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列表页

关于综合管廊运营模式的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11  分类: 考察报告 手机版

篇一:关于综合管廊运营模式的考察报告

关于综合管廊运营模式的考察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综合管廊的运营模式,我们选择对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佛山东平新城综合管廊、杭州西湖区220KV高压线上改下等五处典型管廊工程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概况 1、广州大学城

广州大学城建设由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决策,当时的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主抓。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是珠江围绕的小农业岛,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总人口35-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与花桥商务城有较大的可比性。据了解,当时大学城的总投资规模达300多亿元。

根据林树森的要求,大学城市政设施按高标准由市重点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建设,其中就包括了综合管廊。大学城综合走廊是广东规划建设的第一条共同管沟,也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条共同管沟。该管廊与大学城建设紧密相关,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布线的方式,集中铺设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市政管线。自2003年开始,到2005年共建设综合管廊18公里。大学城主线三仓综合管廊规划在小谷围岛中环路中央隔离绿化地下,沿中环路呈环状结构布局,全长约10公里,沟宽7米,高2.8米;支线管廊8公里。 2、佛山东平新城

佛山新城综合管廊由现广东政协常委,当时的佛山市长梁绍棠市长决策兴建。佛山市东平新城与花桥类似,也是新城区,也是主要发展服务业。梁绍棠市长要求按照“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高标准,将新城区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都市中心。本着这一战略目标,新城区开始设计建设佛山首个综合管沟,开创佛山市政建设的新局面。佛山市综合管沟环状布局,全长共9.8公里。综合管沟宽3.2米,高2.8米,而作为中轴线的大福路南延段则是宽4米、高2.8米。

进沟管线为自来水、直饮水、强弱电。综合管沟包括监控系统(控制中心)、消防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动力设备的配电和控制。 3、杭州220KV上改下工程

杭州220KV上改下工程由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决策推行。杭州市规定绕城以内架空线必须全部上改下。目前在绕城以内35KV以下线路均已入地。此次考察的上改下工程,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涉及三条沿路的220KV高压线入地,总长度7.8公里,是专门的电力管廊。高压线入地后城市景观得到改善,也整理出了很多可开发土地。

除上面三处综合管廊外,我局还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月亮湾综合管廊和上海安亭综合管廊。园区月亮湾综合管廊0.98公里,含强弱电和供冷管道。安亭管廊总长6.5公里,含35kv电力、信息、给水等管线。所有管廊建设均有政府强力推进的背景。 二、各地对管廊的评价

此次考察选取的地下管廊情况对我区综合管廊的建设极具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各地综合管廊的管理部门无不对管廊建设带来的优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一致认为是“好东西”。

汇总各地管廊管理单位对综合管廊的意见,主要有以下三条:

1、在城市新区建设中管廊建设十分必要,优势明显,这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城市管理部门的一致肯定。特别是对城市新区,定位高,管廊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项目建设相对容易,但对各部门的协调难,长期管理难。管廊必须由政府牵头、政府建、政府管。

3、管线单位必须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不能让管线单位完全无偿使用。免费会造成不管不问,交钱意味着承担责任。

三、被考察综合管廊建设资金的运营模式

在投资方面,五处被考察综合管廊都采用了政府投资的模式。投资主体是纯国有性质,由政府直接投资或以国有公司为载体,资金通常来源于三方面:政府财政无偿投入、经营资源融资(如佛山杭州以土地批租为重点,广州大学城和园区月亮湾以集中供冷供热运营来补偿)、政府主导的负债融资(如银行贷款),各管线单位基本没有参与到综合管廊的投资中来。管线投资除供电外,一般由管线权属单位自理。供电部门一般不投资电缆,大学城管廊内的110KV电缆由供电部门出资铺设是个别情况。

在建成以后的管理方面,我们总结类为三种模式:

1、模式一:广州模式

广州模式是管廊由国有公司委托专业的物业公司管理。 1)广州大学城

大学城管廊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由政府主导建设。由财政拨款,建成以后作为资产注入广州大学城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国有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大学城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高校后勤基础设施以及在大学城城市公共资源范围内相关项目的投资、经营管理及资本运营。公司投资项目涉及大学城的能源供应、市政设施和商业设施。如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水厂、信息枢纽等。公司主业是大学城供冷供热系统和中水系统经营,是盈利的。在共沟管理方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大学城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再委托广钢下属的一个机电设备公司进行管廊管理。管理人员约二十多人,实行24小时三班两倒。每年用于维护管理的收费约200万元。其中人工100多万,电费50多万,其它(耗材等)20-30万元。

