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结题报告 > 列表页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结题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30  分类: 结题报告 手机版

篇一: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凤州初级中学 陈天慧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

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们备课组决定探索一种作业分层教学法,以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结题报告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如何更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如何端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如何提高学生对课外作业的兴趣,让作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现在的班级授课模式下,很多老师作业的布置并非“量体裁衣”,不能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做相同内容、相同标准、相同要求的作业,可毕竟“十个手指,各有长短”,这种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会使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也易使优等生自满。因而,作业功能的发挥很难尽如人意。

在对我校各年级各层次的同学进行了“关于数学作业问题”的问

卷调查后,我发现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1)大多同学认为作业量偏多,完成作业的时间太长;(2)大部分同学把作业看成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无关乎兴趣。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胡乱完成作业, 1

质量低下。仅小部分“数学迷”对作业 “情有独钟”,有着浓厚的兴趣;(3)多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模式固定化、作业组织形式极其单一。(4)更有甚者认为:老师留下的书面作业才可称得上作业。这是学生对于“作业”认识的误区。

的确,数学作业有很多需要“动手”写下来的作业,但还有许多

需要“动脑”理解、思考和总结的作业。若无思考和总结,作业的功效就减半了。这就促使我思考布置能结合书写的作业与思考及探索的作业,让学生带着好奇走出课堂,带着体验回到课堂,于是我决定走“分层作业的蜀道”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层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

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在发展区’,是教学的出发点;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发展水平,是教学应该努力的目标。”而美国教育家卡罗尔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两种理论殊途同归,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分层作业就是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已学的知识内容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使作业的内容、难度、形式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分层的基础上让作业的形式更多样化,努力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

本年级共有三位实验教师,六个教学班,其中每位教师将一个班

作为对照班,一个班为实验班。

赵正锋老师: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班。

陈天慧老师:三班为实验班,四班为对照班。

李永梅老师:五班为实验班,六班为对照班。

由于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呈现“葫芦型”——优等生有一

小部分,差生占大多数,中等生很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组:

A组学生基础扎实,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自制力等都比较突出。 B组学生基础不错,自制力好但理解能力一般或自制力较差但理

解能力较好。

C组学生基础差,自制力、理解力、进取心等都比较薄弱,甚至

一部分学生厌学。

2、作业分层

将学生分层之后,作业也分成三个层次:

(1)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如简单的计算、基本画图、熟记公式、定理等巩固练习,主要适合于C组学生。目的是能让他们仿照例题能找出解题方法,掌握新知。

(2)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适合B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会灵活的运用,提高和巩固所学知识;

(3)开放性的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A组学生。使他们能把知识拓展延伸,提高优秀生的数 3

学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3、评价分层

根据作业分层的不同要求对不同组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对于同一组的不同学生根据其努力情况,情感态度,上进心等也进行不同的评价。各实验班级,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具体做法是,分在A组的同学由老师评价辅导。B组的同学由A组的同学和老师共同评价并具体辅导,每人辅导2-3个同学。C组的同学,由老师面对面进行评价辅导,尽量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辅导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微小的进步中体验成功并树立坚定的信心。

在分组时,实验班的老师跟学生进行了不少的交流,主要是避免被分在C组的同学有想法,使他们认识到这是老师更关心他们,对他们今后学好数学更有好处等等。并明确指出各组之间不是不变的,每学期根据考试成绩滚动。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操作起初,我们倍感忧虑:“基础差的只做基础题。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吗?”但事实胜于雄辩,孩子的成绩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们也逐渐理解并认同了这种新的作业形式。分层作业在学生中也深得人心。分层作业实施两个月后的调查显示:92.4﹪的同学认为分层作业比同一模式更适合自己,更有兴趣完成。

分层作业,使学有余力、解决了学习温饱奔小康和徘徊在及格线外的学生都各得其所。而且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有了一定的改观:会主动询问当天作业内容,抄袭、乱做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学生作业量 4

