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二者不可得兼上一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05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鱼我所欲也 同步练习(附答案)

《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主张是 ,他认为“人之初,。”

2、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死亦我所恶( )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 )________ ..

(3)蹴尔而与之( )________ (4)乞人不屑( )________ 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

④乡为生死而不受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5)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8)是亦不可以已乎?

(9)此之谓失其本心。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词多义。

为(1)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也?

(3)乡为( )身死而不受

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一)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线字的意思。

①苟得( )②恶( )③由是( )④独( )⑤蹴( )

⑥本心( )⑦得( )⑧已( )⑨丧( )⑩向()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4、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下面的一副对联。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此是乎?

5、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 本文选自《孟子?台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

D. 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

7、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选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9、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10、既然有比生更可宝贵的,比死更可厌恶的,那么平时应该如何做?

11、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1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二)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曰:“??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翻译“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与“王好战,请以战喻”中的“请”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乃置酒请之 B. 战则请从C. 臣是以无请也

3.孟子“以战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其目的是什么?

4、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 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天损之,月攘一鸡,以待

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攘②是③请损之 .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 斯速已矣 B. 惧其不已

C. 可以已大风 D.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3、偷鸡人听到别人劝告后的态度是什么?(用现代汉语回答)

4、对偷鸡人做法的评论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想想自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孟子?告子上》、仁政、性本善。

2、(1)wù (2)dān gēnɡ (3)cù (4)xiè

3、①“乡”通“向”;从前。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③“辩”通“辨”;辨别。④“辟”通“避”;躲避。

4、(1)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2)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3)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4)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话,我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义”。

(5)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获得生命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

(6)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人不采纳。

(7)用脚踢着施舍给别人,即使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8)万钟的俸禄如果不问它合不合礼仪就接受它。那么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9)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5、略(可赞成,可分析其局限性,也可结合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1)为了(2)做(3)做、采用(4)肯、情愿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二、文言文阅读。

(一)1、①苟且取得 ②厌恶 ③通过某种办法 ④仅仅 ⑤践踏 ⑥本来的思想,即“义” ⑦同“德”感激 ⑧停止⑨丧失⑩原先、从前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嗟来之食

4、舍生以取义,此义是义乎?

5、C 6、C

7.“如使人??何不为也?”这样写使文章结构严密,感情充沛,读者易于接受与背诵。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9、舍生取义

10、不为苟得也 患有所不辟也 11、A12、D

(二)1、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也是逃跑啊!

2、B 3、意在说明人应有自知之明,凡事要认真考虑,不要在讥笑别人的时候,自己也犯同样的错误。目的是以此批评梁惠王没有施行仁政、体察民情的错误。

4、喻所犯错误程度不同,本质一样。

(三)(三)1、①偷②这①减少

2、D

3、请让我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止偷。

4、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5、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篇二:二者不可得兼

二者不可得兼?

——叶圣陶晚年语文教育思想学习札记

梁 杰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从教育目的角度看,在叶圣陶先生思想深处,存在着一种矛盾,即教育应当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与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细究之,我们发现,这一矛盾既是叶圣陶的爱国教育家的本色的反映,又是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映。对此的理性把握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和走向。

前几天,笔者读到了叶圣老八十六岁高龄时写的一句话:“我恳切希望这个办法成功,培养出大批全面发展、学能致用的优秀人才”。(《集》十一,P261)正是在这句看似不起眼的话中,我们看到了叶老的崇高思想境界,同时,也发现了叶圣老在教育理念层面上存在着的矛盾。下面试细说之。

1976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就在这一大背景中,1977年11月,叶圣陶被教育部聘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顾问,从而基本走出隐居状态,开始焕发出他教育生涯中的又一次光彩。 1978年3月,叶圣陶参加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并在会议上发言。这是他在进入隐居状态(69年)以来的第一次正式发言。正如四十年代他重新步入教育领域的那一次发言一样,这也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发言。这一次,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十年来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思索。讲话高屋建瓴,极富建设性。在这里,我们尤需要关注的是,他在(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二者不可得兼上一句)讲话中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集》十三,P229)这段话很值得关注。在这段话中,他清楚地阐明了语文教学与国家建设的关系。实现“四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语文应当干什么?把握自己的学科性质,并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必备技能,这就是语文教学根本任务。于是,语文教学就从这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理由和方式,甚至发展的信心。这一逻辑用更简捷的语言表述便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语文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国家发展的具体需求,则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内容与方向。

