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 列表页

最美村民事迹材料题目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8  分类: 事迹材料 手机版

篇一:最美农民工事迹材料

最美农民工事迹材料

---记砚峡乡煤矿救护队队长郭建军

郭建军,男,汉族,生于1974年5月,初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为砚峡乡煤矿救护队队长。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一线,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本着一个工人应有的精神,谱写了属于自己的时代风采。

一、勤奋好学,技术精湛。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就早早来到了煤矿挣钱,20岁那年,自己成为了一名救护队员。初次接触医疗器械、救护仪器和瓦检器自己就莫名的喜欢,在师傅的带领下,自己学习了如何施救、如何给伤员包扎、人工呼吸等知识。在上班的过程中,又逐渐学会了救护器的操作和效验,认识了瓦检器,明白了他们在井下的重要性。下班后,凭借着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自己在矿图书室又借阅了相关资料,并对器械自己进行了拆装,并向老救护队员询问以前矿上发生的几起较大事故,我们救护队员都是怎么做的,从中寻找自己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该如何处臵。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在入队考试中,自己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救护队员。在随后市、县煤炭系统举办的救护大比武活动中,每次都能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在矿救护队树立了一面大家学习的旗臶。

二、大胆心细,敢作敢为。1998年11月,邻村殿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请求我矿给予救援,指令下达后,他第一个要求参加。在整个救援的过程中,他都冲在前,施救、包扎伤员,技术熟练,动作迅速,争取了大量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救援工作。事故结束后,殿沟矿的救护队长说:“井下危险,抢救争分夺秒,你们救护队的这名职工,胆大心细,不顾个人安危,一直冲在前面救人,我们很感动,这次多亏了你们”。然而,他总是笑笑说:“这是我的工作职责,都是我该做的”。由于他工作认真,敢作敢为、对同事热心帮助,于2003年被推选为救护队副队长。2004年邻村东沟煤矿井下着火,他又身先士卒,带领我矿几名救护队员给予救援。在灭火的过程中,他几次冒着被烧伤的危险,撤出了设备,并冒着生命危险把被熏晕的职工陈贵富抢球出来背到了通风口,自己却晕倒在地,在同事的帮助下,他和陈贵富都获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从不敢马虎,经常对队员说:“我们的一个马虎,就可能导致一个生命结束,所以,我们要掌握的知识、救护技能,大家必须熟,而不是会;我们的监测数据关乎全矿的安全及生产,是先决条件,所以必须准,不能大概,我们对自己工作负责,就是对矿上、对职工的生命负责”。 凭借着自己对工作的热爱、熟练的技能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2010年,被提拔为救护队队长至今。

三、以身作则,始终如一。要求队员做到的,他首先自

己必须做到,无论自己当班或带队处理事故,只要自己在现场,冲上去的肯定是他。经过他认真负责,救护队救援仪器达到了全、亮、准、尖、利、稳的规定要求,救护队队员个个技术过硬,并能及时掌握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矿山救援经验、抢险技能等专业知识,始终为矿上的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在工作中他认真履行职责,恪尽职守、靠前指挥、求真务实、以身作责、扎实勤奋、团结队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他不但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外,还具有良好的主人翁精神,在我矿及周边煤矿职工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篇二: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一)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提起董晓亚,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董晓亚系三公司材料科副科长,爱人在天大项目工作,他们两人在三公司工作了十八个年头。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婚后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一直聚少离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互相支持、相互勉励、相濡以沫。董晓亚对局物资管理工作潜心钻研,被局授予物资管理“技术能手”称号。2012年批准为中交物资招标采购专家库成员;爱人负责全局最长的隧道工程天大项目四标隧道的生产管理工作,注重团队合作,发挥群体智慧,优化了许多管理方案,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工作中, 他们要求自己做得更优秀,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也是力争做好自己的角色,尽量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

和众多的中交人一样,他们在京购房后,把两位老人接过来,过着媳妇、公婆带着孩子的生活。老人都是退休教师,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照顾孩子。人说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尤其是爱人长年在工地。在这几年中,他家的老人一直把儿媳当成自己的闺女看待,老人在家拆洗被褥、打扫卫生、做饭等能做家务活都帮着做,儿媳上班时穿着老人给她勾织得凉鞋、挎着老人亲手缝制的背包,同事见了都夸老人手巧,老人每天把饭做好,盛好饭等着儿媳一起吃。董晓亚有时单位遇到事情也会跟老人说说,老人也能帮着出出主意。