有所减少,学业负担减轻了,但作业质量得到保证,事半功倍。若长此以往,学生成绩就能上一个台阶。

分层作业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有利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作业为何能在我班开花结果,还有哪些问题呢?我再次思索:

分层作业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层作业能让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体现出作业的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课外分层作业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作业内容从以教科书与教辅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作业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完成能力、情感等因素,在作业的难易度、完成时间和数量等方面,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教师只是“任务引领者”,吸收了部分拔尖的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如自编学习交流题等),设计主体由教师的孤军奋战向师生共同作战转变。

简而言之,在作业的设计及布置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分层作业,调控作业难度,注重知识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使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提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而分层作业就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分层作 5

篇二: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课题的

结题报告

摘 要:“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 作业; 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从农村学校现状分析,学生大多存在着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之间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设计作业不应

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一)、我校学生学习现状

当前,在我校初中部各个班级,都存在着学生照抄作业现象,尤其是理科作业。有的班级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照抄作业,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更多是教师自身原因。主要是以下情况造成的。

1、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没有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感受,作业太难,学生不会做。

2、教师布置作业量过大。

3、学生上课没听懂。

4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时间。

(二)、对学生数学基础及学习现状的分析

在现实教育中看,数学学科常常存在比较多的“学困生”,据权威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在农村初中占30%左右,而且这些学生与班级整体水平的差距显得更悬殊,数学“优等生”也只占30%左右。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21.9%的学生认为初中、小学的最大不同就是课堂知识容量增大了,授课方法也与小学不一样了;20.6%的同学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明显快于小学,因而一开始就感到有些吃力,25.6%的同学认为自己采取与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并不理想,还有15.6%的同学认为小学数学要远比初中简

单,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在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时间上,近一半(43.8%)的学生用了半个学期,32.9%的同学只用了一个月,18.7%的同学用了一个学期,还有14.6%的同学则用了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来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三)、传统作业分析

1.习题形式单调、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时间、内容一刀切。大部分教师在布置的作业时,往往要求学生(优秀生和学困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3.在初中阶段,鉴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的情况,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绝非不要作业。

(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的意义

“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情况,如课堂表现、掌握程度、已有水平等,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

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施分层作业也有利于学生在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课题的实验步骤

1、初步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拟定课题实施方案,拟定实验计划,明确课题目标,研究策落。

2、采用个体调查法,分别对6个实验教师,3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能力测试,采用问卷、试卷、课堂听课等方法,初步摸清了教师们的数学专业水平,实际教学能力,科研意愿以及生源情况。情况如下:

其一,教师对数学学科新课程改革理论生疏,对实施教学策落理解不透,不能在实践中运用。

其二,教师都愿意承担实验,但有顾虑,怕教学质量上不去,科研知识少,不知道从何着手,感到困难。

其三,教师数学专业知识不扎实,数学今本共欠缺,对理解教材有困难,难以驾驭教材。

3、试验期间措施

第一,进行小本培训。培训学习内容有新课程继续教育理论,教科研方法,数学实际能力等。

第二、启动实验学科带头人整体实验工程,推动实验不断开展。 第三、专业引领,自主探究。请上级业务专家指导,讲座,讲评,实

验教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总结,探索实验策落与方法。 第四、检查指导,总结完善,实验领导掌握实验动态,定期对实验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性建议,不断使实验向前推进,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课题研究结果和分析

( 一)“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一是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四是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

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作业是教学的基本

篇三: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课题的结题报告

摘 要:“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 作业; 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从农村学校现状分析,学生大多存在着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之间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设计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二、我校学生学习现状

当前,在我校初中部各个班级,都存在着学生照抄作业现象,尤其是理科作业。有的班级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照抄作业,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更多是教师自身原因。主要是以下情况造成的。

1、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没有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感受,作业太难,学生不会做。

