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飞鸟相与还的上一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05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七下语文版必考文言文梳理

九二班七年级下册必考文言文梳理

主笔人:郭甜甜 王文鸽

一、《河中石兽》

作者: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谥号文达。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并撰有《阅微草堂笔记》。

1、生字词:

河干(gān) 圮(pǐ) 棹(zhào)木杮(fèi)湮(yān) 啮(niè) 坎(kǎn)

2、重点字词解释:

临:靠近 河干:岸边 圮:倒塌 阅:经历 棹:船桨,这里指划船.

竟不可得:最终设帐:讲学物理: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岂:怎么,.

表反问 是非:这,不是 湮:埋没 颠:颠倒 盖:连词 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 表原因 激:冲激 啮:咬,这里是冲激如其言:按照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但:只

3、重点句子翻译: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其中第二点的多了,可以凭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

4、道理:

认识事物不能主观臆断片面地理解,应全面深入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二、《陋室铭》

1.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3.重点句子翻译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好在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就不觉得简陋了)

馨:散步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①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此句的妙处。

拟人。分析:把自然物写活了,赋予“苔痕”、“草”生命,仿佛这些清新、美丽、生机盎然的植物成了往来“陋室”的客人,让我们忘却了陋室的凄凉荒芜,而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②此句写出了陋室怎样的环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清幽雅致的环境,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奏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乱:使??扰乱,劳:使??劳累)意动用法之:主谓间不翻译。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4.开头写“山”与“水”有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通过比兴的修辞手法,隐喻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质,突出作者品德高尚。

5.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作者以诸葛、杨雄自比,表明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

6、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处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三、《爱莲说》

1.作者:北宋周敦颐,字茂叔,哲学家。

“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诉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本文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

2.莲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翻译句子的意思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翻译: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的,也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洁净的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看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妖:美丽而不庄重, 蔓:生藤蔓, 枝:生旁枝, 清:清芬, 亭亭:挺立的样子, 植:竖立 亵:亲近而不庄重。)

3.句子翻译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宜:(yí)当然。之:助词 无意义 宾语前置

4.莲花所具有的品质,并写出对应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庄重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远益清:芳香(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5.作者对菊花,莲花,牡丹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菊花理解而不欣赏,颇有微词,对牡丹十分鄙视,对莲花赞叹有加。反映了作者在污浊的世间,不随波逐流,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污浊世风的鄙弃。

四、《伯牙善鼓琴》

1.作者简介: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道家。

2.重点词句:

鼓琴:弹琴 志在登高山: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情景。志: 意念,心情。 峨峨:山高 .

洋洋:盛大的样子 必得之 :领会,了解。 援:拿,拿过来 霖雨之操:大雨.

琴曲。霖雨,连绵大雨。操,琴曲名 造:作,这里指弹奏 穷气趣:点明他的情趣。 穷:穷尽。 趣:旨趣,意旨。 舍琴:丢开琴。 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逃:躲避 卒(cù):通“猝”,突然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吾于何逃生哉?”

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声音呢?

一、《次北固山下》

1、作者:王湾 唐 诗人 洛阳人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能否改为“顺”,为什么?

不能,“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用“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是因为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3.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①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和“入”使之拟

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感。

②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新事物必将代

替旧事物,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鼓舞。

③“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使诗人

顿生思乡之情(时序交替,触景生情)。

4.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思乡之情以及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二、《天净沙`秋思》

1.作者简介: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大都人。天净沙是曲牌名。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本片属于小令

2.“枯藤老树昏鸦” 本句写秋末之境,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达出游子无家可归的悲凉。

“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与诗歌的悲凉气氛相符?

相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了一副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词中的悲凉意境,这种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意境更为悲凉。

3.中心思想:抒发了游子的思乡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春望》杜甫

作者简介: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1.国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

赏析:“国”是指都城,阳春三月,花草树木照样繁密茂盛,但都城昔日的繁华热闹已不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野草横生,反衬城中的人烟稀少,荒凉破败,表达诗人无限的感慨。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给了你怎样的感触?

