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结题报告 > 列表页

体验式教学法结题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4  分类: 结题报告 手机版

篇一: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思品课程中的实践及研究的结题报告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思品课程中的实践及研究的结题报告

太浮中学杨朱进

一、问题的提出:

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方法的培养置于了更重要的地位。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使一个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理解,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要素的整合,明确提出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功能要变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将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和领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在含义,才能真正获得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更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荣辱观教育,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

2004年,成长网对中小师生进行的调查显示:88%的教师认为思想品德课说教味浓,学生缺少实践体验的机会,80%的学生认为思想

品德课对自己影响很小或者几乎没有影响。在此之前,我们也对本校学生就学习目的和动机进行了实际的问卷调查,结果只有27%的学生能基本明白学习目标。

这促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课堂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状况,创立能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的依据与基础

研究的依据:(一)新课标的要求1.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2. 新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积极反映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科学性,根据学生实际提出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和要求;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科学化;坚持综合化的课程形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以主题模块的

方式组织教育材料,力求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二)行动研究理论:它的基本内涵是: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的显著特征是:为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学模式是涉及到学校中以人为主体的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是行动的主体和参与者,因此他们同时也都是研究者。而且就教学模式研究本身而言,纯理论的研究有其统率指导和上位引领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实践行动,教学模式问题的发现要从实践行动中来,教学模式问题的解决也要在实践行动中进行。

(三)发生认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一个个体不断地将外部事物纳入主体图式,引起原因式变化和调节的过程,即不断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使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成为一个感性的活动过程,并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建构活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成为后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发现教学”和美国心理学家萨奇曼“探究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四)人的主体性理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其核心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素质教育中讲的全面性,主体性和创造性。这一思想的贯彻实施必然对学校教育的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考

核评价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影响和改革。

研究的基础。一、 溯源历史,这种注重学生主观体验而获得教学成功的思想由来已久。其中,原始人的教做结合可谓是这一观念和做法的开端。此外,古希腊的智者派讲授雄辩技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式教学对话、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古罗马西塞罗模拟演说练习,中世纪宗教教育中的情感与理智的结合,人文主义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便易性原则,卢梭“行以求知”的主张,福禄贝尔的游戏教学原则,乌申斯基对经院主义学校的批评,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托尔曼提出的“中介变因”理论,以马斯洛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想,杜威提倡的活动课程,蒙台梭利环境作用的原则,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教学目标论及操作条件学习学说,罗杰斯的情意主义教学过程论,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赞科夫的实验新体系等等生活。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本校七、八、九三个年级三百多名学生为对象,跟踪研究一年。 ㈡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辅以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

四、研究目标:

㈠开展“体验式”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工作,形成调查报告。

㈡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和学习评价办法。

㈢通过本课题研究,拓展“体验式”教学外延,探索学生课外体验学习生活的途径和方法。

五、研究内容:

㈠“体式”教学现状调查。

1、通过对教师的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们对“体验式”教学理解到何种程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给了他们什么样的启发和帮助;“体验式”教学在哪些类型的教学中运用起来有优势或有难度;“体验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何作用和不足;课程改革对体验教学有哪些新的挑战。

2、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体验学习的方法、体验的形式认识多少,又是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听课获得知识;是否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是否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㈡构建符合新课标要求,具有地区特色的“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模式和课业学习评价办法。

1、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出发,遵循新课程提出的“双主体性”教学改革理理念,克服以往“我讲你听”的课堂讲授模式。探索找到几种师生互学,角色互换等具体活动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激发他们的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和热情,真正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篇二:体验式教学开题报告

本项目的核心概念界定:

体验式学习,是指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以获得经验和认识、发展能力的学习活动。它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能动性、感受性,它突出的不是对知识体系的原封不动的储存,而是强调自我的感悟与发现,追求过程与主体心灵的共振效应。

本项目的选题背景:

当前的教学现状是绝大多数教师学习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但是却很难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穿新鞋走老路,沿袭着传统教学思想。虽然,教师已认识到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要突出学习的过程、要突出学习方法与策略的体验,可一到课堂实施时,由于教材内容、

