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论文 > 列表页

八年级社会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10  分类: 社会论文 手机版

篇一:初二论文.社会

初二《社会》课本中外历史交叉编写,但以中国史为主;在内容上,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难点较少,要 胜于人教社编写的历史课本;在思想教育上,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另外,还安排许多插图,有利于直观教学

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它更适用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

初二《社会》课本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课堂消化解决,即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减轻学生负

担。为此,在初二《社会》教学中,我进行“四环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现谈谈我的做法和初步体会。

一、“四环节教学”的具体做法

所谓“四环节教学”,是指每一堂课一般都按“引导性预习——重点性授课——针对性练习——科学性讲 评”四环节循序进行,始终把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训练为主线,以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引导性预习。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时,抓住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反复阅读,独立思考,做到有计 划、有目的地听课。为了便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基本了解,抓住重点和难点,为授课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具

体做到“导”和“预习”两点,这样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就是指导,指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去预习。为了使学生节省时间,少走弯路富有 成效,我给学生编了预习提纲。提纲根据教学大纲、课本内容和学生情况按教材内容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

繁设计,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趣味性和现实性。如《抗日战争的开始》一节,首先告诉学生本节的重点是:卢

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其次,让学生了解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

主义侵略中国的四次事变,了解抗战开始后出现的两条抗战路线及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四次会战名称。再次

,要求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和表现,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是怎样形成的。(注:下面都以本节教材内容为

例)、:“预习”,指学生根据提纲看书,找答案,理线索,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前后贯通,熟记重点,把难 点和重点带到课堂,以求针对性地解决。

2.重点性授课。就是指教师在认真备课,吃透大纲精神,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讲授新 课,并为学生解疑,这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在“熟”和“短”两个字上下功夫。

“熟”:就是指教师要熟悉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和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做到“三熟悉”才能抓 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到哪些是学生难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这也是为教师“精”、“短”授课 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讲授本节内容教师首先要知道本节的重点是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中共

的全面抗战路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判断:难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和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而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四次侵华事变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只需分析一下学生即可掌握,两

条抗战路线产生不同的结果要作分析。

“短”,就是指教师授课要“精讲”、“短讲”,一般一节课授课时间不超过30分钟。该节内容只要按下 列线索讲清即可(第一教时板书)

(附图

{图})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忽视以至抹煞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只看到学生是 教学的对象,而看不到学生还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是一种片面性。教学中的注入式,就是这种片面性在教学

组织形式上的反映。教师必须克服只顾讲、不顾学生想和练的片面性,既要使教的一方起主导作用,又要使学

的一方发挥主体作用。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精讲、短讲,只要把重点突出、

难点讲清、问题解决即可,尽可能多留些时间,让学生去想和练。

3.针对性练习。就是围绕重点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定向练习。这是知识的转化 阶段。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这个阶段。教师一般在授完新课后,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去想

、去读、去记忆(有时可以与讲授新课交叉进行)。再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练习,一般采取归类形式的书

面练习。练习不能漫无边际,不能搞题海战和疲劳战,而且必须在课堂上完成。练习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练习效果。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口头练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

握双基,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第一教时授课后,首先要学生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其次让学生回答

以下问题:①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四次事变名称;②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四次会战名称;③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4.科学性讲评。就是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讲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师利用下 课前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由于时间有限,讲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目的、有重点地突破主要问题。通过讲

评,使学生明确试题方向、打通审题思路、揭示答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讲评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整体性讲评:就是讲评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练习完毕后,如有条件的可进行整体批 阅,或者抽查上、中、下三类同学的练习进行批阅,把好差典型记录下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便讲评时

“对症下药”。每次讲评时只重点解决一、二个主要问题。在讲评中,根据重点突破的原则,有时以解决重点

内容为主,有时以解决易错内容为主,有时以解决分析题型为主。根据实际情况,本节课侧重分析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这样的单项突破,能够使学生牢记重点,并了解各类题型的表达方式和答题要求。掌握审

题方法以及答题规律、技巧。在讲评方式上,要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讲评方式。

个别性讲评:就是指面批、面评。授课和讲评都不能放弃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 利用讲评来提高整体效益。对后进生可在练习结束后进行当面批阅,找出错误所在,分析错误原因,并指导学

生及时纠正,直至完整准确地掌握答案。

二、“四环节教学”的作用

四环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有以下几点优越性:

1.有利于紧扣课本。实行四环节教学,紧紧扣住了课本,克服了过去那种脱离课本,讲条条、背条条的教 学方法,从而体现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学原则。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调动了教和学两方面的 积极性。在四环节教学中,学生的预习、听课、练习、受评全部置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影响下。这就使教师有

可能深刻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生的掌握状况,具体地进行指导,订正错误,从而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

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学生也逐渐学会了发挥主体作用的方法,改变了长期以来老师唱独脚戏,搞满堂灌的状况

3.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去,由于教师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练习,只能加重学生课后 负担。现在,练习都在课堂上当堂完成,这就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符合了编写义务教育课本的目的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行四环节教学,预习阶段就是学生自学,带着问题学;授课阶段就是教 师帮助学生学;练习阶段就是学生知识转化阶段;讲评阶段就是学生提高和巩固学习成果。四个环节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始终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融合在一起。

