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 列表页

教师家访事迹材料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9  分类: 事迹材料 手机版

篇一:家访好教师事迹材料(彭运新)

走进每一个家庭 关爱每一名学生 “我心目中的好教师”——王家河小学 彭运新事迹材料 为了积极落实响应省教育厅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相关文件要求,也为了更深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我省千万教师走进学生家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外访万家”活动。平常的走访活动记录了教师家访的足迹,谱写了教师家访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彭运新老师在这次活动中身先士卒,充分利用每一点空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同时他的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还影响带动了一批教师,在我校“课外访万家”工作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一、访前精心准备,确保家访活动出成效

彭老师从不打无准备之战,每次家访前,他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把学生按平时在校的状况分类,确定重点家访人员。这些重点人员多数是平时比较调皮、成绩后进的学生,家长因为生活繁忙,平时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做,缺少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对这些学生,彭老师重点分析,重点安排,要求自己做到三点:第一,一定要亲自到家中拜访,重点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家长的教育态度。第二,认真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消除对学校教育的误会,加强家校间沟通。第三,努力寻求最符合学生和家庭实际、最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于其他的学生,他则把家访重点放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方

面,力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接触。

二、深入问题学生家庭,切实解决个别学生难题。

问题生工作一直是学生思想工作的重点,只有把问题学生工作做好,让他们从心往外愿意找老师去交流,去解决问题,教育工作才是成功的。彭老师坚信: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家访工作可以尝试多"报喜”,这样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彭运新老师经常利用休息日对所带班级的问题生进行家访,对家庭的教育背景、习惯、以及家庭的期望值进行了解,从中去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六(1)班的王阮林同学由于眼睛受过伤而休学治疗一段时间,病愈后复学由于掉课导致成绩有些跟不上,加之养病期间父母对他特别娇惯,形成了该同学学习怕吃苦,经常不做作业,以生病不舒服为由逃课的学习状况,最终形成厌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彭老师一方面耐心辅导学生功课,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多次到学生家里做该生的思想工作,说服学生到校上课,积极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感化家长及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最后与家长互留手机号码,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经过这些切实有效的家访措施,王阮林同学慢慢转变了,能按时上学了,能按时完成作业了,经常看到他与同学讨论问题了,也能看到他自信的笑容了,在最后的小学毕业考试中,还考了语数双优秀。家长几次到学校感谢彭老师。

三、关注贫困生家庭,将温暖与关怀送到贫困生的家。

课余时间,彭老师用真心和关爱分别到贫困生家里进行家访。他不仅给家长带去了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还带去了关心与力所能及的帮助。贫困学生家庭简陋的生活条件都让他去感受,去思考。从这些简陋的生活场景中他感受到一个家庭的不容易,一个学生的不容易。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家访过程当中,彭老师对于学生们坚强的品质做了充分的肯定。交谈中,学生家长表示,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他们放心了。而作为一名教师,彭老师深感责任的重大,深知自己有义务去尽己所能帮助这些生活贫苦的孩子更出色地完成他们的学业,以优异的成绩去回报社会、回报他们的父亲、母亲,回报关心、帮助他们的人。

四、全心投入,加强老师与家庭的沟通

六年级一班共有37名学生,在二个多月的时间内彭老师通过电话、短信和下到各个家庭全部进行了家访。在学生家里,彭老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和学生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拉着家常,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想法。学生见他去了,都很高兴,拿出自己家最好的食品招待老师。上学期,彭老师班上有个叫夏彪的学生,学习很不认真,常不完成作业,彭老师屡次电话联系家长,想请家长配合,但是这位家长每次都不露面。有几次家长远远的看到彭老师来了,却早早地躲开。面对家长的这种态度,彭老师没有退缩,而是反复的联系,多次到他家去。终于,老师的诚心感动了家长。家长真诚的说:“老师,说实话,我的孩子成绩不好,也很调皮。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教她,只有您,这么热心的教他,这么不厌其烦地和我们沟通。真的是令我非

常感动,谢谢您了”。

五、家访后及时总结,坚持家访的长效性。

家访是加强与家长沟通、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良好渠道,也是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彭老师没有将家访当做一项任务来应付,而是真正当成一种长期性的教育手段。他除了在学校组织活动期间进行家访外,在平时也坚持经常性的家访。家访后,针对班上一部分“问题”学生专门建立了追踪记录,随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且定时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交换意见。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家访是用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彭老师用自己的实际(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教师家访事迹材料)行动去呵护学生,感化学生,力争让那些脆弱的心灵之花在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从而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

