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清明 > 列表页

赣州习俗清明的含义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7  分类: 清明 手机版

篇一:赣州市十八县市风俗故事

赣州市十八县市民俗的故事

7 赣县 抢打轿

抢打桥,是赣县白鹭村独有的一种古老的习俗。正月初七迎彩灯结束后,紧接着就是有一群赤膊短裤的彪悍后生,簇拥一个“井”字形的粗大的木架——打桥,窜到祖堂——世昌堂上,点烛焚香之后,礼炮轰鸣,鼓乐喧天,众手高擎打桥,三起三落,重重地击地三下,雷爆般怒哄三声:“发!发!发!”人潮便决堤山洪般地涌出祖祠来到祠外广场。参加争夺的勇士使出吃奶的力气,把打桥抢往各自的目标——事先拜托他们帮忙的,准备领打桥的那户人家。

打桥象征“打(大)发”,大家都以领到它为荣。尤其是那祈求添丁生子的家族,愿望更加迫切,企图领到打桥,带来好运、心想事成。想领打桥的人越多,抢打桥之战就越激烈。抢打桥常常通宵达旦,才见分晓。原先各为其主的勇士们,此时共同到唯一幸运的那户领“打桥”者家中,握手言欢,开杯畅饮。末了捎上东家慰劳的两筒麻饼,回家养精蓄锐去了。

擂擂茶

擂茶是一枝独秀的奇葩。这一习俗一般只在客家人中存在。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又一说,擂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至今仍流传于闽、粤、赣客家居住区。

放“添丁炮”

异彩纷呈的年俗,是赣南客家人的盛事。每年春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和民俗研究学者相约赣南,不辞劳累,游走在赣南的围屋、乡村田园,寻觅独特的客家年俗,而独特的客家“添丁炮”场景更是他们不会错过的。

“添丁”寓意着人丁兴旺、家族繁荣。在赣南客家的老辈人习俗规矩里,过去一年里,谁家生了男孩,在来年的正月初二到元宵散灯的时段,家族中的长辈约定好日子,到村里的家族祠堂中请喝“添丁酒”、放“添丁炮”,为添丁接喜迎兴旺,也为过年增添了喜庆气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人们燃放“添丁炮”,更多要表达的是对国富民强、兴旺发达、迎春接福的喜悦之情。“添丁炮”,这一传统民俗,正在以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响彻赣南的村落,寄予着希望与幸福。

9 、全南县采茶戏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赣南采茶戏的

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11 兴国兴国米粉鱼

毛泽东四改菜名

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四军第三纵队的一个排,从井冈山来到兴国县,指导兴国的革命斗争。那时,兴国民众都亲切地叫他毛委员。为了使毛泽东便于工作,兴国县党组织领导人陈奇涵、胡灿、肖芳全等同志把他安置在“潋江书院”下榻。

转眼到了中秋节,陈奇涵想请毛泽东同志吃一顿像样的具有兴国特色的饭,他把这一想法和胡灿、肖芳全一说,大家一致赞同,决定以兴国米粉鱼招待毛泽东同志。

“团圆月”

八月中秋夜,明月高悬。陈奇涵、胡灿、肖芳全就在“潋江书院”宴请毛泽东。四人坐定后,一个大蒸笼装着米粉鱼放到桌子中间,毛泽东指着蒸笼,仰望明月说:“好大的月亮呀!今天是中秋佳节,这道菜就叫‘团圆月’好不好?”陈奇涵等三人一听拍手叫好。这时肖芳全在四人碗里斟上了老表酿制的黄米酒,蒸笼盖一掀,嗬!一股浓烈的鱼香味扑鼻而来,使人食欲大开,举箸挟鱼入口,又鲜嫩又麻辣。“要得,要得!”毛泽东赞不绝口。

“四星望月”

米粉鱼吃得差不多了,厨师又端上花生米、卤豆腐干、竹笋炒肉丝、油炸鳝鱼四碟小菜,摆在蒸笼的四周。毛泽东一看就说:“‘团圆月’这菜名要改口罗!”陈奇涵不解地说:“‘团圆月’这菜名很好,为什么又要改?”