(译文: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由于感伤国破家散,那美丽的花儿、动听的鸟鸣,反而增加了诗人的伤感。用乐景写哀情,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凄楚之情。

3.中心思想:全诗抒写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表达出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四、《饮酒》陶渊明

1.陶渊明,字元亮,名潜,谥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2.名句赏析

①“心远地自偏”从哲学的高度来写,只要精神超凡脱俗即使自己虽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

山一样,表达诗人对追名逐利的鄙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高洁人格。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时分山色秀丽,飞鸟结伴归来。 气:气象,景色

情景交融,诗歌中悠然望山的人与那只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自己归宿,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3. “此中有真意”,“真意”是指什么?

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4.“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为“望”字,可以吗?

不可以,“见”是无意中看见,体现作者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并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有意远观,多了几分刻意,诗句变得平淡无味。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作者简介: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

句子翻译: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山谷的阴面纵横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赏析: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飞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之情,比喻的作用,既清新而贴切地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两句描写了友人消失在山回路转的茫茫雪域之后,诗人凝望着雪中留下的马蹄印

的情景,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达方式迂回曲折、意境深远,表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依依惜别惆怅之情与思乡之情。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运用了比喻修辞,以春花比喻白雪,新颖别致,想象奇特,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表达了诗人乐观、开朗的情怀。

6.中心思想:描写了唐代边塞奇异特有的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六、《登幽州台歌》

1.作者: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

“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北京,战国时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筑建。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已不可见,后来的贤明君主也来不及见到,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3.中心思想:诗歌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呈现了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孤独苦闷悲伤的情感。

七、《雁门太守行》

1.作者: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营造黯然凝重、悲壮的战斗氛围反应战争的残酷。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用“黑云”,“压”来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第二句“甲光”一词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正披坚持锐,严阵以待,显示守军将士高昂的士气。两句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4.中心思想

这首诗既描写了唐朝将士浴血奋战的战争场景,赞颂戊边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又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思想。

篇二:八下语文周末作业七

八下语文周末作业七

认真阅读下列古诗的相关提示内容,完成练习

(一)阅读《饮酒》,回答问题。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作背景】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

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

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内容分析】

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而是身

处“人境”,照理也就会有闹市,也就会人来车往,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

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 “心远地自偏”一句,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

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

定下全篇的基调。以下几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称道

的“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抒情主体又渐渐浮出,写眼前景物,不事雕琢。最后两句,

诗人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练习】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

2.本诗中以物我两忘的超然神韵而千古流传的诗句是: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有何表达效果?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

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此”是指作者的 隐居田园的 生活,“真意”是指 人生的真谛。

7.怎么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二)阅读《行路难(其一)》,按要求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李白经朋友举荐,受唐玄宗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建立一番功业。但此时的

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傲骨,

也根本无法见容于权臣。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却被玄宗找了个

借口发落出来。“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一般认为

是天宝三年诗人退出朝廷之后、离开长安之前的作品。

【内容分析】

一二句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珍羞:珍美的菜肴。羞同

“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

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三四句写面对美味佳酿却

难以下咽,以乐景写哀,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接着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

寓含着无限的悲慨。现实之路虽坎坷险阻,但理想还在。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伊尹那样

有为于当世。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诗人发出“行路难”的感叹。诗的结尾,在沉郁中

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练习】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结合诗句中的具体词语略作分析。(2分)

2.诗中形象地表现出“行路难”的诗句是:“。”(或以形象化的

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悲慨的句子)(2分)

3.解释下列两个典故的内容。(2分)

4.诗中采用“”和“”(限填四个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

有为于当世的理想。(2分)

5.对“闲来垂钓碧溪上”一句进行赏析。(2分)

6.谈谈你对诗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解。(2分)

7.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三)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作背景】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

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

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诗也成为边塞诗的名篇佳作。

【内容分析】

如诗题所示,按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咏雪”(前十句)和“送别”(后八句)。

开头两句,突出了边塞的气候特征: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一个“即”字,表明

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接着,诗人发挥神奇的想像,将北风看

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表现出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接着由户外写到室内。

雪花飘进珠帘,沾湿罗帷,轻柔而浪漫。但“狐裘不暖锦衾薄”的严酷现实也提醒人们,伴

随着雪花的到来,寒冷也悄悄地跟进。后面两句诗就接着写到:“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

衣冷难着。”这是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是过渡性的,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

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下面写送别的场面。“胡琴琵琶与羌笛”,

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天色已晚,暮雪纷纷,红旗不卷,“归客”

登程,此情此景,令人黯然。但诗人却抛开了离愁别绪,以高昂的格调收束全篇。“雪满天

山”令人凄迷,“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

【练习】

问题探讨:

1.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了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试说说“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即”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试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进行赏析。

4.“散入珠帘湿罗幕”中的“散”字有何妙处?(2分)

5.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妙处。

6.“雪上空留马行处”中的“空”字有何妙处?

