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列表页

德育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30  分类: 考察报告 手机版

篇一:学校德育工作考察报告

学校德育工作的考察报告

一、考察活动的基本情况

二、蕴涵于学校的德育元素——德育特点分析

三、启示与反思

四、几点建议

一、考察活动的基本情况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更是难点。当前中学德育的现状怎样?一个人的道德成长究竟从哪里开始?蕴涵于学校中的德育元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带着这样的问题,借助第八期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这个平台,钟莉(深圳南山学府中学)、刘伯宁(黑龙江齐齐哈尔第二中学)、邓小抚(青海共和县中学)、王力争(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格桑罗布(西藏曲松县中学)等五位校长组成了学校德育专题研究小组,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研究分三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阶段,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专家指导,制定研究计划,编制调查问卷;二是考察阶段,通过深入学校实地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对中学德育进行了调查;三是分析研究阶段,对考察所得的材料、数据进行梳理,得出结论。

考察期间,共考察学校19所,其中上海5所,江苏2所,河南12所,听课9节,发放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调查问卷220份(其中教师问卷30份,学生问卷190份)。

二、蕴涵于学校的德育元素——德育特点分析

(一)德育于校长的影响中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的视野决定着学校的视野,校长的追求决定着学校的追求,校长的品格、品位决定着学校师生的品格与品位,一个充满理想、激情、人文关怀、艺术素养的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最好的德育资源,这是我们在上海等地考察时深有感触的。回顾走过的学校,上海曹杨二中附属学校的陆桂英校长、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李涵校长、河南安阳第八中学的王凤杰校长、开封求实中学的张建平校长无疑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而又深刻的印象。四位校长的共同特点是谦和、朴实、宽容、平和,富有教育梦想及追求,视教师为合作伙伴,视教育为自己喜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而李涵校长、张建平校长的艺术素养,王风杰校长的文学修养,陆桂英校长的宽容、谦逊等都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学校文化和师生的言谈举止中,四位校长又有着不谋而和的个性特点和育人目标,如:重视人际关系,追求师生人格和精神的平等;在育人目标上,陆校长提出了“培育阳光少年”,李校长追求的是“让每个孩子都拥有阳光心态”,王校长则认为“做一个健康的人”最重要。而张建平校长则在她主编的《中国的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写道:“??我们无法改变中国人多,就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但我们能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使之与时代发展同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心理;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用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去影响学生。” 校长的理想追求,与教师间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所营造的诚信友善的人际环境,往往更具有文化育人的魅力。我们在上海时代中学听课时,课间学生发现了和我们在操场上交谈的吴志伟校长,纷纷从几层楼的教室里探出头来,大声向吴校长问好,师生关系可见一斑。张建平校长在总结她的办学经验时这样写道:“我的成功证明了现代社会,无论干事业,干实业,固然需要人的精明干练,但更需要人的诚实、踏实。对于诚信踏实的人,社会是格外眷顾、格外宽容的”。几位校长以自己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凝聚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引领教师文化并通过教师文化直接带入到文化育人的实践中,并以个别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几所学校获得了超常的发展。

(二)德育于教师的示范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先生曾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中写道:“我曾

提倡,美育,从教师的仪容开始;德育,从教师的言行开始。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教师在仪态、表情、口语表达、着装、眼神等方面的修炼就很有价值。”于是,考察中我们把视线锁定在教师身上,透过教师观察学生,又透过学生反观教师,我们在和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上海育才初级中学、时代中学、爱国学校、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郑州回民中学、安阳第八中学、洛阳市拖二中、开封求实中学、郑州26中的教师接触和访谈中真切感受到了教师的敬业、热诚、团结、友善、得体及良好的精神气质。在育才初级中学我们有幸和陈风英老师,一位从教33年,担任过26年班主任的音乐教师进行过访谈,从她对自己职业的理解、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和对学生的深爱里,从她幸福的笑容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在我们考察的19所学校中,校长们无一例外地谈到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比如洛阳市拖二中,这所生存极其困难的企业转制学校,却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朴实、勤奋、进取的学生群体,走近教师,从一个团结进取、富有朝气、洋溢着青春活力、热爱生活的教师团队里,我们看到了一所拥有4700学生,78个教学班的大校在环境、设施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的井井有条的管理。郑州26中则通过全员导师制强化每位教师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示范意识。上海时代中学通过树典型、立榜样,形成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师德氛围,使全体教职工成为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肖川先生又说:“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高品质教育的一个条件,这种高品质教育当然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确信,教育的道德性最主要来自教师的道德,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最重要的道德文化资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成为学生道德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师表,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品行、德行等去影响教育学生,做到以行育人。我们认为:作为文化人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气质,较好的素养。作为学者的教师,应该拥有与学者身份相一致的学识、本领和不断学习的态度。