体验式教学法结题报告

教学时间的限制,疲于赶教材,课中没有给细细体验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时教师似乎提供了独立思考、合作、操作等体验的机会,但多会迫于时间紧张,草草收场,流于形式。另外学生在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中,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意识还很不够,但大多数的教师却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指导,也缺乏对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评价。

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在教育上吸取了不少西方教育思想与理念,他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十分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他们对体验式教学有着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如果与毗邻的香港一起进行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研究可谓资源丰富,信息全面,能够很好的推动课题的研究。

国外的体验式教学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少,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然而尽管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但现当代学者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甚少;

2.教学实践多,研究人员把精力集中在了对体验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的探讨上,尤其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这可能与国外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教学方法转移到学习者有一定的关系;国外有70%的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国内的体验式教学研究现状:

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也处于刚起步阶段。在现行教育体系以内的,比较著名的以李吉林老师为代表的情景体验教学法已经取得了相当令人瞩目的成就,官方机构也正在积极推介;民间的,以智善好学堂的尚老师为代表的研究人士积极实践,在总结国外教学经验的同时,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做了系统的调整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但知之者寥寥无几。目前研究的现状如下:一是,经验总结式的研究多,而行动研究少,二是,理论研究多,而理论指导的实践研究少,三是,依据本土资源研究多,联系境外的实践少。

本项目的理论依据;

1、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学不仅仅是种告诉,更不是简单地告诉。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践的一个体验、感悟过程。”

2、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指尖上的,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同时他认为:“认知源于主体与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3、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

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4、《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还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愿望。

本项目成果的应用价值:

1、体验式学习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2、体验式学习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

3、在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的产生。

4、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讨论中体验数学策略的多样性。

6、体验式学习有效地培养了积极的团队精神。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

1、研究体验学习的演变、现状及趋势,基本弄清西方体验学习在我国香港和内地的传播情况

2、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有效的实践,提供体验的机会,形成多边互动的教育机制,激发学生对获取知识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提高学生在理解、运用知识、认识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推进体验学习的本土化。

3、尝试在实践基础上归纳出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类型设计与实践操作的相关方法和经验。

研究内容:

1、革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师应具有现代科学教育观及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的品格和探索精神。

2、创设包容的教学环境: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为学生潜能的发展铺设有效的平台。

3、推进教学的设计创新: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成果、搜集广泛的信息、设计问题情景,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4、养成民主的教学风格。

研究方法:

1、微格教学法:收集典型的案例(实物、录相、表册),进行案例分析和反思。

2、文献法:搜集利用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3、调查统计法:采用统计法(百分、加权、图表等),及时整理,为课题研究决策提供依据。

4、行动研究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个案研究。并采用案例分析、学生访谈等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另外,采用教育测量法、综合方法、实验方法、评价研究方法。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阶段及研究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申请立项(2014年4月1日--5月31日)

申请立项,确定课题题目,填报课题申报表,积极做好初期课题论证准备。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6月--2014年9月):

(1)文献研究,制订研究方案。

(2)调查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基本特征与要素。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6年1月)

组建研究团队;强化课题常规管理,每学期召开2--3次课题研讨会,促进经验交流,实现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确保研究不断深入。做好中期汇报:听取专家意见,深化课题研究.

第四阶段:结题申报(2016年1月---2016年6月)

整合研究资源,撰写研究报告,汇总研究案例。

篇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思品课程中的实践及研究的结题报告

《珍惜资源、节约能源》教案

太浮中学杨朱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我国面临的严峻资源形势。

能力目标:掌握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小窍门。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意识,理解自己肩负的保护环境的神圣使命。 教学重点:采取具体措施,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教学难点:面对严峻的资源和能源形势,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

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有谁能概括的说出来?

生: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

生: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师:对,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血液,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但我们的生活中对资源和能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处可见浪费和破坏资源和能源的现象,请看下下列组图:

师:课件展示——图片及文字说明(浪费资源和能源),看了上述资源和能源被破坏和浪费的图片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讨论、交流。(略)

二、明确观点:

师: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和能源形势,我国已经选择了可持续发展道路,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略(复习旧知)

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呢?