篇二:小学教师个人家访事迹材料

小学教师个人家访事迹材料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必需经常做的工作,家访工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家访的目的就是关心、爱护、转化和教育学生,而不是因为学生在校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诉苦和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把“火”,学生回到家不免要遭受辱骂和挨打之苦。

我班有一个叫陈志威的同学,学习成绩差,上课常以“捣乱”而“闻名”全校,性格粗野,动不动就和同学较起劲来。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逆反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他的闪光点——他的口才好,这样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有利于转化方面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于是在班会课上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他的表现很突出;接下来我进行了家访,刚踏进他家门,他爸爸想孩子又闹事了,忙问“老师,志威在学校里又怎么啦?”我忙解释:“志威没闹事,我是来跟你们谈心的。”,气氛就缓和了。我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他的“演讲”出色,家长很高兴,学生也非常感激,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学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学习。

后进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怕软不怕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积极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

篇三:教师家访先进事迹材料10篇

第一篇

家访,无疑是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自从教以来,老师一直很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所以他经常走

入学生家里真切的感受他们的生活。在家访中,他架起了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他读懂每个学生的心,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他为学生们寻找到了身边的榜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家长,学生和教师一起形成了合力,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爱的世界是相互的,付出才有收获。记得那次去秦琳家,由于路况复杂,交通不便,他就决定步行去,结果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途中还遇到了狗,但他仍然带我们挨家挨户询问。可天公又不作美,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了,大家没有带雨披,还要不要去呢?他心中很矛盾。后来他说了一句话:“既然已经和家长联系好了,怎么能失约呢?”于是大家下定决心,和大雨来个赛跑。也许是老天故意在考验我们的决心,豆大的雨滴立即霹雳啪啦的落下来,很快就雨滴又变成了雨线,紧接着就是大雨倾盆。到她家时,我们已全身淋湿,看到老师的到来,秦琳一家忙成了一团。他的父母真是不知怎么招待我了,又是给衣服,又是递毛巾,又是倒热水,弄得我们倒真不好意思。秦琳眼圈红红地看着陈老师:“老师,我一定认真学习,再也不上网耽误学习了。”“你一定会做到的,老师相信你。”屋外雨在下,可屋内,我们每个人的心却热乎乎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给学生付出一颗爱心,自己则得到一片甘霖。

老师非常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分析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良方,从而获得心与心的沟通。他们班的黄声辉同学有一段时间总是上课睡觉,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他调查后发现,原来是他在家经常玩手机,玩到很晚才睡。家访那天,到了他家,父母在外工作还没有回来,看到他的家徒四壁。陈老师以家境为切入点,以男儿当担起家庭的重担,自强,自立为话题,与黄声辉推心置腹地谈了一上午,没想到在学校无论怎么苦口婆心都难以说服的他,如今终于顿悟了。他也如释重负轻松了许多。用爱走进学生的内心,是他家访的一贯做法。

在家访中不仅了解决了个别学生的问题,也让他在班级的教育上得心应手了很多。陈老师教的这个班独生子女多,遇事缺乏独立,学习上也缺乏自主。然而,他们们班的李枝强却与众不同,父母经常去外地打工,对他照顾很少,可他永远是一身干净的衣服,积极地学习劲头。尽管父母不在身边,但他依然成绩优异。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让他这么优异呢?陈老师带着满心的疑问,走到他的家里。

开始大家认为他父母都是外地打工人员,家里肯定一片狼藉,杂乱肮脏,可是来到他的家里,一株旺盛的桃树,下面摆放着整齐的盆栽花,屋子里尽管简陋,可是却干净整齐,大家吃惊之余都若有所思。在所有陈旧的家具里,一台崭新的冰箱吸引了陈老师,听他的父母介绍,自己是做工程的,一出去干活,可能就要到很远的地方,不能回来照顾李枝强。从上四年级开始李枝强就常自己一个人生活。走的时候给买的食物,放坏了,他也舍不得扔,于是就给他买了台冰箱,这样食物可以多存放些时间。听到到这里,陈老师眼睛有些湿润,现在好多孩子父母做好了还挑食,这不吃,那不吃,他小小年纪,就自己生活,真不容易。他爸爸接