谁也不能否认他这番话的正确性,因为,他的这一说法既有其历史依据又有其现实依据。在中国,私塾教育的历史不可谓不长,经由私塾培养出来的人不可谓不多,但是,私塾教学有一个根本缺陷,那就是,它“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集》十三,P109)也就是,它的教学着眼点不是在生活中运用,而是“学 成文武艺,货售帝王家”,用以弥补此缺的就是使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再是“代圣人立言”,而是为自己表情达意,也就是,增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是其历史依据。现实依据是什么一

呢?就在这篇文章中,叶老提到了几天前吕叔湘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这一文章是在《语文学习》编辑部对当年的高中毕业生语文水平进行调查后出来写的。当时调查的结果是:“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读不来,写不来,一句话,不能运用语文这一工具以传情达意。因此,叶老发言正

确性无庸怀疑。

应该说吕先生的话是振聋发聩,叶圣老的话是指点迷津,从此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那么这一有着正确理论指导的改革的结果是什么呢?改革目标是要加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并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和运用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对此,早在一九六三年,张志公先生就曾经说过:“人要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同掌握其它工具一样,得练;??(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张集》P15)这一对实施工具性的经典论述不能不对人们起作用,于是,在教学实践中,人们便大张旗鼓地练起来。“语文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把一篇课文抄写若干遍,还出一些学生力所不及的练习题。做这些作业,每天都做到很晚,弄得困倦不堪。??体质下降了,近视眼增加了,问题很严重。”(《集》之十一,P228)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严重的问题,是不是练的必然结果?应当说,在当时,确实是这样,因为当时,“许多教师很努力,都想做好工作,但是不得其法。不少教师只是知道逼学生做功课。”(《集》之十一,P228)练,在当时已成为一种风气,人们甚至概括出了一句口号:精讲多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它其实就是“题海战术”的代名词。几个月后,叶老开始对“精讲多练”口号予以反思。此时,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要学生多练,又要不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似乎不太容易。”(《集》之十一,P242)这时,叶老对于所谓的“练”已有所警惕,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因叶老的警惕而停止其前进的步伐,尤其是在高考的利益驱动下,练习越来越繁,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学生苦不堪言。1981年10月,《中国青年》刊载了一篇调查摘要《来自学生的呼声》,谈学生的过重负担问题。11月1日,叶老看后,再也按捺不住,当天便写下了著名的《我呼吁》,他向所有与学校有关的部门呼吁,希望大家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考虑给学生减压,在其后近一年的时间内,这种呼吁是

其写作(关于教育问题)的基本主题。

由此,我们看到了叶圣老语文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悖论:语文教育的发展须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满足的过程,往往又是学生畸形化发展的过程,这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根本宗旨完全背道而驰。所以,叶老本着教育家的良知,立即起而抨击。当年的提倡是有理的,后来的抨击也是有理的。这一二律背反看似有趣,但我们却乐不起来,因为这一话题太沉重。

叶圣老思想深处的这一悖论能说明什么?这是一个难题。问题的简单化处理就是就其悖论的每一方进行评价,然后了事,前些年对“工具性”的某些批判就是如此。但这样做

—2—

显然有失公允。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的存在,离开了那独特的时空,剥离一个人生活的历史土壤,

单独地去审视其孤立的言行,大约就如同后人在欣赏唐吉诃德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却又大惑不解。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走进他的过去,回到叶圣老当年谈话的氛围中去。