董晓亚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节假日陪老人聊聊天,讲讲单位、社会发生的一些趣事。她的婆婆有记日记的习惯,这里也记录着他们共同生活片段,在前年的日记本上她是这样记载的:今天儿子、儿媳张罗着带我去新华大街买鞋,他们告诉我不要去看价签,只要穿着舒服就行,儿媳说:‘妈平时坐车昏车,今天好不容易出来逛逛街,多买两双吧。’这家伙一口气给我买了四双,又从里到外的买了内衣、袜子,说实话,平时我自己是舍不得花这么多钱的,儿子对我好是应该的,但娶到一个好儿媳才真是不容易,儿媳平时给自己买衣服挺舍不得的,只要一提给我们老两口买东西,没有不愿意的时候,都是头头先张罗。我心中真是感动啊!”说实话,董晓亚一直都觉得这是她应该做得,邻居的大爷大娘都夸她是孝顺的儿媳妇,她老公也经常自豪地说:“在外边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里媳妇和公婆相处比我这个儿子还要亲”。

在婆婆的影响下他们生活上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教

育孩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她的儿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儿子逐渐自立,假期参加社区的社会献爱心活动。

他们家三代同堂,孝敬老人,夫妻共勉,兄妹关系融洽,2008年,孩子她姑家因买房需要资金,他们就毫无保留把当时的积蓄借给她,这也让老人很是感动。董晓亚的爱人身为兄长给弟妹做出了榜样,每年春节全家团聚,其乐融融。

2012年春节期间,全家正安于温馨幸福的日子,坏消息泰山压顶般的袭来,正月查出公公肺癌晚期,需要住院治疗,公公病情刚刚稳定,5月份又查出婆婆得了MDS骨质增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刚一疗程时,肺部又严重感染,病情危险,在无菌室24小时需要护理。工作不能耽误,家务需要料理,孩子学习需要辅导,一时间董晓亚深感压力重大,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就在她感到心力交瘁的时候,孩子他叔自告奋勇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孩子的姑姑隔周周末从沈阳赶到这里来照顾老人。老人也因自己生病拖累孩子思想负担很重,经常以泪洗面,但仍不愿让远在工地的儿子担心,住院期间给他儿子在电话说:“我没事,别因我们影响工作”。

在这段日子里,董晓亚每天早上,准备好早饭和午饭,公公与孩子中午热下就能吃到嘴里,晚上下班到家后再做全家的晚饭。抽空还要去医院看看婆婆一天的状况,在那里给婆婆喂饭、洗脚、洗衣服。。。有时候回到家后,董晓亚觉得浑身疲乏。每次和老公通电话,还要互相安慰不要太悲伤,看着见老人身体一天天好转,孩子一天天成长,董晓亚的心里感到很欣慰。

都说患难见真情,公司领导的体恤让董晓亚倍感温馨,在得知老人需要服侍的情况后,方便她照顾家里,尽可能减少她的外出频率,在年中效能检查及年底的双文明检查中也安排其他同事代替她出差。老人住院期间,公司的同事亚珠、大新等纷纷去看望老人。社区的阿姨来看望老人也络绎不绝,孙阿姨送来了八宝粥,张阿姨送来了石榴,徐阿姨送来了牛奶、面包。。。,领导、同事和社区的关怀,给董晓亚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让她倍觉温暖,更能做好对老人的关怀和照顾,让爱人对家里放心。

他们这个小家庭,在众多亲朋好友、同事邻里的帮助下,经历着磨难的洗礼,全家人的心贴得更近了。看着老人们逐渐康复,孩子快乐地成长,爱人的理解与支持,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在心中流淌,瞬间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起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是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美丽。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美丽家庭事迹材料(2)