毛泽东说:“刚才只有个‘月亮’,现在又出来四颗‘星星’还不要改?”“要改,要改。”三人异口同声附和着。可是改叫什么呢?毛泽东沉思了一会,脱口而出,就叫:“‘四星望月’怎么样?”三人一致叫好,“四星望月”又贴切,又雅致,再好不过了。于是,“四星望月”的菜名,在民间广为流传。

“四星伴月”

1950年10月间,毛泽东与肖华出席首届全军运动会。运动会结束那天,毛泽东对肖华说:“今晚上你家吃‘四星望月’好吗?”肖华听毛主席要上他家做客,当然高兴,就弄了个“四星望月”招待毛主席。大家围桌入座后,毛泽东对肖华说:“你可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要上你家吃‘四星望月’?”肖华风趣地说:“苏区时,您在兴国吃了‘四星望月’嘴馋呢!”毛泽东也风趣地说:“自从在兴国吃了‘四星望月’,我就念念不忘,可今天我是来为‘四星望月’更名的。”见肖华满脸疑惑,接着说:“当年在兴国吃米粉鱼时,(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赣州习俗清明的含义)我取名为‘四星望月’。后来觉得此名有一个字不贴切,在革命战争年代,一直没有更正的机会,今天上你家吃‘四星望月’,就是找更名的机会。”肖华说:“‘四星望月’的名字很好,还要改那个字?”毛泽东说:“把‘望’字,改成‘伴’。”肖华一听懂了,因为“望”是一种对未曾拥有未来的企盼,而“伴”则是已经拥有而相伴长存,是一种亲近。主席为了这道菜名的一个字都寻找机会更正,他那种对待工作及处理事情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实在是可钦可敬。

最后,毛泽东说:“你是兴国人,就请你把这一更名转告兴国百姓啊!”

“群星捧月”

1962年10月间,肖华又设家宴请毛主席,当然少不了兴国米粉鱼。毛主席步入餐厅,见餐桌中央一个大蒸笼,蒸笼四周摆下了十大碗菜肴,就说:“四星伴月’的菜名又要改哟!”

肖华知道毛主席要改菜名的意思,就说:“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我兴国老家的百姓宴请都不只‘四星’了,当然要更名的。”

毛泽东说:“你既然知道这菜名应该改,今天这菜名就由你来改。”

肖华似乎不假思索地说:“改叫‘众星伴月’行不行?”毛泽东吸着烟思索了一阵子说:“‘众星伴月’也不错,如能再改两个字就更好。”

肖华沉思良久说:“请主席赐教。”毛泽东说:“把‘众’字改为‘群’字,把‘伴’字改为‘捧’字,叫‘群星捧月’怎么样?”

肖华茅塞顿开:“还是主席想得周全!”这就是毛泽东四改菜名的故事。毛泽东要肖华把这一更名转告兴国百姓,不过“四星望月”的菜名,已在兴国民众中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如今,兴国人民还是习惯以“四星望月”相称

12 瑞金 瑞金仙米冻

有一个仙米冻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话说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在一个仙米冻小摊前吃仙米冻,一个年轻小伙子在路过,看见姑娘长得好,又不好过去搭讪。姑娘正要离开,小伙子连忙对卖仙米冻的婆婆大喊:“给我来一碗仙米冻,碗不要……”话没说完,婆婆已经把碗往桶里的清水里一洗,说:“好嘞!”没想到小伙子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嘟囔着:“碗都洗过了,我不想喝了!”姑娘登时就涨红了脸。这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竟传为“美谈”。每每没事的时候,只要一吆喝:“走,吃仙米冻去咯!”大家就不由得会心一笑。嬉闹归嬉闹,仙米冻的魅力依然不可抵挡。

篇二:关于江西民俗

关于江西民俗

一、论述江西民俗发展概述

民俗,是人类创造、享用并在群体中流行的文化事象,具有社会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变异性等特征。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为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全省共设南昌、赣州、上饶、新余、景德镇、萍乡、吉安、鹰潭、宜春、抚州、九江等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和最大城市。

农耕文化是江西民俗文化的主体。江西在农耕上有得天独厚的然条件,农耕是比较发达的,有丰富多样的地貌类型和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且基本同期,适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气候湿润,司机分明,具有春季阴雨连绵,盛夏炎热干旱,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流频繁的特点。

江西民俗属于长江流域民俗文化圈,它具有长江文化流域的大部分特点,浪漫,温情,灵活,凝重,质朴,但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江西民俗文化除传承着吴越文化遗风和融汇吴越,中原以及宗教文化以外,再起长期发展过程中,还逐渐产生出一些与当地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动。江西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俗资源丰富多彩。

