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清明 > 列表页

人们是怎样清明节的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4  分类: 清明 手机版

篇一: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清明节五种传说)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清明节五种传说)

1,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2,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

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风俗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3,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

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

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

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

篇二:清明,人们应该去上坟

清明,我们应该去上坟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了。从今年起,党和政府明文规定清明节为长国定假。作为中华民族,理应给已故的先辈上上坟,这是人之常情。可有不少的青年,对清明节比较冷淡,不闻不问。他们认为,上坟祭祖是老一辈的事情,这与他们毫不相干。在他们看来,找钱,过快乐日子才是潮流。清明节了,有假不归,长辈要他回家祭祭祖,他总是推三阻四,说请不到假。在他们心目中,根本没把上坟祭祖当回事!要知道,我们的先辈对我们不薄啊。他们在生时,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照我们,现在他们离我们而去了,我们给他扫扫坟,纪念纪念他们难道也不行吗?更有甚者,一些青年说清明节不要兴,提倡这个节简直毫无意义。这成何体统啊?!你们不要祖宗,难道要天下所有人都不要祖宗了吗?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奉劝这些青年小伙:请多尽尽孝道,抽点时间去给老祖宗上上坟吧!

篇三:清明节折射中国人怎样的生死观

清明节折射中国人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戴望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是个祭扫祖墓、追思先人的日子。然而,若是没有那愁人的雨,扫墓的路上,倒是有灼灼盛开的桃红、杨柳枝头的绿意、油菜地里招摇的金黄,这也会是个踏青郊游、赏春悦心的好时节。

一面是对往者的哀悼、对死亡的感怀,一面是又一个春天万物生长的新轮回对人心的治愈。于是,清明,这个当代社会中的民俗大节,便奇妙地糅合了“死感”和“生感”。这样一种特别的“悲欣交融”,是来自什么样的文化逻辑和历史沉淀呢?

这需要从清明、上巳、寒食的三节合流说起。

清明:从节气到节日

“清明”这个名称,原本并非一个节日。清明,首先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出现在历史上的。而节气,是根据太阳运行的规律确定下来的、反映季节变化和指导农事的时间节点,在“阴阳合历”的中国农历中,是合乎“阳历”的那部分。这就是现在的清明节为何基本上固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的原因。

“清明”二字,描写的是这个季节的物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解释“清明”:“物

人们是怎样清明节的

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所以,“清明”有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春天,从“立春”的春意萌发,到“雨水”的润物无声,又迎来“惊蛰”和“春分”的地气回升、雷声滚滚、蛰虫出动,而后到清洁而明净的“清明”,经历了两个月时间。此时的光景,是农业耕作上种瓜种豆、植树造林的万物待发和勃勃生机。农事以外,也是“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的美景与佳期。

因此,即便只是讨论后世发展为“节日”的清明,我们也无法忽视作为“节气”的清明为其节日习俗所圈定的自然背景和时间感受,由此衍化出丰富的人文意蕴。

上巳节,到春天的水边去嬉戏:曲水流觞和仕女踏青

曲水流觞。

“长安水边多丽人”。

上巳节形成于先秦时代,节期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因为这个日子多逢农历三月初三,所以魏晋之后就固定在“三月三”了。农历三月三跟清明的日期很接近,所以上巳节,也正是在这样一片“洁齐而清明”的春光中,通过“祓禊”的活动,来展现这个古老节日里关于“死生”的生命意识。

祓禊(fúxì),用白话来解释,就是用水洗涤、去邪迎祥,是在水边举行的祭礼。《太平御览》卷五十九引《韩诗外传》:“溱与洧,三月桃花水下之时,众士女执兰祓除。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此两水上招魂,祓除不详也。”手持的兰草是能祛除疾病和灾祸的,用香薰草药沐浴同样如是。此外,由于古人的观念中水域一向被认为是阴界的入口,所以在这个亡者的魂魄如同春天的草木一般萌动苏醒的季节里,人们便在水边举行仪式,招魂续魄,祈求吉祥。

