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广播稿 > 列表页

仓央嘉措文学广播稿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15  分类: 广播稿 手机版

篇一:仓央嘉措诗歌语言特色

仓央嘉措诗歌语言特色

仓央嘉措——他,是谁?他,由何而来?他,往何而去?他是凡尘间最美的莲花。到人世来,被世人悟。他不是普度众生的佛,他是来寻今生的情。

藏族诗人仓央嘉措情歌研究是目前藏族文学、乃至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仓央嘉措情歌有藏族特有的民族民间风格,且能反映藏民族的文化特征,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创作的诗歌驰名中外。一位在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又极具才华,也最受争议的一届达赖喇嘛。 他是一个僧人,又是一个浪子。他的作品和他本人一样充满传奇色彩。所谓“食色,性也。”他虽然是教徒,本应该皈依佛门,但是却留恋于红尘。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有《十诫诗》、

1.生平

他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转世灵童,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后被西藏政教斗争殃及,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事件,并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

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帝准奏,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坐下打坐,因此圆寂。后有说到五台山弘法,直到乾隆年间才圆寂。关于他的去向,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遭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途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于夜色中遁去,不知所终,时年24岁。

①仓央嘉措把佛教的禅机与爱情感悟融合在一起。诗歌具有强烈的佛学色彩。

仓央嘉措的诗歌写的大多数是情诗。他是一个“情僧”,他的活佛身份宗教领袖的地位,让他无法抛弃佛学思想。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虽为达赖,但生性自由,关于他的爱情故事传说有许多种 。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曾经担忧多情会耽误修行,想躲避尘世专修又不忍与佳人别离。但世界上哪里有这样两全其美的方法呢。既不辜负佛的厚恩,也不负于心上人。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的街头,我是 世上最美的情郎。表现了诗歌文字在禅机和爱情里的幻变。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诗歌语言将爱与佛学相融合。神王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到怨憎会、

爱别离的人生苦难和求不得、恨不能的无奈。然而愈是如此,便愈加凸显示出人间情爱的珍贵美好。

②具有藏族诗歌特色,在艺术形式上,又有和谐的音乐美。格律上采用“四句六言三顿”。

在西藏雪域高原那种粗犷冷酷的环境中能蕴育出婉约细腻的诗歌。 诗人所处的时代,文人多崇尚典雅深奥、讲求辞藻堆砌之风盛行,而诗人仓央嘉措却坚持将通俗语言写入诗篇,使《情歌》语言活泼生动,清新明快乐,通俗易懂,独树一帜,一新当时文坛耳目,在藏族诗歌中别具一格,富有艺术魅力。仓央嘉措的诗歌采用了“谐”体民歌创作的诗歌体式。藏族“谐”体民歌的特点是:每首诗歌通常由四句构成,每一句包括藏语的六个音节,构成三次停顿,节奏感强。仓央嘉措的诗歌在格律结构上,《情歌》采取了谐体民歌的形式,除个别六句、八句外,基本上都是每首四句,每句六个音节,两个音节一停顿,分为三拍。即“四句六言三顿”,节奏响亮,琅琅上口。“谐”体民歌体式成为了一大形式特征。

《问佛》被配上曲子,随着优美的旋律和起伏的节奏,这些诗歌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3.写实性强 ,具有真实感。

他敢于写出自己的现实行动,被宗教和政治双重压迫的他。突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大胆写出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大胆地向封

建传统势力挑战。

端居巴达拉宫时,仓央嘉措称上师。夜醉酒楼美女侧,衲本人间一浪子。

佛教中禁忌的情爱,他毫不掩饰地写出。仓央嘉措的世俗家中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但这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对于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淡然视之。

达官贵人的千金 她那艳丽的面庞看似高高桃树尖上熟透了的果儿一样

语言写实,将千金艳丽的脸庞比作桃树上熟透的果儿。简单易懂,容易引发人们的想象。

4.具有非常强的哲理性

诗歌中对世间万象做出分析,言简意赅,句句禅机,看后如醍醐灌顶,令人心明神清。仓央嘉措在人生的历练中更好地洞察社会,观照本心,叩问本心,得到参悟,普及众人。我觉得最为经典的是《问佛》。上初中无意中读到这篇作品,便感觉自己心胸澄净,想通了许多道理。