(三)德育于班级建设中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元素,班级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最基本阵地。可以说,没有每一个班级的自主教育、自我发展,学校层面上的自主教育、自我发展就如同空中楼阁。而班级建设主要是指班级文化建设,他包含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力,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性修养,通过问卷我们得知各校都有各种类型的班主任培训,而班级文化建设则涉及不多。考察中我们观察到,一个好的班级一定非常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教师通常会通过确立班级信念、制定班训班规、借用名言警句、创作班歌班徽、完善班级组织、丰富班级活动(如主题活动、公益活动、选举活动、关爱活动、研究活动、阅读活动、艺体活动、节日活动、生日活动、评比活动)等优化班级环境、建立师生沟通和家校互动机制,培育班级的社群意识,提高班级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凝聚力,促进班级成员的道德自主建构。上海学校的班级建设是极具特色的,如:育才初级中学各班教室门口的班主任寄语,教室内温馨如家的环境氛围;开封求实中学校长理想之三则是把班级建设成学生最温馨的家,因此每个班级都有一个温馨的名字:憩乐园、新星闪耀、太阳神、快乐老家、阳光地带、飞梦苑、梦之舟......每个教室门口都有一块小黑板,小黑板上写的是“园丁心语”,在师生间传递的是温馨的谈心本;江苏省沭阳怀文中学各班的教室门口都有班级目标追求;徐汇区教院附中何唯唯老师组织的主题班会则自始至终由学生主持,学生通过叙说、反思、表演,讲述名人立志故事等途径阐述了实现理想要靠勤奋,要靠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这种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有效地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考察中我们就班主任工作和班级文化建设发出问卷共220份,收回220份,(主要问卷学校为:上海曹阳二附中、郑州四中、洛阳市拖二中),从不完全调查中我们发现,整体来看,各校的班主任队伍呈年轻化趋势,班主任队伍中73%为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年轻而富有活力,95%的班主任接受过相关工作培训,从事班主任工作5年以上

的占被调查人数的84%,69%的班主任属于外向型性格,94%的班主任认为:尊重学生、民主亲和、严谨细致、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多组织各种类型的班级活动,在班级营造一种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氛围是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而在学生问卷中我们则发现,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具有如下特征:责任心强、热情开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公平公正、多才多艺、关心理解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善于激励学生。孩子们在回答成长中最难忘的、对他/她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时,92%的学生写的是某一次活动,比如:球赛、运动会、演讲、远足、拔河比赛、烛光晚会、歌咏比赛等,在谈到对他/她们成长中影响最大的人时,71%的学生选择了班主任,因此,不难看出,一个好的班主任,一个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德育于智育活动中

谈到学校德育,大家自然会想到德育处、团委,会想到班主任及各种德育活动,而任科教师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即使涉及德育也是蜻蜓点水,或者是迫于德育渗透的教学要求,殊不知德育教育贯穿智育教育的全过程。上海育才初级中学董君武校长反复强调德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他说:“我们不否认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团队活动等对学生积极的教育作用,甚至有的能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但是,我们必须认清课堂既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德育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透视着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准和行为能力。而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教育时机的把握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能够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种种言行,适时地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可能仅仅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而它的教育效果却是显著的。这样的德育才是实实在在的。如:独立完成作业、练习和考试,这是诚信教育;上课不迟到早退,这是守时教育;遵守课程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这是自律守纪教育;学会倾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这是尊重教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是合作教育??课程上每天发生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深刻的德育素材,关键是教师如何认知这些素材,并运用这些素材开展德育工作。”