2、教师布置作业量过大。

3、学生上课没听懂。

4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时间。

三、对学生数学基础及学习现状的分析

在现实教育中看,数学学科常常存在比较多的“学困生”,据权威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在农村初中占30%左右,而且这些学生与班级整体水平的差距显得更悬殊,数学“优等生”也只占30%左右。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21.9%的学生认为初中、小学的最大不同就是课堂知识容量增大了,授课方法也与小学不一样了;20.6%的同学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明显快于小学,因而一开始就感到有些吃力,25.6%的同学认为自己采取与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并不理想,还有15.6%的同学认为小学数学要远比初中简单,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在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时间上,近一半(43.8%)的学生用了半个学期,32.9%的同学只用了一个月,18.7%的同学用了一个学期,还有14.6%的同学则用了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来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四、传统作业分析

1.习题形式单调、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时间、内容一刀切。大部分教师在布置的作业时,往往要求学生(优秀生和学困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初中阶段,鉴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的情况,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绝非不要作业。

五、“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的意义

“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情况,如课堂表现、掌握程度、已有水平等,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

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施分层作业也有利于学生在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题的实验步骤

初步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拟定课题实施方案,拟定实验计划,明确课题目标,研究策落。

采用个体调查法,分别对3个实验教师,3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能力测试,采用问卷、试卷、课堂听课等方法,初步摸清了教师们的数学专业水平,实际教学能力,科研意愿以及生源情况。情况如下:

其一,教师对数学学科新课程改革理论生疏,对实施教学策落理解不透,不能在实践中运用。

其二,教师都愿意承担实验,但有顾虑,怕教学质量上不去,科研知识少,不知道从何着手,感到困难。

其三,教师数学专业知识不扎实,数学今本共欠缺,对理解教材有困难,难以驾驭教材。

试验期间措施

第一,进行小本培训。培训学习内容有新课程继续教育理论,教科研方法,数学实际能力等。

启动实验学科带头人整体实验工程,推动实验不断开展。

专业引领,自主探究。请上级业务专家指导,讲座,讲评,实验教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总结,探索实验策落与方法。

检查指导,总结完善,实验领导掌握实验动态,定期对实验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性建议,不断使实验向前推进,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课题研究结果和分析

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

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一是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四是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还能及时发现教师“教”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七、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

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更何况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差异又将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作业: A类作业:“模仿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是课堂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的直接应用,学生通过复习回顾教材有关内容而找到答案,因而是较简单的层次。 B类作业:“理解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 C类作业:“探究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能进行“深加工”,有很好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然后把学生分为三组:甲组: 反应慢,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学习兴趣较低,学习基础较差。乙组:反应快,但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成绩忽起忽落不稳定,但潜力较大。丙组:反应快,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扎实,整体素质较高。学生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两次考试和两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另一组。如甲组的同学可以进入乙组,乙组的可以进入到丙组。当然,若丙组的同学学习感到困难,不能跟上队伍也可以退回到乙组,乙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甲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

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操作:首先教师精心选习题,分量恰当、难易适度,增加探索和创新题。根据目标层次和学生层次,制定对应的分层练习题,使相关练习置于各种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业分层要有梯度,在学生自主作业、自愿达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向高层目标发展。然后设计每个学生作业学分制,能自主完成比自己原有的更高层次的作业,可以“加分”予以鼓励。甲组学生必须完成“A类作业”,鼓励研究“B类作业”;乙组学生必须完成“A类作业”和“B类作业”,鼓励研究“C类作业”;丙组学生必须完成“B类作业”和“C类作业”,鼓励和甲组结为帮扶对子。各组的学生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小结,争取当天作业当天清理,通过小结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独到见解,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对于那些大胆研究“高一级题目”的同学,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大胆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帮助甲组的同学,更要表扬奖励,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八、取得的显著成果

1、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发表论文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反思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分层设计,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天天向上”的机会,层次作业克服了不顾农村学生实际情况,一刀切教学的缺点,最大限度地顾及农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学生与兼顾个别学生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情知统一的教育教学原则,有利于各类学生的充分发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事实证明,分层作业具有许多优点,它能让各类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给

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自主钻研的舞台,从而使各类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