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清明 > 列表页

清明节扬州人多吗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05  分类: 清明 手机版

篇一:扬州民俗风情

扬州民俗风情

古城扬州的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古朴纯雅,令人陶醉。游人至扬州,如 果适逢其时,不妨入乡随俗。体察民风民情,定然别有一番情趣。 维扬灯会 一年一度的灯节,农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是高潮,称元宵佳节。传统的 维扬灯会就在这时举行。《望江南百词》中说:“扬州好,灯节庆元宵。绛蜡满堂家 宴集,金龙逐队市声嚣,花鼓又高跷。”扬州扎彩灯,集彩扎、裱糊、书画、诗文、 剪纸、刺绣、编结等技艺于一体。灯的式样很多,有简单普及的兔子灯、西瓜灯、元 宝灯、荷花灯、蛤蟆灯……有工艺复杂的龙灯、船灯、麒麟灯、寿星灯……还有扬州 特产琉璃灯。维扬灯会还和猜谜结合起来,称为灯谜。扬州时俗,十三日、十五日晚 上吃圆子,十八日晚上吃面,俗称“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 二月二,龙抬头 到了二月,春意萌动,天气渐暖,春耕大忙即将开始。

扬州民俗,出嫁女儿于二月初 二带子女回娘家小憩。故扬州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带活猴(外孙)”之说。

百花生日 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也称花朝。扬州时俗,花朝日用红布条系在花枝上,谓 之挂红,用祈良辰美景,百花繁盛。 清明节 清明时节,春光烂漫,风和日丽,桃红柳绿。扬州人多喜在这时出城踏青放风筝。《 望江南百调》中说:“扬州好,胜日爱清明。白袷少年攀柳憩,绣鞋游女踏莎行,处 处放风筝。”扬州风筝也享有盛誉,可以扎成八角、金鱼、蝴蝶、蜈蚣、寿星和孙悟 空等形象。有的还配以藤弓,风吹发出嗡嗡之响。夜间还有装上小灯的。放风筝时, 有人故意将线弄断,让风筝随风飘走,称作“放晦气”。旧时清明,妇女还喜在头上 戴花插柳,谚云:“清明不戴花,死了变老鸦;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 清明也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上坟扫墓,点烛敬香,烧纸叩头。叩头有“神三鬼四”的 说法,即敬神叩三个头,敬鬼叩四个头。

三月三 三月初三,也是传统的踏青挑荠之日。民谚有“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之说。踏青 挑荠,采回荠菜,或包饺子,或做圆子,滋味特别鲜美。此外,三月三还是江都仙女 庙逢集的日子。 立夏尝新 立夏之时,早种的果蔬菜已成熟登盘。扬州人立夏所尝之“新”,有樱桃、新笋、青 蚕豆、扬花萝卜,鲥鱼或咸鸭蛋。此外,扬州人还有立夏称体重,吃绿豆糕、茶叶蛋 的习惯,说是这天吃了茶叶蛋,夏天可以不中暑。

端午节 端午节在五月初五,扬州人口语称“五月节”。五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忙着包粽 子。粽子是用新鲜芦叶(俗称粽络)包裹糯米制成,有的还掺红豆、蚕豆瓣、红枣、咸 肉、鲜肉、火腿、香肠等,味更鲜美。这天,扬州人有用百草水洗澡,午饭喝雄黄酒 和吃“十二红”的习俗,还有插蒲艾以驱邪和用艾草烟熏室内的习俗,也有划龙船的 习俗。

六月六晒伏 扬州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说法。“红绿”是指五颜六色的衣物。此俗现在已 不限于六月初六,只要进入伏天都可以晒衣物,故又称“晒伏”。六月六,扬州还有 吃饺子的习惯,说是这天吃了饺子不会疰夏。 六月十九观音会 相传阴历六月十九为观音菩萨生日,扬州信佛的男女都要到观音山烧香,人如潮涌, 热闹非常。四乡八镇的人,也都纷纷赶来。上山的路上,有些特别虔诚的信徒,在膝 盖上绑了纸,走三步就叩一个头。六月十九算是正日,但六月初一就开始有人烧香, 直到六月二十以后,才算完了香事。

