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列表页

企业人才工作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30  分类: 考察报告 手机版

篇一:企业人才工作汇报

总承包公司人才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总承包公司党委历来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人才工作,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集团党委的人才工作总体安排,公司成立十年来,培养了一批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企业高效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现将总承包公司人才培养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重视教育培训,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

一是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发展战略。近年来,总承包公司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将培养雄厚的人才队伍作为加快企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公司党委牢固树立以“共赢”为核心的人才工作理念,为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组织保障和后勤保障。

二是大力倡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学习就是责任”的新理念,争当学习型干部职工,公司班子成员自觉转换角色,以普通学员身份参加各项培训和考察活动,带头遵守学习制度,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在全公司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每年年初均制定两级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创新学习方法、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有效增强了两级中心组成员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开展特色培训。从2005年至今,公司党委坚持开展以“提高执行力”为主题的一系列员工教育和实践活动,深层促进管理者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充分提升。各个分公司均按公司要求,在冬休期间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例如,沥青厂根据抄油机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隧道分公司针对地铁施工的需要,针对盾构机的维修、使用有针对性的培养,为企业施工生产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是充分发挥群团作用。工会以劳模创新团队为载体,充分发挥劳模技术优势,领衔攻关,培养出一支支创新尖兵团队。隧道分公司王世友和二分公司郭春林劳模创新团队,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根据青年科技人员和青年管理人员、青年工人培训的特点和规律,以项目课题为载体搭建平台,带领青年人进行科技攻关,在钢结构和地铁施工中,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例如二分公司刘贵锋同志组织开展的题为《斜塔空间扭索双索面斜拉桥施工工艺研究》的课题被评为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被专家一致评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节约成本约300万元,而且带动、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形成了青年同志相互学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其本人也被评为天津市第四届工人发明家称号。

公司团委创办了青知协会,结合青年文化月、导师带徒等活动,及时了解青年人才的思想动态,注重青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训,加快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在青年中的传播,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队伍奠定了基础。

二是健全激励制度,激励人才发挥作用。其一是进一步健全奖励制度。公司规定干部职工凡是考取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会计师、交通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以及企业法律顾等相关资格的人员,给予2000至1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同时报销一次培训、考试费用。这极大调动了干

部员工学习进步的热情,有力推动了企业资质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其二是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重视业绩,向一线管理人才和专业业绩突出的人才倾斜,实行动态管理;突出重点,支持创新,鼓励冒尖,并通过项目创效兑现奖励、经营开发奖励等,鼓励项目管理、经营开发等重点、关键创效岗位。真正使一流人才、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充分体现人才的知识和创造性劳动的价值,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三是做好评选表彰,发挥人才示范作用。

总承包公司通过评选“十佳员工”、“青年岗位能手”、表彰优秀党员等方式,评选表彰各类优秀人才,并积极推荐申报更高荣誉。几年间,公司先后有多人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区十大杰出青年、市优秀团员标兵等荣誉称号。同时,公司充分利用集团报、《城建人》杂志、公司《城建总承包》企业报等媒介,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发挥人才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公司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有利于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是创新机制建设,提供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一支职业项目经理队伍,一直是总承包公司人才发展战略的基点。经过调研和论证,从2008年开始,总承包公司开始建立起项目经理职业化机制。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准备、建立和运行三个阶段建立起了内部项目经理职业化机制。首先,我们抓了机制建立的准备工作。一是着手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法规,在一届四次职代会上通过了《关于项目经理内部资质设置及管理的暂行规定》,对相关待遇及任期复核等作了规定;二是编制了《项目经理管理应用手册》,为考核认定提供了基本依据;三是建立了机制管理的组织机构,