叶圣老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提倡是一以贯之的,贯串其教育生涯的始终。仔细审视他的每一次倡扬,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工具性”的表述基本上都定位于“交际”这一层面,而很少涉及语言的其它属性,如人文性,这大约是人们对他进行点名或不点名批评的根本原因。可是,假如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可能会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其实质。其实,一个人能终其一生地坚持一种思想,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研究,尤其是像叶圣陶这样的人。正如前文所说过的,叶圣陶之所以要大力倡导“工具性”,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原因。这,咱们这里不再赘述。咱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问:那些念了多年语文,却只学得个“鹦鹉学舌”,而不能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来准确地传情达意,这样的人能算得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吗?问题一出,可能有人会笑得喷饭,但这一角度却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把握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让我们还是把目光聚焦于他78年的那次讲话。他为什么要倡导工具性,其外围背景是什么?请看张志公先生的论述:“从小学到中学的十二年或十年之间,语文课所用的教学时间占全部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居各门功课的首位。然而,相当大的一部分中学毕业生,语文没有学通。”(《张集》P61)不通到什么地步?请再看张先生的调查:“用五百个常用词对一部分初中生进行测验,结果能够正确地读出来,写出来的学生只占百分之四十一,最差的只得九分”(《张集》,P108)这两段话分别写于78年、79年,应该基本反映七十年代末期的语文教学现状。谁能说这样的学生是全面发展了?而要使他们全面发展,各门功课一起上,全面开花,行吗?符合教育规律吗?还是来谈语文。当学生连最基本的常用字都不能掌握的时候,我们语文该干什么?去谈人文性?去谈思维训练?拉倒吧!所以,工具性是那个时期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文字是载体,是一切交流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语文是学习其它各门功课的基础。所以当我们再次审视那段文字:“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我们现在总该明白叶圣老为什么要这样说了吧。这段文字似乎比较啰嗦,一一列举,不惮其繁,但是,我们应看到,叶老在强调,在强调语言文字的基础性。有了它,我们才可以走进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我们的更大的发展才成为可能。所谓“正是语词、语言,才真正向人揭示出较之任何自然客体的世界更接近于他的世界,正是语词、语言,才真正比物理本性更直接地触动他的幸福和悲哀。”(卡西尔语,转引自《读书》2001年第三期P 156)这里,笔者愿意岔开原题插入一句。叶圣陶先生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讲过实现“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之类的话,这从经他手编定的几个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纲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按叶圣老的意思,实现其“工具性”只是第一步,而不是全部。这里不再论证,且回到原题。因此,在七十年代末期,他的强调“工具性”,应该说,是着力点在此,着眼点在彼。他关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希望学生能全面发展。至于后来出现的毛病,责任岂能由他来负?这就如同医

—3—

生,给病人开药方,但那病人却不听医嘱,乱吃猛药。出了医疗事故这难道怪医生?因此,倡导“工具性”,正是叶圣老思想深处所坚持的“全面发展”理念在那一特定历史瞬间的外在

表现,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并没有本质的矛盾。倡导“工具性”并使之成为学生的必备技能,正是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而这,又是学生到达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但是,当我们这样来阐述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时候,我们只是在更高层面上理解了叶圣陶先生,他是一位坚定的爱国的语文教育家,可我们却还没能解决那个二律背反的难题。我们当然不能说,因为叶圣陶先生提倡“工具性”的出发点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我们就说能熟练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来传情达意的学生就是全面发展了。这显然是浅簿而又可笑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尽管叶圣陶先生提倡“工具性”的出发点在全面发展,但是在这一构想现实化的过程当中,它毕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至有“误尽苍生”之责,进而引起全国性的历时数年的大论讨。我们更应该问一问导致这一切后果的根本原因何在呢?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试从人的全面发展谈起。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的发展时提出来的,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指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的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最完满形式,这种状态确实让我们欣羡不已。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只是一种理想中的完美状态,是马克思的一种理论假设。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全集》之42,P126)即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与它的对象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与此相同,全面发展的人与它的对象化存在,即共产主义社会也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人的对象化活动有待于外部对象化的存在,外部对象化的存在提示并满足着人的生命活动——人的存在只能是在这活动中的存在,人的发展只能是在这活动中才得以发展——的需要,外部对象化的存在也就因此丰富并范围着人的生命力。因此离开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对象化的存在而来奢谈人的全面发展,往往是不切实际的空谈。正因为如此,即人与其对象化存在是相互依存且互为因果的关系,它们总是相伴而行,比翼而飞,所以,人的全面发展的欲求常常与其对象化存在构成一种张力,这一张力在某一具体社会中,常常化而为这样一组矛盾,即一方面是社会中一切人为的和为人的典章制度,社会组织乃至人化的自然,对人的压抑甚至异化,另一方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化而为变革社会——人的特定的对象化存在——的行动。矛盾双方都是有理的,前者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工具性”的提倡导致学生的异化的结果便得到当时社会,尤其是市民阶层的认可,因为,一来它与实现“四化”,强国富民相联系,尤其是它与顺利进入高校相联系,而这意味着巨大的利益,物质的、精神的都有,这构成矛盾的现实层面。后者因其更理想化一些,于是,便更容易受挫折,因而在任何时代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且更容易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同情。前几年对语文教学的铺天盖地的责难便因此而起,