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曾在《生本教育》一书里这样论述教学和德育的关系:在师本教学中学生厌学、受压抑、无心向学,是产生德育问题的一个重大的根源。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意气风发、努力向上时,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有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基础。同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也着眼于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突破口的德育研究,并在其专著《理解教育论》中提出学校道德场域建设应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入手,从教学入手。他提出了很多课堂教学策略,如:兴趣融合、亲近游戏、特殊奖励、委以重任、光点扩张、范型言说、感受成功、匿名沟通、典型引路、出谋划策、编演合一、暗示会意、积极等待、帮助解困、自然分材、师生同乐等21项策略。他提出的这些策略无疑把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放在了首位,并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帮助解困,自然分材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享受克服困难获得的成功,从而达到师生同乐的目的。深圳市学府中学的向时龙老师就是通过自然分材策略,与学困生建立了平等信任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并形成了敢于面对困难、不怕接受挑战的良好个性品质,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也从接手时全年级倒数第一跃到了年级前列。他个人总结,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信任,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他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严谨、亲和、博爱,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将深深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形成学生对待他人的方式,影响学生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生。

考察中我们还不失时机地走进课堂,如:上海育才初级中学的卢健婷老师、曹阳二附中的吴艳老师、时代中学的杨健老师、爱国学校的陆振颖老师、郑州四中的陈喜梅老师、郑州市八中的刘正峰老师等虽说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学科也各有所异,但都以其严谨的态度、民主的作风、良好的个人素养、充满魅力的课堂教学吸引并打动着学生。而深藏于学科间的德育元素也以其自然的方式渗透于学生心间。如育才初级中学卢老师的英语课就是结合单元主题将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环境保护自然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并要求学生通过课前社会调查找到污染原因,形成报告,再和学生一起寻找环保措施,唤起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质量的关注和思考。董君武校长强调的德育的主渠道在课堂的说法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注解。时代中学的杨健老师没有在她的体育课里说德育,而她教学的每个环节无不与德育有关,井然有序的课堂,学生饱满的热情,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小组合作时对他人的关心,团队意识,协作氛围全在不言中。郑州市八中的刘振峰老师则以诗人的情怀、深情的独白、美丽的几何画面和曼妙的乐曲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和谐之美,新奇之美,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学形成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培养道德性格。当前世界教学论的主流亦把教学看作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塑造个性,培养抱负的聚合体。

(五)德育于生活体验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他认为,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生活教育就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生气勃勃的活的教育,对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作用,每一个人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活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就受劳动的教育,过高尚的生活就受高尚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就受艺术的教育,过健康的生活就受健康的教育,过整个生活就受整个生活的教育。因此,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的生活中发挥作用。生活教育当然应该包含德育,德育也源于生活,可见,要发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不能离开生活,而应以生活为中心进行德育工作。而郑州市八中、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开封求实中学则可称之为实践生活德育的典范。郑州市八中建有自己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有自选的“科学套餐”,基地有生活营地、劳动区、气象站、航模跑道、太阳能装置等与学生现在与未来生活密切相关的、适合学生探究与实践的场地、设施,有学校自行开发的以“感受自然之变”、“认识自然之魅”、“快乐体验,超越自我”等为主题的系列课程;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开展的同舟共济、风雨人生路、心理剧展演、烛光晚会、野营拉练、诚信演讲、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团结协作之乐,换位思考之趣,师生相互欣赏之妙,自然之美,责任之重,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生活的艰难,诚信的可贵;开封求实中学则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根本,以感受为目的,让学生充分品尝了什么是学习生活,什么是高质量、难忘的学校生活。活动五花八门,充满情趣、乐趣、童趣、真情与关怀。如:“狂欢一夜”野外活动、读书节系列活动、今日我当家活动、孝星评选活动、商品营销、社会调查、野外拉练、生存训练、黄河远足、情系暖冬、郊野趣味运动会、头脑运动会、花季风采大赛、沟通无限、手拉手、社区服务、自办音乐会、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等。当我们把这些活动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教师的伟大,感受到了学生的幸福,并明白了为什么一个起步仅有59人的民办学校能够发展成近4000人的大校,且成了家长学生追随的名校。正如家长所言,求实不仅管求知,更管学生做人,是真正对学生一生负责任的好学校。