乞巧节 七月初七,相传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扬州人有七月初七看巧云和

月下穿针应“巧” 的习俗。旧时七月初七出生的孩子,多取名“巧”字。 中秋节 到了中秋节,除了应市的各式月饼,扬州人还要家家包烧饼。旧时,还有用月饼、菱 、藕等敬月亮的习俗。 煮腊八粥 相传阴历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之日。这天,佛教徒用米粮和果菜煮粥供佛, 称“腊八粥”。后来吃粥之风传及民间,这天,扬州家家都吃腊八粥。旧时扬州各大 寺院除向佛祖供粥外,还向群众施粥,谓吃了此粥可以得佛祖保祜。民间煮腊八粥, 讲究的要用桂元肉、蜜枣、花生米、莲子、银耳、白果、栗子等掺合在糯米中煮成。

送灶老爷升天 扬州人称管灶的神为“灶老爷”。传说,灶老爷在农历腊月二十四晚,要到天宫去禀 报人间之事。所以,这天晚上,家家在灶龛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 联,在灶前供上灶糖(宝塔形的饴糖)和灶饭(糖米饭),说些恭维话,让灶老爷吃甜了 嘴,粘住了牙,在天帝面前多说好话,赐福全家。送过灶,全家坐下来吃糯米饭,喜 吃的不喜吃的,都要吃一点。家里有人在外未归,也要替他放一双筷子,盛一碗饭, 表示全家大团圆。有的新婚夫妇想生儿子,也多放一双筷子,多盛一碗饭,讨个吉兆 。扬州送灶的日期,还有“官三民四”的说法,即官家在腊月二十三日送灶,民间在腊月二十四送灶。送灶这天,还是传统的大扫除日期,俗称“掸尘”,所谓“有钱没 钱,干净过年”。

过年 扬州人称过春节为“过年”。 除夕晚上家家吃团圆饭,喝守岁酒。桌上鱼肉珍馐之外,少不了还要摆几样象征吉祥 如意的菜。如豌豆苗(扬州称安豆头)象征平平安安,水芹菜象征勤勤快快和路路通, 煮鲢鱼象征年年有余,当天不动筷,留到正月十五才吃。 初一早晨,先放鞭炮,表示开门大吉。早餐先吃糖茶或莲子红枣汤,表示家庭和睦, 生活甜蜜,然后吃糯米粉包的圆子(亦称大元宝),象征一年圆圆满满。此后,穿戴一 新,到各家拜年。一般先拜至亲,舅舅,姑父等要在初二拜年。出嫁妇女要在初二回 娘家拜年,初二不去,丈人丈母就不高兴了。对长辈拜年要上午去,下午去就算不敬 。对好友拜年,则“寒夏不迟”。招待拜年的客人,用花生、瓜子、糖果、柿饼、云 片糕、枣子、橘子。长辈还要给小辈“压岁钱”。

扬剧的年龄有多大?有人说它是初出茅庐的村姑,有人说它是饱经忧患的长者。

扬剧的故乡在何方?有人说它在二分明月的扬州,有人说它在十里洋场的上海。

扬剧的履历该怎样写?有人说至多从他的父亲那一辈写起,因为耳听为虚,眼见是实,三代以前,皆无可考;有人并不多说,只是上下求索,周咨博访,不但访问今人,而且请教古人--因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面对种种互相抵牾的说法,我们迷惘,我们沉思,我们寻觅,我们领悟。扬剧自有自己的身世,人们缺少的只是发现。要寻找它的踪迹,只有披荆斩棘地去走一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然而在扬州这个舞台上,汉之百戏、唐之戏弄、宋之戏文、元之杂剧、明之传奇,都距离我们太远。扬剧无论如何必不至于从那