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至此,内部项目经理职业化机制正式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行。经过第一阶段的建立和运行,我们又将项目书记内部职级化融入到机制运行中去。内部项目经理职业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打破了过去的“独木桥”式的用人机制,拓宽了企业用人渠道,为企业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并促进人才发展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缓解了项目管理人才不足的局面,同时有效地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也为项目经理队伍的自我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动力,在企业加速发展中发挥的突出的作用,也为企业的持续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团队。通过建立公司高端人才库、针对道理、桥梁、顶升、地铁等工程配备相关专业正、副高级工程师专家,由公司总工程师带队,带领公司总工办、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和项目总工,形成三级管理机构,扁平化管理模式,提升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针对公司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后备力量培养。努力在公司范围内形成钻研技术的气氛,继续坚持以技术指导施工,努力开展技术创效活动。公司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每年都会定期举办了有关支架验算、空间受力、现代桥梁工业化技术、结构受力计算等方面的专项报告会和培训会。以科技周为新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活动,在科技活动中不断促进人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各项活动之中,努力把我公司科技创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组织相关权威性的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内部项目经理考试、督促公司技术人员报考一、二级建筑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工程师等。2013年由科技委牵头组织举办的天津市桥

梁施工工艺科普展,公司参与制作了其中7项桥梁施工工艺视频动画及文字解说动画展板,在天津市桥梁科技展馆展出,为天津市民对建筑技术的普及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年经公司领导研究,特举办了优秀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评选活动,该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确保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的指导施工,促使工程项目通过合理制定施工方案降低工料机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多年来,公司共获得多项荣誉,富民桥被评为国优三十年精品工程,公司被评为国优三十年突出贡献单位。公司多次被评为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并多次荣获天津市建设工程“海河杯”,建设部“中国市政金杯奖”、“市政公路质量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优工程银质奖等”,为集团的发展和天津城市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承包公司在充分发挥企业管理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发扬“务实、创新、诚信、共赢”的企业精神,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向科技要效益,不断攀登科技的新高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篇二:人才工作情况考察报告

人才工作情况考察报告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2013年3月5日至12日,我和市人才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采取座谈交流、实地参观等形式,考察了三个城市人才工作的有关情况,并与部分专家学者就高层次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听取了意见与建议。经过几天的考察学习,大家普遍感到启发和收获很大,既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又认清了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特点

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政策体系完善,做法先进,亮点较多,成效明显。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

(一)起步早。三个城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都较早地开始抓人才工作、集聚各类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如市在2002年就围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市2007年在科技领域实施了“姑苏人才计划”,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氛围浓。所到三个城市都非常注重对各类人才的宣传、表彰及奖励,营造出了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如市设立了“杰出人才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市设立了人才工作金、银、铜三个奖项,还在《日报》开辟专栏宣传人才工作。

(三)目标明。在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中,三个城市都能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目标任务并下力气抓好落实。如市2010年实施了全球引才“521”计划;

市2011年实施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3315”计划,市领导每年都带队组织3~4次海外引才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力度大。在人才资金投入方面,三个城市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每年都拿出上亿元资金保障人才工作开展。如市去年市本级人才经费达到2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5%;市人才基金不少于地方财政收入的1%,每年设立1亿元人才开发基金。

(五)政策优。所到三个城市能根据人才需求实际,着力改善各类人才的待遇,提供创业创新政策支持。如市专门设立“天使基金”及“创投基金”,支持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同时,建成人才公寓低价出售出租、帮助安置家属并给予3~5年的生活补贴等,较好地解除了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

(六)服务佳。在优化和提升人才服务、大力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方面,三个城市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市建立了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每位市领导联系3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帮助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去年还专门组织18家市直单位上门服务,就人才就医、子女就学等20个问题集体进行会商。

(七)考核严。所到三个城市抓人才工作动真格、求实效,推行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如市每年年初都向各县(市)区下达人才经费投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住房建设等重点考核指标,定期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今年还将推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这些考核措施有力推动了人才工作。

