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基础知识 > 列表页

物质状态的基础知识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8  分类: 基础知识 手机版

篇一:初三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同学们,是不是还在为如何复习化学而感到烦恼?是不是还找不到很好的总结性复习资料?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现由东南方教育李老师教学研究团队帮助同学们整理总结以下资料: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篇二:《物质的特性》基础知识练习(附答案)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一、熔化与凝固

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固。

熔化需要 热量,凝固需 热量。熔化和凝固是逆过程。

2、晶体熔化时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 。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3、根据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固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叫做晶体, 叫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无论是晶体还是

非晶体,熔化时都要热量。

晶体举例: 、 、海波(大苏打、硫代硫酸钠)、明矾、石膏、水晶、 ……。

非晶体举例: 、 、、、 ……。

4、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 ;

5、在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 , 态;熔化时温度 ,状态为; 熔化后温度 , 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

6、熔点是晶体固液两态的分界温度:

当物质的温度大于熔点时为 态,当物质

的温度等于熔点时为 态,

当物质的温度小于熔点时为 态。

7、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8、与熔化相反的过程叫 ,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 。

同一晶体的 和 是相同的。凝固时物体要 热量。

9、记住几种晶体的熔点:

水、硫代硫酸钠(海波),常见金属中熔点最高的 、水银 、酒精 。

二、汽化与液化

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需要吸收热量,需要放出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 、 。

蒸发是在 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 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

蒸发是在液体进行的,沸腾是在进行的(填部位)。

3、两种汽化方式的比较:

4、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 、

5、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

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 6、沸点是液体 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因为液体的沸点还与液体表面

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 ,所以同一液体的沸点在不同情况下也是不同的。

7、记住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酒精的沸点。

8、液化的两种方法: 、。液化石油气是用方法储存到钢罐里的。

9、液体蒸发可降温(即 作用),气体液化可供热。

三、升华与凝华

1、 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升华,

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华。

需要吸收热量,需要放出热量。

2、完成物态变化过程图:

3、自然现象中水的物态变化:

云: 、雨: 、雾:

露: 、雪: 、霜:

冰雹:。

请说出除云雨外的现象发生的季节:

4、请描述云雨形成的过程:

四、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注意:物质并不是全由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 。

蔗糖是由 构成的,水(水蒸气、冰)是由 构成,氧气(液氧、气态氧、固态氧)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

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

(1)分子体积和质量都极 。(用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不能看到分子,只有用现代较先进的 ,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2)分子之间有 。(注意:证明有空隙的实验)。当两种物质的分子相混合时,小分子总会进入大分子之间的空隙,而使总体积 。

(3)分子在 。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物体的 ,分子的运动越 。

3、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 。 态、 态、 态物质都

能发生该现象,只不过快慢不同,一般地, 最快,最慢。

4、扩散现象能说明:一是 ,二是 ;

5、物质状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1)对于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只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发生了变化。

(2)一般物质不同状态时微粒之间的空隙关系:固 液 气。

(3)汽化、升华都是一种扩散现象。

五、物质的溶解性(物理性质)

1、 溶解是一种扩散现象,它的结果是形成溶液,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物质的溶解能力称

为 。

2、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 ;

3、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

4、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如)的变化而变化。

5、某些物质在水中可能不能溶解,但 在另一些物质中溶解;

6、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但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 。

7、有些物质溶解时会放热,例:。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吸热,例: 。

8、影响固体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温度的高低、颗粒的大小、是否搅拌、溶质溶剂的量。

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生成的变化。物质状态、形态的变化、物质的溶解等。

2、化学变化:生成的变化。铁生锈、腐烂、燃烧、石灰水变浑等。

3、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同时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 伴随发生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溶解性、吸水性、密度……。

2、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还原性……。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这种性质才表现出来。

4、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1)性质是物质本身具有的,跟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变化无关,描述时往往有:是、能、可以、易等词。

(2)变化是一个过程,发生变化时往往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

注意:判断性质要从它对应的变化着手。

(三)物质的酸碱性

1、酸性和碱性是物质的两种性质。具有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具有 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强酸(浓硫酸、硝酸)和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一样都有 性 。

2、酸性物质:酸( 、 、、 、 ),其他酸性物质 、 、 、 、 、 、 )。

碱性物质:碱有烧碱( )、熟石灰( )、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氨水;其他碱性物质常见有小苏打、纯碱、各种 。