2)佛山东平新城

佛山新城管廊由管委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下属的新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该公司负责东平新城核心区内新建项目物业管理前期介入工作、市政设施设备日常维护、环境卫生质量监督、闲置地物业出租、广告经营等工作。新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再委托专门物业公司管理管廊。每年费用约120多万,管理费100万直接给专业管理公司,耗材费约20万单独由新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支出。管理人员约13-14人。

2、模式二:杭州模式

杭州模式是管廊由管线单位直接管理。

杭州地下电力管廊建设完全是为了将220KV和110KV高压线入地,以达到节约使用土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效果。此次考察的杭州地下电力管廊位于西湖区,但已属于郊区,地面很多道路尚未建设,管廊先建。在设计的时候,电力局即参与,由电力局生技科提出监控要求,监控手段先进,设施非常到位,可在监控中心实现监控,现场无人化管理。

因为杭州管廊是电力专门管廊,电力管廊建成后由西湖区政府无偿交杭州市供电公司管理维护。

3、模式三:上海模式

上海模式是管廊由政府部门直接委托专业物业公司管理,即政府建政府管。如世博会的管廊已移交市政管理局管理。安亭新镇的管廊也由市政主管部门委托专业公司管理。

在广州模式中,国有公司为收费的事一直很“痛苦”,不但针对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理费收取困难,审计上还会一直来检查,责怪他们没收到钱。可见管廊的后期管理收费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广州市也吸取经验,在亚运城的共沟管理中改变国有公司管理模式,直接交市政园林局管理,管理费用纳入城市管理费支出。可见依照目前我国公用事业未实现市场化运营的现状来看,上海模式是综合管廊管理的最切实可行的选择。

四、管廊建设管理涉及的费用收取情况 1)管廊本身的建设费用

管廊本身建设的投资模式无非三种,一是由政府投资,二是由国有公司投资,三是由管线公司组成项目公司投资。第三种模式从国情来看不现实。从考察情况来看,都是第一、二种投资模式,或两者的混合模式。国有公司的资金来源有三种情况:一方面是政府财政拨款,另一方面来自土地出让,还有来自国有公司的准经营性质项目收益。 2)管线材料和安装费

管线材料和安装费一般由管线单位出资,供电部门出全资的可能性小,需要更大的协调力度。在杭州是本着“谁受益谁掏钱”的原则上改下,最终由获得土地利益的区政府出资。 3)管线入沟费

管线入沟费与直埋施工费用挂钩。大学城与直埋费用相同,佛山取直埋费的120%,均

需经物价部门核定。原则上应由管线单位出资,但收取困难。 4)长期管理费

长期管理费按管线占用管廊空间分摊,涉及管线占用长度和截面面积,需要制定细则。原则上应由管线单位出全资,但实际收费困难。

五、综合管廊运营模式的建议

建设综合管廊毫无疑问可以为花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各地具体情况不同,本报告仅针对花桥综合管廊的运营模式提出建议。

综合管廊的投融资模式是应该和城市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出能力等因素相适应的。鉴于花桥还处于城市发展初期,考虑管廊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管廊投融资及管理的运营模式还只能采用“政府建政府管,企业租用”的上海模式。以后花桥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了,才能实行政府与管线单位共同出资模式,项目融资BOT、TOT、PPP模式,甚至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下的市场运作。 一)资金来源 1、管廊建设资金

政府可以通过在财力可承受范围内的财政拨款、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向相关上级部门争取扶持资金、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建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资金制度,用于管廊建设并作为政府贷款还本付息的保障。也可以在政府投资主导下,适当尝试市场化融资,以减轻财政压力。经根据方案估算,该部分费用约1.8亿。 2、管线材料及安装费