5.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行四环节教学后,学生能在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 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篇二: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

历史小论文写作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搜集史料,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是历史教学改革和历史高考改革的引擎和成果体现。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的小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篇一: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 《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教学内容紧紧联系社会实践与个人生活,但各部分内容之间并没有遵循传统的逻辑结构,若按灌输知识式教学模式讲授,很难取得较好效果。为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增强其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我们必须更多地结合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高度还原或仿真实际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其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衍生和知识的应用、重建,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创设情境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创设声情并茂的语言情境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然而,中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往往是抽象概括、提炼浓缩的书面语言。因此,通过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才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旺盛的求知欲。对学生而言,苍白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讲述,就像是一潭死水,让人昏昏欲睡;空洞的情感,千篇一律的语调,就像是一盘淡而无味的菜,让人兴味索然。若能丰富语言表达法,或寓事于理,或寓情于景,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

声情并茂地再现,就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增强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八年级社会论文)

如讽刺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时,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这样说:"慈禧太后多年来都是跟着帝国主义的笛子跳舞。现在,只要听到笛子的声音,她就知道该踏出右脚或左脚了。"毛泽东同志也非常重视语言的作用,他在批评党内教条主义的错误时,就用了这样一幅令人拍案叫绝的对联:"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如果老师能够像他们一样熟练地驾驭语言,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何愁学生不专心,何愁教学效果不提高呢? 2 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具情境

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视觉效率比单纯的听觉效率要高30%左右,这是为什么人们可以轻易地记住一部电影的主题内容,却不能同样轻易地在听别人朗诵一遍剧本之后就实现这一目标的原因。依照心理学对于记忆规律的研究,通过不同渠道,对受教育者的大脑皮层进行多重刺激,有助于巩固记忆的成果。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用直观教具正是为了通过学生的多种直觉感官全方位地认知,既可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社会》是一门鲜活而且有趣的学问,从而产生兴趣,又可帮助他们在更容易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产生获得认同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如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由于学生缺乏战争的感性经验,教师光讲课文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特意播放了电影《珍珠港》的片段,让学生亲自感受,再配以教师具体的讲解,就能对日本的战略意图,高科技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美国军队的训练有素,战争的残酷性等等,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3 创设活灵活现的角色情境

当今学生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喜欢形式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他们又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习的最好刺激,乃中创设模拟角色情境,比如自编小品,通过学生模拟历史片段,渲染课堂气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如讲到鸦片战争的时候,我要求学生用军事家的思维去思考:如果你是英国海军总司令,你打算如何设计到达中国的路线?达到后选择哪些地方和中国军队作战?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在讲到鸦片战争的影响的时候,我又要求学生用政治家的思维去思考:战争胜利了,如果你是政府代表,你会向中国政府提出哪些要求?理由是什么?你认为中国政府会同意吗?为什么?很多学生都有成为军事家、政治家的梦想,在课堂上有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过过瘾,他们也是求之不得的。经过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再加以点拨,不难分析出鸦片战争的地理、政治、经济方面的特点,得出《南京条约》的签订是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的结论,认识到资

本主义侵略性和扩张性的本质特点。这样的学习方式要比老师的"灌水"有趣得多,有效得多。

4 创设欲罢不能的问题情境

巧妙地设置问题,以引导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可以以设疑—答疑的方式来解决。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教材中的结论,有意识地、巧妙地设置成问题,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5 创设别有滋味的另类情境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一方面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搭建了一座可以尽情展示的舞台。在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下,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在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课堂里营造一种耳目一新的情境。

比如在讲到《盛世文化》时,可以像语文老师那样上一堂诗词鉴赏课,师生共同于都,共同赏析,再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其作品出现不同特点的历史原因。

情境教学固然有着强大的功能,但它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模式。在探索过程中,我遇到了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某些情境的设置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一方面需要认真甄选适合情境教学的内容,不要刻意追求每一种情境教学模式都要用到;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整合教学资源,适当关注其它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劳动。二是如何改变"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情境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往往会在课堂上出现一部分学生出尽风头,另一部分学生默默无闻的尴尬情境。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挑战,努力探索多元化的情境教学模式,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篇二:

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课堂快乐起来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 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 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 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 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 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 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 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 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 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 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 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刘胡兰,受到了世世代 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遗臭万年,象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这时我指导学生看课文《刘胡兰》、《 秦桧》的插图。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做象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 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 果。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 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 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 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 。如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 ,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 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 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 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 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 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 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

一 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 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 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 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 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做出"中国"和"西汉 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 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 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 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 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

篇三:八年级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预习的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句乃是古人讲的做事前的准备。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则更应该从提前准备入手,让学生事先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要去预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现在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的知识密度比较大,加上数学的逻辑性强,若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会导致整节课都无法理解,甚至会影响到下一节内容的学习。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呢?我认为“授之一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所谓预习就是在上课以前把要学的知识先学一遍,达到对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在正式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学习中掌握主动。并且预习可让其在上课的时候对知识已有所了解,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他们对上新课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其注意力,更会帮助其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避免他们因为新课听不太懂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预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学期预习——开学前在假期里,预习下学期的内容。

