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溪上青青草的上一句是什么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21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一站到底”题库

“一站到底”题库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宋朝 王安石)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下一句是什么?(明月何时照我还)

3.《秋思》中的“行人”指的是谁?(捎信的人)

4.《泊船瓜洲》中的“绿”还可以换成那个字(到.过.入或满)

5. “京口瓜州一水间”的下一句是什么?(钟山只隔数重山)

6.“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前一句是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

7.“洛阳城里见秋风”下一句是什么?(欲作家书意万重)

8.“行人临发又开封”的上一句是什么?(复恐匆匆说不尽)

9.“秋思”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谁?(唐 张籍)

10.“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的意思是什么?(间隔)

11.“明月何时照我还”中“还”的意思是什么?(回家)

12.“身向榆关那畔行”的下一句是什么?(夜深千帐灯)

13. “身向榆关那畔行”选自哪首词?(长相思)

14.“春草明年绿” 下一句是什么?(王孙归不归)

15.“独在异乡为异客” 下一句是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

16.“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选自哪篇课文?(梅花魂)

17.《梅花魂》的作者是谁?

18.《梅花魂》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思念家乡)

19.“悠悠天宇旷”下一句是什么?(切切故乡情)

20.“游子久不至”的前一句是什么?(浮云终日行)

21.“落叶他乡树”的下一句是什么?(落叶独夜人)

22. “江南几度梅花发”下一句是什么(人在天涯鬓已斑)

23.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的作者是谁?(袁枚)

24. “浮动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的作者是谁?(杜甫)

25.《牧童》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吕岩.唐朝)

26.《舟过安仁》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杨万里.宋朝)

27.《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辛弃疾. 宋朝)

28.“草铺横野六七里” 下一句是什么?(笛弄晚风三四声)

29.“怪生无雨都张伞” 下一句是什么?(不是遮头是使风)

30.“怪生无雨都张伞”中的“怪生”是什么意思?(怪不得)

31.“笛弄晚风三四声”中“弄”是什么意思?(逗弄)

32.“收篙停棹坐船中”的上一句是什么?(一叶渔船两小童)

33.“茅檐低小”的下一句是什么?(溪上青青草)

34.“白发谁家翁媪?”的前一句是什么?(醉里吴音相媚好)

35.“大儿锄豆溪东”下一句是什么?(中儿正织鸡笼)

36.“最喜小儿无赖”的下一句是什么?(溪头卧剥莲蓬)

37.《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谁?(林海音)

38.《东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选自哪本书?(城南旧事)

39.《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哪本书?(《呼兰河传》)

40.《水浒传》里的英雄有谁,请说出一个?(张顺、李逵等)

41.《水浒传》中“黑旋风”指谁?(李逵)

42.《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指谁?(张顺)

43.“天行健” 下一句是什么?(君子自强不息)

44.“无志空长百岁”前一句是什么?(有志不在年高)

45.“莫等闲”下两句是什么?(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6.“少年易老学难成”下一句是什么?(一寸光阴不可轻)

47.“路漫漫其修远兮”下一句是什么?(吾将上下而求索)

48.“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上一句是什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9.高尔基写过什么书?(童年等)

50.《将相和》讲的是什么时期?(战国春秋时期)

51.《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里有几个主人公(至少两个)?(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

52.《景阳冈》是选自那本书?(水浒传)

53.主人公是谁(只有一个)?(武松)

54.《猴王出世》这一课的猴王是谁?(孙悟空)

55. 本文选自哪个故事?(西游记)

56.它的作者是谁?(明代的吴承恩)

57.刘关张套三结义后边是什么?(生死之交)

58.巧用天时的后一句是什么?(孔明借东风)

59.关公赴会的后一句是什么?(单刀直入)

60.徐庶进曹营的后一句是什么?(一言不发)

61.梁山伯的军师的后一句是什么?(无(吴)用)

62.《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季羡林)

6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64.“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经得起反复体味,形容意味深长。)

65.《威尼斯的小船》的作者马克.吐温是哪个国家的?(美国)

66.象是哪个国家的国宝?(泰国)

67.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

68.非洲是怎样的?(在课文提示里的词) (放眼辽阔)

69.歌德是哪个国家的?(德国)

70.《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什么?