着介绍,他衣服脏了,自己洗;学习上,该学什么,自己安排。同时他时间上抓的特别紧,每次回家吃完饭,收拾完就自己去学习了,家长从来不费心。有时离得远,想费心也不可能。是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多懂事的孩子呀!陈老师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

这又是多好的教育素材呀,身边的榜样是重要的,陈老师借这次家访,给班里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榜样,对全班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以点点滴滴的爱,来点燃星星之火,从而使教育形成燎原之势。

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故事讲不完。通过家访,陈老师改变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改变了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与沟通;改变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偏见,增进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了配合。“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学校舒心”是他一直坚持的工作态度,他用真真切切的爱撑起自己教育的那片天,构筑了心中最美好的诗篇。

第二篇

,中学的一名新教师。这位刚刚踏上教育之路的教师,以其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热爱学生的一颗诚心,赢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和爱戴。特别是在学校今年举办的“家访”活动中,积极负责,不仅圆满完成了家访工作,还影响到了很多学生和教师,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完成。

一、精心准备,确保家访活动出成效

该同志不打无准备之战,每次家访前,她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把要家访学生平时在校的表现情况进行整理,确定重点家访人员。这些重点人员多数是平时比较调皮、成绩后进的学生,家长因为生活繁忙,平时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做,缺少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对这些学生,钟老师重点分析,重点安排,要求自己做到三点:第一,重点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家长的教育态度。第二,认真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消除对学校教育的误会,加强家校间沟通。第三,努力寻求最符合学生和家庭实际、最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于其他的学生,她则把家访重点放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方面,力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接触。

二、全心投入,加强老师与家庭的沟通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钟老师通过电话、短信和与家长见面等多种形式对6个班的6名重点学生进行了家访。在整个家访过程中,钟老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和学生的爸爸妈妈拉着家常,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想法。家长也心平气和地接受她的观点。让她印象最深的家访是陶勇和赵坤。两个都是她的课代表,钟老师平常也非常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但在这次家访过程中,钟老师发现在学校沉默、乖巧的陶勇,在家却是一个活跃分子,家人都非常疼他,宠他。而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表现并不突出的他往往被老师和同学遗忘,所以即使作为课代表的他成绩也并不突出。发现这个问题后,钟老师终于找到了如何帮助陶勇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以后上课经常鼓励他,也让同学多与他交流沟通,慢慢地他变得开朗了,成绩也开始好转了。另一位是赵坤,钟老师的得意门生,但快到学期结束时钟老师却发现赵坤表现并不积极,作业不收,上课也不听讲,在家访中才得知其家人非常支持他学理科,所以他也开始放弃文科的学习。家访中钟老师与其家长认真分析了赵坤到底该选择看似前途较好的理科还是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文科,最后赵坤还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文科,他自己现在都说幸好选

择了文科,他很喜欢,而且成绩一直在进步。

三、及时总结,坚持家访的长效性

钟老师没有像有的老师一样只是为了完成家访任务而家访。钟老师除了在学校组织活动期间进行家访外,在平时也坚持经常性的家访。家访后,针对班上一部分“问题”学生专门建立了追踪记录,随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且定时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交换意见。比如陶勇,这个学期又分在了钟老师班上,虽然他没有担任课代表了,但钟老师依然很关心他动态,经常关注他,把他的表现及时跟家长反映。

教育是用一片树叶摇动另一片树叶,家访是用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钟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爱的灯盏,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让人性发出最灿烂的光辉。 第三篇

按照县教育局“干部下基层,教师访万家”的活动和统一部署。本学期,我校正式启动“教师访万家”活动,在我校的统一安排下,老师们积极参加,并能深刻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性,使家访成为了解学生,建立家长、学生、老师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模式的最有效方法。几个月下来,我校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教师典型,老师就是其中一个。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她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六个年头。十六年中,让她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六年的不断探索,更让她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她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2013年9月27日她来到我班学生刘名雨家,他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几年都没有回过家。他一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逐步形成了孤独郁闷,不善言语的性格,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教育无方,导致了该生终日总是精神不振,郁闷寡言,不善与师生交流,缺乏自主学习精神,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喜欢独自看电视。他像一只无人关爱,蜷缩在冰冷角落里的小鸟,似乎被整个世界忘却??刚与他接触,朱老师觉察到他缺少温暖,缺少关爱。因为他拒绝老师走进他的心里。朱老师决定通过家访去抚平他受伤的心灵。开始通过家访汇报该生在学校的各方面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了解该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和具体表现从侧面了解该生的家庭成员及其家庭环境。再以电话的形式与该生的爸爸取得联系,并求得学生家长的支持;了解该生家庭情况的根源所在,以便对学生教育好“对症下药”。本次家访指出家庭的不完整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导致溺爱孩子的弊端;祖孙互说心中积言,填平“代沟”;制定出孩子的改变计划。在这期间,朱老师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通过班级集体的力量让他感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实践证明,爱可以增进师生友谊,加深了解认识,加强相互信任,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在爱的基础上,朱老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开展理想前途教育,做了大量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几次的家访,刘名雨同学释消了自卑的心理,脸上绽放出了笑容,把自己融入到了班集体之中,他说自己不再是一只无人问津的孤独的小鸟了,他从寒冷的冬日回到了艳阳的春阳,他感到班集体的