二、我市的差距

近年来,我市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但与、、等人才工作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才结构不够优化。我市人才规模较大,但行业领军型人才匮乏,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在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引进、培养人才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是引才政策不够全面。人才的创业创新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是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信息沟通渠道还需要进一步畅通,社会各方面力量还需要进一步整合。

四是社会参与度不够高。对人才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投入力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大,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树立,全社会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还需要进一步营造。

三、下一步打算

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把人才工作放在长远的高度、战略的高度去统筹、去推进。下一步,要立足长远,狠抓落实,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持续提升“六加一”攻坚战、实现福民强市总体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进一步强化领导。牵头抓总是党委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应尽职责,做好人才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协同配合。下一步,要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季度例会、述职报告等制度,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合力,更好地促进人才工作的沟通、协调与任务落实。同时,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政策。我市近年来出台的政策,虽然在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等方面较以前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提升,但与人才工作先进地区相比,与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期望相比,我市现有人才政策需要在降低门槛、增强针对性等方面予以补充和完善。如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要分层次制定有关政策。同时,要进一步摸清我市各类人才底数,将相关政策及配套资金统一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三)进一步落实责任。要围绕全市产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健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及重点用人单位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完成时限,实施项目化管理;要建立健全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机制,根据每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定期对各单位人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察、考核,更有效地推进工作落实。

(四)进一步营造氛围。在电视台、《日报》等市级主要媒体开设“人才之窗”栏目,大力宣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及其先进事迹,大力宣传我市人才工作政策及先进经验等,努力营造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进一步抓好载体。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更新观念、创新方式、多策并举,既要通过举办招聘会等形式刚性引才,又要通过成立各种联谊会等方式柔性引智;要利用牡丹文化节举办优秀人才招聘会,面向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要探索成(建)立著名高校联谊会、海外籍人才联谊会、市内行业人才联谊会和校友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广揽人才、集聚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举办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培训班,进行项目合作、技术攻关、挂职服务等,促进产学研军的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的实效。在人才使用方面,要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大赛,开展各类优秀人才评选活动,抓好市管优秀专家、市级创新型科技团队与人才及市县两级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名医名护、名师的培养、选拔工作,实施好科技特派员“百千工程”,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健全管理、技术、技能等人才成长通道,促使人人成才、人尽其才。

篇三:人才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人才工作调研汇报

**县人社局局长 ***

(2014年10月15日)

各位领导:

**县近几年的人才工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就服务企业人才方面简单地汇报三点。

一、人才服务工作的政策、做法和成效

(一)人才服务政策逐步完善

一是海内外人才专项奖励。我县对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以及申报入选“千人计划”的优秀拔尖人才,由县人才资金给予5-150万元的安家补贴和专项资助,以及100-400万元的创业补助资金。二是提供人才居住证。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以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等人员来本县工作或者创业,可申领《**县人才居住证》。三是人才子女入学优惠。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人才,其子女可在该人才所服务企业的学区按相对就近原则优先安排指定公办学校入学。四是见习基地补助。确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企业,县财政按当年度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50%进行补助。五是继续教育补助。 企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的,给予一次性经费补助(博士学位2万元、硕士学位1万元)。六是奖

励骨干团队。优秀学术技术骨干团队,给予每个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入选省级、市级重点创新团队,在3年内,每年分别给予资助省级20万元、市级10万元的专项人才奖励。

(二)人才服务举措有力,成效明显

1.深化招才引智,推进人才扶持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构筑绿色通道,每年十余次组织企业赴北京、上海、武汉、哈尔滨等地开展招才引智,引进一批急需的对口人才。今年已引进各类人才1761人,其中为10家企业引进8位硕士研究生和3位高级工程师。二是加大人才扶持力度,着力牵线搭桥、完善机制,申报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13个项目,积极组织、成功评选3位“西湖友谊奖”获得者、6位“雁荡友谊奖”获得者和5位“151人才”,7名“海外工程师”共获得120万资助经费。三是加大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力度,加强与**特种泵阀产业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几家博士后工作站的沟通与协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开展博士后工作,建设好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市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四是加大优秀拔尖专技人才选拔力度。进一步创新举措,开展县级拔尖人才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工作,目前已举办8轮,共选拔400余人。