(我们的先人早在2700多年前,就利用烽火传递信息了)

71.《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这篇课文选自哪里?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72.我们以前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装在瓶子里)

73.《网上呼叫》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来自哪个国家?

(马尔科姆·麦克奈尔 美国)

74.《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这篇课文中的魔术师最后是通过什么发给远方的亲人? (“信息高速路”)

75.《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里的周幽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用文中的词回答)(昏庸无能)

76.《草原》这一课作者是谁?(老舍)

77.《草原》这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热爱草原,喜欢草原的感情)

78.《蒙汉情深何忍别的下一句是什么?(天涯碧草话斜阳)

79.《丝绸之路》选自哪里?(《世界五千年》)

80.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哪里的路?(欧亚)

81.丝绸之路从我国的哪里延伸到罗马的?(陕西西安)

82.丝绸之路是促进哪国和哪国的商贸之路?(亚洲各国和中国)

83.《白杨》的作者是谁?(袁鹰)

84.《白杨》文中的父亲的工作是什么?(边疆建设者)

85.《白杨》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86.《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选自哪里的文章?(《触摸风火山》和《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

87.《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文中“废寝忘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科技人员们为了做好大型氧气站每天都忘记了吃,忘记了睡,一天到晚的在实验。)

88.《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的铁路是指哪条铁路?(青藏铁路)

89.浪淘沙的作者是谁?刘禹锡

90.浪淘沙中第一句是什么?(九曲黄河万里沙)

91.九曲黄河万里沙的下一句是什么?(浪淘风簸自天涯)

92.浪淘风簸自天涯的下一句是什么?(如今直上银河去)

93.如今直上银河去的下一句是什么?(同到牵牛织女家)

94.《杨氏之子》选自哪里?(《世说新语》)

95,《晏子使楚》是根据哪本书改写的?(《晏子春秋》)

96.《半截蜡烛》是用哪一种文学形式的文章?(剧本)

97.《打电话》是属于哪种形式的文章?(相声)

98.地满红花红满地下一句是什么?(天连碧水碧连天)

99.池边是绿,树边红雨,雨落溪边上一句是什么?(楼外青山,山边白云,云飞天外)

100.甭是什么意思。(用不着,不必)

101.“甚聪慧”的“甚”是什么意思。(很)

102.“乃呼儿出”的“乃”是什么意思。(就,于是)

103.“平诣其父”的诣是什么意思。(拜见)

104.《人物描写一组》中,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这一段选自那部小说?(《小兵张嘎》)

105.《小兵张嘎》是谁写的?(徐文耀)

106.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机灵的)

107. 《人物描写一组》,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有钱却节俭的人)

108. 《人物描写一组》,严监生这一人物来自那篇小说?(《儒林外传》) 109. 《儒林外传》的作者是谁?(吴敬梓)

110.《儒林外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讽刺古代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 111. 《人物描写一组》,王熙凤这一人物来自于那篇文学著作?(《红楼梦》) 112.《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113.红楼梦主要写了什么?(写出了封建大家族由胜而衰的历史)

114.王熙凤这一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贵气而泼辣的人)

115.《刷子李》中,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技术高超的人)

116..《刷子李》的作者是谁?(冯骥才)

117《金钱的魔力》这一篇课文选自哪篇小说?《百万英镑》

118.《百万英镑》的作者是谁?(马克·吐温)

119. 《金钱的魔力》中托德是个怎样的人?(很瞧不起人)

120. 《金钱的魔力》中老板是个怎样的人?(十分见钱眼开)

121.文质彬彬是描写什么的词语?(外貌描写)