时间:2014-02-26 16:21来源: 好词好句网 作者:好词好句

+1

23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

更多 2

老李家原有两亩葡萄田,李xx利用自家的这一条件,把脱贫致富的目光选定在发展葡萄种植业上。她通过到外地学习取经,到市场考察行情,意识到要使种植葡萄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更新品种,选择产量高、口味好、适合市场需求的葡萄。她的想法开始曾遭到婆婆和家人的坚决反对,他们满足于老品种带来的既得微薄经济收入,生怕李xx搞新品种砸了锅。在李xx的一再说服下,家人最后同意留出三分地做实验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向娘家借了4000元钱,买来了新品种葡萄苗,一头扎进实验田里,精心栽培,细心管理,同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她还在葡萄档间种上百合花等矮棵作物,当年便收回4000元的投资。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新品种结出的葡萄果粒大、颜色正、味道好,一上市便供不应求。葡萄给家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但还清了3万多元的债务,而且还建了5间房子,整套的家用电器也搬回了家。日子越过越红火,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在家庭美德方面,15年如一日,李xx精心伺候着老人,从不嫌脏,毫无怨言,老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当谈起家庭和睦的原因时,李xx觉得这是父母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传统,而尊老爱幼的言传身教又影响了下一代子女。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1994年的春天,xx、李xx的女儿李xx出世

最美村民事迹材料题目

了,看着活泼可爱的女儿,xx、李xx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他们商量着响应国家号召,只要一个孩子,于是在婆婆的支持下他们很快领区了《独生子女光荣证》。婆婆杨善秀每天照看孩子忙忙碌碌,儿子儿媳心里非常感动,这更增加了这个大家庭的亲情。从此以后,这个大家庭里又多了一份天伦之乐。现如今的李xx是个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六年级学生,担任六年级中队的中队长。从入学以来,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她从小就懂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她热爱劳动,积极带领少先队员参加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学习上,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她从一年级至今学习成绩均能保持在班级的前五名。几年来,李xx同学多次获得表彰,自一年级以来,每学期都荣获学校“三好生”的称号,还几次获学校“优秀班干部”的称号。此外,她还多次在校级的征文、演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在成绩面前,她从不骄傲,仍然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

15年里,在xx、李xx的记忆中,全家人始终都互相关爱,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遇到事情就坐下来共同商量。这样幸福和睦的家庭不仅让全家人感到温暖,同时也带动了全村108户家庭争创文明家庭的积极性。

篇五: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有人认为位高权重是幸福,有人认为食可裹腹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平安即是福。正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心中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不同人对幸福的演绎也千差万别。

有这样一家人,他们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是大千世界里平凡的一户,但就是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宽容,相敬和爱护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这个家庭共六口人,户主叫,今年44岁了,是县乡庄人,膝下一儿一女,尊父尊母康健,夫妻举案齐眉,家庭其乐融融。他本人已经连任两届庄村委会主任,在的村委换届选举中因其为人善良谦和,处事公正廉明,又高票当选为新一届的村委会主任。家庭和睦、事业成功的一家,成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受到乡里乡亲的一直称赞和好评。

一、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二十五岁那年,与张新书结婚,俩人白手起家,开始了共同创业的步伐。创业初期,长年累月在外奔波,转战千山万水,最长的一次在外面出差长达两个月,无暇顾及家庭,常常心怀内疚。张新书在家服侍公婆照顾年幼的女儿和儿子,种责任地,养猪喂鸡,里里外外一把手,给创设了一个安定的大本营。有一天,家里打来电报,说母亲中煤气十分危险,正在外地出差的闻讯后一路风风火火赶医院,看到妻子给婆婆倒便盆、擦身体,背着母亲楼上楼下检查,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公公婆婆也逢人便夸儿媳贤惠勤劳、为人本分,自从嫁到董家来,张新书从来没有和婆婆没红过一次脸,超过一次架,关系如同母女,家庭十分融洽。

二、同舟共济事业有成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1999年他通过市场调查后,决定饲养蛋鸡,这样就可以不用在外奔波,一边经营鸡场,一边照顾家庭。张新书担心丈夫一个人太劳累,也坚持要求去鸡场帮忙,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鸡场很快打开了销路,一年纯利润达4万元,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夫妻俩成为了该村的致富带头人。,夫妇找准时机,转换经营项目,开始饲养肉猪,又取了成功,不但家庭收入再上一层楼,也给本村村民探寻出一条新的致富路。在,为了拓展业务,方便接送孩子和老人,夫妇购置价值10