除供电外,由管线权属单位自理管线材料费用并负责安装,规建局协调施工。供电情况特殊,费用较大。根据目前情况,供电部门只能按架空线造价出资约7000万元。扣除该部分资金,花桥在电缆方面还需出资约2.6亿。由于数额较大,宜争取市政府协调,由市供电公司向省公司申请承担更多的电缆费用。 3、管线入沟费

建议请主管部门协调管线权属单位按管线直埋的费用的120%出资,该部分资金可用于补贴管廊建设费用。涉及管线单位包括电信、移动、联通、文广和供水。如按每家通信单位5孔算,直埋施工成本3万/孔·公里,通信管线直埋施工费用约180万元,可回收资金约220万元。给水管直埋施工费用按40万/公里(约400口径),可回收资金150万元。

综上所述,本工程政府需出资约4.4亿。供电部门如支持,投资可降低。 4、长期管理费

建议由管线权属单位按管线所占空间按比例分摊,由财政部门收缴后拨付给管理单位。

二)管廊建设推进方面

1、确立建设和管理主体

在项目开展之前,应确定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主体。

按照目前的运作模式,以资产经营公司名义承担管廊建设任务。还可考虑组建城市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综合管理花桥的市政基础设施。对广告牌、路灯、市政养护、雨污水泵站、综合管廊、自来水、排水设施等实行统一投资建设和管理维护。公司可学习园区经营,发展集中能源供应,作为盈利增长点。 2、完善前期准备

尽快完善规划和管廊方案,编制完成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报告,组织专家评审后,作为我区2011年创新项目,向市政府汇报。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供电公司向省公司汇报,争取政策扶持。

3、控制好管廊建设时间节点

对管廊的施工、设备安装和管线敷设应列出详细的时间计划。对施工前期工作应考虑好项目资金争取、立项、环评、招标、勘察设计、动拆迁、土地平整和地基加固等步骤的时间。尽管管廊施工工期短,如果前期工作延误,会延迟管廊投入使用的时间,影响周边企业用电。

管廊建设涉及多部门协调问题,各管线单位与规建局的配合十分重要。如何促进各部门对建设共同管沟的配合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六、附表:投资估算表

篇二:地下综合管廊案例调研报告

地下综合管廊调研报告

本公司参加公用局牵头组织的地下管廊课题组,历时7天针对广州大学城、珠海橫琴、云南保山市、内蒙古新都市四个城市的地下管廊进行调研。现从建设情况、管线入廊情况、施工方面、建设运营管理、吉林省管廊建设建议几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广州大学城:

1、 建设情况:

2003年以来,广州市已建成广州大学城(18公里)、亚运城(10.6公里)、联邦快递(3公里)、市疾控中心(0.96公里)等4条共32.6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正在开展中的新知识城、万博商务区、南沙明珠湾区灵山岛尖、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等5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总长度16.75公里,总投资12.17亿元,现均已完成立项并相继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基本建成,2017年全部投入运营。正在对其他6个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进行立项研究,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与片区开发同步建设,到2020年将建成总长达73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

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属于大学城基础设施配套工程,2003年动工,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管沟全长18公里。项目总投资4.46亿元。管沟结构:一种是三仓管沟,沿中环路布置,全长10公里,宽7米,高2.8米;另一种是单仓专用管沟(水、电),全长8公里,分布于大学城各支路。

2、入廊管线种类:大学城热水管、杂用水、高品质水、强电管线、弱电管线。

杂用水管道:供给大学城城市杂用水,浇洒绿化、区域内景观用水。

高品质水管道:直饮水,供给大学城饮水系统和街边直饮水。

热水管道:供给大学城洗浴用水,非北方地区供热管道。

弱电管线:廊内管线桥架满布,下部距离地面30cm,桥架上通信管道较少。

强电管线:强电为单独一个仓体,内部预留大量强电桥架,但内部只布设了10kVA电缆。

3、综合管廊内还建有一套完整的机电保障系统,主要设施包括照明、排水、通风、消防、通讯、监控等,大大提高了该综合管廊的运营安全。

4、建设方面:

施工方法:采用明挖现浇的施工方法。施工缝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防水胶封闭。管线入仓、出仓后采用直埋方式。

组织机构保障措施: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出台《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市综合管廊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线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广州市住建委,统筹协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等事项。