122. 《人物描写一组》中,监生是什么意思?(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123. 《人物描写一组》中,郎中是什么意思?(中医医生)

124. 《人物描写一组》中,一声不倒一声是什么意思?(一声连着一声) 125. 《人物描写一组》中,哥子是什么意思?(古代对男孩子的称呼) 126. 《人物描写一组》中,媳妇指什么?(指女仆)

127.粉面含春威不露的下一句是?(丹唇未启笑先闻)

128. 丹唇未启笑先闻的上一句是?(粉面含春威不露)

192.入木三分讲的是谁的故事?(王羲之)

130.入木三分地意思是?(见解十分深刻)

131.在“圆明园的毁灭”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的下一句是?(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13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的下一部分是什么?(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33在“圆明园的毁灭”中,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的下一部分是什么?(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34.圆明园是当时最大的什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35.圆明园花了多少年建成?(一百五十年左右)

136.英法联军是什么时候烧毁圆明园的?(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

137.在“圆明园的毁灭”中,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什么?(园林艺术的瑰宝) 138.在“圆明园的毁灭”中,圆明园是我国建筑艺术的什么?(建筑艺术的精华) 139.二十二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们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因为作者是想让读者记住这段历史,从而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140.在“圆明园的毁灭”中,你觉得英法联军怎么样?(我觉得他们很疯狂,很野蛮,更加贪婪)

141.在“圆明园的毁灭”中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142.在“圆明园的毁灭”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的下一部分是什么?(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143.在“圆明园的毁灭”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的下一句是什么?(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44.在“狼牙山五壮士”中,石头像什么一样砸到了敌人的头上?(像雹子一样)

145.在“狼牙山五壮士”中,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下一句是?(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46.在“狼牙山五壮士”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下一句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万岁!”)147.在“狼牙山五壮士”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那一次是作为重(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溪上青青草的上一句是什么)点来写的?(第二次)

148.在“圆明园的毁灭”中,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仇恨。)

149.在“狼牙山五壮士”中,你觉得五位壮士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不畏牺牲的人)

150.“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顺序) 151.在《难忘的一课》中,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话会让作者激动?(因为作者有爱国的热忱,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152.《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各在什么情况下出现?(1.老师在黑板写的 2。师生们大声朗读出的 3。作者激动地说出)

153.《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是谁写的?(李小雨)

154.《最后一分钟》的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香港马上就要回归) 155.香港是在什么时候回归的?(1997年7月1日)

156.《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怀揣着作者怎样的感情?(高兴香港要回归) 157.“诫子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心无杂念、凝神安适)

158.“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唐朝)

159.《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下一句?(水不在深,有龙则名) 160.“鸿儒”是什么意思?(博学的人)

161.《兰亭序》又题为什么?(《临河序》、《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162.《兰亭序》是谁写的?(王羲之)

163.《醉翁亭记》中“其西南诸峰”的下一句?(林壑尤美)

164.《醉翁亭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闲适快活)

165.《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什么?(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 166.《满江红》的作者是谁?(岳飞)

167.“怒发冲冠”的下一句是什么?(凭阑处)

168.《满江红》这首词中“潇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形容雨势急骤)

169. 《满江红》这首词中的“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170.“平沙细草斑斑”的下一句是什么?(曲溪流水潺潺)

171.“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是什么意思?

(顺着雁叫声向远处看去,远处是黄云红叶青山)

172.《双调·蟾宫曲·咏西湖》是谁写的?(奥敦周卿)

173.“画舫”是什么意思?(华丽的游船)

174.《诫子书》是谁写的?(诸葛亮)

17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德才兼备的人的平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

篇二:1《古诗二首》

1、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疏、檐两个生字,会写本课六个生字

2,理解《宿新市徐公店》的诗句意思,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单元主题,引入课题

1,揭示单元主题

师:“童年是一张白纸,可以会出最美的图画,可以写出感人的诗文。童年是一片土地,可以种出各种庄稼,开出各种鲜花。”这是音乐家刘炽对童年生活的描述。其道出了童年的美好,也暗含了童年的多彩