仓央嘉措的诗歌中,总是能一语道破玄机,解除人们心中难以消除的郁结。

佛门说;一个人的悟性有三个阶段;勘破、放下、自在。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自在。

生活中有舍才有得,做人也要拿得起,放得下。不去一直纠结 于

过去,打开心结,才能自在生活。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的事。别问是劫是缘。

人世间有许多身不由己,有时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但爱是不能犹豫和迟疑的。因为有时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只要做自己快乐的事,抓住想爱的人就够了

3.诗歌中情景交融,运用了明喻暗喻 象征、拟人 比兴等多种修辞手法

运用了大量比兴的修辞手法

比兴是诗歌创作艺术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也是早期文学创作中最广泛的表现手法,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在汉语言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而且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也在其他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得到了体现,《情歌》也正是运用这一表现手法。“比兴”的思维和手法必须建立在对外部事物观察、感触的基础之上:一是要观察事物外在特征,二是要感知事物内在的情感,从而完成审美意象的塑造。因此,抓住事物特征,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方式。比和兴,都是要紧紧抓住两种事物所共同具有的相似性特征,展开比喻、联想、象征等手法,从而揭示出事物的特征,达到塑造鲜明艺术形象的目的。

篇二:仓央嘉措绝壁之作文学理论

鉴赏仓央嘉措的绝笔诗作

摘要::仓央嘉措是一位被迫放荡的达赖活佛,虽尊为西藏最大的僧王,却徒拥虚位,处于第巴和拉藏汉的双重控制之下;由于政治抱负无法施展,才走上有些人所说的沉湎酒色的放荡之路;外现酒色放荡,内怀慈悲才情,以此反抗却授人口柄,遭至被废,在解送北京的路上英年早逝,充当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仓央嘉措的情歌敢于打破传统、反抗现实、追求自由,在西藏人民感情中,历来有深深的共鸣。在情歌的传唱不绝中,仓央嘉措完美复活了。籍由此,在正统人士看来离经叛道的仓央嘉措,在藏民心中却被敬仰爱戴 。因为他的情诗太受瞩目,所以我在此选取他的绝笔作,一首充满神秘、渴望自由、圣洁的道诗。下面将从诗歌的意象,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三个方面鉴赏。

关键词:仓央嘉措 意象 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一、 身世经历

他不是一个出色的喇嘛,却是一个出色的诗人,温柔的情人。有学者说,历届活佛都是天边绵绵的一线青山,远远地供人瞻仰顶礼,独有仓央嘉措,却是突起的一座异峰,身为法王,心却是情种。而这位看似离经叛道的活佛,为何却在藏民心中备受爱戴?1 身世经历。仓央嘉措出生于西藏南部门隅一户普通农家,出生不久被第巴桑结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却一直被隐匿在民间教养,直到15岁才被迎至布达拉宫行坐床礼。依照喇嘛教的惯例,活佛转世是在前世死后立即进行的,而仓央嘉措入宫即位却被推迟了整整15年,情况很特殊。这是因为仓央嘉措是作为第巴的政治工具走上历史舞台的。之所以被秘密教养民问,是因为“恐唐古特民人生变”;15年之后又在皇帝的逼问下,他被作为挡箭牌推到了政治前台。即位九年,仓央嘉措就因藏族上层贵族的内部斗争,以“耽于酒色,不守清规”而被视为“假达赖”,遭到“废黜”。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被解送京师面君,行至青海湖畔逝去,年仅25岁。《清实录》载:“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庚戌,理藩院题:‘拉藏送来假达赖喇嘛,行至西宁口外病故。假达赖喇嘛行事悖乱,今既在途病故,应行文将其尸骸抛弃。’从之。”从上述官方资料中可以看出仓央嘉措于1706年病死在进京途中,而且因为行事悖乱,尸骸被抛弃处理。在正史记载中,仓央嘉措的生平就这样戛然而止。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甚为蹊跷。在他被押解至京离开拉萨时写的最后一首诗:“那只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我,不去很远的地方,转完理塘就回。”