政策体系保障:明确运营管理模式和入廊政策、收费原则,已出台了《广州市地下管线综合管沟建设工作方案》,已编制《广州市综合管廊总体规划》、《广州市贯彻<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并已启动编制《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和《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标准》,积极构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政策体系。

投融资方面: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的建设基本上是“政府投资、企业租用“的运作模式,也就是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筹集建设资金,然后管线单位支付一定的管线占位费向管沟内布置管线。

5、运营管理:

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由广州大学城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此公司是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公司以区域供冷、集中供热、新型市政配套项目投资运营为主营业务。投资公司属下两家子公司,目前拥有九个项目,分别是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系统(区域供冷、集中供热、分布式能源站)、杂用水厂、综合管廊、综合商业服务区、信息枢纽楼、博物馆,以及广州亚运城太阳能利用及水源热泵系统项目。其中综合管廊是其中一个项目,只是其他项目的配套设施,公司内经济效益主要在于其他项目,而并非地下管廊。

公司成立了综合管廊运维组,定员12

人,负责管沟内巡查、地面巡查,及时掌握监控监测系统、通风

篇三:综合管廊运营管理专题报告

综合管廊运营管理专题研究

文/邹尔康 zouerkang@jooyacn.com

一、综合管廊概述

(一)综合管廊基本概况

1.综合管廊是什么

综合管廊,即在地下建造集约化隧道,集电力、通信、燃气、给水、中水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市政管线于一体,同时设臵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控制系统。地下综合管廊通过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其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电缆沟。干线综合管廊一般设臵于机动车道或道路中央下方,采用独立分舱敷设,不服务于终端用户;支线综合管廊一般设臵在道路两侧或单侧,采用单舱或双舱敷设配给管线,直接服务于临近地块终端用户的综合管廊;电缆沟是封闭式不通行、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

综合管廊的构成包括管廊本体和附属设施。管廊本体分为单舱、双舱和多舱,分舱越多,容纳的管线越多,成本越高;管廊配套设施包括控制中心、变电所、投料口、通风口、人员出入口等;管廊附属设施包括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和报警、排水、标识等。

图1-1 综合管廊示意图

2.为何要大力发展综合管廊

(1)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矛盾的需要

随着城市网络化市政管网体系的快速发展,因管线扩容、更新、维修等造成道路反复开挖现象十分常见,不仅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便,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噪音污染以及管线交叉损害、城市交通拥堵、商业利益损失等其它方面的社会成本显著增加,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和环境改善的瓶颈。此外,各大城市因新建地铁,导致原有管网设施破坏或者管道改建的情况常有发生。在这种背景下,综合管廊作为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的新模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推广。

(2)社会效益突出

公共管廊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市政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突出。一是有效改善城市交通问题,解决因管道事故引起的反复开挖路面和交通堵塞问题;二是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美化城市景观,减少“空中蜘蛛网”和“地上马路拉链”的脏乱现象;三是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集约、高效化利用,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加土地升值空间;四是减少城市公共资源浪费,避免因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带来的各种经济损失,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五是加强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功能,保障城市安全。

(3)有利于加强地下管线管理

在传统管网模式下,各种管线纵横交错、错综复杂,因缺少对地下管网的管理和管网信息平台的建立,造成在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经常由于错误的勘察、施工造成临近管线的破坏、甚至爆炸等突发事件。根据相关的统计显示,全国范围内由于管线施工造成其他管线破坏、泄露等事件的经济损失高达 450 亿元。现阶段,由于我国没有对城市地下空间产权做出明确规定,管线单位只需向各自的行政主管申请获批后,就可开挖道路实施管线操作。但是由于各管线单位行政主体不同,施工顺序不同,一条道路经常是反复开挖和修复,造成地下管线管理失控的局面。综合管廊的优势正体现在其可以对管线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管廊内设臵有监控中心,发生故障后,专业维修人员随同管线单位入内进行维修,避免因管线操作人员不当操作引起的风险和损失。

3.综合管廊建设要求

(1)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和建设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要求,管廊建设应统筹兼顾城市新区和老旧城区。新区管廊建设应与新区建设发展同步实施,老旧城区管廊建设应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改造、管线改造、轨道交通建设、人防建设和地下综合体建设等同步实施。