和多变。现代孩子和古代孩子相比也许会有不同。下面,先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八百多年前的宋代,看看那时的孩子玩些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杨万里所写的《宿新市徐公店》。 2,板书课题

教师一边读,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古诗。

二、自主读书,交流讨论。

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u 不读su

2,学生自由朗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请学生或者老师帮助。

4,老师检查讨论效果。

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

其中“篱落”“阴”“急走” 不容易理解意思分别为:篱笆、树荫、奔跑。请老师注意。

三、诗文结合,体会情感。

师:在同学们的积极讨论下,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现在同学们再读古诗,并告诉我们自己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这是一幅优美的儿童追逐蝴蝶的画面。

生:蝴蝶,儿童大片美丽的油菜花田,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田间嬉戏的欢笑声。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色菜花怅然若失,不知所措的儿童,别有一番情趣。

师:是啊,这是一幅春树,春花,春蝶与青春年少的儿童构成的完美

又和谐的田园风光图。

四、朗诵展示,理解背诵

1,朗诵全诗,边读边想像,读出意境。

2,背诵全诗。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如过电影一般的想象画面,看谁能够背下来。 在闭着眼睛想象画面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审美与教材文本实现了“无缝对接”享受着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幸福。

五、课堂作业

1,填空

_________,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碟,__________。 2,解词

篱落:( ) 急走:( )

3,为画取名

这是一幅__________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揭题,介绍“词”: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词有各种格式。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

师:《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1、自读。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

2、学生再练读。

3、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

师: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

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分别为屋檐,南方口音,相互逗趣,取乐;

师: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⑶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

篇三: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古诗词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诗句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2.理解词的意思,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

第一课时

一、导

1.立春过后,春天来了,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宋代诗人杨万里一起走进新市徐公店,看一看作者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2.齐读课题。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新市,古县名,在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即姓徐的人开的店。诗人留宿在新市的徐家客店,用他那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这样具有诗情画意的一幕。

二、读

检查学生“读”情况,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准停顿、节奏。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注重指导。

三、解

1.小组学习

要求:(1)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

2.集体交流

(1)汇报交流已经理解的字词。

(2)深入理解诗境

A.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指导朗读: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多么美呀,谁来试着读一读

指导基调:优美,惬意,舒服,旷达。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D.学习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物?

走:跑。急走:快跑。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B.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深入体会孩子的“趣“与”“乐”,指导学生朗读。

“无处寻”后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再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师小结: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

4.背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之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指名背诵。

四、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试着画下来吧?

第二课时

一、揭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板书:清平乐 宋辛弃疾)

2.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一生主张抗金北伐,词风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热情。42岁遭到因奸官馋言落职,退居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因喜爱乡村的田园景色和村民朴素、淡雅的生活而写了不少农村题作的词作,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3.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能合着音乐歌唱,所以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就是词牌名,常见的还有“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等。词有各种格式。《清平乐》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谁能读好?

(清平乐注意“乐”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读通词文

1.过渡:了解了题目与作者.让我们来读一读词吧!注意读准读通读出词的节奏。(出示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读。说说你觉得哪些字要注意读音? 3.配乐范读。

4.把这首词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一听评价。

5.配乐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

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

(1)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茅檐”、“醉里”、“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

茅檐:茅屋 。

醉里:酒后微醉。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写这首词时,在江西上饶。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

翁媪:翁,老年的男子;媪,老年的女子。老年夫妻。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2)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锄豆:在豆田里锄草(好在我们都是些农村来的孩子,都很清楚)。

无赖:顽皮(文中是对小儿的爱称,并无贬义)。

村居:乡村闲居。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和同桌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五、背诵

如此醉人的词,能不能像吟诵古诗那样把它吟诵于心呢?把书合上试一试。(自由背诵)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