万的索纳塔一辆,生活提前步入了小康行列。

三、少生优生,善育重教

作为本村村委会主任,一直从自我做起,坚持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从没有违反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条例。并且,张新书还协助计划生育宣传员走访串户的讲解政策,遇到违犯规定又不合作的家庭,她还会几次前往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化解问题。另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妇更是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张新书说:“教育孩子,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遵循一个1>10的教育原则: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他们尊老爱幼、肯于吃苦、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一言一行,儿子和女儿都看在眼里。受夫妻俩的影响,儿子董,女儿董都形成了待人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工作和学习上也十分上进,一直是乡邻们夸赞的好儿女。

四、爱岗敬业乐于助人

担任庄村委会主任以来,工作中总是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由于他是主要干部,很多时候都是在忙村里的工作,而耽误了自家的农活和经营,但他从无怨言,妻子父母也很理解,从不抱怨。夫妻二人的乐于助人也是人人知晓的,从义务传授养鸡养猪技术,到主动调节邻里不愉快,在庄村,凡是有困难的地方都能看到夫妇的身影。邻里邻居好多时候找他都是村委工作之外的事,但也从不拒绝,每次都是一颗热心肠的全力相助。

他们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幸福是什么?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一家用夫妻的相敬如宾,尊老的一颗孝心,助人的一股热情,创业的同舟共济,育人的言传身教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篇三:最美农民事迹材料

最美农民工事迹材料

---记砚峡乡煤矿救护队队长郭建军郭建军,男,汉族,生于1974年5月,初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为砚峡乡煤矿救护队队

长。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一线,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本着一个

工人应有的精神,谱写了属于自己的时代风采。

一、勤奋好学,技术精湛。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就早早来到了煤矿挣钱,20岁

那年,自己成为了一名救护队员。初次接触医疗器械、救护仪器和瓦检器自己就莫名的喜欢,

在师傅的带领下,自己学习了如何施救、如何给伤员包扎、人工呼吸等知识。在上班的过程

中,又逐渐学会了救护器的操作和效验,认识了瓦检器,明白了他们在井下的重要性。下班

后,凭借着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自己在矿图书室又借阅了相关资料,并对器械自己进行

了拆装,并向老救护队员询问以前矿上发生的几起较大事故,我们救护队员都是怎么做的,

从中寻找自己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该如何处臵。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在入队考试中,自己以

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救护队员。在随后市、县煤炭系统举办的救护大比武活动中,

每次都能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在矿救护队树立了一面大家学习的旗臶。

二、大胆心细,敢作敢为。1998年11月,邻村殿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请求我矿给予

救援,指令下达后,他第一个要求参加。在整个救援的过程中,他都冲在前,施救、包扎伤

员,技术熟练,动作迅速,争取了大量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救援工作。事故结束后,殿沟矿

的救护队长说:“井下危险,抢救争分夺秒,你们救护队的这名职工,胆大心细,不顾个人安

危,一直冲在前面救人,我们很感动,这次多亏了你们”。然而,他总是笑笑说:“这是我的

工作职责,都是我该做的”。由于他工作认真,敢作敢为、对同事热心帮助,于2003年被推

选为救护队副队长。2004年邻村东沟煤矿井下着火,他又身先士卒,带领我矿几名救护队员

给予救援。在灭火的过程中,他几次冒着被烧伤的危险,撤出了设备,并冒着生命危险把被

熏晕的职工陈贵富抢球出来背到了通风口,自己却晕倒在地,在同事的帮助下,他和陈贵富

都获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从不敢马虎,经常对队员说:“我们的一个马虎,就可能导

致一个生命结束,所以,我们要掌握的知识、救护技能,大家必须熟,而不是会;我们的监

测数据关乎全矿的安全及生产,是先决条件,所以必须准,不能大概,我们对自己工作负责,

就是对矿上、对职工的生命负责”。 凭借着自己对工作的热爱、熟练的技能和对工作高度负

责的态度,2010年,被提拔为救护队队长至今。

三、以身作则,始终如一。要求队员做到的,他首先自 己必须做到,无论自己当班或带队处理事故,只要自己在现场,冲上去的肯定是他。经

过他认真负责,救护队救援仪器达到了全、亮、准、尖、利、稳的规定要求,救护队队员个

个技术过硬,并能及时掌握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矿山救援经验、抢险技能等专业知识,始终为