这种对死亡的认知并非撕心裂肺式的哀恸,它引向的是对生命延续的渴求。所以“祓禊”还包括了在水边“会男女”这一“求爱、求子”的部分。《诗风·郑风·溱洧》中描写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便是男女相会于水边、两情相悦的情形。这个日子是男女偶合生子的佳期,有所谓“奔者不禁”的说法,就算私奔也不会遭到禁止。

祓禊那些带有浓烈原始巫术性质的活动,后来逐渐衰落,赤裸裸的生命冲动和生殖渴求被人类社会的礼法制度所改造。但是“到春天的水边去嬉戏”的核心仍在,它变成了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述的“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文人雅集,和唐代杜甫诗中所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仕女集体踏青出游。以至于宋代以后,上巳节慢慢消失,向清明节靠拢并为其所整合,还为清明节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有关进行游艺活动的基础,以及那些对迎送生命的仪式感的遥远想象。

曾经盛大的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

青团

今天已经少有地方专门去过“寒食”这样一个节日。然而作为一个以“禁烟火”、“吃冷食”为核心特征的古老祭日,寒食在历史上曾绵延两千余年。它的日期在清明前的两日或一日,也曾经承担过现在属于清明节的祭祀功能。

可以这样说,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是一个很大的民俗节日,到唐代依然兴盛,但后来渐渐走向式微,为清明节所收归,让人几乎找不到它的存在感了。

从文献记载来看,寒食习俗最早出现在两汉的太原一带。“子推焚,寒食立”,成了关于寒食节起源最广为人知的故事。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名义士,他曾忠诚地追随流亡的晋文公重耳。但文公归国后封赏群臣,却没有让介子推得到应有的待遇,于是他辞官隐于山中。晋文公后来醒悟,为了找到介子推,放火烧山迫其现身,然而他终究也没有出来,只是抱着树被烧死了。《荆楚岁时记》注中说因此“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之,则雨雹伤田”。

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对介子推的纪念,并非“寒食”的真正起源,那只不过是在一种季节变换之时“改火”的古俗之上,对先禁旧火、再取新火之事附会上去的传说。就像李亦园从结构人类学的角度对介子推传说与寒食禁火仪式之间关系所作出的解释,他认为,寒食的“禁火-取火”,象征的是禁火的生食和用火烹饪的熟食之间“自然-文化”的对比,与之相印证地,晋文公的亏待乃至烧山,和介子推的高尚忠诚,同样体现了伦理道德层面上“自然-文化”的对立。由于这相通的思维结构,寒食节选择了介子推。

从寒食节去扫墓,到清明节去扫墓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

对祖先的祭祀,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墓祭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但是寒食节上墓祭扫,从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的记载来看,是在唐初年的民间形成了风气,扫墓之后通常还要欢乐地郊游踏青。这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是对亡灵的不敬,伤风败俗,需加以禁止,所以唐高宗时期朝廷颁布过诏令,称“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

但民间的风俗一旦流行,就很难遏抑。于是到了唐玄宗之时,官方也承认了寒食上墓之俗虽然“礼经无文”,但“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彼时官方仍然认为上墓时“不得作乐”,可民间文化的发展遵循的是自身的逻辑与规律,“生年不满百”,又何苦“常怀千岁忧”,不如行乐去!于是,在踏青郊游的基础之上,后来还发展出了蹴鞠、秋千、拔河、放风筝、斗鸡等一系列释放身心的娱乐活动。

因为寒食与清明的节期十分接近,所以在唐代,人们已经开始将两者的习俗活动连成一片了。寒食和清明常常一起出现,甚至傻傻分不清楚,比如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中就有并列的表述:“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到晚唐和宋代,禁火、吃冷食的习俗开始松懈,清明就渐渐占据了上风。明清之时,寒食已基本消亡,为清明节所取代。

至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深层次的文化联系,萧放认为,当寒食与清明还是两个主题不同的节日时,寒食禁火、吃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出游、赏春,这两者一阴一阳、一息一生,密切配合,“禁火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这就是后来清明兼并寒食的内在文化依据”。就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