二、从意象的角度来分析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仙鹤”这个意象,自古以来仙鹤就寓意着健康长寿,那么在佛教中,仙鹤被誉为莲花大师的坐下使者,驾鹤西去,其实也预示着功德圆满,羽化升天,这里面也蕴含着浓烈的宗教色彩。仓央嘉措的诗中还有许多动物,植物,宗教,女子意象,而这首诗借翼高飞,立意新颖,意境优美,借助“洁白仙鹤”这个意象,来挣脱现实,飞向理想世界,轻快浪漫。

三、从艺术特色的角度分析

1. 和谐的音乐美。仓央嘉措的诗歌运用了语言本身的抑扬节奏和藏族“谐体”民歌的特点,使诗歌韵律极强,呈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主要表现在: 一是运用民歌“谐体”的特点和语音的抑扬顿挫来体现韵律美。仓诗大多每首四句,每句六个音节,句法整齐,每两个音节一“顿”,每句分为三个“顿”,即“四句六音三顿”,再加上一、三句表示语气未完的“扬式”和二、四句收尾的“降式”,就显得节奏清晰,起伏跌宕,简短有力,形成一种优美的音乐效果。

2. 悠远的意境美。仓央嘉措的诗歌大量地运用了比拟、双关、象征、排比等手法,以此烘托渲染气氛,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创设出悠远的艺术境界,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又如“那只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我,不去很远的地方,转完理塘就回。”诗人运用

仓央嘉措文学广播稿

拟人和“借羽仙鹤”的浪漫手法寄托感情,急于冲出僧界牢笼般的束缚,景悠远情深长,表现出一种主外意、境外象的深远意境,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3. 通俗的自然美。仓央嘉措所处的时代,文人多受“年阿”诗体的影响,崇尚典雅深奥、讲求词藻堆砌之风盛行,而他却坚持将通俗的语言写入诗篇,使《情歌》语言简洁清新,平淡质朴,自然流畅,柔美委婉。

四、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分析

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苦与乐、行与思、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其思想内容上的特点主要如下:

1. 大胆的写实性。仓央嘉措是宗教领袖人物,但他敢于写出自己的现实行动、内心感受和生活理想,突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表现出巨大的勇气。虽然这首诗没有体现对爱情的追求,但是却体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2. 真挚的情感性。仓央嘉措的诗歌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诗中有初识乍遇的羞怯,有两情相悦的欢欣,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坚贞,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热切渴望与真挚追求。然而,由于作者特定的身份,所有的爱情终将指向幻灭,所以佛王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到了怨相会、爱别离的人生苦难和求不得、恨不能的无奈。

3. 深刻的哲理性。仓央嘉措的诗歌,有不少在叙事的同时,概括出丰富的人生哲理,通俗中透着深刻,给读者以启发。

这首诗的不仅有意象美,还有神秘感。仓央嘉措自身便是富有神秘感的,例如他出生的时候天生异象,有人说他的前世是密教尊者莲花生大士。而这首诗的神秘就体现在“理塘”这个地点名词。转世灵童的选择历来便具有非常严格的,没有人知道六世达赖的转世在何处,只有那些高僧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进行秘密搜寻。但是奇异的是仓央嘉措想要驾鹤去理塘,而理塘就是七世达赖的诞生地,看来这就是佛教以及仓央嘉措的神秘感的延续。

参考文献

【1】 阿旺伦珠达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密传[M].庄晶,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2】王 臣.世间最美的情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与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3】马辉,苗欣宇. 仓央嘉措诗传[M].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篇三:仓央嘉措经典诗集

仓央嘉措经典诗集

1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2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这一世

转山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

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3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于是

佛曰:忘却,忘却。

5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6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7

纳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

出生时我就忘了该有冗长的对白,读经文

转着经筒,长跪在羊皮纸托起的文字里屏息

20年前我的句子丢失足迹,偶然醉酒,遇见己身

在大漠里流干泪水,风沙袭来,三千繁华深埋

旷古的烟尘从此便拥有了接近众生的质地

8

如果生命只能在某一天不断重复,你会选择哪一天?

我不在乎,只要是和你爱着的任意一天。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会如何度过今天?

我不在乎,只要世界分崩离析时你仍然在我身边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