矿上的安全工作保驾护航。在工作中他认真履行职责,恪尽职守、靠前指挥、求真务实、以身作责、扎实勤奋、团

结队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他不但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外,还具有良好的主人翁

精神,在我矿及周边煤矿职工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篇二: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婚后几十年来,夫妻俩在生产

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孝敬老人,照顾女儿;如今,夫妻俩都六十多

岁了,不但要照顾年近九十的婆婆,还把一百多岁娘家老妈妈接到自家照顾。端饭递水,洗

脸抹汗,嘘寒问暖,尽责尽孝,无微不至。每当看到两位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夫妻

俩如同吃了蜜糖一样的甜。每逢农忙时,挖地种菜,为花椒修枝剪叶、施肥浇水,夫妻俩往

往从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除了回家照顾老人,一忙就忙到中午,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一个

温暖而幸福的家庭让他们倍感欣慰。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乐,夫妻俩付出什么都在所不

惜,心甘情愿。

说起女儿张利,是吴安芳和丈夫最大的骄傲。女儿从小就非常听话懂事,平时在家,扫

地、做饭等家务都帮忙分担,若是碰上农忙的时候,更是会主动地去帮忙。吴安芳经常说:

“自己再苦再累不算什么,只要孩子们有出息,自己就心满意足了”。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

但在这对农村夫妇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为

了供孩子读书,夫妻倆一门心思扎进庄稼地,为的就是庄稼收成能好点,多赚点儿钱,供孩

子们读书。同时夫妻俩也很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以身作则,孝敬老人,邻里和

睦,为的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使她能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在他们心中,孩子才是他们

的希望,自己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只要孩子有出息,他们这心里才踏实,日子才更有盼头儿。

女儿也在他们的关爱和呵护下茁壮成长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妇俩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

报。女儿张利几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现留学美国。虽然女儿在家的时间少了,

但是在外的她总是常打电话回来关心两位婆婆的健康,提醒自己的父母注意身体,每当节假

日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他们。看到孩子如此孝顺,夫妻俩心里总是美滋滋

的。乡邻们有时会问起他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吴安芳觉得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

非常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他们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

吃苦以及尊老爱幼,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他们全家人都一

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

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

的幸福。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张泽云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

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

气,所以夫妻俩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他们的努力也让他们收

获了幸福和温暖。夫妻俩用孝心,爱心、真心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

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篇三:最美农民工事迹材料 心系桑梓 带领致富

——记塘湖镇阁璧村油茶种植大户金定武 金定武,男,现年38岁,中共预备党员,塘湖镇阁璧村1组人。5年前,他还是一个的

普通农民工,如今,他是塘湖镇响当当的油茶种植大户。他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

和科学的油茶管育技术,把家乡的一座座荒山变成“金山”,正积极带领着父老乡亲创业致富

奔小康。

土生土长的农村娃

金定武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没有值得骄傲的家庭背景。

他初中毕业就务了农,小时候一直过着穷日子。但他却敢想、敢试,敢闯、敢干,敢为人先,

凭着一股不甘受穷、不甘服输的劲头,凭着吃苦耐劳和聪明才智,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成

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1992年,从塘湖镇中学毕业后就务了农,一家几口人,只靠种几亩薄拉地,勉强维持温

饱生活。他记得,那时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几顿细粮,才能吃着肉,才能买身粗布衣裳。跟

父亲种那几亩地,金定武总觉得有劲使不上,总感到没啥奔头,因此,他在心里暗暗发誓:

“不能光守着家里的几亩 薄拉地,过穷不穷富不富的日子,一定要干点啥,挣点大钱。”因此,那时他就天天琢磨

来钱道。

改变现状下海打工

金定武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他走上外出打工这条路,纯粹是穷逼出来的。1993年

初,金定武做出了有生以来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决定——南下广州,投身打工潮。他来到一家

宝石加工厂,开始了十多年的打工生涯。第一份工作就能拿到2000多元的月薪,对于初到大

城市的金定武来说,是一份小小的满足。 在宝石加工厂的四年让金定武赚到了第一桶金,1998年,“不安分”的他决定北上温州,

和老婆办起了一家皮鞋厂。经过近近十年的苦心经营,皮鞋厂的效益还算很乐观。可是,世

事难料,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袭来,沿海的私营企业不同程度遭受冲击,自己厂子效益直线