温暖。自从刘名雨的心理负担减轻后,他的学习成绩也在缓缓上升。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留守孩和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她家访的对象主要是留守孩和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

有一个学生学习很差,可是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愿意和学生动拳头。她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朱老师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劳动并有组织能力,同学也佩服他。朱老师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进行了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父亲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脸阴沉沉的,让孩子出来。朱老师赶忙解释:"请不要误会,我路过顺便看看。”气氛缓和了。她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他说从来没听过孩子的好话。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期中考试。十六年来,她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四篇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他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六个年发头。十六年中,一批一批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进入高校,走向社会,令他激动,让他欣慰。十六年的风风雨雨,让他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六年的不断探索,更让他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他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今年,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学生,却出现了成绩滑坡,他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他就到她家去了解情况:她家去年失火,爷爷有患病多年去世,家庭非常拮据,父母虽然没让她辍学,但家庭生活十分贫困,给她造成了太大的压力。面对这件事,他耐心做家长的工作,并且委婉地指出他们对女儿造成的副面影响。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终于说服了家长。了解情况后,他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这个女生,她深受鼓舞,又继续努力学习啦!家访让他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

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他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有一个学生是中途转学来的,学习很差,可是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愿意和学生动拳头。他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他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劳动并有组织能力,同学也佩服他。他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他进行了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父亲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脸阴沉沉的,让孩子出来。他赶忙解释:"请不要误会,他路过顺便看看。”气氛缓和了。他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他说从来没听过孩子的好话。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期末考试。十六年来,他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他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他还要扎实的做好这项工作,使更多的孩子走向成功之路。

第五篇

,中学的一名新教师。这位刚刚踏上教育之路的教师,以其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热爱学生的一颗诚心,赢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和爱戴。特别是在学校今年举办的“家访”活动中,积极负责,不仅圆满完成了家访工作,还影响到了很多学生和教师,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完成。

一、精心准备,确保家访活动出成效

该同志不打无准备之战,每次家访前,她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把要家访学生平时在校的表现情况进行整理,确定重点家访人员。这些重点人员多数是平时比较调皮、成绩后进的学生,家长因为生活繁忙,平时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做,缺少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对这些学生,钟老师重点分析,重点安排,要求自己做到三点:第一,重点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家长的教育态度。第二,认真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消除对学校教育的误会,加强家校间沟通。第三,努力寻求最符合学生和家庭实际、最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于其他的学生,她则把家访重点放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方面,力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接触。

二、全心投入,加强老师与家庭的沟通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钟老师通过电话、短信和与家长见面等多种形式对6个班的6名重点学生进行了家访。在整个家访过程中,钟老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和学生的爸爸妈妈拉着家常,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想法。家长也心平气和地接受她的观点。让她印象最深的家访是陶勇和赵坤。两个都是她的课代表,钟老师平常也非常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但在这次家访过程中,钟老师发现在学校沉默、乖巧的陶勇,在家却是一个活跃分子,家人都非常疼他,宠他。而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表现并不突出的他往往被老师和同学遗忘,所以即使作为课代表的他成绩也并不突出。发现这个问题后,钟老师终于找到了如何帮助陶勇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以后上课经常鼓励他,也让同学多与他交流沟通,慢慢地他变得开朗了,成绩也开始好转了。另一位是赵坤,钟老师的得意门生,但快到学期结束时钟老师却发现赵坤表现并不积极,作业不收,上课也不听讲,在家访中才得知其家人非常支持他学理科,所以他也开始放弃文科的学习。家访中钟老师与其家长认真分析了赵坤到底该选择看似前途较好的理科还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