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 列表页

家访事迹材料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8  分类: 事迹材料 手机版

篇一:家访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干部下基层,教师访万家”先进集体事迹

会昌县白鹅中心小学

白鹅中心小学,是座落在会昌县北边的一个小乡镇的一所中心小学,这里有教师30人。这里地处边远山区,人民居住较为分散,所以孩子们上学都比较远,再加上地处农村边远地区,所以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家访,便成了了解学生,走近学生,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途迳。在为期几个月的家访活动中,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级领导成员为副组长,全体班主任及全体教师为成员的组织机构体系。为家访活动开展提供了制度机构、人员上的保障。学校德育部门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责任,通过召开教职大会,积极动员。督促各班 各位教师制定家访方案,同时抓好教师家访中的安全工作。

二、全员参与,创新家访实施形式,增强有效沟通功能。 本次家访活动得到了全校教师的积极响应,学校教师无一人例外都走进了学生家庭,出色的完成了家访任务;针对具有典型性的学生及学生家庭,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全程参与了家访活动。校长肖裕明利用休息时间对毕业班的困难学生进行了家访,让家长感受到了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心。

在延续传统家访形式的基础上,学校也不断地在家访工作中引入新的沟通媒介,利用新媒体、新方式搭建与学生家长联系的更顺畅、

更便捷、更高效的新平台。全体教师不但通过走访、电话与家长沟通,还运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现代通讯方式,进行家访,为拓展和丰富学校与家长交流积累了更加宝贵的经验。

家访形式的多样与创新,

家访事迹材料

实现了学校与家长的全面沟通。由“指责说教的批评性家访”转变为“以鼓励为主的正面家访”;由“事后告状的被动家访”转变为“加强沟通,主动联系性家访”。

学生性家访”转变为“学习规划构建性家访”。通过以上各种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社会影响,更加优化了家访的良好效果。

三、全心投入,做家长的忠实听众与解决问题的最佳搭档

在学生家里,老师们和家长融洽、愉快地交谈,拉家常,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想法。大部分家长也心平气和地接受我们的观点。学生见到老师去了,都很高兴,拿出自己家最好的食品招待。整个家访过程中,学生们把老师当成了最亲密的朋友,老师与他们一起分享美好的回忆,一起感受师生和谐的甜蜜。在众多的家访孩子中,其中六(1)班有个叫林康的学生,学习很不认真,常不完成作业,还时不时地和同学打架,老师屡次电话联系家长,想请家长配合,但是这位家长每次都不露面。有几次家长远远的看到班主来了,却早早地躲开。面对家长的这种态度,班主任没有退缩,而是反复的联系,多次到他家去。终于,老师的诚心感动了家长。家长真诚的说:“老师,说实话,我的孩子成绩不好,也很调皮。真的很感动您这么热心的教他,这么不厌其烦地和我们沟通。真的是令我非常感动,谢谢您了”。

四 、精心准备家访材料,确保家访的实效。开展先进评比,巩固家访活动成果。

为利于学校了解当前学校留守孩多,难管教、学习成绩不自觉等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各班主任详细了解家访对象的特点,在家访前做到三个提前。提前预约,提前准备谈话内容,提前安排好家访的日程和人员。此次家访活动,教师参与面广,覆盖点多,活动成效明显,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为鼓励先进,巩固家访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家访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学校开展了校家访先进个人的评比工作。

五、善于反思、认真总结

学校于9月底认真总结了2013年家访工作,每个班主任针对自己年级所走访的学生情况向学校领导进行汇报,同时对家访中存在的不足和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商讨解决办法。每位教师都认真撰写了家访心得,在心得中都谈出了自己家访的体会,留存了图片,总结了经验。此项活动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同。很多学生家长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的措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六、从家访中我们的收获与体会

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故事讲不完。在家访时,我们忘不了学生父母对我们殷殷信任,他们没读过书,将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也将重托放在我们的心头;在家访沟通中,许多孩子的父母改变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还有很多很多的忘不了,在每一个忘不了里,都有我们爱的种子。相信聚集每一股小流,终会成为一片爱的汪洋。

我们不是诗人,不会用绚丽华章来讴歌我的事业;我们不是歌手,无法用动听的乐曲来咏唱我的岗位;我们不是学者,很难用深邃的思想来书写我的人生价值。但,我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们要用真真切切的爱撑起自己教育的那片天,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

通过家访活动,更加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为下一步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访万家”活动的阶段总结,并不是家访工作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篇二:小学教师个人家访事迹材料

小学教师个人家访事迹材料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必需经常做的工作,家访工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家访的目的就是关心、爱护、转化和教育学生,而不是因为学生在校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诉苦和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把“火”,学生回到家不免要遭受辱骂和挨打之苦。

我班有一个叫陈志威的同学,学习成绩差,上课常以“捣乱”而“闻名”全校,性格粗野,动不动就和同学较起劲来。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逆反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他的闪光点——他的口才好,这样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有利于转化方面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于是在班会课上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他的表现很突出;接下来我进行了家访,刚踏进他家门,他爸爸想孩子又闹事了,忙问“老师,志威在学校里又怎么啦?”我忙解释:“志威没闹事,我是来跟你们谈心的。”,气氛就缓和了。我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他的“演讲”出色,家长很高兴,学生也非常感激,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学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学习。

后进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怕软不怕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积极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

篇三:家访典型事例材料

家访典型事例材料

—— 爱就让她知道 杨林刚

四年级是一个敏感的年纪,它处于小学中年级的阶段。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的方法都要做些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感到无法适应甚至会有压力过的情形。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四(1)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叫贾亚茹,因为刚升四年级,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几次考试失利之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久而久之,情绪便起了波澜,人也变得沉默寡言。我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与她谈心,力图帮助她打开心扉,让她重新认识自己,重燃学习的希望。然而,一次次的恳谈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老师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定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果然,该同学于上星期四逃学不知去向。我立即与家长去得联系,辗转联系上了她的爷爷,经过交流我决定上门家访。

8月21日下午,我前往该生家家访。或许是想躲避,该生并不在家。在爷爷口中,我得知,该生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正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与疼爱,从小就特别叛逆,平时在家脾气阴晴不定,对此爷爷奶奶也无可奈何。另外,我得知,该生还有一个弟弟,本来不多的爱也被无情地瓜分。与爷爷的一席交流之后,我若有所思。这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小孩,我决定更加关心,更加爱她,用爱和耐心帮她重新定位自己,重拾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当晚,我便打电话与小女孩本人取得联系。在电话中,我一改老师的语气,

一大哥哥的身份与她聊天,试图了解真实的她,令她吐露心声。在大哥哥的劝导下,该生逐渐卸去心防,并答应会尽快调整好自己,还大家一个崭新的自己。然而,第二天该同学仍未出现。我意识到,问题的源头在于该生的父母,必须让她和父母解开心结。我便立即与其父母联系,电话中我知道:由于身处外地,父母的爱没办法及时表达。于是,我便提出请求,希望小女孩的父母可以抽空回来和小孩交交心,努力让给她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爱。母亲得知情况后,在第一时间赶了回来。母亲的到来令小女孩喜出望外,经过与母亲的多次深入交流,她也渐渐明白父母是爱自己的,便在周一一早与母亲一起来到学校,重新拿起曾经多么熟悉的课本。虽然,话仍然不多,但我从她的微笑中看出,她正在卸除伪装,并努力学会接受自己,欣赏自己。 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在压力面前,心理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来自父母,老师,学生的关心和爱,这样,才能避免悲剧的产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学会如何及时和准确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家庭环境情况有所了解,因此,家访是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已影响