(六)德育于文化熏陶中

许多研究者在论及学校文化时,都涉及了这样一些基本因素:共同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交往方式、习惯、思维模式、风格、特定环境、氛围、传统与作风等,如同个人可以发展出独特的气质一样,每个学校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如|:走进弹丸之地的上海育才初级中学、时代中学、爱国学校、江苏怀文中学旧址、安阳市第八中学,我们感受到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校舍成了不太重要的东西,牵引我们目光的是优雅的校长,热情的员工,活泼可爱、彬彬有礼的学生,井然有序的环境;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是:跃入眼帘妙趣

横生的对联、激人奋进的名人名言、与人共勉的工作格言、催人向上的座右铭、百看不厌的师生作品;师生交往间那种难以叙说的尊重,与我们谈吐间由衷的亲切和友好;我们记住了“怀抱古今树远大,文存天地兴中华”的学校精神,体会了“爱洒广博常报德,心存善良永感恩”的深远。

何谓熏陶?肖川先生曾在其随笔《教育的存在形态》一文中写道:“教育的第一种重要的存在形态是熏陶。在一定的情境和氛围中,通过富于感召力、感染力的,充满真诚的叙说、展开或待人接物中自然流露出的态度与情怀,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 的存在就是熏陶作为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的证明.熏陶更多的作用于情感,作用于气质和性格。??教育一定有对人的心灵的关照,对人性的陶融”

在回想两个月研修生活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班主任张俊华博士带给我们的影响,他的严谨、自律、博学、善良、平和、公正、谦和、博爱、勤勉、务实,对教育的激情与梦想,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所倡导的“理解、宽容、协作、共存”,在远赴河南考察时因适逢牡丹节而遭遇到用车不顺,住房条件不一致时,主动提出条件差的房间他住,并反复给我们讲宽容之道,克制之理。学习上对我们毫不含糊,生活上对我们无微不至,哪位同学病了,哪位同学的家人住院了,他一定要看望。他不断告诫我们,校长的人格魅力在于:人格权威、道德权威、专业权威、文化权威,告诫我们做一个有凛然正气、天地浩气、充满儒雅气、书卷气的校长,做一个良心未泯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弱势群体,保持个人及专业操守,营造独善其身的境界和兼济天下的情怀。真正肩负起社会及历史的责任感,忍辱负重,为社会社区的教育尽绵薄之力。

作为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有独特思维特点、广博知识的纯粹的知识分子,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在他的不断熏陶中,我们班逐渐形成了一种足以让我们每个学员为之骄傲的、充满正气和豪气并渐渐进入“无我”之境界的“理解、宽容、协作、共存”的班风,在这种班风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分明看到了理想主义式的教育信念和充满真情的人格力量的作用。 张老师曾说过:“是让教育的清纯追随社会的世俗,还是让社会的世俗去追随教育的清纯?”在这样一个世俗的世界上,让自己和学校远离世俗,多保持一点纯真、一点理想的冲动,那么我们所办的教育离“真教育”也就不远了。

谁能否认这种文化熏陶的作用?谁能淡化老师给我们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伴随我们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生,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及工作方式,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可塑性极强的孩子?

三、启示与反思

通过对上海、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学校的德育考察,与研修班部分学员的访谈、研讨,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上海的5所学校、江苏的2所学校、开封求实中学、河南第二实验中学、郑州26中、洛阳市拖二中等,从学校文化氛围,从弥漫于师生间的良好师生关系和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中,特别是从求实中学对教育理想的追寻及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德育工作的希望和未来。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学校德育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德育现状总体并不十分乐观,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一)德育的价值取向偏差

一是德育的目标取向偏差,德育过多地强调既定的道德规范知识,忽视对学生基础德性、品格的培养。当道德规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实际发生矛盾时,往往只能要求学生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规范,降低了德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德育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使学生容易形成口头说教和生活行为相分离的双重人格。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办学思路上,部分学校一味的追求校园环境的高档、优雅;为了所谓的“品牌”效应、“名校”风采,也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评价,学校做足了表面文章,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去甚远,加重了学生人格分裂。二是德育的功能取向偏差,德育不是大胆地激励引导学生,而是设法约束、防范