二.简述江西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

江西民居建筑的基本特征是天井式。江西各地民居总的构成

都是天井式的法则,因此,天井式民居乃是江西民居的共性和特征。

江西天井是被一栋建筑内四面或三面不同房间所包围,这些房间的屋顶是连接在一起的。从空中俯瞰,它恰似向天敞开的一个井口,“天井”这个名词形象不过了。

江西天井是民居的外部形象最重要的是“马头墙”。这种阶梯式山墙既与两屋坡面相协调,并且可以生化出千姿百态,大大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这种阶梯式山墙又称“屏风 墙”,在江西俗称为“马头墙”。

江西民居外立面重点艺术处理和装饰都在主入口的大门。主要有门罩,门楼,门斗,门廊既门窗隔扇。

三.论述中国岁时节日的文化特点,并请你谈谈大学生对热衷于过洋节的原因。

(1)中国岁时节日的文化特点:

1. 农业文化特色

中国岁时节日,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农作物安排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表现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这从以下节俗活动中可见一斑。元旦前后的立春节,看风云,占天候,预测年岁丰欠。二月惊蛰节令到来时,民间有预防虫害,预占收成的习俗。三月清明、谷雨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不少节日如蚕月(小清明)、踏青节、禹生日、麦王生日、龙王节、清明等节日活动都与祈求丰收有关。四月立夏的节俗活动大都是围绕各地生产

特点进行的。五月盛夏之初,各种灾害较多,俗称为“恶月”,其节俗活动多与防病、除害有关。夏至许多地方有“祭田婆”、摘新谷荐祖习俗。六月正值三伏酷热季节,易染疾病,因此,许多习俗偏重于消夏抗暑活动,包含有爱护生产力的意义。七月七日乞巧节,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妇女乞巧习俗,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八月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农民用新谷酬谢祖宗和家神。中秋节赏月、拜月、赏桂,有喜庆丰收的习俗。九月霜降节令,关系到来年生产的好坏,这一天各地有看晴雨、占收成的习俗。十月一日,一些地区农民庆祝牛王生日,实际上是古代牛图腾崇拜风俗的遗留。十一月“冬至大如年”,农民有看雪的习俗,所谓“一九雪,九九皆有雪”。大雪可冻杀害虫,来年农事丰稔。谚语“冬雪是麦被”,其含义即在于此。

2.讲究礼仪,风俗与礼俗相结合

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如春节供奉祖宗牌位,寒食、清明扫墓,对待死者“事死如生”之礼在节日祭祖中得到集中体现。清明祭扫本来是民间风俗,唐玄宗时列入礼典,变成了礼俗。元宵节张灯风俗自汉代形成之后,历代都以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封建统治者对节日风俗的倡导,把风俗上升为礼俗,以礼仪教化人民,加速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把节日纳入了封建礼教的轨道。

3.传承性与变异性相统一

中国节日具有民俗文化传承性与变异性的一般特点。节日一

旦形成,便有一种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时社会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保留有古老习俗的影子,这是节日传承性的重要表现。中国节日文化根植于数千年的农业文化之中,民间流传下来的许多节日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很多习俗是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的,至今还为人们所接受,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节日风俗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节日风俗也会不断有所变化,有的遭淘汰,有的被更新,总的趋势是积极因素占优势地位,落后的陈规陋习不断被淘汰。简言之,中国节日文化传承中有变异,变异中有发展,传承与变异相统一是中国节日的显著特点。

4.民族性与地区性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在其他民族的地区也普遍流行。与此同时,汉族节日中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的风俗。节日中的许多游艺活动,如秋千、高跷、骑射、杂技等,原来都是少数民族的习俗。此外,由于各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异,因而节日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区性特点。除汉族节日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朝鲜族的“老人节”,傣族的“泼水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布朗族的“火把节”,土家族的“七月会”,高山族的“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有其特殊意义和习俗,与汉族节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传统节日。中国节日的这种跨民族、跨地区的特征,是历史上民族节日风俗互相交流、融

合的结果,实际上也是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在这种广泛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广泛的包容性,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内聚力。

(2)大学生热衷于过洋节的原因分析:

如今大学生过洋节已成为一种时尚,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但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趋同化:

1、人本能的好奇心理,“洋节”流入中国,很多大学生都对此感到好奇,故趋之若鹜。但这不是主要原因,试问:如果大学生觉得“洋节”没意思又怎么会趋之若鹜呢?中国传统节日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外国节日却不同于中国节日的温馨气氛,它是当下年轻人追逐的烂漫感。例如:情人节的巧克力和红火色的玫瑰。

2、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一个突出问题, 对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冲击,改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生存