7.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句子是什么?两者在感情的表达上相同之处是什么?

(四)阅读《己亥杂诗》,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近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写作背景】

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他极力呼吁改革,但在政治上

不受重视,官职卑微,抱负无法施展。道光十九年(1839年),也就是己亥年,毅然决然辞

去官职,回归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

共有315首诗,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首诗是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

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内容分析】

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

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

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

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吟鞭:

诗人的马鞭。

后两句,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

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依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练习】

1.在诗的前两句中,“ ”这一词语直接抒写了诗人的心境。“吟鞭”是指。

2.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2分)

3.诗中写了几种心境?(3分)

4.“落红”在这里比喻。答:自己

5.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分)

6.如何理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给你怎样的启示?请作简要阐释。

7.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

(五)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

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

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

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

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

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

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练习】

1.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2.“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自”该如何理解?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包含了什么历史事件?你学过的杜甫的哪首诗也与

这一历史背景有关,请写出诗名。

4.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篇三:大学语作业题

大学语文第三讲----第五讲作业题

一、选择题

1.汉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 )

A.四言为主,间以杂言B.七言为主

C.五言为主 D.五七言为主

2.下面的表述适合汉代乐府诗歌的有( )

A.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故事情节较为完整,将古代叙事诗推向成熟。

B.是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C.继承《诗经》写实方法。

D.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E.以五言为主

3.下列作品中,抒写爱情的有( )

A.《短歌行》 B.《迢迢牵牛星》

C.《上邪》 D.《蒹葭》

4.下面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之内的是( )

A.《湘夫人》 B.《十五从军征》

C.《迢迢牵牛星》 D.《将进酒》

5.下列作品中,叠字运用为其显著特色的有( )

A.李清照《武陵春》 B.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C.《诗经·蒹葭》 D.《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6.《迢迢牵牛星》中,借外在举止及情态来写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

A.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古诗十九首”是( )成熟的标志

A.民间四言言诗 B.文人五言诗

C.爱情诗 D.抒情诗

8.汉末文人中,今存诗都是乐府诗,善用乐府旧题写时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情感深沉,气韵沉雄,情调苍凉悲壮。他是( )

A.蔡邕 B.曹操 C.曹植 D.王粲

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 )诗作中的句子。

A.李白《将进酒》 B.杜甫《登高》

C.陶渊明《饮酒》 D.曹操《短歌行》

10.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 )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人。

A.曹操 B.诸葛亮 C.嵇康 D.司马迁

11.曹操《短歌行》一诗的主旨是( )

A.有感于生命短促,忧从中来。 B.感于年华虚度,饮酒为乐。

C.哀叹朋友离散,孤苦无依。D.渴望得到贤才辅助,早日建功立业。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几句诗的准确翻译是( )

A.那穿着青衿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B.那美丽的青衿哟,长久地缠绕在我的心头,只是为了你的缘故,让我至

今沉吟。

C.那些学子贤才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就是为了你的缘故,让我一直沉吟。

D.那位穿着青衿的学子哟,你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的病故,让我痛苦至今。

13.下列诗句借用典故的有(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4.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靖节先生”的大诗人是 ( )

A.谢灵运B.陶渊明C.阮籍D.曹操

15.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出自( )

A.《归去来兮辞》 B.《归园田居》

C.《饮酒》 D.《读山海经》

16.在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是( )

A.王维 B.谢灵运 C.陶渊明 D.孟浩然

17.李斯是秦代的( )

A.政治家 B.军事家 C.文学家 D.史学家

18.《谏逐客书》一文所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归纳论证B.演绎论证C.类比论证D.对比论证

19.“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几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

A.对偶 B.排比C.夸张D.比喻

20.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

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 B.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

C.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 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演绎法

21.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

A.论语 B.孟子 C.史记 D.汉书

22.《史记》叙写历史的体例是( )