—4—

“误尽苍生”的感叹便缘此而发。叶圣陶先生思想深处的矛盾的实质大约就在这里。这一组矛盾的相互依存与相互斗争的结果便是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纵向看,这就构成人类不断三

探索,不断前行的历史。

这一解说可能会使有些人好生失望,因为这至少意味着两点:其一,在共产主义社会还没有到来之前,人的全面发展几乎绝无可能;其二,在现存社会中,类似前几年的语文大讨论还将长期进行下去,也就是说,工具性,人文性的被认可、确立和推广只是语文学科在其自身向前发展的逻辑链环中的一环而已。这似乎是在散布一种悲观情绪。但是,我们也应该谨记:“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全集》42,P148)历史在不断地前进,人与其对象化存在每一次斗争的结果,往往以“人的解放”而告终,而这样的每一次解决,都使人朝着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了一步。“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内涵不同的“解放”还给人的是“解放”的不同视野或胸怀所能容纳的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任何想一蹴而就的心理和行为都是极其短视的。在语文学科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要警惕这一种倾向,并要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可能还会有人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一个问题:既然“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是这样的可望而难以及,那么,它的存在还有现实意义吗?应当说,有,一定有,而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对人类的一种终极眷注的表现,它的意义在于,它给世人提供了一种价值向度。它是一种价值之光,从更完美的某个远处投向现实的人的心灵,它具有绝对的因而超越具体定在的意义。它的意义不是在对当下的具体情况的简单比较中获得的,它是一个确然不移的标准,不随顺任何一己一时的好恶,也不因意力的强制和念愿的诱惑而有所变通。它拒绝一切对它的庸俗的乡愿的理解。它就如同北斗,是迷路者永远的指路明灯。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可能更应该思考的话题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应该具有怎样的语文素养呢?这已越出本文的范围,兹不赘述。

主要参考资料:

1、《叶圣陶集》,文中简称《集》。

2、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在文中简称《张集》。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在文中简称《全集》。

梁杰江苏省灌南县中学222500

—5—

篇三:鱼我所欲也含有答案

《鱼我所欲也》 (含有答案)

《鱼我所欲也》 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

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实词积累

(1)欲:想要。

(2)于:比。

(3)苟得:苟且有得,这里指“苟且偷生”。

(4)恶:厌恶。

(5)患:祸患,灾难。

(6)辟:通“避”躲避。

(7)如使:假如,假使。

(8)为:做。

(9)丧:丢掉,遗失。

(10)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11)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12)呼尔:吆喝着。

(13)与:给予。

(14)蹴:用脚踢。

(15)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6)万钟: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17)加:好处。

(18)辩:通“辨”,辨别。

(19)奉:侍奉。

(20)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21)与:通“欤”语气词,吗。

(22)乡:通“向”,从前。

(23)已:停止,放弃。

(24)本心:天性,天良。

(25)何加:有什么益处。

三、相关成语

舍生取义

四、相关对联

1贫贱不移颜回有丈夫之志

威武不屈天祥存英雄之举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依口味取舍

生同大义非能共存,据良心抉择

五、原文填空

1、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嗟来之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以“鱼”与“熊掌”比喻引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为什么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所欲有甚于生者。

4、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子是: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的句子是: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