么遥远的时代走来。清代距离我们较近,而清代又是一个地方戏曲兴起和盛行的时代,我们完全应该先对清代的扬州剧坛作一番考察。

清初的扬州真是热闹极了!这里地处扬子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舟楫便利,人文荟萃,凡事皆能得天下风气之先。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一掷千金,时代的风尚教他们想方设法地附庸风雅,以掩盖身上的铜臭。庞大的扬州市民阶层在丰衣足食之后,也渴望享受更多的文化娱乐,来轻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与疲惫的筋骨。于是,一班班代表着全国各地艺术精华的梨园弟子纷纷赶来了,从江南、从河北、从陕西,从山东……,他们带来了昆胜、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这些操着南腔北调的艺术家们,一个个身怀绝技,在扬州城里星罗棋布的大小园林里引吭高歌,大显身手。他们不但给了扬州市民以欢乐,而且给了扬州文化以滋养。

扬州本来是一个歌吹之乡。"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的这一诗句原是写得不错的。别的且不去说,仅就清初的扬州而言,那市井间依依呀呀的清曲、乡村里咚咚锵锵的香火、城镇上蹦蹦跳跳的花鼓、书场中说说唱唱的评弹,以及街头的杂耍、野外的秧歌、逢年过节时的荡湖船、红白喜事时的十番鼓……,这五花八门的乡土艺术,就能够使人眼花缭乱的。这些属于音乐、舞蹈、说白、武打的种种艺术,有的与戏曲有密切关系,有的包涵着戏曲的因素,有的自身正在形成为戏曲。它们是如此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如果再吸收了南北戏曲的营养,接受了四方艺术的浸润,那么从它们当中孕育出一个新崭崭、活鲜鲜的扬州地方戏来,那自然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

果然,扬州的文化艺术之母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6)发生了伟大的阵痛。扬州历史上第一个地方戏呱呱出世了。它的名字,董爱江《扬州竹枝词》称之为"小乱弹",李艾塘《扬州画舫录》称之为"本地乱弹",焦里堂《花部农谭》称之为"郡城花部"。董氏、李氏、焦氏长时间生活在扬州,或者干脆是扬州人,所以他们在谈到这种"乱弹"时,前面都没有冠上"扬州"二字,正像父母呼唤儿女不必在名字前面加上姓氏一样。但当它的足迹走出了扬州地界,人们自然非称它为"扬州乱弹"不可,因为这样才能同四川乱弹、绍兴乱弹、黄岩乱弹、温州乱弹等相区别。章丘梆子中至今保存着"扬州乱弹"的声腔名称,说明"扬州乱弹"的名称早已流行于外地。待到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史》(下册)明确地写道,"除了上述梆子、皮黄、弦索三种主要声腔剧种的兴起与发展之外,"乱弹"诸腔

所包括的地方戏还有不少,如在扬州兴起的扬州乱弹,……也莫不是适应当地人民群众的需要和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和有利的艺术条件及社会物质条件之下产生和发展的。"至此,"扬州乱弹"的名称可以说是确认无疑的了。

扬州乱弹是怎样的一个剧种呢?

--它说的是扬州方言。《扬州画舫录》卷五说,"吾乡本地乱弹小丑,……终止于土音乡谈,取悦于乡人而已,终不能通官话"。所谓"土音乡谈",就是扬州土白。这在士大夫们来说是很为不满的,但在地方剧种来说却是必要条件之一。 --它唱的是扬州小曲。清代戏曲集《缀白裘》中所收的乱弹剧目,均曾为扬州乱弹所演出。这些乱弹剧目所用的曲牌如【银绞丝】、【四大景】、【鲜花调】、

【凤阳歌】、【花鼓曲】、【耍孩儿】等,都是扬州清曲的传统曲调。这说明扬州乱弹音乐基本上来源于扬州清曲。

--它的脚色主要是小旦、小丑,后来又出现了小生。《扬州画舫录》卷五说,"本地乱弹以旦为正色,丑为间色,正色必联间色为侣,谓之"搭伙"。""搭伙"的意思是小旦、小丑结伴演出。这与后采扬州花鼓戏的"对子戏"脚色体制完全一致。

--它的演出按目的和范围的不同,分为酬神、公演、家宴三种类型。家宴最讲究,公演最经常,而酬神最隆重。焦循之子廷琥在《先府君事喀》中说,"湖村二八月间,赛神演剧,铙鼓喧阗,府君每携诸孙观之"。就是说的扬州乱弹的酬神演出。这与后来扬州香火戏的演出习俗并无两样。