A.编年体 B.纪传体 C.国别体 D.语录体

23.《山居秋暝》是一首( )

A.山水诗 B.近体诗 C.古体诗 D.叙事诗

24.《山居秋暝》在艺术上的特点有( )

A.动静相衬B.借景抒情

C.视听结合D.大开大合

25.下列唐代作家中,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有( )

A.李白 B.王维 C.孟浩然 D.高适

26.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是( )

A.李白 B.王维 C.杜甫D.白居易

27.下列唐代诗人中,属于边塞诗人的有( )

A.高适 B.岑参 C.王维D.王昌龄

28.高适的《燕歌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有( )

A.慨叹征战之苦 B.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

C.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D.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的苦乐不同。

29.被誉为唐代边塞诗“第一名篇”的作品是( )

A.高适《燕歌行》 B.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王昌龄《出塞》

30.高适生活的时代是( )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31.高适《燕歌行》一诗在体式上属于( )

A.新乐府 B.汉乐府 C.南朝乐府 D.乐府旧题

32.《燕歌行》 中,作者将李将军与汉将相比,主要是为了表明( )

A.李将军十分爱护士卒 B.唐军将帅的腐败无能

C.怀念李将军 D.对唐军广大战士的体恤和同情

33.下列诗句中,不出于高适《燕歌行》的一句是( )

A.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B.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C.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34. 李白的《将进酒》中“烹羊宰牛且为乐”的下句是( )

A.人生得意须尽欢 B.斗酒十千恣欢谑

C.会须一饮三百杯 D.天生我材必有用

35.《将进酒》中,“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上一句是( )

A.莫使金樽空对月 B.会须一饮三百杯

C.径须沽取对君酌 D.呼儿将出换美酒

36.下列诗歌中写到月亮的有( )

A.曹操《短歌行》B.陶渊明《饮酒》(其五)

C.王维《山居秋暝》 D.杜甫《登高》

(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飞鸟相与还的上一句)

E.李白《将进酒》

37.杜甫晚期七律的风格是()

A.沉郁顿挫 B.飘逸奔放 C.清新淡雅 D.通俗易懂

38.就诗体而言,杜甫《登高》一诗属于( )

A.五绝 B.五律 C.七绝D.七律

39.《登高》一诗的“诗眼”应是( )

A.悲秋 B.潦倒 C.苦恨 D.艰难

40. 杜甫《登高》这首诗的颔联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41. 晚唐诗人中,以写“无题”诗著称的是( )

A.杜甫B.白居易C.李商隐D.杜牧

42.李煜是( )

A.唐代词人 B .南宋词人 C.南唐词人D.花间派词人

43.下列词作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有()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C.声声慢(寻寻觅觅) 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44.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有()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 B.叹良辰美景之易

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 D.发物是人非之伤痛

45.李煜《虞美人》的主旨是( )

A.抒写行役之苦、羁旅之愁 B.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C.抒写家破之哀、人亡之痛 D.抒写失意之忧、遭贬之悲

二、翻译题

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6.民以殷胜,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8.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9.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10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汉乐府?汉代乐府诗在艺术上有什么特征?

2.《短歌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分析说明《短歌行》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4.陶渊明《饮酒》“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的妙处何在?

5.陶渊明《饮酒》中“采菊”有何象征寓意?

6.《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谏逐客书》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中主要采用哪种论证方法?

8.《山居秋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它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9.《山居秋暝》哪两联表现出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特点?

10.高适的《燕歌行》中包含了哪些对比?

11. 李白《将进酒》诗中运用陈王曹植这一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12.杜甫《登高》一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它在形式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3.《无题》第二句写景与第一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14. 为什么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喻愁生动贴切?

四、解析题

1.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B.乌鹊喻指什么?

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喻义是什么?

D.最后四句的含义是什么?

2.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

A.“心远地自偏”的含意是什么?

B.“此中有真意”的“此”指什么?“真意”指什么?

3.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令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A.概括这段话的大意,并划分其层次。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C.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4.阅读杜甫《登高》一诗,回答问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前四句写的什么景物?

B.为什么有人说“悲秋”二字是联结景和情的关钮?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阅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回答问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春花秋月何时了”所蕴含的深层情感是什么?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