在高强度开发和管线密集地区应优先考虑建设综合管廊,如:

① 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城市地下空间高强度成片集中开发区、重要广场,高铁、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

② 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主要道路以及景观道路;

③ 配合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城市地下综合体等建设工程地段和其他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等。

(2)城市经济水平要求

综合管廊虽然可以增加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效决绝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中的诸多矛盾,但初期投资成本太大,在我国仅有少量经济水平列前的城市采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厦门、福建、南京等,大多根据城市特殊需要已建成部分路段综合管廊,但建设规模有限。中小城市在考虑建设综合管廊时,需要考虑城市发展水平、人口数量、财政承受能力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等。

(3)技术条件要求

综合管廊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安全性指标要求较高,国家于2015年5月修订《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对管廊建设要求和管线布臵做出强制性要求。在管廊建设方面,要求本体最小尺寸为高2.4米、宽 2.2米,每个舱室应设臵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排风口、管线分支口等,管廊内部配备有消防、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排水、标识等;在管线布局方面,要求热力管道不得与电力管线同舱敷设,蒸汽管道、天然气管道要单舱敷设,电力电缆不与通信电缆同侧布臵,热力管网要高于自来水管道和重油管道,污水纳入综合管廊应采用管道排水方式设臵在综合管廊的底部。

(4)政策和资金支持

除了技术层面的支持外,运营管理层面也需要政策、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在

政策支持方面,一是对管线单位要加强行政监管,明确入廊要求;二是各管线单位的主管部门逐步引导管线单位有序入廊,保障综合管廊使用效率;三是规范管廊的建设成本分摊方法,通过“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明确费用分摊主体;四是明确管廊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为管廊项目推行PPP模式和引入社会资本,提供充分的收益来源和依据。

在资金支持方面,一是给予贴息政策,减少项目建设期的财务费用压力;二是发挥金融创新工具,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票据和可续期债券,专项用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三是政府层面给予专项资金补贴、建设投资补贴;四是引入社会资本,与入廊管线单位共同组建或与社会资本合作组建股份制公司,或在政府指导下组成地下综合管廊业主委员会,公开招标选择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

(二)综合管廊三大基本特征

1.较高投资成本

综合管廊前期投资成本较大,就土建、设备设施安装在内的直接成本就高达7000-10000万/每公里,综合管廊必须形成网络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综合效益,因此,一般城市的财力难以承受修建综合管廊的费用。目前,上海、北京等城市修建综合管廊的成本在8000万元/公里。下表为我国部分己建成综合管廊的建设成本统计数据。

表1-1我国部分已建成综合管廊建设成本

相比于传统的直埋方式,综合管廊的成本要高出一倍之多,但是若考虑到外

部成本,建设综合管廊总投资成本反之较小。以下是北京市中关村西区市政管线采用传统直埋式敷设与采用公共管廊的方式敷设所需的成本比较。

表1-2 中关村西区直埋式敷设与公共管廊方式敷设成本对比(万元)

*外部成本:公共管廊施工时对周围环境造成冲击的成本,施工期间由于占用道路造成的交通拥堵成本是外部成本的。

2.突出的社会效益

公共管廊作为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其产生的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效益(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内部效益主要表现为由于使用公共管廊后管线单位相比于直埋条件下减少的管线建设及后期维护的费用;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减少道路开挖时所伴随产生的改善城市交通、减少环境污染、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城市景观美化等方面。

综合管廊的社会效益突出且明显,各地政府正是看到综合管廊为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改观而决意大力推行。相比社会效益,综合管廊内部效益由于不太明显、具有长期滞后性,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足以弥补项目前期较大的投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综合管廊被社会高度认可,但是确没有大规模发展的原因。较高的投资成本、较突出的社会效益、内部效益难以量化等因素,使得综合管廊这种准公共服务商品只能由政府来承担,但仅靠政府财政资金,很难促进综合管廊大规模发展。

3.长期经济效益

很多学者认为管廊的经济效益小,其实并不完全正确的。一是综合管廊的经济效益需要在较长的生命周期内才能完全体现出来,50年,甚至100年;二是综合管廊的经济效益大多难以量化,例如每年反复开挖地面

关于综合管廊运营模式的考察报告

的费用,因提高管材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