料2] 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

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

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摘自霍布斯:《论物体》,载《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材料3] 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在谈到黑格尔关于每一事物都是“和它自己的他物有差别”时认为“非常正确和重要;‘他物’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

“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

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摘自《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请回答:

1. 分析材料1的观点,说明它的发展观的依据。

材料1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对立面互相斗争、互相作用的结果。韩愈的观点认为(对佛教、道教)如不加以禁止,(儒教)就不能得到流传和推行。《梅峰语录》中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认为,人不遭受困难屈辱的锻炼,就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种观点是朴素的、辩证的,是正确的发展观。

2. 分析材料2的观点,说明它的发展观的依据。

材料2中霍布斯把力学中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规律直接引入哲学,把物质的运动发展看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陷入了外因论,他的这种发展观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3)谈谈你对材料3的理解。

材料3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它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实质内容。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联结起来,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从而也就孕育着扬弃旧的矛盾的条件。矛盾斗争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在于它能突破特定事物存在的限度。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5、根据以下关于矛盾问题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材料2] 杜林说:“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材料3] 艾耶尔断言:“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盾。”

请回答:

1. 材料l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材料l的第一句话是说辩证法所研究的矛盾是对象自身中的矛盾,就是矛盾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人们思维中的矛盾不过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第二句也是强调辩证矛盾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实际客观存在的矛盾,不是主观字面的或头脑臆造出来的矛盾。这两段话突出一点,就是指出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2. 对比材料1与材料2,指出材料2的错误。

材料2把矛盾归结为一个范畴,当作纯粹是主观的思想的东西:认为它不是现实的,只能是思想的任意组合。它与材料1把矛盾看作是对象自身中、实际生活中的矛盾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性,把矛盾当作是由思想臆造的。

(3)对比材料1与材料3,分析材料3的错误。

材料3公然否认自然界中有矛盾,他认为矛盾只存在于陈述中,即只存在于语句上、字面上。材料1明确指出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材料3的错误在于:一是公开否认自然界矛盾的存在,二是把矛盾当作字面上的、语句上的,同样是否认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

6、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完善、科技更加进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意义。

[答案要点]

(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2)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的,是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7、阅读下列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理论回答有关问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了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积极适应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1] 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手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 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飞,鹏程万里。

[材料3] 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1. 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2. 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问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

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篇三:材料分析及简答题一

川教版初三历史复习材料分析及简答题练习一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的任官主要是靠军功、任子、甄选等。任子是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

年,可以保举子弟一人做官。甄选是规定资产达到一定标准的才能做官。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

制的先声,以后逐步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

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所谓“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

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比起世卿世禄制、任子

制与甄选都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 由隋文帝草创、经唐太宗大致确立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文官的选拔制度。它以公开、

统一的考试作为取士任官的基本途径。它与郡县制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巩固、强化大一统和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科举制也向社会各阶层的知识分子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胃镊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

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

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材料三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

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

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1)根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2分)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理解“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含义。(写出两点,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佑计的??因为他们没

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人民网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

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请回答:

(l)为实现材料一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1分)

(2)指出材料二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1分)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

什么影响?(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这场运动把矛头指向了什么?(1分)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这些重大事件的共同作用。(1分)谈谈思想解放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分)

3、从农村走向城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改革的共同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都在千米以上,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各

种植物3800多种??(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

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他们艰

苦地干了一年,粮食获得大丰收。——《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1)根据材料一,分析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小岗村的做法引发了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农村改革,有何重大影响?(3分)

(3)从以上两件事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4、革命和改革是英、法、美、日四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对推动其政治、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英、法两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相似的根本原因。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

本原因有何特殊性?(2分)

(2)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有何历史意义?(1分)

(3)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为扭转战局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1分)

(4)日本明治维新是在什么样的口号下进行的?这次改革对日本国家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

壮大??辛亥革命宣扬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

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自身弊

端。??

9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崭

新的发展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

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奋斗历程。(3分)

(3)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出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

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

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

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

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

什么?(2分)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2分)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1

7、近代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崛起成为欧美各国的“光荣和梦想”。它们崛起的历史对亚、非各国发展

带来了一定的震撼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17世纪,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

口处,一步一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引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请指出:什么事件使英国“率

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1分)

(2)从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日本也开始崛起,俄国和日本分别以什么重大事件作为起点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而迅速崛起的?((2分)

(3) 随着西方大国的崛起和扩张,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近代化起步于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在客观上起到什么作用?(2分)

(4)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你主为有哪些借鉴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2分)

8、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是在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

(2)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2分)

(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是在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2分)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针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1分)

9、材料分析题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

定了中华民族复兴之基,改革开放

找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重大的

历史事件。总会让人从中获得启示,

并汲取前进的力量。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右图

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会议上讲话》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电视片《复兴之路》解放词

材料四:辛亥革命和我们党的诞生这两大历史事件,展开了一幅中国人民百年来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壮丽画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刘新如《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归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为开端?(1分)中国开始“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1分)

(4)依据以上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读读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1分)

10、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巨变。

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这次巨变的具体表现是?(2分)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时间和标志的事件是什么?(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城市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2分)

(4)从三次历史巨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

11、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识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又是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单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

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

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中、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3分)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俄两国社会改革内容各自的主要特点。(2分)

(3)依据材料一、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分)

(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1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力,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

材料二: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摘自人教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

(1)材料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法律性质文件体现了这些主张?(2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1861年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1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2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与日、俄两国是通过革命和改革两种不同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两次政治运动对这两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2分)

13、阅读材料: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频繁。日本多次派使团到唐朝学习,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材料三:过去的西方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日本政府派到大唐的官方使者被称为什么?日本的哪些文化习俗至今仍能看到大唐文化的影子?(最少举一例)(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有何重大影响?(1分)

(3)材料三中“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19世纪60年代末表现出的重要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日本在社会制度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结合材料,想一想日本民族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借鉴?(1分)

1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祖国统一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请回答:

(1)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l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指出“皇帝倒了”的含义和影响。(2分)

(2)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有何深刻寓意?(1分)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的?概述对外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