生1:合理开发资源,有效利用能源。

生2:增强全社会的忧患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采取实际行动,珍惜资源、节约能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深入体验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活动

1、 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节约资源与能源的方法。

2、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一位主持人,一位中心发言人,一名记录员。

3、 步骤:

① 阅读教材第37-38页“阅读空间”

② 议一议:你周边有哪些浪费水和电的行为?你有什么节约水和电的小窍门?

③ 学生代表发言。

④ 教师总结:积木成舟,滴水成河。选择节约,不仅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追寻一种精神品质,

更是确立了一条走向未来的道路,日常生活中,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随手关灯;选用节能器具;选用节水器具;用购物袋购物;节约纸张??

四、学会应用

师:请大家设想出在家中能够做到的节约资源、能源的计划。

生:完成并交流。

师: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方法很多,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方法,而且要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1、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珍惜资源、节约能源》教学反思

我国当前的经济正迅速发展,人们都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资源也得到了大量的利用,资源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树立这种意识尤为重要。本节课从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资源形势入手,让学生在让学生在预设的各种情景中体验,加深树立珍惜资源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教师小结,能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我还有一些疑惑:对于学生而言,资源、能源的概念比较模糊,课堂上不可能去深究和详解;何让学生及学生家长都参与到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队伍中来还有一些难度。

本节课意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预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具体栏目,让学生动口、动手,在此基础上体验感悟,形成认识。而在实际操作中,则根据不同小组灵活处理。我发现:思维相对活跃的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往往很激烈,动手、动口能力很强,效果也很明显;反之则有些被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与不同的关照,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本节课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但由于容量大,致使课堂有些紧张,特别是对差生有一些难度;就教学内容而言,处理问题多,学生说的多,但缺乏规范整理,学生笔记不到位,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不利。所以,教师应该精心安排时间,让学生既有时间讨论和思考,又有时间记忆和消化。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就是这个道理。在教案书写中,除了符合学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课后对教案,我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病历”,并且对这些“病理”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教学“病理”的对策。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和总结,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总之,本节课通过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培养创新精神》教案

太浮中学杨文忠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

2、 能力:注重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3、 知识:充分认识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创新精神对个人和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

难点:怎样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故事《足迹》

教师讲述:

引出:没有个性就是没有创新,纵观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敢于从流俗和惯例中出列的人。

思考:什么是创新?

为什么要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会怎样?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略)

最后教师作出归纳。

二、导入新课

培养创新精神 (板书)

师导入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呢?

思考: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会怎么样?

生思考并回答(略)

师归纳、总结:四种能力的培养,即: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实践能力。

三、学习新课(由于内容涉及创新,所以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创造,所以以活动的形式学习本文。)

(一)活动一:勤于观察 (板书)

两个游戏。

1、《找出正确的图》;2、《母鸡下蛋》

归纳:善于观察是创新者应有的品质。

并引出巴甫洛夫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点出观察在于一个“勤”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去观察。 师提出问题:怎样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思考:怎样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阅读教材65,得出:首先??然后??再次?? 活动二:善于思考 (板书)

1、出示游戏1:《三人猜帽子游戏》

2 由学生思考并解析

(活动中注意引导,鼓励创新。)

3、讲述古今中外善于思考的名人故事,树立榜样的力量。(如教材有的第谷、谢皮罗,教师可补充牛顿、阿基米德等)

(3)活动三:培养想象力 (板书)

1、出示一段科幻片的视频

师讲解:视频来源于瑞士的科幻巨制《太空运输》拍于2009年,讲述的是:太空员们在空间站的生活,此段视频描述的是空间站成员,男女主角在太空行走时,急需回到舱内,而推进器只有一个,男主角毅然的让出了推进器,女主角回到了舱内,而男主角则永远的飘浮于外太空??

讨论:你喜欢看科幻片吗?为什么?

得出:科幻片想象力丰富,很多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

引出:创造来源于想象。

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三个问题:

3、让我们“异想天开”吧

请学生用卡片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上台贴示,选出最具创意的一个来。

4)活动四:实践出真知 (板书)

1、故事《小马过河》

(1)倾听

(2)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老牛觉得水很浅,松鼠觉得水很深。

(3)得出:实践出真知

松鼠和老牛是按照自身经验来回答小马的,松鼠和老牛体型不一,对水深看法自然不同,庆幸的是小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