下降,金定武决定急流勇退,带妻子回到家乡另谋出路。响应政策返乡创业

“想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与其一年到头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当老板。”在外打

拼多年的金定武,一心想着自谋致富门路。2008年,回到家乡通城的金定武决定租赁五里镇

原奶牛场,用于养殖生猪和鸭子,同时,他还包下了30 余亩地种植高产优质西瓜。经过2年的潜心经营,这个种养园给他带来了10余万元的收

入,为后来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因经营主收回经营权,金定武不得不放弃这个

种羊厂的经营。

2010年,金定武得知通城县要打造全国油茶大县,毫不犹豫地拿出十多年的积蓄,返回

塘湖镇,积极争取低丘岗改造项目,租赁荒山400多亩开始种植油茶。不仅如此,他还承担了咸宁合基集团的800亩油茶基地的管理工作,他利用这部分工作

的收入作为自己油茶基地的经营支出,基本上能实现收支平衡。预计过四五年,金定武的油

茶基地能给他带来年均二三十万元的收入。心系桑梓带领致富 “千山万水都是情,家乡人富了才是富。”展望金定武的创业致富梦

时,他总是这么说。他除了通过租赁荒山为乡亲们增收之外,还聘请困难户有偿参与油茶管

护,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对于热爱油茶种植的朋友,他总是

毫无保留地传授他的油茶种植经验,并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带领下着父老乡亲致富

奔小康。

在他的带动下,阁璧村村民刘成文、金绪光借低岗改造的东风,主动流转承包荒山400

余亩,用于种植油茶。同时,村里众多中老年劳动力在他的带领下,每天忙碌在油茶基地建设的一线。这些村民中大

多数是五十岁左右,外出打工已经没有很大的竞争力,他们现在在金定武的油茶建设队里工

作,每天能拿到100多元的劳动报酬,还管饭,村民们都非常满意,也非常感激金定武。 不断学习加入组织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他始终坚持订阅《湖北日报》、《经济日报》、《咸宁日报》等报刊

杂志,购买了《农村政策法规》、《市场营销学》等书籍,一有时间,他总是努力学习,这些

年来,已经养成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通过学习,他的视野开阔了,观念更新了,思想得到了净化,胸怀也更加宽广了。前不

久笔者采访金定武时曾问他“当初你是怎么想到要加入党组织的呢?”金定武回答说:“说句

实话,人这一辈子应该有点追求,穷的时候,我追求富裕的生活,这个目标我达到了。富裕

后,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了,但我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内心时常有种失落感。看到党员能参

加村里的会议,能为村上发展建言献策,我很羡慕,于是,心里也就有了要入党的想法。”他

还说:“有时我还想,我的富裕是靠党的政策给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的金定武。

在我致富的过程中,塘湖镇党委和阁璧 村党组织时刻都在关怀我,帮我解决了很多难题。做为回报,致富后我更应该拿出一些

实际行动来,像一个共产党员那样,为社会多做点贡献,为老百姓多办点实事。”由于金定武有了更加高尚的追求,2011年年初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此后,

他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且积极努力的用实际行动去追求着自己的崇高向

往。2012年,在塘湖镇“七〃一”大会上,金定武终于经过组织的审核,成为了一名中共预

备党员。

勤学苦干让他的致富路显得格外平坦。如今,漫山遍野的油茶苗,染绿了一个又一个山

头,在温暖的阳光下,越发显得绿意盎然,荒山如今变成了一座座“金山”。篇四:最美乡村

事迹材料

最美人民教师事迹材料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6个春秋。16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

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十六年来,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我扎扎实实工作。教育生活中,常常为孩子那天真无邪

的笑脸而高兴,为他们渴求知识的眼睛而欣慰,为他们小小的举动而感化,为此我感到有责

任付出我的最好,同时自己坚定信念好好爱他们。有了爱和信念我一直无条件为他们想着做

着。 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默默耕耘、不断钻研1998年8月,我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我就把人生的坐标定

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

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

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

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

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 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关爱心灵,耐心帮助。2012年9月,得知学校三位从山区转来的孩子同时在我们学校上学,(由于五曲湾乡撤