3、浓硫酸的腐蚀性可以使白纸;某些碱性有一定的 能力,可以做洗涤剂。

4、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1)判断物质酸碱性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记忆口诀:溶液酸中碱,石蕊红紫蓝。

(2)物质酸碱性强弱程度称酸碱度,测定酸碱性强弱的最简便方法是使用。

(3)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用 表示,它的范围为。PH大于7呈 ,PH小于7呈,PH等于7呈 ,酸性越强 ,碱性越强。PH=0, 最强;PH=14, 最强。

(4)酒精、水、食盐水、蔗糖水为中性物质。洗涤剂、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具碱性。醋、果酱、汽水、可乐、水果等具酸性。

5、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用洁净的 蘸取被测的溶液,滴在 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对照,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溶液的 。

参考答案

一、1.固 液 液 固 吸收 放出 2.保持不变 熔点 3.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 是否有熔点 吸收 各种金属 食盐冰蜂蜡 玻璃 橡胶 塑料 沥青 4.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升高5.升高 固 保持不变,固态、液态继续升高 液态 6.液态 固态、液态 固态 7. 8.凝固凝固点 熔点 凝固点 吸热 9. 0℃ 48℃ 3410℃ -39℃ -118℃

二、1、气 液 液 气 汽化 液化 2.蒸发 沸腾 任何 表面 表面和内部

3.

4.液体的温度高低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 液体表面积大小

5.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收热量 保持不变 6.沸腾 不同 高 7.100℃ 78℃

8.降低温度 压缩气体体积(加压) 压缩气体体积(加压) 9.致冷

三、1.固态 气态 固态 气态 升华 凝华 2.略 3.液化、凝华 液化 液化

液化 凝固 凝华 凝固4.略

四、1.微粒 原子 离子 蔗糖分子 水分子 氧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2.(1)少 扫描电子显微镜 (2)空隙 变小 (3)不停的运动 温度 温度

温度越高 快 3.扩散 固 液 气 气 固 4、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1)间距 (2)小于 小于

五、1.溶解性 2.有限的 3.不同 4.温度 5.溶解 6.减弱 氢氧化钠 硝酸铵

六、(一)1.没有其他物质 2.有其他物质 3.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一定 不一定

(二)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性质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3.是否化学变化

(三)1.酸性 碱性腐蚀性

2.醋酸 碳酸 盐酸 硫酸 硝酸食醋 葡萄 草莓 橘子 苹果 猕猴桃 可乐 汽水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洗涤剂

篇三: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基础知识

物态变化基础知识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 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 接触,不能紧靠 和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 ℃;分度值为 ℃;

3、体温计读数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 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 ;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 热,凝固要热;

2、固体可分为体和 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 ;继续 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继续 热;

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 的物体传给温度 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 热、液化要 热;

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 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有关: 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 的大小有关, 越

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 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 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进行;沸腾比蒸发 ;

(4)蒸发可 :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 温度;(2) (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 叫升华;物质从气态 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 表面)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附在尘埃上形成;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 ;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 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 而成的

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 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当两

-10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

-10间的距离小于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

-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内能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 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 ,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 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 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与。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 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 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4、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J)。

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 ,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2)水的比热容是。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4、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内陆地区温度变化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冬季内陆比沿海寒。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 来冷却。冬季也常用取暖。

5、说明

(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物质状态的基础知识)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 。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

6、热量的计算:Q= 。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注意:①物体温度升高到(或降低到)与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比如:水温度从lO℃升高到30℃,温度的变化量是Δt= ,物体温度升高

了 ℃,温度的变化量Δt = ℃。②热量Q不能理解为物体在末温度时的热量与初温度时的热量之差。因为计算物体在某一温度下所具有的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理解是热量Q是末温度时的物体的内能与初温度时物体的内能之。

热机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 能通过燃烧转化为能,又通过做功,把 能转化为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柴油机等。

(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 冲程、冲程、 冲程、冲程。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 次功,曲轴转 周,飞轮转 圈,活塞往返 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这时机械能转化为 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这时内能转化为 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

2(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 能。

(2)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 ,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 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 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

Q=,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5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式中,q

3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单位是J。

3、热机效率

(1)热机的能量流图:如右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

由图可见,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燃料的 化学能E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