2.加强就业见习,推进校企合作

一是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确定**集团、**县中医院等42家企事业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提供了350个见

习岗位,今年已安排544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近5年,我县的见习基地数和见习人数,都名列全市首位,独占三分之一。比如**鞋业是国家级大学生见习基地,***鞋业是省级大学生见习示范基地,每年接纳毕业生从事管理、行政、一线生产等不同岗位锻炼,留在企业工作的比例在85%左右,很好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二是强化校企对接合作。大力促成***集团在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设立了“***班”,量体式、定单式培养技能人才,大部分毕业人员直接留公司工作。成功牵线**集

企业人才工作考察报告

团与**职业技术学院、**阀门与**大学、**科技与**科技学院等校企合作,通过职业教育定单式培养,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三是强化供求平台搭建。每年或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在企业密集、经济较强的**,举办公益性人力资源招聘会(含网上招聘会)近20场次,全力破解招工与求职“两难”问题,促进人才就业环境良性发展,今年已对接落实就业3372人。

3.抓好团队建设,发挥群体力量

一是抓好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大力扶持以“攻关、传艺、研发、交流”为职责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扶持一批能够继承传统技术工艺的能工巧匠。去年已评出5家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到2015年将评选出共20家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二是着力重点创新团队建设。首批“**市重点创新团队”全市共入选20家企业,我县有**鞋类研究中心技术创新团队、**集团自动控制技术创新团队等4家企业榜上有名,为我县争取到

120万的专项人才奖励。同时,它们分别是制鞋和教玩具行业当中唯一上榜团队。三是推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近几年,我们结合***旅游和农家乐现状,大力开展了“***杯”农家乐烹饪技能大赛,吸引了**各县市区60名选手参加比赛。活动激发了热情,提升了技能,展示了形象,宣传了旅游。四是推进职业经理人成长。2004年开始,每年精心组织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联谊会2期,迄今已举办42期。通过专题讲座和相互探讨交流,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与会进行业务政策解答,达到增进学习、增进感情的目的,取得良好成效。积极推荐和帮助*****鞋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从“第四届中国长三角十佳HR经理人”评选活动总决赛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的好成绩勇夺十佳称号。

4.健全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创新外延职称评审工作。解决民营企业技术人员评职称难的问题,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力支持,我县在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钮扣、拉链、教玩具、泵阀、鞋革、服装等企业,积极开展外延职称评审。今年已有350多人通过评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职称工作的效能,加大了为企业服务的力度。二是推进人才自主评价体系。选定浙江**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作为我县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创建试点单位,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企业自主评价模式进一步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措施,建设一支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能人才队伍。三是实施人才全程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

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做到“一个窗口办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建立健全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及时将省市县的人才相关政策汇编成册,免费提供给企业。完善“回*”高校毕业生数据库,共录入信息近4万条。深入开展“驻企”服务,积极解决企业难题。四是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建设。收集全县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人通联方式,建立经常性联系的畅通工作机制。开通人力资源QQ工作群,实现即时交流,解答企业人才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利用移动办公助理,第一时间免费向各类服务对象发送人才人事、人事考试、人才招聘等最新信息。

二、人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人才意识比较薄弱。一些企业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人为本”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重使用轻培养,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没有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人才使用存在局限性。一些企业引进外国专家来指导工作仅局限于机器调试和工艺设计上,没有更深层次地从产品质量、生产开发、经营管理和人才培养上充分挖掘,没有充分发挥外国专家的特殊优势,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国专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人才引进渠道不够宽。尽管我县每年举办一次高层次人才交流会,但效果不明显。企业所需的人才主要通过外地同行的推荐、本地同行业间的互相挖人或是人才的自我推荐。企业所需的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