那么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课前预习对学生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一 预习可对没有掌握好的旧知识进行及时补缺

通过预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懂的部分,也会有不懂的内容。为什么会有不懂的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没有掌握好有关的旧知识,也可以说没有掌握好新课的预备知识。那么预习,就像“火力侦察”一样,可以自己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拌脚石”。这样,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时就会较顺利。事实上部分学生之所以听讲效果差,就是没有掌握好听课所必需的旧知识,从而给听课带来了困难,很难做到当堂理解,上课的时间也被白白浪费,花了时间也没有效果。而预习,就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使学生提前发现不足之处,从而加以解决。

例如,课前预习到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节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就是求这个不等式的解集过程,它的一般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一定要注意当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如果不预习,上课时老师又不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直接讲“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的内容,有的同学就会听不懂。如果停下来,去问同学或查书,就耽误了听课,结果,一步掉队步步掉队,再听也接不上了。这节课可能弄得心烦意乱,毫无成效。如果在预习过程中,及时补上旧知识,上课听讲,接受新知识就比较顺利。

二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

在独立预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只需看两三次就能理解的,这一类知识属于简单的;有些知识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经过积极的思考也能弄懂(当然这对中优等生来说);另外有些知识难度较大,学生很不容易搞清楚。这就是预习中发现的难点,也就是新课听讲时的重点。那么,在帮助学生培养预习习惯的时候,尤其需要强调这一问题。我在这个问题上对学生说,预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存在过多的恐惧心理,而是要对不懂的知识做一个标记,以便在听讲的时候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这样,会使听讲的效率更加高,不致与整节课都要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反而效果不是很好。也正是因为有问题,在老师讲解时,学生才会格外的注意。

比如: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代数式这一章时,有些学生对单项式的概念就提出了置疑,他们对3/x是否是单项式不太理解,我就在课堂上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希望有人能给一个完美的答案,结果很多同学都不能给出详尽的解释,不能真正的理解它的含义,这时全体同学把所注意力投向了我,这时我引导学生在一起去看书中的定义(单项式: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的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我提醒学生注意相乘这一关键词。所有学生都明白了,原来3/x表示3这个数与X这个字母相除,与定义相矛盾,因此不是单项式。借此机会我还大力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同学,称赞其善于思考爱动脑筋。这样也会无形

当中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三 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

我们知道一节新课所讲的内容并非绝对都是新知识,总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增添新的部分,这也是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特点。通过预习,如果把旧的知识加以适当复习,就能减少听课中的困难,把精力集中到新的内容上,提高听课效率。新的知识是原有知识基础上合乎逻辑的发展。一般说来,大多数学生对新的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可以完全看懂,即使对有些知识,在预习中怎么看也看不懂,也没有关系,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自己不熟悉的思考方法或特殊解法等。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

上课时,如果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已理解的部分时,就可以把老师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么分析问题的,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有时,预习中自己认为已经理解了的东西,听课时也许会发现老师和自己想的并不一致,为什么不一样呢?从而引起更进一步的思索。这种比较与思索,无疑会提高听课的效果,深化听讲的内容。

四 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自学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预习是自己独立地由已知向未知进军,需要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而长期坚持预习,又可以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教科书中对所学的知识都会有系统的论述,且会较全面的对知识进行论述。但是这毕竟不是学生自己掌握的东西,学生很难有自己的体会。必须通过自己的阅读,然后加上独立的思考才能有所理解,从而达到搞清思路、掌握要点、找出重难点的目的。所以能坚持预习的同学以后自学能力必然较强,并且有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在预习时不仅可以看教材,还可以同时钻研相应的参考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理解所学内容,有时甚至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

力弄懂了一些知识,同时也还有一些理解的不是很透的知识,这时学生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会通过继续学习的方式直到把问题搞清楚为止。这就会达到对自学能力的锻炼的目的,也促使其往更深层次去思考问题,从而使其潜力得到较好的锻炼。

五 预习有利于节省学习时间,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上文已经叙述过,学生的学习存在困难,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没理解。因此,听课中碰到的“拦路虎”比较多,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用于复习、做作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而且不可能彻底掌握,以致愈学愈困难,造成“恶性循环”。为了扭转这种学习被动的局面,可以通过预习对旧知识进一步的学习,了解新课的重难点,从而能够提高上课的听讲效率。也就是说,一方面,由于复习了新课需要掌握的旧知识,扫除了听课中的一些障碍,课堂上可以听懂了,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了,这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时间一长,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使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使自己的学习步入正规。

数学活动就是要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它要求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经过一定的数学思考,得出有关数学的结论。在具体的预习过程中,教师应淡化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而是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予以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在预习前首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预习计划。预习过程中应该突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把课本知识当工具去启迪学生的心智和“发现”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数学学习的宗旨: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使自己的创造潜能得到逐渐的挖掘和发挥。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