--它的剧目散见于《扬州画舫录》、《花部农谭》、《缀白裘》诸书,总数不下百种。其中若干剧目如《花鼓》、《借妻》、《看灯》、《打面缸》、《桃花女》、《双钉记》、《钓金龟》等,后来一直为扬州的花鼓戏、香火戏、维扬戏及清曲所继承。

--它的班社遍布扬州城内外。其知名者,城内有春台、胜春、丰乐、朝元、永和、择善;城外有邵伯、宜陵、马家桥、僧道桥、月来集、陈家集。既然是一个剧种,总不会只有一两个班社。

--它的演员基本上是扬州人,只有少数外地人。其著名者,丑角有吴朝、万打岔、张破头、张三纲、痘张二、郑士伦、张天奇、孙呆子、岑仙、郝天、郝三、刘家相、樊八等;旦角有熊肥子、小郡、谢寿子、陆三官、杨八官、郝天秀等。

其中,扬州人占了大半。

扬州乱弹在扬州各阶层中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扬州竹枝词》云:"乱弹班戏看人多",说明了市民热爱它。《花部农谭》云:"农叟渔父,聚以为欢",说明了农民喜欢它。《北湖小志》云:"湖中诸名流聚,面来观村剧",说明了不怀偏见的知识分子也欣赏它。

然而到嘉庆年间(1796-1821),扬州的形势忽如江河日下。盐业萧条,经济崩溃,商人破产,市民困顿,扬州乱弹失去了原来的经济基础。班社瓦解,艺人星散,扬州乱弹在一百多年之中积累起来的艺术,不能不暂时地退出舞台,而同民间固有的香火、花鼓相结合。于是在中国戏曲史上出现了

清明节扬州人多吗

一个百年难遇的现象--在同一土地上,产生了两种戏曲。借用扬剧《挑女婿》里的一句唱词,那便是--

"你再看一蒂结着两头莲"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先说扬州香火戏。香火戏起源于"傩"。《论语〃乡党篇》中已有"乡人傩,朝服面立于阼阶"的记载。"傩"本是迎神驱鬼的人,不但扬州有,全国各地都有。那么在扬州,它是怎样从一种巫术演变为戏曲的呢?在扬州香火戏艺人中曾广泛流传这样的传说:唐玄宗时,扬州有五个读书人上京应考,因误了考期,又无返家路费,于是便粉墨登场,卖唱度日。后来他们的表演为唐明皇所赏识,终被封为"五岳神",这便是扬州香火戏的祖师爷。传说只是传说,把传说当成历史未免不太严肃。1957年在扬州曾发现清代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神书《张郎休妻》,实为戏曲演出提纲。这倒是有力的证明了:至迟在乾隆年间,扬州的巫术已有明显的戏曲化倾向。但扬州香火戏的进化很缓慢,它在很长时期内都只有半职业性的艺人,它的演出始终含有祈祷神祗保佑平安的目的。据薛福成《庸庵笔记》卷六载,道光末年,扬州香火戏艺人曾"扮王灵官、温元帅、赵元坛、周将军",为扬州某盐商家"驱魅",说明当时扬州香火戏尚未摆脱神的附庸的地位。然而扬州香火戏的剧目是丰富的,除了从扬州乱弹继承了《桃花女》、《双钉记》、《赛琵琶》、《韩湘子》、《劈山救母》等剧目外,还有"唐六本"等许多独特的剧目。它的曲调也是别具一格的,那些以锣鼓伴奏的【七字句】、【十字句】、【斗法调】、【水瓶调】、【七公调】、【娘娘调】等等,大都高亢质朴,雄壮悲凉。

篇二:六(3)班最美扬州人

最美扬州人

扬州理理发技艺的坚守者——仇庆芳

“烟花三月下扬州”,自然要体验扬

州“三把刀”——厨刀、修脚刀、理发

刀所分别代表的技艺。其中的扬州老字

号“紫罗兰”理发店是扬州理发刀的代

表,是扬州人的老字号情结所在。

扬州国庆路老字号理发店“紫罗

兰”的仇庆芳师傅没想到,“五一”小

长假期间,慕名来理发的外地游客会这

么多。国庆路梧桐树掩映着老招牌,店

内的装修还是上世纪的老风格,专门从

宁波赶来剃头的龚先生说,就是要来体

验老手艺、感受怀旧的风格。

仇师傅1956年进紫罗兰工作,已有50多年。时光匆匆,老店开始被人遗忘,可现年72岁的中国美发大师仇庆芳还在坚守,包括他在内,“紫罗兰”目前有8位师傅,年纪较轻的6位也在五十岁左右。