篇二:赴绍兴鲁迅小学德育工作考察报告

赴绍兴鲁迅小学德育工作考察报告

广元市实验小学胡玉蓉

作为本次游学活动的领队,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我们同行的老师们一路上的团结协作,使我们这次游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且满载而归。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游学活动的行程安排以及德育工作方面的考察情况。

一、行程安排及绍兴、鲁小印象;

经学校安排,我们一行10 人,4月10日前往历史文化底蕴醇厚的浙江省绍兴市,对该市鲁迅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实地考察学习。此前,绍兴之于我的印象,不过是鲁迅笔下那些卑微的底层生命窘困苦难的生活画卷。不过是八百年前陆游和唐婉之间凄美爱情的绝唱;也不过是王羲之曲水流觞,即兴挥毫下的一段魏晋风流。然而,这些印象因为浸润着太多历史的烟雨,过于久远,早已褪色。但当我们踏上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立刻被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深深的吸引和迷恋,它的容颜如此的安详恬静,岁月的痕迹似乎被悠悠的河水涤荡得干干净净。它的步伐如此的从容不迫,它的气质如此的含蓄深沉。4月10日下午我们去了离鲁迅小学很近的仓桥直街,这里具备了江南水乡最具典型的特点,小桥,流水,人家,青砖,黑瓦。。。。。。相比于苏杭的精致秀婉,绍兴有着独到的韵致,它更加通俗,更加生活,所有人情风物无不体现一种收放自如的态度和姿势,一种亲近感油然而生。

4月11日上午我们在德育校长莫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和畅堂校区的“立人”教育陈列馆和学校的寄宿生部,聆听了莫岚校长题为《德育在“立人”中升华》德育特色工作介绍。4月11日(即星期

五)晚上我们到了上海,周六我们去了东方明珠,外滩,南京路商业街,豫园,城隍庙,晚上到了南京,逛了秦淮河上的夫子庙,星期天去了中山陵,总统府,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下午回到绍兴驻地。按照鲁迅小学的安排,星期一,我们随班听课;星期二上午听了三堂公开课,两节语文一节数学,下午听了三堂讲座。星期三上午随班听课,下午参观学校的兴趣活动,星期三傍晚我们到了杭州,晚上欣赏了西湖夜景。通过几天我们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广泛接触,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鲁迅小学办学特色鲜明,以鲁迅“立人”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四独”为校训,办学文化处处彰显“立人”的至尚追求,办学成果事事诠释“立人”的内涵实质。鲁迅小学的孩子举止文雅,文明有礼,课间他们是活泼而沉静的,课堂上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充满灵性。

这些天,我们在思考,鲁迅小学的德育工作如此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我谈谈鲁迅小学个性化的德育工作:

二、鲁迅小学个性化的德育工作

1、德育蕴含于浓厚的文化熏陶中

走进鲁小我们感受到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的厚重,“书海扬帆”读书评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校园里、教室内外到处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走廊上,教室里,寝室的过道,课外书随处可见。

课余时间看见的是孩子们专心看书的情形,学生以每日一首诗,每天读一文,假期背一背的方式,家校联手共同监督学生的读书情况,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家校联系手册,每一周都有老师和家长的反馈信息,孩子们从小沐浴在书海之中,会从书中获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受到历史文化和文明礼仪的熏陶,加之每学期举行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的“童心悦读日”和“读书宣誓”等活动,使读书活动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所以,鲁小的孩子们多了一份灵气和沉静,自然少了一些“野性”。

2、德育潜藏于教师质朴的示范中

莫校长说绍兴人聪明,有智慧,但很低调,不张扬。我们在与老师们的接触中我们也感受到鲁迅小学的老师非常的本真务实,课如其人,他们的课堂真实,扎实,朴实,高效,每一个环节都讲究实效,不摆花架子。“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我想或许是老师这样的品格在无声的影响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睿智而低调的绍兴人吧!