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冲击着传统节日文化的古老宗旨、价值和内容。新技术的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融合得是相当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所以越来越多的国人欢天喜地得过“洋节”似乎也变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趋势。当代大学生属于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代,思维活跃,对外来的新事物兴趣浓厚,成为过洋节的主要人群。

篇三:赣州市简介

赣州市

概述

基本信息栏

(当前模板:行政区划)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别名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面积 人口 方言

3.94万平方公里 926.7万(2012年)

客家语-赣南话、西南官话-赣州话

Ganzhou City 虔城 地级市

中国华东 江西省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通天岩、八境台、郁孤台、宝葫芦农庄、赣州城

著名景点

市中央公园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2市辖区、1县级市、15县 章贡区 0797 341000 江西省南部

机场 火车站

赣州黄金机场 赣州站、赣州东站

车牌代码 赣B

正文

地理位置

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毗邻福建、广东、湖南,是江西省的南大门。土地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具体方位:东经113°54′~ 116°38′ 北纬24°29′~ 27°09′。处于南岭、武夷山、诸广山三大山脉交接处,属于江南丘陵地带,是典型的丘陵、山地地貌,“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赣南土地状况的真实写照。赣南大部分土壤呈红色,酸性,是典型的中国南方红壤分布区,适于脐橙、甜柚等的种植。章水和贡水在赣州市区交汇为赣江。

自然气候

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夏季风盛行,春夏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酷暑和严寒流时间短,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

2009年度全市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冬季气温偏高且变幅较大,降水特少,光照充足;春季回暖早,无“春分”寒和“清明”寒;夏季高温持续、台风纷扰、暴雨严重。7月3日本市遭受了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袭击,其范围广,强度大,致灾重,为建国以来有气象记录最严重;秋季高温少雨,秋旱明显。根据各气象要素和气候灾害情况综合评价,2009年度气候属“一般”年景。

春季

阴雨连绵灾害。3-5月,冷暖气流在赣南频繁交汇,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阴雨常现。一旦冷暖气流对抗剧烈,雷雨大风、冰雹、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均可发生。据资料统计,3-5月全市平均雨日为55天,总降雨量为628毫米。大风、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为40站次。

夏季

先涝后旱少酷暑。初夏全市正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中,水汽充足,一遇到冷空气,降雨大且易集中。6月全市平均雨量为254.3毫米,最多的1968年6月高达534.2毫米,是全年月雨量之冠。该月平均暴雨17站次,是全市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汛期。盛夏7—8月,中部盆地白天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6℃以上,但早晚气温一般均在30℃以下,虽然白天较炎热,但少酷暑。

秋季

风和日丽天气爽。10-11月中旬约一周时间,常受北方南下的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天气晴好。月平均雨日只有6-8天,月平均气温14-21℃,月平均相对湿度70-80%,是全年阴雨日数最少、温和气爽最宜人的季节。

冬季

冷而不寒少雨雪。赣南纬度较低,北面有高山阻拦冷空气直驱南下,入冬较迟,冻害较轻;又常受北方干冷空气团控制,少有云雨形成。白天太阳照射,气温较高;晚上辐射冷却,气温可降至零下,形成霜冰浇冻。受强寒潮袭击时,可产生固体降水或冰凌天气,但机率很小,平均每年降雪日数只有1-2天。

行政区划

赣州市现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5个县。

? 市辖区:章贡区、南康区 ? 县级市:瑞金市

? 县: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

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

地区经济概况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35.98亿元,比年初计划多25.98亿元,增长12.5%;财政总收入180.3亿元,增长40.5%,增幅攀历史新高,创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最好水平,位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排位前移10位;地方财政收入110.1亿元,增长3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000亿元,增长28%,位居全省第五,排位前移5位;进出口总额29.23亿美元,增长79.31%,其中出口总额达25.23亿美元,增长92.51%,县域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生产总值过100亿元、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分别达到4个和3个;超过2/3的县(市、区)财政总收入超5亿元,县县财政总收入过3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18.9︰44.4︰36.7调整为17.4︰47.2︰35.4。三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扎实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0亿元,比年初计划多80亿元,增长18.7%;主

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分别达1841.6亿元和212.9亿元,增长53.8%和91.4%。稀土和钨及其应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40亿元,增长93.5%。57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或利税总额超千万元企业达到465户,比上年增加78户。全市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654.9亿元,过100亿元的园区达到7个。

实现农业总产值375亿元,增长4%。粮食总产量278.5万吨。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成功承办第三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赣南脐橙”成为中国驰名商标。脐橙种植面积达174万亩,产量突破133万吨。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无公害农产品26个。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亿元,增长17.3%。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