客人有时会问起,扬州的老剃头匠为何那么有名,仇庆芳微微一笑,谈起做学徒时的往事。他自小便跟叔叔学手艺,练习手腕上的功夫时在手臂上放一碗水,水晃出来就挨罚。学捶背时,地上放一张斜了几十度的小凳,连续捶凳面,不能让另外两条凳腿着地。半年后,拿条毛巾,捧个脸盆到码头上去找工人剃

头半年后,还只能“上花班”,就是等师傅忙不过来时实践一下,三年后在中小理发店实习,才能进大店上班。

仇师傅虽年过古稀,如今又被返聘到“紫罗兰”,接触的还是那些老顾客,15元一位,算是老城区的平价,怀旧的市民、知识分子,都是他的常客,有时也忙得脱不开身。但他也忧虑,理发店远离市中心,盈利模式单一,年轻学徒每月工资只有一千出头,市中心宽敞明亮的新理发店高出几倍的工资显然更有吸引力。如何擦亮这块老招牌,仇庆芳等老艺人们都在思考,但是无论市场怎么变化,他们依然在坚守,扬州“紫罗兰”理发店依然在古城里寂寞地“绽放”。

六(3)班

2014-9-28

篇三:扬州名人和扬州文化

“扬州八怪”之“怪”与扬州现代发展的创新

扬州,自古以来的一座历史名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向我们证明了扬州的巨大魅力。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古至今,在扬州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上诞生了不少名人,有唐代高僧鉴真、宋代词人秦少游、清代学者李涵秋、现代学者任中敏、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以及以郑板桥和罗聘为代表的“扬州八怪”等等。

在扬州八怪纪念馆和扬州天宁寺内陈列着扬州八怪的一系列书画作品,初看似乎和其他书画展览无异,而我对于书画展览一向是排斥的,一来我对书画并不精通,也就很难在其中品出趣味来,二来既然并不是真的能看懂还硬要装出深谙其道的样子在我看来实在滑稽——太做作。可当我和同行的小伙伴穿过展览室的时候,我却被吸引了,这些书画作品很有特色,并没有那股陈腐晦涩的味道,而且题材大都是渔人柴夫、鸡犬飞鸟这些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与“正统”文人一味的追求抽象高雅的层次而让人无法欣赏的距离感显现出明显的不同。

在金农身上,我看到了离经叛道这四个字,他首创漆书,并和郑燮在“帖学”一统天下的书法界树起叛逆的大旗,成为清代书道的领风骚者;在罗聘身上,个性色彩得以张扬,他的《鬼趣图》在讽刺世事的同时让人眼前一亮;在汪士慎身上,顽强的生命力喷涌而出,到了晚年,即使双目失明,还坚持书法创作······这在当世人看来是不和正统、难以理解之举,因此被称为“怪”,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是他们对传统的突破,对创新的追求,这对我们现代的扬州文化来说,是值得借鉴的。

一座城市的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文化的优势所在——创新,并把这种文化融入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中去。像扬州这样因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扬名天下的城市并不多见,因此我们要倍感珍惜,要将文化底蕴的发扬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部分,经济只是外在的繁荣,文化才是真正的希望。

自现代城市规划发展以来,一哄而上的旧城改造却造成了对古城和古建筑难以修复的破坏,让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从我们的世界里永远的消失。当然,这并能用来当做反对城市规划发展的理由,只希望我们在向前奔跑的同时不要忘了拉上传统文化的手,否则,就算第一个到达终点,我们拿什么来做胜利的花冠?

在扬州地标性建筑文昌阁附近的一块地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江泽民主席送给故乡的一句话:将扬州建设成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城市。我想,这就是扬州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