3、德育体现于班级文化建设中

班级建设主要是指班级文化建设,他包含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力,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性修养。鲁迅小学非常注重加强班主任自身素养的提升,每学期都会组织班主任系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交流班级管理经验,联系各班实际,探讨科学的管理方法。比如开展先进班级经验交流会,举办“班主任论坛”等活动。二是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每个班主任在新学期要按以下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微笑——不让任何孩子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孩子交谈——让每

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帮孩子养成好习惯——让每一个孩子在新的学期都能取得进步;教孩子求知 ——耐心解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给孩子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特长;为孩子着想——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替家长分忧——让孩子的校园生活快乐健康,无需家长牵挂。

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评价跟踪落实到位,使快乐争章争星活动开展得实实在在,没有流于形式。(出示图)

4、德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中

鲁迅小学把德育渗透纳入教学常规,各学科是否渗透德育教育也是该校作为教师教学成绩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德育渗透方案,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在听课的时候也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每一位老师都特别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思想品德的引导。比如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每个任课老师都会认真督促学生做眼操,印象比较深的是在一堂美术课上,老师教学生用卡纸做风车,(出示图片)在几个做风车的关键环节,她说;你看看自己做正确了没有?如果做好了,看看你的同桌需不需要你的帮助?接下来,当然会做的指导不会做的,最后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漂亮的风车。课堂结束她说:同学们做的风车都很漂亮,现在下课铃已经响了,看看你的座位是不是干净的,如果是的话,你就可以拿着你漂亮的风车去操场上奔跑,放飞你的快乐了!”还有在一节地方课程课堂上,进行的是“讲故事比赛”10多个同学讲,其余同学当评

委,最后评出最佳评委,即最接近平均分的,我们发现,讲的同学讲的精彩,听的同学听的认真,评分也很慎重,无形中使学生养成做事踏实对事公正的态度。这样人人成为学校的主人,齐抓共管,成了一股教育合力,德育渗透无处不在。

5、德育实践于活动体验中

鲁迅小学一直注重打造三大品牌活动,一是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出示图)二是围绕“四独”举办春芽文化艺术节活动;三是红领巾网校活动。9月25日相当于鲁小孩子们的又一个儿童节,因为是鲁迅诞辰日,学校会风雨无阻的开展大型鲁迅先生纪念活动。(出示图片)每年 10月份开展新生入队仪式,在仪式中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每年 6月份还举行全校眼操比赛。还有体育锻炼和比赛常态化,几乎贯穿整个学期,班级分工考核都很明细,细到哪个班级哪一天锻炼什么项目都有明确规定规定并做好了记录。

每周三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了,是“无家庭作业日”,周三下午是全校学生兴趣活动时间,结束之后,所有老师不得布置家庭作业,孩子们回家就是帮父母做家务。在兴趣活动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各种社团,如“早”字讲解班,“朝花”文学社,“夕拾”摄影团,“呐喊”体育社,“祝福”朗诵团,“野草”书画社,这些社团开展了许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发展空间,也给了孩子展现自我的舞台。

鲁迅小学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比如他们的美术课,劳技课,思品课,科学课(出示图片)。。。。。。我们都有很深的

篇三:赴林盛学校德育考察报告

赴林盛学校德育考察报告

王纲九年一贯制学校刘义威

2010年11月3日,王纲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党支部书记林洋同志的带领下,由德育、教务、总务、工会等科室组成的一行8人学习考察小队,到手拉手学校——苏家屯区林盛九年一贯制学校学习和交流。此次交流活动,林盛学校整洁的校容校貌、教学楼内的文化宣传、学校的日常管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校德育、团委三名同志与林盛学校德育、团委的同仁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并带回了先进的德育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对我校德育工作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此行德育工作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盛学校的基本情况

沈阳市苏家屯区林盛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苏家屯区南郊的林盛堡镇,西临沈大高速公路,东部与沈营公路相连,沈大铁路贯穿全镇。盛才学校是全镇仅有的一所学校,现有教师98人,292个教学班,1200名学生。学校设校长1人,书记1人,副校长2人(教学、德育),德育主任2人、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1人、总务主任1人,教导主任2人(中学、小学),实行九年一贯制管理。

林盛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01年春末夏初破土动工,同年12月竣工。总投资900多万元,(镇政府投资700万元,教育局投资200万元) 。学校占地80余亩,教学楼建筑面积7200多平方米,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微机室,安装84多台电脑,图书阅览室初具规模。图书

室藏书13000册,由专职人员实行微机管理,定期面向学生开放,建校后,学校树立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切以教师发展为本, 一切以学校发展为本,办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四年来,林盛学校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校实行了科学化、规范化、一体化、层次化的管理,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被评为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区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市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绿色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区教育教学各项知识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光荣称号,还被辽宁大学、区少年宫选定作为活动基地。