校他们不得不来关村上学。)据了解家里母亲患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父亲种地40多亩在家

务农,无法照看孩子来校学习。他们暂住在本村一家破旧的院子里。由姐姐陈春花照顾两个

弟弟的生活。姐姐上三年级,弟弟一个就读三年级一个就读二年级。听到这个消息人人为之

动容。下午放学,我来到他们居住的地方,不由的打个冷战,房间衣物乱七八糟堆放,不知

夜晚的炕上他们是怎么入眠的。每天放学还得姐姐自己做饭,我们当然能想象到这样的环境

他们吃的怎么样。看到此情此景,我无法抑制内心的同情与感动,我同情他们的遭遇,同时

也被他们 坚强生命力而感动,孩子太坚强了!我于是帮助他们整理房间,洗衣服,临走时递

给他们一些零用钱,姐姐竟然带两个弟弟深深的向我鞠躬,此情此景我泪水竟夺眶而出,一

把把他们揽在怀里。告诉他们好好学习,你们是很了不起的。就这样两年来,有空为他们洗

衣,做饭,带他们看病。一直关心他们的校内外生活。虽然他们现在已经转学,他们渴望美

好生活的身影依然留在我心坎上,成为鲜活的教材。 去年我们班里有一名叫陈志鹏的男孩,他上课纪律松懈,课下性格怪癖,与同学极不和

群,而且爱与同学打架。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及时地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

在这次家访中,我了 解到他这种性格行成的原因,原来与他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从小父母离异,

与爷爷奶奶生活,由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原因,爸爸外出打工的时间较多,自己照顾自己的生

活起居。看到这种情况,我明白了,因为志鹏缺少母爱,才形成了这种性格,唯有母爱的呵

护,才能让这棵幼苗健康茁壮的成长,唯有母爱的滋润,才能抚慰孩子心中的不平,弥补孩

子心中的缺憾。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刻意的去关照这个孩子,向其他同学讲他如何的聪

明能干、如何的懂事懂礼貌,树立他在同学们心中好的形象。一次在他腿部受伤时,在工作

之余尽量抽出时间给他补习功课,教给他如何合理利用时间;生活上更是倾心而为,每逢家

里做好吃的就让同龄的女儿请她回家一起吃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志鹏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和同学相处的

也越来越好。学习成绩也很快优秀。尤其是他把老师当成了妈妈一样的知心人。他的爷爷、

奶奶、爸爸更是充满感激,逢人必讲老师的好处。收到这么好的效果,使我对自己的工作信

心百倍,因此常常为那些不注意生活细节的同学,梳头、洗头、洗衣服等。为学习上有困难

学生个别辅导。正是因为这类事,学生和家长对我好评如潮,更加信任和拥戴。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盛于母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

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

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

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我所在的班级 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李莹。她绘画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

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在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

鼓励她。当发现她的英语很好时,就在英语早读时,让她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语文课上

的一分钟演讲,她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对学生

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我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我时常记住“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任教十六年来,我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

奉献。历年来,所担任的学科成绩名列前茅,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2012年,

2013年辅导学生荣获儿童才艺大赛三等奖。多次发表论文获奖。2013年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

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本人曾荣获了“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等光

荣称号。

四、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前行教师从师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学海无涯,业务研究更无限,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

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 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为了给学生提供了榜样,我勤

奋学习,严谨治学。读书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涵养了我的精神之邦,更让我的学生明白了

终身学习的重要。

我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

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

默耕耘的无悔人生,我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

自己的完美人生。篇五:农村最美教师事迹材料 农村最美教师事迹材料

2015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十位让你感动的最美教师

1、阿力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寄宿制学校): 阿力太是一名寄宿学校老师,最大愿望就是孩子们都不辍学,她的教育梦想是让每个家

在远方、寄宿学校的孩子感受爱。因交通不便,阿力太的学生长达五个月不能回家,父母很

少来探望,执教16年来,她用母亲般的关爱,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情感的纽带。为了

家访,她利用周六周日、寒暑假孤身骑马走遍23835平方公里大草原,踩冰踏雪、跨江过河、

多次遇险。为了向学生家长传递信息,在收不到手机信号的草原上,她随身携带收音机,找

到信号时就给当地专门为牧民传递信息的蒙语频道打电话,通过电台通知牧民。16年来她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