二、考察的主要收获

(一)林盛学校德育队伍建设:重视三支队伍建设,重在培养学生能力。

1、重视管理组队伍建设:打造精干的学校管理队伍。学校共十人组成领导团队,各负其责,分工明确。德育工作设臵德育副校长1名,德育主任级3名:一人主抓安全、综治;一人主抓家长学校、控辍;一人主抓团队、纪律卫生检查,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同时个人又能侧重本职工作。

2、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高品位的班主任队伍。对班主任的管理规范而又细致。学校创制了班主任常规工作考核办法,内容全面系统而又丰富,对班主任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学校注重建设“责任心”、“亲和力”、“创造性”的班主任队伍的共性品牌,不断挖掘其内涵,加强量化考核,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班主任在工作态度上尽心

尽职,爱岗敬业,在工作方法上讲究民主平等和进取创新。

3、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德育处、团委少先队分年级定期开展学生会干部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潜力。

(二)、林盛学校创设了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教学大楼高大气派,超长的电子显示屏每天为学生提供各类信息和安全警示语,教学楼内装饰着许多精美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标牌、挂图、壁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三)林盛学校重视养成教育工作

学校根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不断探索实践,建立“规范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格局,根据教育局养成教育行为训练点开展工作,逐渐培养学生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学校对学生的仪容着装、日常行为都有明确的规范,另外,学校注重七年级学生的从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的角色变化,使学生进入中学之时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组织纪律性;学校还特别注重教育学生养成诚信守时、卫生整洁、明文礼貌、团队协作等良好的习惯。

(四)林盛学校注重德育常规工作

1、坚持常规细化管理。严格评定标准,加强常规考核,真正做到了每日一查、每周一评,每月一小结,每学期评校级文明班集体,每学年评校级优秀班集体。

2、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每个月都有主题

活动:新年团拜活动”; “安全教育月”; “学雷锋树新风”; “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月”; “全校歌咏、诗歌朗诵”; “诚信教育月”等等。

3、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考核,从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始,关注学生各方面成长过程,以考核结果作为将来评优依据。

4、由于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从小学一年至中学九年,身体差异等较大,学校考虑到统一时间放学密度大,容易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集思广益,最后确定峰时段放学策略,即放学时间按照小学低、高后中学分别间隔五分钟放学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5、由于该校乘坐校车学生人数众多,冬天学生在户外等车较冷,学校积极联系镇政府,投资五万多元建起了学生候车大厅,学生无论冬夏都有了一个可心的候车环境,得到了家长的满意,社会的盛赞。

(五)林盛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1、学校的德育价值目标取向实现高境界与低重心的有机统一。 学校以“以人为本,打造特色”的理念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不仅在德育价值目标上对全体学生进行高起点的引领,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基础德性、品格的培养,注重德育的“低重心”,更多地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思想实际中去寻求德育引领的契合点,真正实现德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2、学校在德育功能取向上大胆激励引导学生,通过双向互动增强学生内在需求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三、此次考察的主要启示

1、德育需要合适载体。纯粹的道德教育是不存在的。为了德育而德育的教育是空洞的、虚幻的,德育必须寻找合适的载体。这如同一个人的生存,每一天离不开盐,光吃食盐既苦涩又难以吸收,只有融入食物中才能达到目的。林盛学校的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合适的载体,弱化德育的功利化,强化德育的生活化,把德育目标渗透在课堂内外,渗透在每一次精心组织的活动中,渗透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这是学校走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

2、德育需要文化的支撑。目前,有的学校急功近利,为(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德育考察报告)了目标管理先进,为了取得短期效益,不计成本,不择手段,甚至指使教师作假,唆使学生撒谎。这对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成无疑是毁灭性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品位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林盛学校积淀了厚实的校园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终于功到自然成。

3、养成教育工作找差距,促提高。

我校不足

⑴我校养成教育各项活动覆盖面小,有局限性,效果不是很明显。尤其是班级比赛初选环节,个别班级仅是推选参赛选手。⑵我校养成教育创新活动少,方法较为单一。

⑶我校养成教育检查评比不及时,向班主任信息反馈不及时,导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